联想老大,现在联想的老大是哪个啊

联想老大,现在联想的老大是哪个啊

1,现在联想的老大是哪个啊

柳传志

2,联想集团谁是幕后老大

当然是他的创始人柳传志了
起初我一直不知道那个挺帅的侧脸有点像王力宏的家伙(李治廷)是干嘛的,一会儿怀疑这个,一会儿怀疑那个,那么嫩的一个小伙子,却把警队里面当前最有权力的两个人叫去问话。

  好了进入正题,我感觉幕后老大应该是梁家辉。

  看的过程中没看到线索,是看完推理的。

  电影最后,有人给郭富城打电话,你老婆孩子在我手上,我要你放一个人。

  然后镜头转到彭于晏那里。明显,要放的那个人就是彭于晏。

  这个人肯定是大boss,可是大boss应该早就拿着5000万(不知道是没演还是我没看仔细,这5000万不知所踪,我感觉是被坏蛋拿走了,没追回来)销声匿迹了。为啥会为了彭于晏又出来呢?只有一个理由,那是他的儿子。所以幕后boss很可能就是梁家辉了。

  现在回头看一下动机。

  有人说梁家辉没有动机啊,为了钱?这么个电影的主题立意不会这么浅吧,为了能当上处长?可是他最后是自己提出提前退休的啊,应该不是吧。

  他有动机。不管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势,总之他策划了这么一个计划,本来想凭这个计划钱势两得,但是被郭富城看出破绽来,只好跟自己儿子演了一出戏,好撇清自己的关系。

  他之所以提前退休是因为,如果他当了处长,那他就没办法救自己的儿子了。

  这个只是推理,没有证据。

      还有很多疑点啊,我最不明白的就是在天台上烟花炸弹那一段。他们三个是在说什么?谁背叛了谁?大家都死了?如果梁家辉是大boss,他为啥要杀albert?    彭于晏最后的表情,像是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了。即便他知道自己会被救走,但是他怎么知道就是现在呢?他手上拿着一本书,被枪击的那天他回家他爸爸也在看一本书,他们是用书来传递什么讯息?那就是有人帮他们传书了?警队还有内奸?会是谁呢?    感觉这种电影不像是会有2什么的,但是有有很强烈的会出2的感觉,无间道不也出了3部么,这个,谁知道呢?    不过,那个李治廷看起来要去做郭富城的手下,不给人家一部表现一下啊?

3,联想的老板是谁

我刚才搜了一下柳传志财富,发现他只占3.4%的联想股份。

就很奇怪,以前一直以为联想是柳传志的私企呢。

再一搜发现,联想的最大股东是 中科院,占36%。估计当初柳传志创建联想时的30万起步资金就是他原来的单位--中科院出的。

职工持股会占 35%

泛海集团占29%,是09年的时候27亿从中科院那儿买过来的。

联想是股份制企业,应该是董事会的所有股东,但是柳传志是总裁兼董事长
1981年,IBM设想在一个新的层面——个人层面——上发展计算能力,以便将信息技术的潜能和生产力从大型机扩展到人们的家庭和工作中去。1981年8月12日, IBM正式发布了历史上第一台PC,从此人类就进入了个人电脑时代。1992年一个传奇而响亮的品牌—ThinkPad诞生了!26年来,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在个人计算领域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其中,作为Think战略的重要支持部分ThinkVantage 技术(TVT)起了重要作用。TVT技术的目标是使Think品牌下的PC产品具有自我监控、自我配置、自我优化和自我恢复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的PC总体拥有成本,最终帮助客户赢得商业成功。

1984年,在世界的东方,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2004年时联想已然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1988年联想(HK-0992)在香港创立时早已知道市场上有很多Legend公司,但联想当时并没有想到现在规模如此庞大,当联想进军国际时“Legend”竟成为绊脚石,联想将“Legend”更名为“Lenovo”,成为进军国际的第一步,象征着联想从“传奇”走向“创新”的里程。 杨元庆

联想在2001年计划走向国际化发展时发现“Legend ”成为海外扩张的绊脚石。联想集团助理总裁李岚表示,“Legend”这个名字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被注册了,注册范围涵盖计算机、食品、汽车等各个领域。

联想总裁杨元庆在解读这个全新的字母组合时表示,“novo”是一个拉丁词根,代表“新意”,“le”取自原先的“Legend”,承继“传奇”之意,整个单词寓意为“创新的联想”。报导指出,打江山时需要缔造“传奇”,想基业常青则要不断“创新”,从Legend到 Lenovo,在品牌标识更迭的过程中,柳传志对标识含义转换中的巧合特别满意。

今天,这两家有着相同梦想的公司在联想的名下携起手来。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将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年收入约130亿美元,服务于世界各地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

大老板中科院,占股36%,占股最多
应该是柳传志

4,昆山反杀案落幕中国黑社会的秘密仍需揭露

9月1日,轰动海内外的江苏昆山反杀案终于落幕。持刀寻衅的刘海龙(网民俗称“昆山龙哥”)被路人于海明“反杀”,检方裁定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不需负法律责任。不过,刘海龙花臂光头、随身长刀的形象,让中国的“黑社会”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

黑恶势力“画像”

“刀都拿不好,还怎么混?”香港黑帮题材系列电影《古惑仔》中的这句台词近日有点火。“昆山龙哥”开车时在与骑电动车经过的于海明产生口角,遂拿出车里携带的长刀,不料手软,刀落地被于海明捡起,成为其正当防卫的利器。“龙哥”就这样倒在了自己的刀下。这一幕像极了电影剧情,却在现实社会中上演。

尽管警方否认“昆山龙哥”有涉黑背景,但他身上有文身、金链子、光头和刀具等元素的加持,难免让平日里习惯了“吃瓜”的民众产生联想。随着此事的发酵,中国网民又挖出了一个名为“天安社”的网红中年男性短视频团体。媒体披露,“天安社”早在2017年3月底就已被北京市警方打掉。当时,除了喜欢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模仿电影中的黑帮扮相,这帮人还涉及敲诈勒索等真正的犯罪活动。

