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长卷叶蛾

茶叶知识

学名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 属鳞翅目,卷蛾科。别名茶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是柑桔长卷叶蛾的近拟种。分布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江西等省。

寄主 茶、栎、樟、柑桔、柿、梨、桃等。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缀结叶尖,潜居其中取食上表皮和叶肉,残留下表皮,致卷叶呈枯黄薄膜斑,大龄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

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10mm,翅展23—30mm,体浅棕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棕色,翅尖深褐色,翅面散生很多深褐色细纹,有的个体中间具一深褐色的斜形横带,翅基内缘鳞片较厚且伸出翅外。后翅肉黄色,扇形,前缘、外缘色稍深或大部分茶褐色。雄成虫体长8mm,翅展19—23mm,前翅黄褐色,基部中央、翅尖浓褐色,前缘中央具一黑褐色圆形斑,前缘基部具一浓褐色近椭圆形突出,部分向后反折,盖在肩角处。后翅浅灰褐色。卵长0.8—0.85mm,扁平椭圆形,浅黄色。末龄幼虫体长18—26mm,体黄绿色,头黄褐色,前胸背板近半圆形,褐色,后缘及两侧暗褐色,两侧下方各具2个黑褐色椭圆形小角质点,胸足色暗。蛹长11—13mm,深褐色,臀棘长,有8个钩刺。

生活习性 浙江、安徽年生4代,台湾6代,以幼虫蛰伏在卷苞里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成虫羽化产卵。第一代卵期4月下旬一5月上旬,幼虫期在5月中旬一5月下旬,蛹期5月下旬一6月上旬,成虫期在6月份。二代卵期在6月,幼虫期6月下一7月上,7月上中旬进入蛹期,成虫期在7月中旬。7月中一9月上发生三代,9月上一翌年4月发生第四代。均温14℃,卵期17.5天,幼虫期62.5。天;均温16℃,蛹期19天,成虫寿命3—18天;均温28℃,完成一个世代38—45天。成虫多于清晨6时羽化,白天栖息在茶丛叶片上,日落后、日出前1—2小时最活跃,有趋光性、趋化性。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经3—4小时即开始产卵。卵喜产在老叶正面,每雌产卵量330粒。初孵幼虫靠爬行或吐丝下垂进行分散,遇有幼嫩芽叶后即吐丝缀结叶尖,潜居其中取食。幼虫共6龄,老熟后多离开原、虫苞重新缀结2片老叶,化蛹在其中。天敌有赤眼蜂、小蜂、茧蜂、寄生蝇等。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科学修剪,及时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茶小卷叶蛾的发生。(2)春季采茶时,注意捏死初孵幼虫和苞内大幼虫。(3)成虫发生期设置诱虫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4)在l、2龄幼虫盛发期,每丛有虫3.6头时,及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75%乙酰甲胺磷乳油、90%巴丹可湿性粉剂等900一1000倍液。此外还可选用50%辛硫磷乳泊14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5000倍液、2.5%鱼藤精300—400倍液。(5)用每g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1kg,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一2龄幼虫有效。(6)在卵期每667m2 释放赤眼蜂8—12万头,寄生率可达70%一80%。此外还可用性外激素诱杀,也可喷洒茶小卷叶娥颗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作法:颗粒体病毒(Aocv)田间用量每km2 20mg,相当于25头病虫尸体的含量,对水125kg,于第1代或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喷洒,当代幼虫发病率95%,能持续8—9年。

以上是 茶长卷叶蛾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437822.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