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与中国茶的那些事
北京奥运会之后,不论是举办2012年奥运会的英国伦敦,还是如今正在举办奥运会的巴西里约热内卢,都与中国的“茶”有着深深地爱恨情仇。虽然两国对茶的品饮都起源于中国,但随着与本国文化的交融,最终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文化。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巴西国会发表题为《弘扬传统友好,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中就提到:“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但浩瀚的太平洋没能阻止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进程。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
仔细看在开幕式第一阶段的表演,其中有一段呈现了中国茶人进入巴西的历史。当时,白岩松这样解说:“亚洲人来到(巴西)这块土地,那是200年前的事情,从澳门来的中国湖北籍茶农,他们在这里种茶,甚至为巴西的葡语留下了‘中国人是耐心’这样的好词,现在巴西的葡语里‘好生意’的意思依然是‘与中国人打交道’。”
1807年,拿破仑率大军攻进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葡萄牙王储、巴西摄政王约翰六世率王室成员仓皇逃往葡属殖民地巴西,葡萄牙殖民帝国的统治中心也随之迁往里约热内卢。为了在这片原始的土地上,养活大批逃亡的葡萄牙贵族,约翰六世采纳众议,决定在巴西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通过大量出口来缓解财政压力。约翰六世看中了两种作物:咖啡与茶叶,并把茶叶种植列为首选。
他知道中国的茶叶种植非常发达,于是在1810年专门派遣特使到中国招募华工来巴西传授种植技术,却遭到清政府拒绝。根据陈汉笙主编的《前揭书》,沙丁等编写的《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简史》等著作记载:在1808年葡萄牙王室迁到巴西以后,葡总理大臣下令葡驻澳门总督招募中国茶农携带茶树苗到巴西种植。1810年,中国湖北省茶农由于自然灾害,纷纷外出谋生,葡萄牙人趁机拐骗几百名茶农从澳门运往巴西。由于路途遥远,条件恶劣,途中成百人死亡。部分茶农抵达里约热内卢后,在植物园内从事茶树种植。
茶农们携带着茶籽、茶树苗与制茶技术,在澳门登上商船,漂洋过海来到数万公里之外的巴西,开启了南美洲的种茶史。这些中国人在里约热内卢郊区种植园试种茶树,结果大获成功,茶树从此在巴西扎下了根。
1819年,殖民当局又招募了400余名中国茶农前往巴西种植茶树。1822年,巴西宣告独立,巴西政府再次大规模招聘华人茶农前来种植茶树。在中国茶农的指导下,巴西种茶业一度蓬勃发展,从里约扩展到米纳斯吉拉斯、圣保罗、巴拉那和巴伊亚4个州,巴西一跃成为当时除中国和日本之外的第三大种茶国。
但因巴西的气候、土壤并不是最适合茶树的生长,巴西生产的茶从品质上来说无法和中国及印度相媲美。种植园最终关闭,中国茶农分散到巴西各州,一些人变成了商贩,一些人前往咖啡农场工作。还有一些中国茶农因无法适应当地酷热的气候而病死,很多人不堪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屈辱对待而选择集体自杀。1903年,里约市政府指派建筑师路易斯雷伊在蒂茹卡公园建造了一个中国亭,1906年重建时改名为中国观景亭,旨在向当年受到迫害的中国茶农致歉。
约翰六世雄心勃勃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如果他的计划获得成功,现在里约人的饮食习惯就会变成在早饭后喝一杯茶而不是一杯咖啡。当然,对于他曾经以半奴役的身份对待中国茶农的事,今天没必要怀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来看待这件事,我们只想说,在中国与巴西的友好交往中,茶叶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上是 里约与中国茶的那些事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8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