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Hooks设计哲学原理
背景
React Hooks 已经出来有段时间了, 很多小伙伴或多或少都用过。
今天呢,我们就回头再看一下这个东西,思考一下,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以及背后的设计理念。
正文
如果你有 Hooks 的使用经验, 可以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
- Hooks 为什么会产生
- Hooks 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们先主要围绕这两点展开讨论。
1. Hooks 为什么会产生
在正式开始这个话题前, 我们先回顾一下react的发家史
.
2013年5月13号, 在JS Conf 上发布了第一个版本0.3.0
.
我第一次接触React 是在2015年, 对createClass语法记忆犹新:
createClass
是当时第一种用于创建 React 组件的语法, 因为当时Javascript 还没有成形的 Class 体系。
这种情况在2015年1月17号得到了改变。
这时候, ES6 正式发布,支持 Class 语法。
这时候面临一个选择:
继续用自家的 createClass
呢 还是使用新的 ES6 Class
?
毕竟 createClass 又不是不能用, 而且用着还挺顺手。
最后, React 还是选择了拥抱新趋势, 使用ES6 Class。
并在 React 0.13.1 Beta1
版本, 开始支持使用原生Javasciprt Class语法。 我找到了如下说明:
大意就是: 我们并不想自己单独搞一套, 大家习惯怎么用, 我们就怎么搞。
基于这个变化, React Class 组件就变成了我们之前经常见到的这样:
是不是很熟悉。
生命周期方法和之前保持一致
,变化的是组件初始化
的部分。
从原本的getInitinalState
变成了constructor
。
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小伙伴肯定对以下代码段非常熟悉: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 // 🤮🤮🤮
this.state = {};
this.xxx = this.xxx.bind(this); // 😢😢😢
}
在组件初始化的时候, 必须手动super(props)
一下,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 本文不做讨论,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这篇译文: 为什么要写Super(props)。
Class Fields
也允许我们跳过这一步:
class xxx extends React.Component {state = {};
}
到这一步, 已经解决了两个令人难受的点:
superbind
已经足够OK了, 是吧。
其实还不够。
我们在编写react 应用的时候, 难以避免的一件事就是: 拆分react 组件。
把一个复杂的UI视图拆分
成不同的模块, 然后组合
在一起。
这也是 react 本身推崇的理念: 万物皆可是组件。
这种设计很棒棒, 但依旧有很多问题。
我认为主要是亮点:
组件内逻辑的割裂
逻辑复用困难
1. 先说 逻辑上的割裂
:
基于生命周期的设计, 使得我们经常写出逻辑割裂
的代码:
同样的逻辑, 我们需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去实现。
在一个大型的app 中, 类似的逻辑会有很多, 掺杂在一起。
后人要去修改的时候, 不得不使用上下左右反复横跳之术
, 令人十分痛苦。
2. 逻辑复用困难
我们都知道, react 应用其实是由一些列 UI 套件组合而成的, 这些套件有些有状态, 有些没有状态。
把这些组件组合在一起,处理好复用, 其实是有一定困难的。
比如,假设在另外一个组件,有和上图相似的逻辑, 怎么办呢?
Copy & Paste
显然是可以的, 但却不是最优雅的。
React 本身并不提供解决方案,但是机智的网友们
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改善这个问题的方法:
High Order Components
Render Props
以High Order Components
为例, 看一下最简的例子
为组件都加入一个data属性, 然后返回这个增强的组件:
逻辑并不复杂。
回到我们最初的那个例子, 现在要把这部分逻辑抽离出来, 实现一个WithRepos
高阶方法:
使用的时候, 包裹一下就可以了:
Render Props 也是同样的目的, 不作赘述, 可参考:Render Props
这两种做法, 都可以改善逻辑复用的困境,但同时又引入了新的问题。
还是以高级组件为例, 比如我们对一个组件要加入多个增强功能,显而易见, 代码就变成了:
export default withA(withB (
withC (
withD (
Component
)
)
)
)
Render Props 也一样, 这两种模式都会限制你的组件结构,随着功能的增加, 包裹的层数越来越多,陷入所谓的 wrapper hell
之中。
这种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写到这里, 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整理一下遇到的问题:
- 我们使用 Class 语法来生成组件,super语法很烦, 但是可以跳过。
- this 让人懵逼。
- 基于生命周期的设计, 容易造成逻辑上的割裂, 不容易维护。
- React 没有以后好的模式来解决逻辑复用问题。
所以, 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模式
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理想中, 这种模式要具备以下特点:
- 简单好用
- 足够灵活
- 方便组合
- 扩展性强
那么, 这种新的模式
该如何设计呢?
此处引用一下John Carmack的话:
而且, Javascript 本身对 function 也是天生友好。
所以, 这时候要做的就是:
- 抛弃 React.Component
- 拥抱 function
在这个背景下, Hooks 应运而生。
2. Hooks 解决了什么问题
拥抱 Function, 面前就有三座大山需要解决:
- 组件 State
- 生命周期
- 逻辑复用难题
2.1 State
State Hook 的标准形式是返回一个元组, 包含两个元素:
使用起来也非常的简单:
至此,有了state hook, function 就具备了基础的状态管理能力:
- 组件 State ✅
- 生命周期
- 逻辑复用难题
2.2 Lifecyles
这一步, 我们先忘记传统 Class Component 的生命周期方法, 想一下, 如何在 Function 中实现类似的能力。
我们要用这样的能力去实现,比如:
- 状态变更
- 数据获取
- 等等
基于这样的思考, useEffect 问世了。
useEffect 赋予了Function 在组件内部执行副作用的能力。
就形式而言, Effect Hook 接受两个参数:
- 一个 function.
- 一个可选的 array.
简单的例子:
当 username 变化时, 就修改document title.
⚠️ 注意
有时候,你也许会不经意间把 Effect 写成一个 async 函数:
强烈建议你不要这样做。
useEffect 约定:
而这里 async 函数会隐式地返回一个 Promise,直接违反了这一约定,会造成不可预测的结果
。
至此, Function 组件也有了应该具备的生命周期方法。
- 组件 State ✅
- 生命周期 ✅
- 逻辑复用难题
只剩最后一个课题: 逻辑复用。
2.3 Sharing Non-Visual Logic
传统而言, 我们把页面拆分成一个个UI组件, 然后把这个UI组件组合起来。 这种情况最终也不可避免的诞生了 HOC & Render Props 等模式来改善逻辑复用问题。
你可能会想, React Hooks 可能会有新的解决办法。
办法的确是有, 它就是Custom Hooks
.
你可以把需要复用的逻辑抽成一个个单独的Custom Hook
, 在需要用的地方使用。
举个例子:
把需要复用的逻辑抽离:
在需要用到的地方使用:
这样, 我们就轻松而又自然的实现了逻辑的复用。
- 组件 State ✅
- 生命周期 ✅
- 逻辑复用难题 ✅
至此, 三个难题得以解决。
Hooks 的价值所在
回头我们再看这个问题, 其实从始至终, 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
顺带的, 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组件的内聚性, 减少了维护成本:
相关的逻辑都在单独的一块, 改需求的时候,不用需要施展上下左右反复横跳之术,提早了下班时间, 多好。
结尾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自己平时的搬砖运动中, 也要考虑自己的代码是否具备一下能力:
- 简单好用
- 足够灵活
- 方便组合
- 扩展性强
不坑自己, 也不坑别人, 早点下班。
好了, 别的就不扯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
才疏学浅, 文章若有错误, 欢迎留言之正。
以上是 React Hooks设计哲学原理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a/3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