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ise 你真的用明白了么?

文章首发自笔者的 Github。

Promise 关于 API 这块大家应该都能熟练使用,但是和微任务相关的你可能还存在知识盲区。

前置知识

在开始正文前,我们先把本文涉及到的一些内容提前定个基调。

Promise 哪些 API 涉及了微任务?

Promise 中只有涉及到状态变更后才需要被执行的回调才算是微任务,比如说 thencatchfinally ,其他所有的代码执行都是宏任务(同步执行)。

上图中蓝色为同步执行,黄色为异步执行(丢到微任务队列中)。

这些微任务何时被加入微任务队列?

这个问题我们根据 ecma 规范来看:

  • 如果此时 Promise 状态为 pending,那么成功或失败的回调会分别被加入至 [[PromiseFulfillReactions]][[PromiseRejectReactions]] 中。如果你看过手写 Promise 的代码的话,应该能发现有两个数组存储这些回调函数。
  • 如果此时 Promise 状态为非 pending 时,回调会成为 Promise Jobs,也就是微任务。

了解完以上知识后,正片开始。

同一个 then,不同的微任务执行

初级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then1-1");

});

})

.then(() => {

console.log("then2");

});

以上代码大家应该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then1 → then1-1 → then2

虽然 then 是同步执行,并且状态也已经变更。但这并不代表每次遇到 then 时我们都需要把它的回调丢入微任务队列中,而是等待 then 的回调执行完毕后再根据情况执行对应操作。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链式调用中,只有前一个 then 的回调执行完毕后,跟着的 then 中的回调才会被加入至微任务队列。

中级

大家都知道了 Promise resolve 后,跟着的 then 中的回调会马上进入微任务队列。

那么以下代码你认为的输出会是什么?

let p = Promise.resolve();

p.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then1-1");

});

}).then(() => {

console.log("then1-2");

});

p.then(() => {

console.log("then2");

});

按照一开始的认知我们不难得出 then2 会在 then1-1 后输出,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相反的。

基于此我们得出第二个结论:每个链式调用的开端会首先依次进入微任务队列。

接下来我们换个写法:

let p =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then1-1");

});

}).then(() => {

console.log("then2");

});

p.then(() => {

console.log("then3");

});

上述代码其实有个陷阱,then 每次都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此时的 p 已经不是 Promise.resolve() 生成的,而是最后一个 then 生成的,因此 then3 应该是在 then2 后打印出来的。

顺便我们也可以把之前得出的结论优化为:同一个 Promise 的每个链式调用的开端会首先依次进入微任务队列。

高级

以下大家可以猜猜 then1-2 会在何时打印出来?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1");

return 1;

})

.then(() => {

console.log("then1-2");

});

})

.then(() => {

console.log("then2");

})

.then(() => {

console.log("then3");

})

.then(() => {

console.log("then4");

});

这题肯定是简单的,记住第一个结论就能得出答案,以下是解析:

  • 第一次 resolve 后第一个 then 的回调进入微任务队列并执行,打印 then1

  • 第二次 resolve 后内部第一个 then 的回调进入微任务队列,此时外部第一个 then 的回调全部执行完毕,需要将外部的第二个 then 回调也插入微任务队列。
  • 执行微任务,打印 then1-1then2,然后分别再将之后 then 中的回调插入微任务队列
  • 执行微任务,打印 then1-2then3 ,之后的内容就不一一说明了

接下来我们把 return 1 修改一下,结果可就大不相同啦: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1");

return Promise.resolve();

})

.then(() => {

console.log("then1-2");

});

})

.then(() => {

console.log("then2");

})

.then(() => {

console.log("then3");

})

.then(() => {

console.log("then4");

});

当我们 return Promise.resolve() 时,你猜猜 then1-2 会何时打印了?

答案是最后一个才被打印出来。

为什么在 then 中分别 return 不同的东西,微任务的执行顺序竟有如此大的变化?以下是笔者的解析。

PS:then 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并且会用这个 Promise 去 resolve 返回值,这个概念需要大家先了解一下。

根据 Promise A+ 规范

根据规范 2.3.2,如果 resolve 了一个 Promise,需要为其加上一个 thenresolve

if (x instanceof MyPromise) {

if (x.currentState === PENDING) {

} else {

x.then(resolve, reject);

}

return;

}

上述代码节选自手写 Promise 实现。

那么根据 A+ 规范来说,如果我们在 then 中返回了 Promise.resolve 的话会多入队一次微任务,但是这个结论还是与实际不符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寻找其他权威的文档。

根据 ECMA - 262 规范

根据规范 25.6.1.3.2,当 Promise resolve 了一个 Promise 时,会产生一个NewPromiseResolveThenableJob,这是属于 Promise Jobs 中的一种,也就是微任务。

并且该 Jobs 还会调用一次 then 函数来 resolve Promise,这也就又生成了一次微任务。

这就是为什么会触发两次微任务的来源。

最后

文章到这里就完结了,大家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提出。

推荐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前端真好玩】,工作日推送高质量文章。

image.png

以上是 Promise 你真的用明白了么?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a/4242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