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飞行器,苹果商店里有这种模拟飞行的游戏么
1,苹果商店里有这种模拟飞行的游戏么
这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ios上的模拟飞行有个不错叫「无限飞行」infinite flight。不过ipad1的话可能有点费劲,玩过的还是很不错的
推荐 无限试飞
目前还没有
2,苹果手机上小飞行器是什么意思
是飞行模式.做飞机的时候用的.
3,苹果版无限试飞如何免费获得所有飞机
安卓:安装拇指玩游戏中心,在里面搜索模拟飞行。有一个叫模拟飞行 完美版 (就是无限试飞)安装即可,所有飞机地图都解锁可以。
苹果:具体请访问百度,infiniteflight吧,里面有苹果替换文件破解的教程。
4,苹果手机为什么连不上飞行器航拍的无线网,总是显...
可以尝试还原网络或者还原设置试一下
5,苹果手机右上角有个飞机图样是什么怎么关掉?
1. 手机的飞行模式又叫航空模式,是在乘坐飞机时必须关掉手机,以免手机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对飞机飞行造成影响,有某些手机里就自带了这个功能,可以关闭掉SIM卡的信号收发装置。
2. 某些手机里飞行模式功能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实现,如S60软件里的System tools里面就有航空模式。这个模式可以关掉SIM卡功能,使手机处于不发射和接受信号状态,而又不影响手机的其他功能操作(一般手机没有SIM卡就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3. 2014年9月29日,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表示:中国拟2016年允许手机在飞机上使用飞行模式。
6,苹果手机有没有3d飞行器
全民飞机大战ios版怎么买钻石 答:进入游戏,点击钻石后面的“+”按钮,进入充值界面。点击购买就会弹出“是否购买”的对话框,点击购买即可。 注意: 1、购买之前需要对自己的iTunes账号(同AppStore)充值,最低需充值50RMB,支持国内大部分银行。 2、iTunes账号不是游戏账号,为iTunes账号充值成功后,需要重新进入游戏,点击【购买】即可。
7,苹果 6s plus小飞机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1,可能是定位服务,如果你想关闭,在设置里把定位服务关闭就可以了。
2,如果设置了飞行模式,也会出现小飞机标志。
手机的飞行模式又叫航空模式,是在乘坐飞机时必须关掉手机,以免手机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对飞机飞行造成影响,有某些手机里就自带了这个功能,可以关闭掉SIM卡的信号收发装置。
有些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实现,如S60软件里的System tools里面就有航空模式。
6s作为6的升级版,屏幕尺寸与机身尺寸基本不变,由于6s采用了硬度更高的7000航空铝金属机身,机身厚度比6厚了0.2mm,重了14g,外观区别几乎微乎其微。
如果要说比较明显的外观区别的话,那就是6s新加入了玫瑰金配色,这是6所没有的。
相比6,新一代6s提升最大的莫过于性能。新一代6s搭载全新苹果a9双核处理器,2gb内存,性能相比搭载苹果a8处理器,1gb内存的6提升超过70%,并且功耗还更低。
拍照方面,6s摄像头升级为前置500万和后置1200万像素,相比6内置的前置120万和后置800万像素摄像头,摄像头规格提升还是十分明显的,拍照方面自然会有出色表现。
8,苹果phantomgps怎么买
解决方法:
一,打开App——Phantom GPS插入设备,屏幕红色USB图标—— 变为绿色
二,找到在想要去的地方长按屏幕——弹出菜单——选择单点
三,点击屏幕下方的开始按钮
四,查看代表自己位置的蓝色小点
1
打开App:Phantom GPS插入设备,屏幕右下角红色USB图标 变为绿色 表示外设准备就绪
2
在想要到达的地方长按屏幕,弹出菜单,选择单点
3
点击屏幕下方的开始按钮
4
查看代表自己位置的蓝色小点,或者打开系统自带地图验证当前位置
可以看到系统位置已经修改到自己设定的地方
没有gps 的情况下,飞机回自动切换到视觉定位。phantom 4采用立体视觉定位系统,在室内或gps信号被楼宇遮挡的环境下具备精确的视觉悬停辅助功能,极大提高飞行安全和可靠性。不仅飞行高度和水平位置保持稳定,即使大机动飞行松杆后也能自主刹车并保持悬停,在受到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也能迅速恢复原位
wei 店 可搜 诚品科技
手机改定位的多种方法:
一。分身软件,就是修改官方APP的定位程序(安卓和IOS系统都可以),很多分身改定位都是这样做出来的。但这样对一些小的不经常有人维护的软件是可以用。但像微信和钉钉这种技术团队强大的APP最好不要用,因为基本几天官方就会升级,一升级就会不能用,甚至封号,风险很大。但好处是价格便宜,甚至有不少是免费的。
二。通过外置设备改手机定位,目前只有苹果手机有改定位的硬件,硬件的原理是屏蔽手机本身GPS芯片,用可控制位置芯片代替,硬件改定位不需要修改任何APP的源程序,所以后台检测不到,APP升级也没有影响,使用起来没有风险。但价格比软件高多了,而且这种设备也不容易买到,是一些黑客自己开发出来的,想要的可以找我维心(写故事01)的拼阴 雨
phantomgps官网有链接。
9,苹果宣称使用“百分百的再生铝”,真的只是为了环保吗?_
编者按:苹果公司的环保宣言可能只是一次成功的公关宣传,仅此而已。本文编译自medium原题为Apple’s ‘Recycled’ Macs Aren’t What They Seem的文章。
苹果在给自己“洗绿”。
苹果公司上周二宣布将使用“百分之百的再生铝”投入MacBook Air和Mac Mini电脑的生产。这个行动是为了达到苹果于2017年设定的“只使用可再生及再生材料于生产”的目标。从开采新铝到使用再生铝是一个环保的进步(铝土矿是世界上主要的铝源,开采铝矿十分危险,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对于苹果来说这更是一次公关宣传的成功。
铝是最易回收的金属之一,现在市场已经有大量的再生铝。根据The Repair Association 的执行董事Gay Gordon-Byrne介绍,实际上苹果在使用的铝可能已经是再生的了。(The Repair Association是一个主张并帮助企业维修重新使用旧设备的组织。)