不仅如此,中国一些流氓组织明目张胆争抢地盘、大张旗鼓强收“保护费”……这些都是民众们从影视剧中得来的“黑社会”印象。

民众的视野里还有一些让他们联想到涉黑势力的例子,比如拥有众多产业、人称“四姐”的哈尔滨“8·25”酒店大火嫌犯李艳滨,以及近日才被抓获的、坐拥341处房产的山西柳林“黑老大”陈鸿志。

这些人虽外表与常人无异,没有醒目的花臂光头,也不亲自提刀乱砍,但其所拥有的“势力”却反常得让人惊讶。在“社会人”陈鸿志的发家史中,一个约300名的保安群体被称为“他最大的仰仗”。据陈鸿志集团的前员工透露,“最初主要由一群社会闲散人员组成,在煤矿利益争夺中发挥作用”。

有关黑恶势力的外在鉴定,官方也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形式。在山东济南警方公布的29种常见黑恶势力“画像”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佩戴夸张金银饰品炫耀的人员和以凶兽纹身等彪悍、跋扈人员从事违法活动的;态度蛮横、粗暴,随身随车携带管制刀具或棍棒”,另外,昼伏夜出、在夜宵摊等公共场所成群结伙、惹是生非,也是十分常见的“黑面孔”。

“黑社会”说法太大

那么,上述这些人是否属于黑社会组织呢?中国大陆究竟是否有“黑社会”呢?

对于“黑社会”这个说法,大陆官媒新华社旗下的《瞭望东方周刊》曾披露,中国公安部内部曾讨论过,认为这样讲太“大”了,应加以限定,即黑社会性质组织。这个提法一直沿用至今。

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此做出了立法解释,认定《刑法》第294条中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同时具备4个特征:1.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2.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3.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违法犯罪;4.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纵容,称霸一方,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秉松也在其发表的研究论文中表示,1949年后,中国大陆彻底肃清了黑社会势力。改革开放以后,黑社会性质犯罪重新出现,大体上每10年为一个阶段,黑社会组织和黑社会犯罪都会从局部开始一次质变。

这些年,中国社会中曝光了哪些典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学教授黄立在其著作《打黑除恶: 铲除和谐社会的毒瘤》中做了系统梳理。

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打掉了700多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共查处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国家工作人员超1000人。

其中包括贵州瓮安“6·28”群体性事件中参与焚烧警车、殴打民警的“玉山帮”,以及史上最牛、“唐山老大”杨树宽,非法拥有各种枪支38支、警用规格催泪弹12枚、子弹1万多发、军用车辆4辆,还包括“威风凛凛”的装甲车;还有“保护伞”级别最高的“黑道霸主”刘涌,该犯罪团伙的“保护伞”上至原沈阳市长慕绥新、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原沈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原沈阳市中级法院副院长,下至沈阳市各局长及部分官员、警察。

此外,还有官阶最高的“黑老大”、“地下银行行长”王石宾,曾担任原湖南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任永州市打黑除恶领导小组组长,同时也是永州市最大黑势力团伙的“保护伞”和后台老板。

“扫黑”除恶更深入

现实表明,黑恶势力往往通过拉帮结派、行贿送礼、请客吃饭等方式,与公职人员勾结。而一些官员充当了黑色势力的“保护伞”,通风报信或包庇、纵容违法犯罪。当下,打击黑恶势力之所以频频在舆论中呈现,与中国官方的立场及不断推出的专项措施分不开。

今年1月,中国官方发布《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展开扫黑除恶。次月,中国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等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通告》。随后,一场场全国性的扫黑行动展开。

当时,外界关注到,已开展了10多年的“打黑除恶”自此变成了“扫黑除恶”。仅一字之差,“扫黑”与“打黑”其实区别很大。“打黑”被解读为更多的是从社会治安角度出发,强调点对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如今,“扫黑” 更大范围内,更全面、更深入地打击犯罪和违法行为,更多的是从防范入手。

近期,中央一级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首轮督导工作全面启动。8月27日至9月1日,9个督导组完成对山西、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9省(市)的进驻工作,推动扫黑除恶进一步深入开展。

在官方的治理中,一些藏身于社会基层的涉黑势力也纷纷被曝光。过去人们听说过的房地产“黑中介”只不过强调中介公司牟利时“心黑”。没想到,如今,中介竟也涉足黑势力,让人听着有些毛骨悚然。中国首例房产中介涉黑案8月15日在武汉市宣判。被告人任某卓、任某红兄妹二人虽在工商部门注册了中介公司,但却依靠几个文身男子的暴力恐吓对房东、房客两头勒索,最终被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敲诈勒索罪等7项罪名判刑。

过去,黑恶势力经常出现于建筑、制造等传统行业,而现在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物流、交通、信贷等领域也渗透了黑色力量。从此次“反杀”事件中网民普遍支持于海明正当防卫,就可看出民众恐惧的心态。在围观的同时,他们心里也许也在默默思考着:如果我是于海明,遇到了拿着砍刀的花臂帮派,还能怎么办?

5,股价飙升145华裔女老板挂帅AMD上演惊天大逆转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AMD股价足足飙升145%,接近12年来最高收盘价。年初时,AMD的股价还只有11美元,到7月中旬,其股价涨了60%,到8月,其股价上涨100%,截至昨日,AMD的股价已经达到28.51美元。今年年初买AMD股票的人估计脸上要笑开了花。

AMD的“逆风翻盘”跟现任传奇女CEO苏姿丰(Lisa Su)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2014年上任以来,她通过推出重磅产品新Ryzen处理器、抢先英特尔布局7nm芯片、推出Radeon显卡争夺工作站市场等一系列战术,在短短四年间不仅抗住了英特尔与英伟达两大“巨人”的猛烈攻势,还一举扭转形势,在芯片市场与资本市场都打下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王者”归来的AMD

AMD全名为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创办于1969年,是杰瑞·桑德斯(Jerry Sanders)在美国成立的一家半导体公司。说起来,AMD和英特尔可以算得上是兄弟,因为桑德斯和英特尔的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一样都曾是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员工。

最初AMD的主要业务是为英特尔生产加工CPU,在收购芯片创企NexGen后开始自己设计和生产处理器,成为多种闪存和微处理器产品的重要供应商,再后来陆续通过收购图形处理器巨头ATi等方式将业务拓展到GPU领域,并推出了融合CPU与GPU的APU芯片。

