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路途坎坷
“信阳毛尖”的正宗产地信阳市河区地处大别山腹地,位于秦岭至淮河地理分界线以南,这里山势起伏,云雾迷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信阳毛尖嫩香鲜爽、甘醇浓郁的优良品质,自古就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美称。
茶叶已经成为信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信阳毛尖也日渐成为信阳的象征。特别自1992年以来,信阳市利用信阳毛尖品牌优势,以“茶叶搭台,经贸唱戏,扩大开放,树立形象”为主题,连续成功地举办了11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引来了外资、展示了形象、发展了生产、产生了效益,开创了信阳茶叶发展的里程碑。优质毛尖使信阳出了名,也让信阳茶农富了起来,许多原来种植水稻的农民改种茶叶。然而,信阳毛尖虽然品质优良,但在茶叶加工、质量认证和宣传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信阳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信阳毛尖在发展上遇到了瓶颈。
喜忧参半
2003年3月14日,是信阳人值得庆贺的日子———申请一年多的信阳毛尖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生效。信阳毛尖成为河南省继原阳大米后又一个获得原产地证明商标的知名农产品品牌。信阳市茶叶协会受信阳市政府委托,成为信阳毛尖证明商标的注册人。这意味着信阳毛尖告别了过去无法自我保护的历史。但是被“证明”的良好感觉并未在信阳当地茶商和茶农脸上维持几天。
4月的信阳弥漫着一股茶叶的味道,大街小巷都是茶叶,信阳毛尖的“身影”最活跃。当地人说,每年的这时候,茶农和茶商成了最忙碌的人。由于气温偏低,今年的春季来得晚一些,茶叶抽芽也推迟了一段时间,真正的信阳毛尖才开始陆续上市。但实际情况是,在3月中下旬,全国各地茶叶市场都涌入大量“信阳毛尖”新茶,就连信阳大街小巷的茶叶店中,信阳毛尖新茶的叫卖声也不绝于耳。
“信阳茶叶还未发芽,哪里来的新茶?明摆着,那些都是假冒货”,在信阳毛尖主产区之一白龙潭村,茶农们愤愤不平。有业内人士说,那些在3月份上市的“信阳毛尖”新茶并不是产自信阳的信阳毛尖,这些率先流入市场的“毛尖”中,有的是外省茶叶按信阳毛尖的工艺炒制而成的,属假冒货;有的则纯粹是伪劣产品,滥竽充数。
内忧外患
信阳毛尖是中国公认的茶叶名品,属中国十大名茶,出口多个国家。据载,信阳毛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陆羽《茶经》称其在唐代即为贡品。苏东坡曾赞曰,“淮南茶,信阳第一”、“色香味俱佳”。但正是极高的声誉给信阳毛尖带来了眼前的伤害:有外来“李鬼”毛尖的频繁滋扰,也有本地伪劣产品的兴风作浪,加上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出现的问题,信阳毛尖在市场上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其实,每年的3月都是这样,今年3月的毛尖市场也只是去年的翻版,信阳茶叶市场情况只反映出“李鬼”毛尖在全国茶叶市场横行的冰山一角。笔者从信阳市茶叶生产开发办公室了解到,信阳市茶叶年总产量约1460万公斤,毛尖的实际产量还要小于这一数字,但实际情况是全国每年销售的信阳毛尖要几倍、十几倍地高于这一数字。这表明有大量的非毛尖产品以信阳毛尖的名义充斥市场。
但是,市场上的信阳毛尖自身问题也不少。首先是炒制工艺与质量问题。在信阳当地,绝大多数毛尖还是出自农民的土作坊。“家家有一灶,户户有一锅”便是对当地茶叶主产区的真实写照。信阳浉河区西南有一片土地俗称“五云两潭一寨”(即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这是毛尖的产区之一。那里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土锅、筛子、簸箕、扫帚等炒制工具。据说,这些家庭作坊炒制的茶叶后来大多经茶商流入市场。虽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茶叶协会一再声称毛尖茶有严格的质量体系和工艺要求,但分散的炒制模式很难让信阳毛尖在质量上以“步调一致”的姿态面市,市场上毛尖质量参差不齐就不难理解了。其次,包装的问题也不小。目前,市场上毛尖包装袋和包装盒绝大多数属“三无”产品,没生产单位、没联系电话、没包装物产地。包装设计无特色,并且保鲜效果极差。尤其让人不安的是,这些包装物能随意定制和买卖。在一些茶叶店中,“毛尖”被随意装在大塑料袋或玻璃容器中,如有人买,现卖现包,给人的感觉不卫生也不上档次。另外,信阳毛尖的市场价格较混乱,定价随意性大,每公斤高的数千元,低的十几、几十元,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同时,作为一个知名品牌,信阳毛尖缺乏统一的形象宣传和营销网络,为了获得高利润,茶商们八仙过海,“托关系”等短期市场行为在茶叶销售过程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指向模糊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信阳毛尖的指向一直是云里雾中:是一种产品、一个品牌,还是一种工艺?