Gordon-Byrne表示,苹果这一声明“让这家科技公司显得既高贵又可持续,但其他任何需要铝材的制造商也买进了75%的再生材料,只不过没有隆重宣布而已”。
苹果公司称将会回收生产iPad及其他硬件过程中刨花剩下的铝。但是他们显然没有承诺所有的再生铝都是从自己的生产渣滓中回收的,这意味着你下一台MacBook Air的外壳可能包含一部分飞机机身和旧汽水罐的材料。
这就印证着这些铝可能从其他渠道买得。既然苹果没有创造有效的激励措施来大幅增加市场上再生铝的数量,那么其声明对于环境保护就没有多大实质意义。苹果并未就此问题作出更多回应。
“苹果已经算过账,并且十分清楚营销可持续性比实际去做要便宜多了”Gordon-Byrne表示。
据iFixit的CEO Kyle Wiens表示,无论如何,直接购买再生铝更简单、便宜,并且对苹果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正确的商业决定。(iFixit是一个维修配件的网站,其CEO Kyle Wiens倡导对老旧设备进行修复。)
“铝是一直被回收的材料之一” Wiens说,“回收铝比使用新的铝土矿更便宜,因此市场对废钢材有强劲的需求。所以这是苹果百分百回收材料承诺中最容易做到的。”
不过苹果这个新策略确实突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堆成山的废弃iPhone及其他设备把全球都变成垃圾场,无异于给严重的环境危机火上浇油,并且对工人造成伤害,尤其是对全球南部地区。根据2017年联合国支持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的经济生产造成了近5000万吨电子垃圾,到2021年这一数字有可能增长17%。铅和镉等有害物质、电子废物将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到土壤和水中。并且它使泰国等一些国家的工人暴露在有毒气体中,美国的大量破损设备被运到南部一些国家,工人们从其间寻找稀有金属。
苹果不是致力于该问题的唯一一家科技公司。实际上,苹果可能比别的科技公司制造的电子废弃物要少,因为苹果用户通常可以使用它们的设备将近四年左右,并且可以较好的价钱把旧设备卖给苹果公司或第三方零售商。但作为有着全球近13亿激活设备的大公司(更不要说那些无以计数的垃圾填埋场里的报废设备),苹果对于数量巨大的危险电子垃圾是负有责任的。
苹果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却维持着这种浪费。它每年都推出新的、升级的产品和软件,淘汰仍然运作良好的技术,并鼓励消费者每隔几年就扔掉由重金属制成的过时电子设备。上个月苹果发布的iOS 12是该公司年度升级中第一个不会让一代旧iPhone一夜之间不兼容操作系统。这很好,但这只是科技行业规则里的一个例外。20世纪20年代汽车行业开创了年度更新模式,这种“模型年”被引进。这种促进市场需求的手段已经成为基于增长的消费资本主义的主要内容。尤其在科技领域,其主要的行业参与者经常把一些外部改观作为实质性的产品改进来宣传。这种“计划性淘汰”让苹果及其竞争对手赚的盆满钵满,例如三星也是无休止地宣传其新Galaxy手机。
许多人并不清楚如何回收旧iPhone和MacBooks。而且苹果公司也让修复老化硬件非常困难。例如,苹果产品使用专用螺丝,这使得消费者难以修补他们的设备。该公司还花费巨大资源来反对“修复权”的立法,因为这将使第三方商店更容易修复苹果的设备。这给那些宁愿保留旧设备而不购买新设备的消费者设置了障碍。
“要提升其对环境的积极影响,苹果公司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拥抱‘修复权’”Gordon-Byrne说。
还有另一个理由怀疑苹果公司对其环境保护声明的严肃性,即苹果产品仍然充斥着有毒,难以开采,难以回收的重金属,如锂,钴和钕。 前两种金属有一些方法可以使其重复利用,但最后一种金属很难回收。虽然苹果公司已宣布努力收回旧钴,但他们并没有尽其所能。使用重金属会造成污染极其恶劣的电子垃圾,并且从一些供应商那里购买这些重金属有时就意味着支持童工。根据大赦国际2016年的一份报告,消费性技术产品中发现的大部分钴都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那里经常使用童工进行采矿作业。
苹果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如果它真想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它就可以做到。这百分之百的使用再生铝宣言不算什么。苹果作为一个如此有能力的公司可以并且应该被置于更高的标准。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10,巴菲特芒格的四个投资案例:苹果,航空,中石油与亚马逊_
巴菲特与芒格的投资思想似乎已经成了“圣经”一般,大家都在说他们如何做投资。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取得的财富成就,让他们有了很多光环,另一方面,他们的投资思想是可以学习,也可以被宣扬。
但我在想,其实了解他们最真实的办法,是去复盘他们的投资,去回到他们投资的时候,去看他们如何思考,这是从我来看最好的学习方法。而这篇文章,我将我从不同地方看到的,他们二位自己说的,当时为何要投资的片段整合在一起,希望能让大家对他们的理解更多一点。
我选择了四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投资,包括苹果,航空业,中石油以及亚马逊。其中,苹果与航空业是巴菲特近两年来的投资,而中石油与亚马逊是大概15年前的投资。
I. 关于苹果的投资
巴菲特从2016年一直到2017年一直在买入苹果,在2017年2月,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为何投资苹果,他是这么说道:
上面的文章是巴菲特的原话,在我看来,巴菲特看中的苹果的消费品的属性,而从巴菲特的调研来看,他采取了“费雪”的闲谈投资,去与消费者,尤其是与小孩闲谈,他看到的是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喜爱,以及不易变更的属性。对其方面,巴菲特并没有过多的评论,而其实再想想,巴菲特所说的,似乎并不是深奥的东西。
让我们再来看看,芒格是怎么说。这是2018年芒格接受《Daily Journal》时所说的:
芒格:我们以前不可能投资苹果这样的公司。我们并不比别人更了解苹果公司的黏性。苹果现在确实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用户,能一直如此吗?能持续多久?