目前,AMD的主要产品线为:(1)Ryzen系列CPU,面向PC市场(2)EPYC系列CPU,面向服务器市场(3)Radeon系列GPU,面向游戏和图形市场(4)Fusion系列APU,面向桌面级平台。

在1999年代到2005年,AMD曾经凭借速龙系列处理器成为CPU领域的“王者”,在台式机处理器领域能和英特尔公司一争高下。到2005年,其股价一飞冲天,达到史上最高的40.53美元。

不过在接下来的几年里,AMD因为自身系列产品延迟或不达预期、英特尔的钟摆计划、以及英伟达的异军突起等原因而在CPU、GPU市场节节败退,在2009-2014年期间,AMD的股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公司营收跟利润也一蹶不振,甚至进入了长期亏损状态。

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

2017年,AMD给出了一份超越所有人预期的亮眼财报。

2017年,AMD宣布营收53.3亿美元,同比增长25%,利润4300万美元,而2016年是净亏损4.97亿美元,AMD终于结束了长期负盈利的赔本状态,正式扭亏为盈,开始往自己腰包里塞钱。

其中,该公司的计算和图形业务营收达到10.9亿美元,占总营收61.9%,同比增长64%。

步入2018年,AMD的股价更是一路猛增,从今年年初到现在,AMD股价足足飙升145%,接近12年来最高收盘价。

而AMD这一切的成就,跟现任CEO苏姿丰(Lisa Su)关系密切。这位传奇的华裔女CEO自2014年10月上任以来,通过推出一系列重磅产品,在短短四年间顺利扭转形势,不仅让公司的营收跟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今年8月在德国CPU市场的零售销量超越了英特尔。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GPU老大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是台南人,如今AMD的掌舵人苏姿丰也是台南人,而且是AMD创办49年以来第一个女性CEO。别说美国,就从全世界来看,女性科技企业CEO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

华裔女性掌舵,带领AMD扭转颓局

苏姿丰是华裔美国人,1969年出生于台湾台南市,3岁时移民到美国,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今年苏姿丰已经49岁。

早年间,苏姿丰曾在飞思卡尔、IBM、德州仪器工作。2012年,43岁的她加入AMD后一路高升,在AMD改组中成为COO并主管AMD大市场部业务。

正值AMD遭受英特尔和英伟达强攻猛打、股价市值抬头无望之际,苏姿丰临危受命担任AMD的总裁兼CEO,并提出AMD的三大目标:打造伟大产品,深化客户合作,简化运营。

总得来看,苏姿丰自上任以来领导AMD干了三件大事:

一是推出锐龙Ryzen CPU,提升AMD PC市场口碑,并加强与戴尔、惠普、联想等大型PC公司的联系。

二是发布Radeon显卡,征战游戏市场,如今Radeon显卡已成为索尼和微软制造的控制台和PC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让AMD融合CPU与GPU的重磅产品APU逐渐有从“画大饼”到真正实现的希望。

Rosenblatt Securities分析师Hans Mosesmann在8月向客户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苏姿丰的低调和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对投资者/客户的一致信息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赞誉。”Mosesmann将AMD的股价目标提升至30美元,比当时价格高出30%。

缩短PC更迭速度,抢跑7nm制程

根据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AMD在2017年底将其CPU市场份额从8%提升至12%。而根据Mosesmann的报告,截至到8月,AMD已经拿下25%的处理器市场份额,达到2006年的巅峰水平。

AMD在联想,惠普,思科和戴尔/ EMC等几家蓝筹公司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进入了重要的OEM市场。该公司在百度等大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数据中心在行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1、推出Ryzen 7反击英特尔

今年来,AMD最值得一提的产品,就是去年3月推出的基于Zen架构的旗舰处理器Ryzen 7。

尽管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个人电脑(PC)的需求并未消减,绝大多数企业仍需要更换PC。

受益于和PC制造商合作的增强,以及PC市场需求的增加,AMD凭借Ryzen芯片的高性价比,开始持续蚕食英特尔CPU的市场份额,并使家用CPU市场回归到良性竞争局面。

2017年,AMD推出Ryzen 7 2700X旗舰处理器,不仅性价比依旧亮眼,而且性能超越同价位英特尔处理器,打了英特尔一个措手不及。引用PCWorld很受欢迎的一句话:“在英特尔和AMD的旗舰处理器的战斗中,今天的明显赢家是Ryzen 7 2700X。”

Ryzen 7 2700X可是2017年AMD转亏为盈的一大功臣。从AMD第二季度财报来看,Ryzen系列出货量已占总出货量的60%。

据报道AMD去年售出了200万台处理器。现在,AMD的Ryzen CPU售价从最低109美元到999美元不等。2017年AMD的CPU价格中位数为234美元,如果按照200万台来计算,Ryzen CPU可能给AMD带来了4.5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Jefferies分析师Mark Lipacis指出,他们的调查表明,AMD将继续在高端笔记本电脑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在明年下半年,AMD将拥有比英特尔有史以来首次拥有更高晶体管密度的芯片。“我们认为这是竞争动态的基础性转变。”

2、下一个关键节点——领跑7nm制程

从14nm到10nm、7nm,更先进的芯片制程意味着更强的芯片性能、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小的芯片体积。

因此,芯片厂商都不断追求更先进的工艺制程,来确保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哪怕现在工艺已经逼近硅基产品的极限,研发先进制程所需要的投入越来越大了。

在芯片制程方面,AMD靠着台积电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在今年6月的台北电脑展上,苏姿丰抢先发布了世界上首款7nm的服务器CPU——第二代EPYC处理器Rome,采用Zen 2微架构,预计明年全面上市。

这个头彩抢得好,一下子引来半导体产业小炸了一锅——要知道,老对手英特尔已经在10nm上卡了4年了。

AMD自己设计芯片,接着找台积电代工制造芯片。台积电如今在芯片制程方面可谓一骑绝尘,随着前两天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厂格罗方德宣布暂停7nm技术研发,现在7nm赛道上的芯片代工商就只剩台积电一人了。

但英特尔自己设计芯片,同时也自己制造芯片。英特最初承诺在2015年交付的10nm制程Cannon Lake CPU,在这几年间一路跳票,不仅被爆出生产成本远高于计划,上市时间还一直拖到了明年,大规模量产更是要等到2020年。

