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昆明的茶馆

一杯好茶

  

  罗养儒先生笔下的老昆明的茶馆也是很有特点的。

  罗养儒先生记述道:昆明的茶铺,最早要数昆明县衙门隔壁的那一家,无字号,开设的年代不详….来喝茶的,多是来打官司的人,他们坐在茶馆里等待传讯,衙门里差役出来,就对着茶铺高呼“传某某人”。这家茶馆很有意思,开在衙门门口,专为打官司的人准备茶水。

  “四合园营业时间最长,早晨七八时开铺,晚上十一二时打烊,带讲评书。”这是一家说书的茶馆。“晚上打烊后,还有一姓金一姓姚的文人至四合园喝茶,已成习惯,铺家还特地为他们煨一壶水在炉上,直到天亮,伙计起来拨火备水迎早市才离开,因此人称“金半夜”“姚天亮”,其真实姓名反失传了。”这家茶馆是人性化管理,关门了也不把客人赶走,这姓金和姓姚的老哥俩也够可以的,不回家睡觉,能一夜一夜地呆在茶馆里,他们对茶馆是有感情了,把茶馆当成家了。郁达夫先生就写过,苏州的一家老茶馆里,就有一位老哥,天天到茶馆去泡,五十年就坐一个位子。昆明茶馆里的怪人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也有一个。一个姓陆的联大学生居然把洗漱用具都放到了茶馆,每天早晨便跑到茶馆里洗脸漱口,一整天都泡在茶馆里,到很晚才夹着一本厚厚的书回到宿舍。

  昆明的茶馆最与众不同的是烧水的壶。罗养儒先生写到,有一家茶铺,极为简陋,火炉上支一把无比之大的铜茶壶,内能容水四五大桶,壶把粗若孩童臂,把以铁链套住,扣在一比较粗实之屋柱上。旁为砖砌蓄水塘,塘近于墙,墙上则绘一乌龙吐水。而另一家烧水的铜壶也是重达三四十斤,高近四尺,能容水两担,壶柄以铁链双系而套于梁柱上,取开水只去其壶嘴上木塞,水自喷射而出。这种大器,大约也只有边地民族才玩得出来。罗养儒先生说:“此偌大水壶实为他省所无,即昆明地方事物上之一种特色。”

  昆明也是产茶的,现已属昆明的宜良宝洪寺山上就有宝洪茶,十里铺有十里香茶。宝洪茶在明代以来就是云南的名茶,而十里香茶也是昆明稀罕之物,在乾隆年间作为贡茶,进过皇宫。吴井水泡十里香茶,正如虎跑泉之于龙井、惠泉之于碧螺春,在当时的昆明,是一种生活的品味。昆明产茶,但奇怪的是在中国茶区划分里,昆明那边和澜沧江中下游的临沧、普洱、西双版纳这边并不属于一个茶区,昆明是西南茶区,而临沧、版纳这边是属华南茶区。

  罗养儒先生忠实地记述了很多老昆明的茶事,他的文字现在读着依然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以上是 老昆明的茶馆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84977.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