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有很大的概率,苹果公司在将来仍能保持很强的黏性,所以我们买了它的股票。
我已经说了,我们在这只股票上的优势很小,我们没有比别人更大的优势。我们过去找到的投资机会,是我们确切知道,我们不可能输的。
现在我们买苹果,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以前那样的机会了。我们在苹果上,只有很微小的优势,不是说我们看到了什么别人没看到的大逻辑,不是说我们找到了稳赢的投资。
手里钱这么多,必须找地方投资,找不到过去的好机会了,只能投到当下能找到的最好机会。
钱太多,愁的不知道往哪投了,这是好事儿啊。钱多不好投了,我们怎么能抱怨呢?不好投了,是因为我们特别有钱。
当年买可口可乐的时候,买入 100 万股可口可乐,我们用了 8 个月的时间,每天一半的成交量都是我们买的。大资金挪移起来不容易
在我看来,芒格说的更像是有意思的话。芒格除了肯定了巴菲特所说的消费品所说的粘性,他更提到了“比较优势”,即巴菲特与芒格有没有比别人更懂或者了解苹果。
芒格透露出的这层思考方式,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是值得投资者借鉴的。
II. 航空业的投资
巴菲特与芒格曾经对航空业十分不喜爱,之前在1989年曾经买了3亿美金的航空股票,在1995年时,巴菲特的投资仅剩不到1亿美金,而巴菲特当时这么总结道:
千万别碰那些正在快速扩张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增长是建立在大量资金需求之上的。在快速扩张期间,这些公司根本就没法产生收益。航空公司就是典型代表。这类公司自始至终都没有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但在2016年Q3,巴菲特却又买入了大量的航空公司股票。
对于背后的原因,芒格是这样说道:
芒格:我对航空公司了解得不多,我只知道现在的情况是,航空公司比以前更集中了,而且航空公司是不可替代的。人们始终要坐飞机,好像没什么可以替代飞机。
另外,航空公司已经比以前少多了。以前,谁都可以新成立一家航空公司。以前,年轻人多得是,飞行员工资低,也没有工会。
新航空公司一成立,立即发动价格战。在连年的价格战中,航空公司的生意都被毁了。即使时至今日,恶性竞争仍在继续,总有人愿意斗下去。有些政府经营的航空公司总是喜欢通过竞争来秀肌肉。
我觉得航空公司算不上多好的生意,投资航空公司也不是我们找到的多好的投资机会。
我们的出发点是,经过长期争斗,这个行业遭受的打击已经够沉重的了,而且整个大环境比过去有些改变。在航空公司上押注,我们只是有那么一点点比别人强的优势而已,算不上捡钱的机会。
III. 中石油的投资
巴菲特在2002年买入中石油,又在2007年卖出中石油,可能一反之前大家对巴菲特所说的“长期投资”有所不一样。
在2007年的年报中,巴菲特这么说道:
我们在2007年做了一笔大额的卖出。在2002,2003年的时候,我们花了4.88亿美金买了1.3%的中石油,当时整个中石油估值大概是370亿美金。当时查理和我认为中石油应该大概值1000亿美金。
到了2007年,两个因素导致了中石油的上涨:石油价格上涨,与中石油管理层做了很多不错的事情。
在2007年,市场给了中石油2750亿的估值,跟我们认为其他石油巨头差不多的估值。所以我们卖出了中石油,换的了40亿美金。
IV. 亚马逊的投资
最近,巴菲特对亚马逊的Jeff Bezos当了世界首富,赞叹不已,并且对自己没买亚马逊的股票,感到很蠢。
但其实,巴菲特与Jeff Bezos是很多年的朋友,同时,我想他对亚马逊的了解是超过很多人的。而其实巴菲特在2002年,互联网泡沫之后,是从亚马逊身上赚到了钱,只不过不是通过股票:
在2001-2002年,巴菲特抄底了亚马逊的债券,以57买入,当时亚马逊被评为垃圾评级,而巴菲特认识,亚马逊显然不是垃圾。更有意思的,巴菲特买的是欧元债,而当时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是0.95。当巴菲特卖出的时候,不仅债券涨到了102,同时欧元变成了1.47。
巴菲特通过债券与外汇,做了一次很漂亮的投资,同时,别忘了,这次投资时间也大概是5年。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复盘他们的操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就像芒格这么说道:
我一定要摸清聪明的投资者在做什么,每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我都要密切跟踪。
11,苹果 Airpods 是一个预兆:无线耳机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互动方式_搜...