这为AMD提供了难得一遇的机会。此前AMD曾多次强调7nm Zen 2架构芯片早已完成流片,正在和部分核心合作伙伴在EPYC平台上进行早期验证。

而英特尔7nm芯片最快预计要到2021年才上市,如果AMD的使用台积电7nm工艺的第二代EPYC霄龙服务器处理器能在2019年如期量产,这意味着AMD在制式方面将至少能保持两年的优势,并对英特尔利润丰厚的数据中心业务造成严重威胁。

反观英特尔,不仅10nm产品一再跳票,最近又遇上安全漏洞、CEO离职变动、利润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今年英特尔的股价仅上涨约2%,在Q2财报公布后股价下跌,与AMD的Q2财报公布后收涨14.33%形成鲜明对比。

英特尔前CEO科再奇曾经在一次分析师对话中提到,“英特尔在服务器市场的目标是不让AMD占领15%-20%的市场份额”。这也间接验证了AMD EPYC的强劲竞争力。

做显卡:游戏业务成业绩增长爆发点

支撑起AMD股价和市值飙升的最关键因素是计算和图形业务,而这个业务的王牌大将,一个是Ryzen CPU,另一个就是Radeon GPU。为了在图形市场拥有竞争力,AMD早在2006年就提前预支了高昂的代价。

1、54亿美元收购ATi

2006年7月,AMD宣布以54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图形处理器生产商ATi(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技术公司。

十二年后回头看这次收购,显然对AMD如今的转运起了重要作用。

在1985年至2006年之间ATi是和英伟达齐名的全球重要的显示芯片生产商。通过此次收购,AMD不仅阻断了英特尔同时拿下CPU、GPU市场的霸权之路,而且具备了GPU研发和量产能力,掌握了覆盖处理器、芯片组、显卡的完整产业链。

在2010年第二季度时,AMD-ATi还曾在GPU综合市场份额超越了英伟达。

AMD的图形业务为其带来不少收入,其GPU价格上涨也对于公司过去一年的增长十分重要。

如果没有在GPU市场的收入,AMD要撑过最困难的十年很可能更加举步维艰。

此外,AMD在收购ATi后,将AMD绘图掌上设置技术推出的移动图形处理器出售给了高通,高通以此为基础研发出骁龙异构计算的关键组件Adreno,助力高通成为手机GPU中的巨头。

2、新一代Radeon显卡对打英伟达

在图形领域,AMD的主要竞争对手英伟达也是股市的宠儿,在过去三年间,英伟达的股价飙升超过10倍,今年股价上涨了近40%。

面对英伟达的压力,AMD在GPU战场上仍然主打经济实惠的招牌。今年,AMD直接对打英伟达,上演一场红蓝大战。

在Siggraph 2018大会上,AMD面向工作站创作者,推出新的Radeon Pro WX图像卡,定价仅为999美元,性能超越了与之定价相近的英伟达Quadro P4000,满足预算有限的创作者工作刚需。

然而,在同一个大会上,英伟达推出新的图灵架构和基于图灵架构的RTX显卡,在光线追踪和深度学习超级采样等新技术上领先于AMD,并在之后不久推出基于图灵架构的新一代GeForce GPU。

总的来说,英伟达由于在GPU领域有着持续的积累与专注的研发,整体性能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也贵得很明显,而AMD凭借着自家高性价比的中低端GPU产品,还是能占据一定优势的。

同样是在今年6月的台北电脑展上,苏姿丰还展示了公开全球首个使用7nm工艺的GPU——基于VEGA核心的Radeon Instinct GPU,主打加速深度学习等专门场景,现在已经开始样品出货,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出货。

3、告赢GPU技术专利侵权案

8月26日,AMD宣布打赢了去年提出的GPU技术专利诉讼案,将禁止被诉公司的部分相关产品出口美国。

去年1月,AMD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337项调查,起诉LG、联发科、Vizio、Sigma Disigns(集成电路设计厂商)侵犯其多项GPU技术相关专利。

AMD称这些公司在它们销售的智能手机、电视等产品中滥用了AMD的图形技术、编号7796133涉及GPU使用的纹理处理电路、GPU的同意着色器硬件架构等专利。

最终,LG与AMD达成庭外和解。与此同时,联发科、Sigma Designes和Vizio仍然是美国ITC调查的一部分。

这也说明了AMD在GPU技术上已经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

1+1>2?宏伟蓝图APU

在2011年的CES展会上,AMD打出融合的概念牌,给消费者画了一张大饼,正式发布融合CPU、GPU优点的革命性产品APU(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加速处理器,并宣称“开启了Fusion APU新时代”。

按照AMD勾画的蓝图,APU既做CPU擅长的通用任务,也能做GPU擅长的图形处理,还能借助GPU强大的浮点性能做加速任务。这一先进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重视。

此后AMD陆续推出了C系列、E系列及针对桌面市场的A系列APU处理器。遗憾的是,尽管这一理念非常吸引人,但具体实施就没有像说起来那么容易了。APU并没有发挥出CPU和GPU融合的优势,在其推出后的六年内没能为AMD打开新局面,CPU、GPU市场份额也持续下跌。

这与AMD此前制造工艺落后有关,也关乎CPU和GPU架构不给力的问题。不过,随着Ryzen CPU和Radeon的布局逐步完善,新一代Ryzen架构的APU或许能带来一次大的提升。

虽说APU暂未出现重大突破,但它在PC平台已经有了新的进展。

在今年8月初的ChinaJoy展会上,宏碁推出业内第一款基于Ryzen平台的超轻薄游戏本——暗影骑士3锐龙版,该游戏本在8月22日正式上市。

AMD锐龙移动处理器搭载Ryzen 5 2500U 4核8线程处理器和Radeon RX 560X高性能独立显卡,和上一代相比,提供2.75倍的CPU性能和2.3倍的GPU性能,并降低了58%功耗,能在1080P分辨率下流畅运行大部分主流游戏。

华尔街在等AMD的另一只鞋子落地

尽管今年AMD股市表现出色,分析师依然不是很看好,认为它迟早会被对手赶上。在过去十年中,AMD承诺推出各种新产品,但要么出现进度延迟,要么产品不符预期,分析师们担心AMD的黑历史重演。