业内人士介绍说,真正的信阳毛尖,形状细、圆、光、直并多白毫,茶质清香、味浓、汤色绿,因茶叶茸毛显露,峰尖紧直,“毛尖”由此而得名。从这种意义上讲,毛尖更像是一种产品,但很多消费者并不熟悉这种“毛尖”。郑州一茶店的老板说,他曾经遇到过一位顾客,上门就嚷着要买些绿茶,但拒绝信阳毛尖,理由是:“毛尖是毛尖,绿茶是绿茶,两码事儿。”此例虽然极端,但却能反映出一个现实:消费者对毛尖缺乏了解。人们被市场上多如牛毛的信阳毛尖搞得晕头转向,对其质量和档次缺乏最起码的直观判断能力,市场混乱也就不难理解。 还有一种情况让信阳毛尖处境尴尬。专家介绍说,如果其他地方茶叶的鲜叶按照信阳毛尖工艺炒制,外观也是“毛尖”,外行很难辨认。在没有证明商标的时候,即使辨认得出,也很难有效管制。按照信阳毛尖证明商标的要求,其使用范围必须是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信阳毛尖品质特点和加工工艺的茶叶。这种描述很容易给外行一个错觉:在信阳地区生产的茶叶就是信阳毛尖。专家否认了这种说法。信阳新县八李畈镇曾被誉为中原茶叶第一乡,年产茶叶40万公斤,但这些茶叶大多不是信阳毛尖,而是被称为“新林雨露”。据称它是由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河南新林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其老总胡骏表示,毛尖和“新林雨露”二者根本不是一码事:新林雨露采用的是日本蒸青工艺,全自动化生产,而毛尖则是烘青(或炒青)工艺,大多还是手工炒制。因此在信阳茶叶产区内,虽然鲜叶一样,但因工艺不同,所产茶叶并不一定都是信阳毛尖。由此看,信阳毛尖便成为一种工艺的代名词,而工艺本身很容易被模仿,结果市场上真假信阳毛尖一哄而上、鱼目混珠,而真正受害者是信阳的茶农和茶商。
2001年11月,信阳市茶叶协会受信阳市政府委托,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注册证明商标的申请。2002年7月,信阳市茶叶生产开发办公室又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原产地标记,2002年10月份被正式批准,成为受WTO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信阳毛尖的原产地被盖上了国际通行的标记。用行话说,“它(原产地标记)是知识产权范畴,是打破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2003年3月14日,信阳毛尖证明商标也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生效,信阳毛尖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坐标,寻来了一把保护自我的尚方宝剑。
任重道远
“千辛万苦盼来的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记并不是事情的终点,而是起点。”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今年3月份就开始热闹的信阳毛尖市场还是“涛声依旧”,假冒依旧,伤害依旧,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记的作用并未立竿见影。
信阳市茶叶协会办公室中,两块方正的匾额被整齐地摆在文件柜的顶部,一块是信阳毛尖证明商标,一块是原产地标记。按照《商标法》有关规定,证明商标和普通的商业商标“谁注册,谁使用”不同,证明商标是公益性商标,“谁注册,则谁不能使用”,而只能授权符合条件的单位使用。作为注册人,茶叶协会对该证明商标拥有管理权,但没有执法权。
在管理方式上,信阳市茶叶生产开发办公室是茶叶生产开发的指导机关,茶叶的加工和成品质量一般由质检部门监管,市场归工商部门管理,茶叶协会则是行业协会,同时扮演着信阳毛尖证明商标注册人和管理者的角色。这种架构表面看是茶叶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监控,但要在实际操作中运转自如需要各方付出很大努力,特别是要想有效保护信阳毛尖不受外茶冒名侵扰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所幸的是,现在有了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记。茶叶协会有关负责人说,信阳市有关部门近期将会采取行动,发布“管理办法”之类的地方性法规,落实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记的相关要求,让各部门协调立场,通力合作。同时,按照《商标法》的相关要求,对茶园、茶农、茶商、茶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让“二者”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上是 信阳毛尖路途坎坷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48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