编者按:AirPods成了苹果最近几年推出的最成功的产品。根据调查机构 Futuresource 最新报告显示,苹果 AirPods 横扫全球,拿下八成市占率。在《大西洋月刊》的编辑IAN BOGOST看来,这不仅仅给苹果带来了收入,AirPods的风靡,也是我们的社会结构发生惊人变化的预兆。
MARCIO JOSE SANCHEZ / 美联社
一、
当我把苹果 AirPods 放到耳朵里的时候,我感觉我已经快要把它们掉进马桶里了。 因为它们又小又滑。
担心失去某样东西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表明你很喜欢它。苹果的AirPods可能是苹果多年来生产的最好的产品。与我以前把iPhone丢在马桶里相比,在AirPods上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一种解脱,至少暂时是这样。
现在,耳机与手机配对,也许是不可逆的。除了帮助听到智能手机里提供的媒体声音之外,耳机还有什么意义呢?它可以让你感受到智能设备所带来的生活诱惑?值得注意的是,耳机保留了原本被智能手机侵蚀的一些个人独处的感觉。它们占据了你脑袋上的一个小孔。它们直接对你的大脑低语。它们像一个秘密一样嵌入一个封闭的手掌中。
但是,通过无线通信,AirPods可以将这种亲密关系与社交场合暗示的束缚分离开来。尽管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只是一个无线耳机——但这种设备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与机器、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方式。
二、
从2004年开始,苹果为其iPod产品线开展了“剪影(Silhouette)”的广告活动。电视、印刷品和户外广告都以黑色剪影形式为特色,人在明亮多彩的背景下跳舞。在绿色、蓝色、紫色和黑色的衬托下,两个白色的物体被凸现出来:人手里拿着白色的iPod,还有将它们连接到耳朵上的白色的线。
这比iPhone早了好几年,当时苹果的便携式产品是一个笨重的、由滚轮控制的设备,只有一个目的:播放音乐。9·11事件发生两个月后,苹果发布了一款带有旋转的磁性硬盘的设备,这个设备帮助苹果扭转了命运。到2004年,iTunes音乐商店推出更小巧、更便宜、容量更大的iPod,除了Mac之外,它还能与Windows一起使用。iPod时代已经到来。
有一些变迁可以衡量iPod的影响。比如说,数字音乐成了数字电影、电视、新闻和一切事物的前奏;个人电子设备从专业化到通用化的不经意间的过渡;苹果公司本身的崛起,甚至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等等。可以确切地说,所有的这些都是适用的。
但iPod也有另一个不太明显的影响。在此期间,从2001年的iPod到今天的iPhone X,白色的苹果耳机已经得到普遍采用。每台iPod和iPhone都配有一对有线耳机,白色很不寻常,以至于成为了一个标志。“剪影”运动奏效了:苹果产品赋予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即使是耳机,它的细节也很好。
白色的耳机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设计,但却成了标志性的。音质虽然不太好,但价格便宜,而且地位也很高。它们很酷,所以它们也或多或少变得很普通了。
三、
在适应了 AirPods 之后,我开始怀疑耳机在当代科技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被严重低估了。 有些时候,理解一项技术的最好方法就是移除它,不去使用它; 只有这样,它的功能才会变得明显。比如,当你的车坏了,你不得不乘车上班时;或者当你把手机留在家里,无法与工作或家庭中的人取得联系时;或者服务中断带走了互联网,Netflix 也随之而去时;你会注意到这一点的。
是的,我知道,AirPods只是一种新型的无线蓝牙耳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这个小玩意一直是个混合体。无论描述是否得体,蓝牙耳机都是让那些小商人在不合适的地方用电话大声说话的装备。附在他们耳朵上的黑色设备也随之变得不礼貌起来。与此同时,无线头戴耳机仍是奢侈品,主要供国际旅行者和音乐爱好者使用。
AirPod可以在你不用戴头戴式耳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将你从耳机线中解放出来。Airpods保留了苹果所熟悉的颜色和形状,所以除了线之外,它带来的感觉是一样的。但这一小小的变化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AirPods有许多巧妙的设计,用盒子给耳机充电,耳机在里面会被磁性附着,以防丢失。当你把一个耳机放在耳朵里时,传感器检测到这个动作,会发出声音配对。在你移除AirPod耳机时,同一个传感器可以让设备暂停音乐或电影,也许是怕影响到你听房间里的人说话。
但是,这些功能往往会使现在的人们对未来的技术失去兴趣。使用AirPods一个小时,一边听音乐,一边工作,打了几个电话,我就失去了它们占据我耳廓的感觉了。与有线耳机不同的是,当我起床做其他事情时,没有必要把自己从手机中解脱出来。我在厨房煮咖啡;我在外面拿邮件;我可能在听音乐;也可能不在打电话等等,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我可以在任何时候,不会受到影响。我也可以向Siri提出请求或启动任务。我与手机相连,因此与世界相连,而不是直接和它拴在一起。
这使得 AirPods 不仅仅是一个无线耳机。虽然增强和虚拟现实可以让用户沉浸在空间和信息中,但语音也提供了一个同样科学虚构的简单答案:能够与计算机交谈并让它做出反应。Echo在房间里,Siri在你的手机上,AirPods就在你的脑袋里。