另外,作为采矿驱动需求的最大受益者,AMD上一季度的GPU销售额仅为加密货币矿工的6%,而第一季度其销售额为10%。这让部分股东感到担忧。

一方面,滑动加密货币定价使得以高价购买GPU的矿工,现在被迫低价转售GPU,以收回他们的部分投资。另一方面,因为专用芯片效率更高,专门加密货币采矿芯片的出现已经导致矿工将其忠诚转移到其他地方。

与此同时,AMD在GPU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英伟达有望在今年秋季推出其下一代显卡。据说该公司正在建造一百万台新GPU,随着新供应量进入市场,GPU价格可能会持续下降,对AMD未来收入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有分析师预测AMD下一财年的收入增长率仅为8.5%。他们认为以目前的估值购买AMD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没有加密货币榨取结果,AMD可能会进入一段不温不火的增长期,直到其出现下一个强力催化剂。

结论:AMD挑战高端市场,投资价值仍受争议

从AMD的布局来看,AMD的Ryzen、Radeon产品的发展都很强劲,在中低端市场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和口碑,其性价比诱人的Ryzen Threadripper 处理器来挑战英特尔于高阶市场上的地位。

根据苏姿丰此前提到要提高Ryzen和Radeon品牌知名度的说法,AMD的下一个重大任务可能是加强其广告和营销。

虽然阳光正照耀着AMD的业务,但乌云也在形成。面对华尔街分析师的质疑,AMD或许只能靠拿出高性能的7nm CPU和GPU芯片来证明自己。

6,盛大系创业者低调崛起他们的事业版图价值已超千亿

编者按: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作者 马程。36氪经授权转载。

突然崛起和赴美上市的趣头条成为“盛斗士”创业有成的又一个代表。

8月18日,聚焦三、四线及以下人群的聚合资讯app——趣头条递交IPO招股书,准备赴美上市。

趣头条的创始团队几乎全部是“盛斗士”( 盛大离职员工自称)——董事长谭思亮曾是盛大广告的在线业务负责人;CEO李磊曾是谭思亮的同事,同样任职于盛大广告;COO陈思晖则曾在盛大人力资源部任职。他们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就带领趣头条完成资本三级跳,走上IPO之路。

此前,盛斗士的创业图谱已经渐次清晰和壮大,他们的总体量如今已经远超盛大。

根据各家盛大系企业的市值和估值,如阅文集团市值达到473亿,趣头条IPO前估值为30亿美元,WiFi万能钥匙最新估值超过50亿美元,云知声、Ucloud最新估值超过100亿元,七牛云最新一轮估值为35亿,粉丝网为10亿……加上10多家B轮后的公司和数十家A**司,盛大系创业者目前的总价值已经超过千亿元。

盛大是BAT成长为巨头前,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骄傲,但兴盛和衰落都太快。

2004年,盛大网络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年31岁的陈天桥以150亿元身家成为中国首富。这是盛大的高光时刻。2004年底,陈天桥决定做盛大盒子,这个融合了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的产品,寄托着陈天桥“网上迪士尼”的野心,但最终失败。盛大此后尝试的诸多新业务进展不顺。在2009年的大病后,陈天桥逐渐隐退,这个曾经上海互联网的骄傲,经历了退市、私有化,逐渐衰落,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盛大曾经聚集了各路人才,但很多人来不及施展拳脚就匆匆离开,他们对盛大的感情颇为复杂。很多人提及盛大时,表示过刚离开时的埋怨、遗憾,多年后的释怀,甚至是怀念。

离开盛大后,不少人愿意称呼自己为“盛斗士”,他们在各个领域创业,建立了游戏、企业服务、人工智能、电商、社交公司,其中包括WiFi万能钥匙、UCloud、云知声等都已经成为行业独角兽。

今天,“盛斗士”们四散在各地,创立了众多创业项目。除了WiFi万能钥匙、、UCloud、云知声等几个头部独角兽,很多创业项目也都拿到A轮以上融资。2016年时,就有媒体初步估算,“盛大系”项目的总估值已经超过300亿。

盛大系创业图谱 图片来源:猎云网

各散天涯后,在“盛斗士”的聚会上,他们又重新走在一起。

2017年7月举办的“盛斗士大会”上,陈天桥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对“盛斗士”表示,虽然盛大的创新业务不在,盛大的运营业务不在,但是自己和盛大愿意把资源、把资金投给离开盛大继续奋斗的“盛斗士”们,帮助他们创业。

但是,已经衰落的盛大集团无法再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互联网快速更新迭代,“盛斗士”们在各自所在的领域起起落落,开辟新天地,他们没有形成外界公认的“盛大系”,反而有不少创业者已经投入了BAT的“怀抱”。

陈大年和他的WiFi万能钥匙

盛大帝国衰落后,曾经与哥哥陈天桥共同创办盛大网络的陈大年,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其身份是掌门科技集团创始人兼CEO。这家布局和探索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物联网和空间科技等领域创新机会的公司,旗下诞生了连尚网络、果壳电子等公司。这家公司最为著名的产品是WiFi万能钥匙(隶属连尚网络)。

WiFi万能钥匙是陈大年在盛大创新院提出的项目。

2008年,盛大网游业务达到巅峰时,陈天桥创立了盛大创新院,陈大年担任盛大创新院院长。盛大创新院是哥俩“花钱”和寻找转型契机的一条好出路,也是两人“极客”思维的栖息所。

盛大创新院一度被称为“创业者的乌托邦”,独立于“勾心斗角”文化浓厚的盛大集团之外,是一个看起来极客氛围浓厚的创业项目孵化地。

盛大创新院最值得骄傲的项目,就是陈大年离开盛大后继续做的WiFi万能钥匙。这个项目寄托了陈大年的“共享”科技理想。

做一款产品,弥补日益增大的信息鸿沟,让每个人能随时随地连上WiFi,是他很小时就有的想法,但在追随陈天桥创业的日子里没有机会实现。

谈及为何继续做WiFi万能钥匙这个项目时,陈大年说,第一要有“屌丝情怀”,第二,能够在资源上支撑得起。第三,在自己的内心里看到一个伟大的目标。

在盛大创新院时,WiFi万能钥匙已经有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但并不尽如人意。在独立之后,陈大年带着连尚网络现任CEO李磊、联合创始人张发有等人继续研发,WiFi万能钥匙逐渐显现出潜力,一度登上AppStore下载排行榜前列。

