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雪芽的“佛茶渊源”

  有人说茶是待客之物,有朋自远方来,必以好茶相待,因而,喝茶在于交流感情.有人说,茶叶集天地之精华,再经人工炒、制,香味四溢,而喝茶无疑就是品茗茶之香味,还有人说,茶是一种文化,既有敬客敬长的礼仪文化,也有书香门第的文化气质。

峨眉雪芽的“佛茶渊源”插图

  千载峨眉儒释道,万古神水山药茶。

  金顶供佛法会在峨眉山茶文化2500多年的历史上,“峨眉雪芽”不但被峨眉山道、佛两门视为防冶百病、排毒养颜、久服轻身而延年益寿的养生饮品,而且在唐、宋、明、清一千多年的历史上,始终作为贡茶敬献朝廷。

  相传唐太宗在位时,曾遣药王孙思邈专程至峨眉山问茶问药。峨眉山黑水寺茶僧将上品“峨眉雪芽”敬献唐太宗。自此,“峨眉雪芽”名播长安,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据峨眉山茶史介绍:每逢农历三月春茶开摘,峨眉山各大寺庙的茶僧们便繁忙起来,开始一年一度的茶事活动。茶僧们踩着茶园中的残雪,采摘新茶。有一首描述僧尼采茶的偈语,又谓之佛门“采茶调”:“玉手纤纤,禅心净净,虔诚颂诵,采供佛前。”

  按照惯例与规置,黑水寺、万年寺等拥有御赐茶园的寺庙,皆要将上等“峨眉雪芽”春茶用锦囊蜡封,在朝廷专司茶叶的太监及地方官衙盐茶官员的监督下,为新焙的“峨眉雪芽”贡茶举办佛茶供佛法会,祈求佛送吉祥,广济苍生;祈祷风调雨顺、安居乐业。鼎盛时,数百僧众与上千香客济济一堂,佛幡飘逸,颂经汤汤,回荡山谷,其场面甚为壮观。

  佛门三道茶

  名人品茶春茶上市的日子里,珍稀绿茶峨眉雪芽的故乡峨眉山,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品峨眉雪芽,拜十方普贤”茶文化活动。最大的收获是淘得山中佛门传承三千多年的养生茶诀,这便是“峨眉山佛门三道茶”。

  峨眉山是世界野生古茶的发源地,茶事生产活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唐代,始出于道、佛两门的峨眉雪芽茶叶,已被纳入贡茶,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种茶、制茶、饮茶皆已成为山中众多寺院的“农禅”活动并纳入修为课业。

  峨眉山佛门“三道茶”的源起之说,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在位的公元502—547年之间,始创人是宝掌和尚。宝掌和尚为中印度高僧,公元518年来中国,曾结茅为庐于峨眉山洪椿坪后的宝掌峰,尤喜山中古茶且一日三啖。山僧樵夫异之,宝掌曰:“乃寿道也”。史志文献记载,宝掌卒于唐显庆二年,享年130多岁。

  由此而传,经过数百年的饮用实践,峨眉山佛门把“寅卯、午未、戌亥”定为每天饮茶养生的最佳时辰。

  第一道茶:为晨饮之茶。即寅卯时辰“恭前服用”。僧众是如此以来解释的:苍生以食为天,每日数餐五谷杂陈,秽物存于肚腹,浊气游于肺腑,百毒浸于经脉,又加之床榻一宿,人的体内已浑浊不堪,林中的峨眉雪芽能解百毒。故每天凌晨在“出恭”或“如厕”(上卫生间解小便、大便)之前,活水煮茶,清饮3杯,可以起到化浊为清和排毒养颜的茶疗养生作用。

  第二道茶:为“午未饮茶”。“午未”即每天上午11时至晌午1时之间。即在斋后(吃午饭)后即刻饮清茶两杯,能够起到“坚齿”和防百疾的茶疗功效。现代科学在临床上已经证明,绿茶有着消炎灭菌的效果,人在进餐后,口腔及牙缝中残留食物的细菌与病毒能够在半分钟内迅速繁殖。此时,马上清饮绿茶两杯涮饮,可以起到消炎灭菌的茶疗作用。

  第三道茶:时辰定在“戌亥”。即每天夜晚寝前的9时至11时。这第三道茶为“濯洗”之用,不要口服。即用清茶濯洗面部,特别是眼部,可以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濯洗时间一刻钟就可以。

  峨眉山佛门“三道茶”的用水与用茶是很讲究的,冲泡之水取于山中甘冽之泉,用茶则取于林中生态之茶,两者相得彰益,品质皆属上乘,何能不养生?

以上是 峨眉雪芽的“佛茶渊源”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4337.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