AirPods看起来确实有点可笑,白色的耳机就那样挂在耳朵上。那些长头发的人,像我一样,可以部分地掩盖它们,至少暂时是这样。但是最终这并不重要,因为人们会习惯每个人脑袋里都插着无线耳机。这并不像他们习惯在火车上、人行道上或公园带上有线耳机一样。而更像是人们习惯了在任何地方一直盯着手机一样。耳机不会消失,就像智能手机一样。但是当它们变得无处不在时,它们将变得不可见。但这样的结果就是,即使保持眼神交流,人类的焦点也会被分裂开来。
四、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的话,会有一些后果。首先,耳机将不再执行任何社交信号。今天,说话的时候戴上耳机表明你正在打电话。这就是为什么打扰一个有耳机的人是不礼貌的:它们是不要打扰的标志。但如果AirPods或类似装置变得普遍,这些暗示就会消失。每个人都将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既可能是处于一种公共的环境中,也可能是一种私人的状态。
智能手机的过度行为,可能会加速这个问题发展。在我居住的乔治亚州,一项旨在减少分心驾驶的新法律将于7月1日生效。法律禁止开车时拿着手机。也有些例外,包括操作地图应用程序,但实际使用的模糊性(以及担心警方可能会以此为借口引用其他违规行为)可能会促使更多司机选择更新、更好的免提选项。Airpods虽然很贵,但比交通违规或保险费用上涨要便宜得多。
其他陌生的应用程序也即将出现。在iPhone系统软件的下一个版本iOS 12中,苹果公司也计划在AirPods上实现助听器的无障碍功能。它被称为Live Listen,桌子上的iPhone可以被用作一个定向麦克风,可以将它拾取的声音直接发送到收听的设备上。一旦它与AirPods配合使用——比普通助听器更酷、更时尚——更多听力不佳的人可能会使用苹果的产品作为假体。但即使没有听力损失的人也可能会发现这一功能很有用。例如,它可以方便在喧闹的餐厅进行谨慎的交谈。或者更令人不安的是,隐蔽的偷听。有了AirPods,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事实上的秘密特工、人或机器,将额外的信息直接传入耳朵,而不被注意。
当苹果宣布将从iPhone 7中移除行业标准的耳机插孔时,其所谓的“勇气”遭到了嘲笑。利润和控制权似乎更可能是原因。随着耳机插孔的消失,苹果可以促使用户购买更多昂贵的硬件。AirPods(159美元,人民币1276),似乎意识到了这个机会。
但苹果最成功的产品,即使赚了很多钱,也总是不仅限于赚钱。它们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AirPod仍然只是听音乐、博客和接打通话的无线耳机,看起来不太可能像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那样介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但话说回来,在那些彩色剪影广告的早期,iPod,也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音乐播放器,看起来也不会改变人们做任何事情的方式。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12,大疆的盔甲与软肋:从创新乌托邦到走下神坛_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作者 | 舒虹 编辑 | 安心;36氪经授权发布。
巅峰时期的苹果公司,市值突破7000亿美元,狂扫智能手机市场92%的利润,在全球掀起数百场专利战。在竞争者众的科技赛道上,一旦成为巨头,便要承受巨头的代价。
大疆创新面临的局面和当年的苹果如出一辙。
这家来自深圳本土的无人机制造厂商,凭借过硬的产品和技术研发,长期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不断扩展自己的疆界。它在无人机C端市场的份额,甚至要甚于苹果之于手机。过往十年,中国鲜有科技企业能够就某一领域在全球形成这样的影响力。
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有调研数据认为,大疆已经摸到消费级无人机的天花板,而在技术+行业级市场,大疆树敌无数。竞争者认为,大疆的一方独大“玩死”了一批无人机厂家,大疆还将铁蹄踏入行业级应用,企图独霸市场。今年4月,一场充满争议的融资后,大疆被冠以高冷与强势之名,资本哗然。
无论在同行、资本还是媒体眼中,大疆都表现出“人缘”不佳。业务方向上,大疆独有的工程师文化反成掣肘,外界对于其研发自动驾驶、物流无人机等未来可能性的幻想也未得到证实。
“融资奇景”后,全天候科技访谈了多位大疆内部人士。他们表示,大疆在技术和产品上练就了一身盔甲,但并非绝无软肋;大疆过去是一个封闭的“乌托邦”,现在,大疆要走下神坛。
创新的乌托邦
大疆创始人、CEO汪滔形容大疆为“一个创新的乌托邦”。
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浪潮中诞生了一大批迅猛生长的科技企业。这些公司擅长“讲故事”,提倡模式创新,依靠资本补贴战打下江山并快速占领市场。大疆的成长路径,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大不相同。
大疆创新创始人、CEO汪滔
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汪滔带着Robocon(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奖的飞控系统研究,在深圳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开始了创业历程。
大疆最初的创业逻辑是将飞控系统商业化。在不多的媒体采访中,汪滔曾回忆,当时大疆不存在什么商业模式,就是做产品,然后在诸如“我爱模型”这样国内外的航模爱好者论坛里兜售。
“大疆的成功在于开创了非专业无人驾驶飞行器市场。”Frost & Sullivan分析师迈克尔·布雷兹说。至2012年,大疆已经积累了研发一款完整无人机所需要的技术元素:软件、螺旋桨、支架、平衡环及遥控器。2013年,大疆消费级无人机产品“精灵”问世,自此打开大疆所称的“窄门”。