企查查数据显示,WiFi万能钥匙2015年5月获得5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创造了当年国内互联网行业A轮融资额的纪录。

WiFi万能钥匙融资历程图片来源:企查查

2015年6月,连尚网络发起股权众筹,以认购额超77亿元人民币、超募237倍以及融资6500万元的成绩创造了境内股权众筹的三项纪录。2017年,在所有的互联网独角兽相关的榜单上,都可以看到WiFi万能钥匙的身影。

WiFi万能钥匙官网显示,截止2016年6月,其全球用户超过9亿,月活跃用户超过5.2亿。腾讯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当时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为8.06亿。

一度躲在陈天桥背后,被称为盛大公司“隐形人”的陈大年,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出发。但作为老板,他的经营理念已经和过去陈天桥有巨大差异。

他公开撰文反对员工加班,拒绝拼命,而更追求欧美公司的工作方式,效率和创新优先,工作时间放在最后。

陈大年将这个方式称为“以慢打快”。“这是我在学太极拳的时候学到的。太极拳有自己的逻辑。打得慢,是为了让你做好准备,动作快必然容易走形,必然缺失细节。但你打得慢之后,必然会更精准。”陈大年在接受采访时说。

他还在公司内启用了轮值总裁和EMT(企业管理委员会)管理方法,这在初创公司中很少见。轮值总裁选拔,是由公司高层轮番演讲,之后由员工和EMT投票,然后票选出轮值总裁。陈大年作为董事长,更多的时候在把握方向,轮值总裁的想法,陈大年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和华为总裁任正非学的。

有分析认为,陈天桥统治下的盛大网络,更像一个家族企业,等级森严,办公室政治严重,很多重大决策是陈天桥的“一言堂”。与盛大的“集权”相比,陈大年在wifi万能钥匙看起来更讲究“放权”。

经历过盛大网络上市与退市困局的陈大年,现在对上市似乎更佛系。“公司会在该上市的时候上市,但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他称。

现在,年近40岁的陈大年生活低调、规律。他定居在新加坡,信佛,保持着“三不干活”生活习惯——早上10:30 之前不干活,要陪孩子玩;中午12点到14点不干活,要吃饭和打太极;下午8点之后不干活,陪孩子玩,并哄他们睡觉。

他有时一天只工作6小时。他提到,盛大时期每个人都是“小步快跑”,但现在想要慢慢打磨一个产品。“这种状态很温和,但是把所有力量放在一个要点上,依然能够做出好成绩。”陈大年对媒体说。

不过尽管拥有WiFi万能钥匙,掌门科技与当年的盛大帝国依然相差甚远。从全世界范围的趋势看,工具内应用都在面临发展的瓶颈。2018年4月,央视曝光了某WiFi共享应用涉嫌非法获取用户信息,工信部随之发布通报,要求对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等公司进行调查。

如何在严格的监管下继续发展业务,并转型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这也将是陈大年面临的问题。

除了WiFi万能钥匙,掌门科技其他的产品,包括果壳电子、青橘众筹等,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孵化出WiFi万能钥匙的盛大创新院,曾经想打造一个创业乌托邦。在盛大创新院担任过高级研究员的庄表伟,在一篇怀念盛大研究院的文章里写道,“在盛大创新院工作的那几年,是美梦成真的日子。”

在盛大创新院中,每个成员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在盛大创新院完成立项和核心团队组建,并进行研发和试运营,成熟后再剥离成立独立子公司;领域包括了云计算、语音识别、共享WiFi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AR、社交、众筹、电子支付等。

据媒体报道,盛大创新院全盛时期有300多名研究员,没有KPI考核,没有上下级隔阂,盛大给予研究和项目开发足够的资源支持。

陈大年也经常回想盛大创新院的日子, “我会在WiFi万能钥匙重建创新院,只是现在时间未到。”他考虑到的核心是创新院必须有足够的容错能力。

搭建创新院之前,他也时时惦记着盛大的创业者们。2015年年底,盛大创新院的陈运文创立了达观数据,为企业提供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服务。这家公司天使轮一共融到了1000万元,投资者中就有掌门科技。这是陈大年参投的多个“盛斗士”的创业项目之一。此外,他还参与了原盛大游戏中层刘超创办的粉丝网A轮融资,也率先在WiFi万能钥匙的应用中,接入盛大元老凌海创办蝴蝶互动推出的H5游戏。

现在的陈大年在寻找着自己的节奏。他称,“有时候你推出的早,但是你没有准备好,最后胜利的不是你。有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时候很晚,但是你准备充分,各个东西都准备得好,最后依然赢了,就是这样的节奏。”

“心结”与“不站队”

对于季昕华来说,盛大是一个令他情感复杂的地方。“说实话,2011年离开盛大创业时,心理是带着一些埋怨的,为什么把我‘骗’过来,说要做的那些事都没有要坚持做下去,我加入盛大,然后盛大就放弃了。” 曾任盛大在线副总裁、首席安全官、盛大云CEO的季昕华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提到。

陈天桥找到季昕华时,他已经是知名黑客,腾讯的技术骨干。陈天桥对季昕华说,盛大文学做得很好,在起点中文网上很多人足不出户就能赚钱。他想让自己写程序、做游戏的人也能赚到钱。这击中了季昕华,这位曾经的黑客,愿望就是每一位能写程序的人都能正当赚钱。二人一拍即合,季昕华加入盛大负责云计算业务。

不过由于投入不及预期,和季昕华共同担任盛大云联席CEO的何刚在随后转投京东。盛大云这个本来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局之中,随后季昕华也离开盛大。

季昕华离开后选择了创业,他创办了UCloud云计算,专注于IAAS(基础架构云计算)的产品研发与运营服务。

UCloud成立于2012年3月。盛大云时期,国内几乎没有公司在投入研究云计算,UCloud起步后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季昕华的团队,每天都在和阿里云、腾讯云等巨头争夺战场。

