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白露时节采制,真正的日光萎凋
白茶,清雅如诗,回味悠长。春茶季时,身披白毫的芽叶初吐绿意,就引得一众茶客从天南海北赶来。然而白茶的精彩不独独只在春天,秋时的白露茶也牵动着茶客驿动的心。
如今,除了追赶春茶,追寻白露茶也在茶圈中逐渐兴起。白露茶究竟有什么“过茶之处”,为何吸引了越来越多爱茶人的目光,成为杯盏壶间的新宠?这里头,有乾坤。
节气,是对自然的尊崇和敬畏
在中国,从古至今,对大自然的力量向来尊崇敬畏。二十四节气便是由此衍生的民族智慧,天时物候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植物、农作物的生长。
古农书《齐民要术》上曾经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意指只有按照季节去耕作,才可以得到良好收成。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就有紧密联系。茶叶亦如是,从春茶到秋茶,大自然赋予它们各自的滋味和使命。春茶鲜嫩动人,秋茶也有其浓醇开阔。
明代屠隆的《茶说》中曾载:“又秋后所采之茶,名曰秋露白,初冬所采,名曰小阳春。其名既佳,其味亦美,制精不亚于春茗。”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太阳自夏至后一路向南,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即阳历的9月7号左右,就是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之后天气渐转凉,北风南下频繁,吹走大地积聚的热量,清晨可以在地面草木间看到白色的露珠。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这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日均温度降低,大气的保温作用变弱,因而天气变得“秋高气爽”。
对于植物来说,南方的立夏到立秋这个阶段,又热又湿,植物在此时生长速度也明显加快,直等到此时暑热渐渐退去,气温逐渐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才慢慢放缓。
诗意的节气里,一杯诗意的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茶,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昭示着大自然的赐予和力量。此时茶树生长缓慢,茶叶的味道浓厚,令人肺气肃降。
秋茶香高味醇,而秋茶中的白露香气浓郁,是其中代表。白露茶,根据当地的天气和茶叶的生长情况,大约在白露前后几天采摘、制作而成。
昼夜温差大,成就茶叶丰厚内质
我们都知道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因而产出的瓜果特别甜,在茶树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白露时节,白天温度高,茶树的光合作用旺盛;晚上气温低,茶树的呼吸作用微弱,因此有利于促进茶叶内含物质的积累。故而白露茶口感上更为醇厚、甘甜、开阔。
历经春夏的磨砺,熬出甘醇的滋味
夏天,茶树生长时间短、速度快,所以夏茶的内质薄,涩感明显,适口度不高。秋天的茶叶经过春夏两季的磨砺,熬出了浓烈的品性,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这是一种在隐忍中蓄积,终得厚积而薄发的味道。
待到暑热退去、白露来临,这时的茶青品质介乎春夏茶之间,叶质带硬,芽心偏小,用来制作白茶比夏茶要好。此时的茶叶无论是鲜爽度还是内含物质都很丰富,此时多采摘一芽二叶到三叶的鲜叶作为制茶原料。
小阳春之时,更易于完成日光萎凋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简单,萎凋一环十分重要。特别是日光萎凋,最为人所称道。然而日光萎凋做起来并不容易,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数天,并且完全是看天做茶,看青做茶,风险很高;无论是人工、时间、精力的耗损都极大。因此要做一次完整的日光萎凋并不容易。
人称“小阳春”的白露时节,秋高气爽,温度宜人;且阳光充沛,连日的晴天天数多,鲜有阴雨和天气突变的困扰,鲜叶得以尽情蓄积阳光的能量,能够充分日晒二到三天,日光萎凋的成功率和完成率也更高。
当其时,也会有更多的制茶人,选择用日光萎凋的方式来做茶。对于追求品味阳光味道的茶友来说,如果遗憾错过了日光萎凋的春茶,白露茶便是弥补心头之憾的上佳之选。
茶汤入口,是秋高气爽的开阔
说得再多,听得再多,都不如茶汤入口那一刻的感受来得真切。
春天里的那杯茶,清雅悠扬,细腻而内敛的茶汤,由口入心徐徐绽放;秋天里的这杯茶,则是外扬浓醇,那股秋高气爽的开阔气息,在心神间回荡,白露茶正是如此,带着秋天的味道,适口度好,能让品饮者清晰抓住它独特的口感。
错过春天等秋天,性价比高不怕晚
有人钟情春茶的鲜爽,有人喜爱秋茶的甘醇,从性价比来说,如果你钟情于白茶中那股“阳光的味道”,那么相对而言,白露茶就是比较容易在合理价位上喝到的这种茶了。
白露茶原料的采摘制作成本低,价格几乎只有春茶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如果在这个时候,用日光萎凋而不是室内萎凋的工艺来制作茶叶,我们就能喝到这样性价比高、真正日光萎凋而成的白露茶了。
因为白露时茶叶的价格比春茶低,而且与春天相比,白露时节的日晒条件更稳定,所以这个时候生产的日晒白露茶,品质和性价比都会达到一个最优的状态。
以上是 只在白露时节采制,真正的日光萎凋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586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