2013-2017年大疆销售额(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远瞻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明烈与汪滔上学时就相识。2012年,胡明烈将大疆的产品拿给合伙人李喆看,作为无人机等电子产品的骨灰级爱好者,李喆在把玩过之后,留下了一句“牛逼”的评价。
“没什么(投资)逻辑,就是产品好。”胡明烈告诉全天候科技。2012年,远瞻资本完成了对大疆1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签协议后第二天,整个公司就买机票去日本了,“因为知道肯定赚钱”。
与大多数创业者不同,大疆早期日子没那么艰难,没有经历过到处找钱的苦日子。一位接近大疆的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汪滔)至少比马化腾要好,马化腾还得亲自去移动拉单子,而汪滔的技术公司一直是赚钱的。”2006年,大疆首个飞行遥控器产品卖出5万元,据称BOM(硬件物料)成本只有1.5万。
因为如此,大疆对于资本的渴求一直不强烈。胡明烈说,早期大疆看重投资机构能够提供的资源,“每一家机构都做了一点事情”。例如,华登国际作为大疆早期投资人,曾带大疆去看各种芯片公司,远瞻资本也在供应链上提出过一些支持。后期,大疆便不再需要此类“协助”。在资本面前,大疆亦能够保持相对独立发展,即便对领投方也采取一致态度:不设业绩对赌与上市时间,不开放内部尽职调查,且投资人不能影响和干预公司正常运营。
大疆历次融资(来源:天眼查;轮次与金额大疆表示不予置评)
在胡明烈看来,汪滔身上兼具科学家、工程师、商人三个属性,“他既是CEO(首席执行官),也是CTO(首席技术官)。CTO的出发点是技术解决方案,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沟通成本”。
一位大疆内部人士称,汪滔的研发体系堪称国内效率最高,在技术研发上,他建立了一套规则。一位从大疆离职的研发人员向全天候科技证实,汪滔的研发习惯非常好,技术文档写得可以当教科书,他会把技术需求分门别类排好,并且把每个流程从哪个环节去调取都列清楚,“有这种研发习惯的人很难不成功”。
大疆身上映衬出汪滔强烈的个人色彩。目前,大疆现有1.2万名员工中,近一半从事工程开发工作,其中研发人员3000人以上,除了无人机,还有机器视觉等领域的高手,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15%左右。这样的研发配置在全球无人机企业中处于领先。
大疆的管理体系极度扁平。全天候科技独家获悉,2014至2015年,红杉投资大疆后曾经空降一批职业经理人,由于商业管理上讲求“因事设人”,但前期技术人才供给太稀缺,大疆必须做“因人设事”的事,才能保证技术的产出,职业经理人与大疆文化产生了较大冲突。结果是,这批高管纷纷离职,汪滔不再在公司内部设立“C各种O”,主张让能力者有权限调动资源。
“无人机+”
在1995年的一场访谈中,乔布斯曾预言苹果为何最终走向衰败。他说,一家科技公司在市场取得了垄断地位,将不再重视产品的提升,营销人员最终掌控了话语权。企业失去创新精神后逐渐走向衰退,就像IBM和微软。
这是大疆警惕的前车之鉴,也是一场物极必反的试验。
不同于智能手机硬件趋于饱和,无人机正在成为科技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无人机750亿元的市场规模中,将有半数以上来自专业级应用市场的贡献。如果这些行业应用构成网络,将是一个大生意。
例如,巨头们对物流无人机的热情空前高涨。6月19日,京东第一架重型无人机下线,有效载重达1-5吨,京东同时宣布立项超重型无人机项目,有效载重达40-60吨,飞行距离超过6000公里。
在业内看来,物流未来是无人机的一个刚性终极应用,目前亚马逊、苏宁、圆通、中通等都在测试用多旋翼机送货。但是,物流无人机的概念提出时,大疆的第一反应却是:多旋翼无人机载重到底靠不靠谱?
随后,大疆技术团队进行了反复论证。结论是,多旋翼机的优势在于技术结构简单、制造一致性高、成本低,但它是规则简单的飞行器,在复杂的电磁环境运行有很大挑战。
2016年8月,大疆对外宣布,物流无人机距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太多问题和法律法规要解决,因此选择不做。与此同时,国内最早研发多旋翼无人机的极飞与淘宝、顺丰等展开了一系列物流无人机的合作。
一位大疆高层人士对全天候科技说:“整个大疆像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产品发展路径是由技术研发串联起来的,商业化的项目不到实验室的1/3。”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大疆创新总裁罗镇华曾指出,大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首先是寻求技术的突破,一旦达到这个阶段,清晰的市场需求就会出现。
大疆内部也有产品经理、工程师提出商业化方案,但是大疆倾向于认为技术先行,如果技术达不到,光想是没什么用的。
汪滔不希望大疆成为一家追热点的公司,从过去几年热闹的可穿戴设备、VR/AR到眼下火爆的无人驾驶,大疆均未跟进。
在大疆内部,根据上级指示而不是自己的思考来进行工作,会被批评为“不思即做”。据说,即便来自汪滔的指示也是如此。
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偶有大疆进军无人驾驶的猜测。亦有投资人对全天候科技透露,大疆未来或投入30%的研发在无人驾驶上。消费级无人机的成功让资本产生期待:大疆完全可以利用视觉识别技术造无人车。
大疆曾多次对外回应,公司目前没有与无人驾驶相关的应用项目。原因在于,大疆认为技术还不成熟,或目前还没有能够胜任这个项目的合适人选。
“大疆认为需要有这样一个人,再给他资源;资本可能认为资源已经够了,再配个人不就好了吗?甚至我帮你挖一个人进来。”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向全天候科技这样解释,大疆并未预设无人驾驶方面的商业目标。这种资本与大疆文化的冲突,也是大疆在资本选择上较为谨慎的原因之一。