对比背后有巨头持续投入的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创业型云计算公司只能单打独斗。缺乏靠山的UCloud早期融资并不顺利,但尽管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保持着中立。

“目前国内云计算行业的入局者大都有背景,坚持中立是件痛苦的事情,”季昕华提到,“这意味着无法获取大公司资源支持,UCloud不得不拒绝一些大企业的投资。”

但他认为中立的服务商在长远看更具有价值。阿里和顺丰的数据主权事件,以及沃尔玛要求它的合作伙伴停用AWS(亚马逊旗下云计算企业)服务,都体现了数据安全依旧是无解的难题。

“UCloud不碰应用,不做业务,客户会相对放心将数据运行在UCloud平台上。我们希望成为下一家AWS,而不是下一个亚马逊。” 季昕华提到。

曾在盛大工作过的季昕华,刚开始将UCloud的业务主要放在游戏领域,2014年在电商、在线教育发力,在2015、2016年,泛娱乐和新零售爆发的时候,他又将这些领域作为主要服务方向。

据公开报道,到2018年,UCloud估值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是云计算领域的独角兽,也是全国范围内公有云领域的三强公司。

UCloud融资历程 图片来源:企查查

UCloud的股东里,不乏中国移动,苏州工业园区等国企背景的股东。但是2018年6月,在中国移动公有云租赁项目公开对外招标时,第一中标候选人是阿里云,第二是华为云,第三才是UCloud,可见从体量到影响力,UCloud还很难和巨头比拼。

尽管背后无人依靠,季昕华也放下了当初壮志不得酬的心结。在2017年12月,他和“盛斗士”们远赴美国看望陈天桥,回国后表示已经释怀。他说,从前他最佩服的是陈天桥的赚钱和运营企业能力,现在更佩服的是他花钱的方向,把人脑神经科学结合到整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潮流中来思考。“要改变世界很难,陈总在做了。”他说。

与季昕华一样出自盛大创新院的还有云知声CEO黄伟。

黄伟在2004年进入摩托罗拉语音识别团队,他曾经带队开发出世界上首个手机声纹认证系统,并完成多项语音交互产品研发。但当时语音识别技术方兴未艾,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落地和推广。摩托罗拉在金融危机期间,将整个语音识别团队出售给从事语音识别的公司Nuance。

盛大给了黄伟机会。盛大创新院成立语音分院力图将语音识别技术与盛大旗下的互动娱乐系统相结合,延展到用户端。黄伟成为语音院的首任院长,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尽管盛大创新院随着盛大网络的衰落而逐渐散场,但陈天桥对云计算和语音识别、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前景的前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后来在这些领域探索的创业者们。

离开盛大后,黄伟加入云知声的创业团队。2013年,语音识别风口来临,通过“唯快不破”的发展思路,创立仅一年的云知声很快和科大讯飞比肩一道出现在在搜狗、小米、联想、智能360语音助手等合作伙伴的语音识别方案中,成为一匹强有力的黑马,并快速完成A轮一亿元人民币融资。

云知声融资历程 图片来源:企查查

“云知声的技术实力非常强劲,同样的语音识别产品,云知声比起百度来说,都要好很多。”有业内人士分析。

之后,云知声从技术出发,迅速推动产品落地,在IoT(物联网)领域获得突破。到2018年,云知声已经成长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

今年,云知声开始关注AI芯片,据黄伟介绍,在芯片产品形态方面,云知声已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从市场着手,云知声在智能家居、智能音箱、儿童教育机器人等市场方面已经基于IVM(通用芯片方案)的产品形态,验证了市场、产品、用户场景的合理性。而伴随合作客户在更多产品种类和形态上对成本、稳定性、集成度等方面的呼声愈高,进而推出自研AI芯片就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和UCloud类似,在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纷纷站队BAT时,云知声也选择了独立融资和发展。

在采访中,当被问及最终人工智能领域表现最好的五家预测会是谁?黄伟毫不犹豫地回答,“BAT、讯飞和我们”。

类似云知声和UCloud这样的项目,其实在盛大创新院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雏形。但是在当时并未获得良好的发展。究其原因,和当时盛大创新院的管理风格有关。

有知情人士表示,盛大对新项目的忍耐时间是半年,如果半年不见成绩,这一项目多半会被打入冷宫。“半年的试错时间太短,很难有一个团队能在半年内将项目做好。”该知情人士表示。

由于盛大网络新业务开展不顺,盛大创新院很多项目最终搁浅。“公司和研究人员看的不一样,很多项目走到一半就被公司剥夺了继续发展的权力,研究人员调走,只剩项目经理一个人在苦撑。”2010年入职盛大的霍炬(现为自媒体人)在《盛大创新院往事》一文中提到。

好在盛大创新院名声在外。据霍炬回忆,楼下餐厅常年有风投和基金的人守着,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创业者,有机会拿着红杉、经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自立门户。渐渐地,这个创业乌托邦散场,“盛斗士”们出走自立门户。

低调与失落

与创新院的年轻人相比,很多老盛大人再创业的选择,反而更加低调。

原盛大游戏CEO谭群钊创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并创办了轻奢电商——唐品。“我已经老了,玩不动游戏了”,谭群钊在之后的采访中说;曾带领盛大游戏上市的前CEO李瑜创办了优谈网,集中婴儿电商;原盛大游戏CTO凌海在离开盛大后,曾做过一段时间社区产品,随后又创办游戏公司蝴蝶互动,着力开发当时颇为“冷门”的H5游戏,公司开发的最知名的游戏是《传奇世界H5之王者归来》,颇有些对盛大“传奇”的致敬情结。

在“盛斗士”创业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人郁郁不得志。钱晋文和他的“Youni(有你)短信”曾经是牺牲者。

“Youni”是钱晋文和几位盛大通信部门同事一起开发的语音聊天软件。上线后,一度仅次于微信,占据移动社交软件老二的位置,用户数量曾高达一亿。当时盛大集团高层也很看重这个项目,项目组同时向陈天桥和陈大年汇报。

但这个项目很快夭折了。钱晋文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提到,布局“有你”体现了陈天桥战略布局很有眼光,但是摊子铺得太开,通讯、社交、金融,每一块都做得不够深入、精专,导致用户留存度不高。反观腾讯当年,对微信做加法特别慎重,商业化的时间表一推再推。