大疆鲜明的工程师文化,过去曾多次在大疆内部引发讨论。一些内部员工认为,大疆因此错失了许多市场机会,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这也意味着市场开拓的难度陡然上升。有销售人员告诉全天候科技,在提出“不做物流”之前,大疆手头确有不少物流行业的客户,希望与其进行无人机的定制合作。
而研发团队则认为,一旦预先设定了一个商业化方向再去引导团队做研发,那么结果一定是“做不出来”。
目前,大疆的组织架构主要分为研发、生产和销售三块。在大疆内部,研发属于强势部门。全天候科技了解到,大疆销售团队按照不同行业应用进行划分,每个团队设定KPI,公司会评估该行业的增长比例、行业本身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程度设定一个目标,最后形成一个总的销售数字。但是,由于研发部门强势,有部分销售员工抱怨业绩无法完成。
据腾讯《深网》报道,2017年年底,大疆行业无人机销售部门薪资进行大调整。部分员工调整前月薪为1.5万元至3万元,调整后成为8000元加提成。一些猎头挖进来的高薪员工,原本承诺的6-9个月的年终奖也未兑现。
有员工在知乎上发贴表示不满,再转到大疆内网,引发涉及组织架构与大疆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大讨论。
这场讨论最终以汪滔的回复结束:大疆内部一直处在不断的改革、重铸过程当中。一些之前我管理不多的部门,没有经过这种过程的洗礼,发展阶段还在比较早期(迭代次数、强度不够),销售部门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目前的销售部门,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组织变革迭代,另外,我们需要更多靠谱的人才通过大浪淘沙浮现出来与我有更多的直接交流,欢迎大家自告奋勇。
路径依赖
2016年下半年开始,无人机行业经历了一次资本寒冬。据IDC预计,至2023年,整个无人机市场的规模仅约为334.1亿美元。市场判断,大疆发展面临瓶颈。
然而,大疆自己不这么认为。在5月中旬的一场资本会议中,大疆回应投资者称,文娱消费升级对消费级无人机销售的刺激将进入常态,出货量还将快速增长。整个文娱市场和生态起来之后,无人机作为文娱的生产力工具将会爆发。
不过,大疆也意识到,消费级无人机进入稳定期后,必须快速跟进企业级市场。2016年下半年,大疆成立行业应用部,面向不同行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逐个案例研发产品,由专门的研发团队去支持。
2013年以前,国内无人机行业三个主要玩家——大疆、零度智控、极飞几乎处于同等研发规模。大疆抢占先发优势后,很难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切到蛋糕的零度智控和极飞不得不转向行业级应用市场。
在农业无人机市场,2015年开始押注农业植保市场的极飞是大疆最大的竞争对手。以直营植保模式为主的极飞,过去凭借运营、服务能力在农业领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其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向媒体透露,2016年极飞实现营收约4700万元,而2017年则超过3亿,增速接近8倍。
在农业级市场,大疆曾提出“两年内不盈利”,并启动降价策略。截至2017年11月底,大疆MG系列无人机保留量是7500台。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去年全国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在1.1万到1.3万台之间。大疆称,截至今年5月初,国内有超过1万台大疆农业植保机在田间作业。
不过,从To C迈入To B市场,大疆的真正挑战似乎并不来自于技术和竞争者。而在于,大疆以研发倒逼市场的工程师文化难以适应定制化的行业级市场需求。
当一个新兴市场出现时,大公司是跑不快的,大疆需要担忧这一点。
有无人机业内人士指出,“行业+无人机”要求深度定制化,大疆提供飞行平台与底层技术,但如何通过大疆的能力与合作伙伴来进行整合并非大疆的强项。此前大疆销售无人机,无论消费级无人机还是农业无人机都可以完全交给代理商,而To B市场常见的售前方案支持、专职售后技术团队等,在大疆此前的研发结构中,这个体系是没有的。
这种研发生态造成的惯性思维与路径依赖,可能是大疆真正的软肋。并且,这一文化必然带来人才的掣肘,和导致大疆对下游市场的掌控力很有限。
据了解,大疆销售人员曾多次向研发建议,开发无人机续航或载重能力更强的产品,以适应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但是进展缓慢。与大疆一贯以来的研发文化不同,研发团队似乎不愿意接受此类按需开发、按时交付的需求。
现阶段,消费级无人机仍是大疆投入的重点。数据显示,2016年,大疆消费级无人机销售收入占比80%,2017年进一步提升至85%。2017年,消费级无人机营收为149.3亿元,较上年实现了近一倍的增长,而行业无人机销售额为26.4亿元。
“站在研发的角度,做出来的产品在100台上卖,还是在1000台、10000台上卖,成就感和愿意花的精力是不一样的。”胡明烈告诉全天候科技,当消费级还在高速成长时,大疆不会轻易转移重心。
从体量上来说,大疆尚未强大到可以藐视一切对手。有投资者告诉全天候科技,到2022年,大疆销售额或可达到千亿,但2017年,大疆销售额仍在百亿规模。
站在商业竞争的角度,大疆还未过“安全线”。上述投资者指出:“大疆还不是千亿级别的公司,这个体量,完全可以靠资本堆出这样一家公司。”因此,在无人机赛道的转折点上,大疆必须摆脱路径依赖。
例如,大疆推出影像产品“如影2”前,工程师带着工程样机在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剧组泡了一个多月,在高强度的片场工作中发现问题、快速迭代。
谢阗地对媒体表示,对于大疆而言,无人机、稳定器这类新技术一定程度上有别于摄影师传统的工作习惯,想要改变它并不容易。大疆过去推动子公司大疆传媒参与影视拍摄制作,选择和万达东方影都这样的影视基地、一些知名的导演和剧组合作,目的就是从影视作品的工业化生产中了解核心用户的需求,让他们在日后的摄制任务中更多地考虑采购或租用大疆的产品。
大疆的疆界
5月15日,杭州西湖边的香格里拉酒店,大疆罕见地参加了一场与资本的对话。这场由中信证券主办的年会,台下乌央央地聚集了3000多名一、二级市场的资本从业者。
是时,大疆完成了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由于“股+债”的竞价融资方式奇特,大疆被推上风口浪尖,外界争议不断。
大疆在这次资本圈的会议上重点表达了两点:第一,这次融资的重点是增加流动性;第二,大疆并没有挑战资本行业,而是希望给科技投资者提供低风险的长期回报。
全天候科技独家获悉,在杭州的这场资本会议上,大疆首次公开回应了“股+债”的融资方式:首先,大疆认为,150亿美元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值,这个估值一方面让老股东有不错的增值,也让此次新进入的投资人在未来有可期的收益;其次,“股+债”的形式提升了其中股权部分的流动性,未来交易预期良好,债权的引入则是为了对冲风险。谢阗地在会上表示:“大疆有意保持一个低估值的状态,把整个生命周期拉长,来实现价值投资的长期回报。”
在过去的对外口径中,大疆否定有明确的上市计划。但谢阗地解释说,这是因为此前外界对大疆IPO的期待过高,甚至出现了一些违法的投机现象,才有明确的否认。“大疆并没有认为自己绝对不会上市,但当前确实不着急。无论是从目前的商业模式来说,还是从更大的对科技行业的影响力来说,大疆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过去大疆留给外界的印象是神秘,甚至狂妄。对于“无人机独角兽”、“无人机霸主”这一类标签,大疆也不认可。但汪滔很少对外阐述过,大疆希望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据悉,在《腾讯没有梦想》一文被热议时,汪滔在大疆内网发表了一篇题为《大疆的选择题》的文章。他写道:梦想从来不是功利,更多是一种喜好和内心的倾向。
有熟悉大疆的人士指出,大疆有点像早期的华为,或是微软。在一次与网易的采访对话中,汪滔则指出,“大疆有点像无人机里面的英特尔、微软,如果非要类比,我们可能更想做整合产品的苹果”。但即便如此,汪滔还不忘强调,“大疆只是在模式上和苹果有一些类似,绝不代表是在学它”。
大疆崇尚苹果的产品哲学,从近期动作来看,大疆也在建立一个类似于苹果的生态平台。
汪滔曾表示,对于商业模式的探索,当前大疆给出的答案是一种合作互赢的模式,如果某个垂直领域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大疆希望的程度,大疆也会考虑自己去做,但扶持第三方合作伙伴是大疆的首选。
5月7日,在微软Build 2018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宣布与大疆达成战略合作,大疆将会在今年为旗下无人机推出Window 10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开发者可以应用微软的开发工具为大疆无人机开发软件,实现自动飞行、自主飞行、实时数据流传输等功能。这意味着,大疆把无人机技术开放给全球近7亿的Windows 10用户。
分析者称,苹果做App Store的思路,是集合全球范围的开发者在此平台上开发软件,以便适应多种行业应用的需求,同时衍生出更多的使用场景。大疆开放SDK的思路亦是如此。无人机可作为一个飞行平台,各行业开发者可以通过大疆提供的代码库向无人机输出复杂的控制指令,以便开发出适应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移动应用程序。
对于大疆来说,好消息还在于,微软将利用Azure IoT Edge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大疆在农业、建筑、公共安全等垂直行业开发更多的无人机解决方案。其中,微软承担了大部分的技术整合工作。
比如在农业方面,微软的FarmBeats整合了大疆的PC地面站专业版软件和制图算法,可以在Azure IoT Edge上生成实时的热力图,从而帮助农民尽早发现农作物生长缓慢、疾病、病虫害等可能影响收成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微软已与大疆在灾害救援方面展开合作。
在行业级市场,有竞争者认为,大疆凌厉之势不减,挤压了其他无人机厂家的生存空间。
对于行业竞争,谢阗地则认为,把类似“头腾大战”这样的气氛放在无人机行业,是对大疆和整个行业的认知偏差。“无人机产业”并不是只有生产主机平台的无人机公司,未来重大的投资机会一定在中下游。
在上述今年5月的资本会议中,大疆表示,无人机行业应用非常依赖于整个行业生态,里面不仅仅有大疆这样的无人机主机设备提供商,还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比如无人机数据公司、农业植保队,还需要大量的应用开发者。在工业领域定制化商业软件的开发和运营者,在无人机应用中同样重要。此外,行业信息化水平也会制约无人机的发展。“这不仅仅是造一台符合工业标准的飞行器这么简单,而是系统工程”。
做好飞行和影像这两件事,仍是大疆未来的核心,但是大疆并不想只做一家纯上游的技术公司。“生态搭建者”或是更准确的定位。
不过,在成为“无人机界的苹果”之前,大疆要先走下神坛。
以上是 苹果飞行器,苹果商店里有这种模拟飞行的游戏么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dzbk/65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