2014年,钱晋文离开盛大创新院自立门户,先后做了“手账”和儿童在线教育项目“冻果科技”,但两个项目均没有太大起色。

投入BAT怀抱

相比WiFi万能钥匙、UCloud、云知声的低调发展,阅文集团上市可以说是近年来与盛大相关的高光时刻,但这时的阅文集团以腾讯系自居,很少人早想到盛大这一段插曲,甚至已经忘记了盛大文学的存在。

众多互联网大佬中,最早想打通泛娱乐产业链的是陈天桥。他想要打造一座“线上迪士尼”,从巨资打造“盛大盒子”,收购起点中文、晋江文学、酷6视频等文娱公司,到建立盛大创新院发展技术,都在为他的这一理想服务。

这条路盛大没有走通,在倾注大量金钱和精力后,逐渐走向衰落。但陈天桥也“无心插柳”,缔造了诸多在文娱领域颇有建树的“盛斗士”们。

2007-2008年,盛大集团急速扩张,收购了多家游戏网站和网络文学网站,包括知名的边锋游戏、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榕树下等。随后,起点中文网又与一众网文网站合并为盛大文学。当时,IP还不是一个热门词语,但由文学出发,为游戏提供版权来源,并向影视剧发展的思路,却已经印在盛大的版图中。

在被盛大收购时,起点中文网的创始人吴文辉抱有很多期待。但是陈天桥却选择了时任新浪网副总编辑的侯小强出任盛大文学CEO。

侯小强把盛大文学看做一个“娱乐公司”,文学只是第一步,怎样通过文学版权和游戏、影视等多渠道链接,是他考虑的重点。这期间他以300万元的价格把《鬼吹灯》的影视改编版权卖给万达,并促成陈凯歌把网络小说《请你原谅我》拍成电影《搜索》,某种程度上掀起国内导演抢拍网络文学的热潮,他也因此被称为“IP教父”。

侯小强和陈天桥的有着长远的想法,而吴文辉却更愿意把握当下。当时,起点中文网依靠付费阅读,已经成为盛大最盈利的部门之一。身为盛大文学总裁,吴文辉把控着盛大文学的命脉。吴文辉期待让盛大文学独立IPO,创始团队可以获得上市红利。但陈天桥却因市值过低拒绝了。

随后,吴文辉出走盛大,并带走了起点最受欢迎的多位网文大神,让当时的盛大文学陷入到尴尬境地,一蹶不振。

事态的发展更具有故事性,2013年,侯小强辞去盛大文学CEO职位,转投中汇影视,做IP孵化,也创办了毒药和火星文学,寻找好的IP。2016年3月,中汇影视挂牌新三板。陈天桥在2014年出售文学和游戏业务。

盛大文学被腾讯收购,融入阅文集团,吴文辉又成为起点、红袖、榕树下等一众国内主流网文网站的主人。背靠腾讯大文娱,阅文集团在2017年赴港IPO,市值一度接近千亿港元市值。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媒体在采访陈天桥时总会提到这段经历,陈天桥总会强调,没什么遗憾。

鼎盛时期的盛大,是很多有能人才士事业的中转站,有人冲着游戏产业或是陈天桥的个人魅力,也有年轻人借此为跳板,获得其他大公司的垂青,或者受到资本青睐,开启创业之路。

从2007年到2012年年底,从盛大离职的高管有一部分人加入了BAT阵列。

除了吴文辉外,原盛大网络首席财务官张勇也曾在上市前后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张勇获得马云的青睐,加入阿里巴巴集团,现在,更多人提到张勇,第一个想到的是花名“逍遥子”,他已经是阿里巴巴集团的CEO。

一些“盛斗士”选择自己创业,在后续发展中,也纷纷站队BAT。盛大游戏上市的功臣,原盛大游戏CEO李瑜创办的优谈网在C轮融资时,选择了阿里作为投资人;91ACT的创始人姜磊离开盛大后去了腾讯游戏,创业后推出了《苍翼默示官方录》等游戏,2018年3月拿到腾讯的B轮投资;出自盛大创新院的许式伟,其创办的七牛云在2017年完成E轮10亿人民币融资,投资方是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

近期正在筹备上市的趣头条,其江湖地位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腾讯的背书。2018年3月,腾讯产业共赢基金领投趣头条B轮超2亿美元融资。

2017年7月举办的“盛斗士”聚会,超过2000人的饭局上,满头白发的陈天桥10年内首次通过视频连线公开亮相,他充满愧疚地对“盛斗士”们说,盛大系创业者发展没有BAT好,原因是盛大已经没有营业了,不能给大家流量上的支撑。

远离纷扰的陈天桥能做的只有祝福。他对“盛斗士们”寄语,相互帮衬,独立发展。

还在寻求独立发展的季昕华,在2016年参加了马云的湖畔大学二期。他曾经分析过陈天桥和马云的区别:“陈天桥的战略眼光非常准,如果他说未来要有什么样的发展,50个预测中,有20个能够被验证。但是从执行上,比较难落地,这一点和马云不一样。马云说出的话,自然会有人去实施。这是马云最厉害的。另外,马云在公司占的股份少,而陈天桥占的股份比较多。老大占的股份多了,有些员工就会觉得公司是老大的,和我没关系。这也会影响执行力。”

虽然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与UCloud是正面竞争关系,但季昕华也没有掩饰“想要打败阿里云”的野心。如今,他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是这一切和盛大不再有关。

去年12月,原盛大游戏CTO凌海站在陈天桥向加州理工大学捐赠的脑科学大楼奠基仪式上致辞时提到:“十年前,我们跟随陈总打了无数胜战,我们无往不胜,我们做到了中国第一,但是在我们最辉煌的时候,陈总选择了不断撤退,我曾经真的不理解,非常不理解。”

盛大的时代已经落幕,“盛斗士”越来越多地归入BAT麾下。

陈大年也看淡了很多。“以前创业的人思想不够成熟,所以大家的意气还比较重,于是就会说要做怎样了不起的公司,BAT不能进来做我的股东,这是前十年的事情。”

以上是 联想老大,现在联想的老大是哪个啊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dzbk/656872.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