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Nas折腾手记

编程

 

最近无聊闲折腾FreeNas系统,进行一系列测试,包括存储池转移与拓展、普通物理机安装、硬盘转移、存储池权限分配等。

一是记录一下,以防自己忘了,再者有人可能遇到跟我一样的坑,共勉吧。

测试结果与安装时问题解决方式如下:

一、系统与硬件测试

1.1系统安装白屏

正常写入FreeNasU盘安装后,选择U盘启动后,可正常进入FreeNas安装界面,等待过安装界面后就会出现白屏。

解决方式:

因为独立显卡无法被FreeNas系统识别,

需要使用集成显卡。

 

 

1.2系统导出配置测试

导出系统配置位置:

 

导出配置包含:

1)账户信息(包含Web界面账户密码信息、用户添加账户信息)

2)网络配置(但导入后,需要手动在FreeNas系统界面重新指定IP地址,为登陆web界面指定IP地址)

3)存储池信息

4)共享目录

5Jails、插件等配置

PS如导出配置后,连同存储池下所有硬盘一同转入新服务器,存储池仍可正常使用,网络共享简单配置后可继续访问,不会丢失文件。但不可导出断开存储池,如果导出断开存储池后,无法恢复存储池。

1.3硬盘拆除与更换

1.3.1硬盘损坏更换

存储池内硬盘损坏后,系统报警,打开硬盘状态,显示损坏硬盘[offline],进入存储池状态页面,显示硬盘已出错。

此时关闭服务器更换新硬盘(需同型号,尽量同品牌),更换完毕后,进入Web界面,点击损坏硬盘后三个点,选择“Replace,选择新放入硬盘,会将新硬盘添加进Raid组,Raid组会自动同步数据。

   

PS:存储池硬盘损坏极限测试,后文存储池章节有明细测试。

 

1.3.2硬盘顺序

测试1:将25-28盘位硬盘从服务器取下,打乱位置,将硬盘放入,进入web界面后,仍可正常读取存储池信息,并可正常通过共享访问文件。

 

测试2:将25-28盘位硬盘从服务器取下,打乱顺序连接至普通物理机SATA接口,简单配置后,便可以正常读取Raid组与存储池文件。

结论:FreeNas系统是根据硬盘信息分辨Raid组磁盘位置,与接入顺序无关

二、存储池相关测试

2.1存储池转移测试

1)当存储池中只包含一组Raid阵列时,拆除本Raid组阵列磁盘,转移至新服务器,可以正常导入存储池数据。

2)当存储池下不只包含一组Raid阵列时,拆除其中一组Raid阵列磁盘,转移至新服务器,不能正常导入存储池数据。

3)存储池转移时需将存储池下所有Raid组磁盘装入新服务器。

 

经多次测试后,转移需将存储池包含的所有Raid组下所包含所有磁盘摘除,并装入新服务器内。

前文硬盘顺序理论对于存储池转移操作同样生效,即Raid组阵列磁盘与物理机连接没有顺序之分。

 

 

 

 

PS:恢复转移后存储池操作:

选择添加存储池——导入一个现有的存储池——否,继续导入(如是加密存储池需选择解密磁盘)——选择需导入的存储池——导入

.

2.2存储池扩展测试

存储池正在传输数据(即正在读取写入时),扩展存储池不受影响,不会中断传输。

存储池内硬盘损坏后,更换硬盘与添加新硬盘,对存储池读取写入没有影响。

PS:硬盘损坏应保持Raid组不被破坏的前提下。

2.3存储池极限测试

2.3.1存储池硬盘损坏更换测试。

测试环境

——————————

VM虚拟机

系统版本:FreeNas 11.2

硬盘:1210G

存储池:两组Raid-Z2

存储池空间:70GB

此时存储池为空。

————————————

 

测试目的:

如存储池硬盘损坏至Raid组极限,是否可关闭服务器更换硬盘设备。

 

 

 

 

1)随意拆除4块硬盘,模拟硬盘损坏4块。

  此时存储池警告,单共享仍在,可以正常访问数据,并可以读取写入。

存储池状态:

 

2)再次拆除1块硬盘,测试存储池极限。

【从此步骤起每次拆除硬盘后重启服务器,以排除未关闭系统Raid组不崩坏情况。】

重启服务器后,存储池提示[Unknown],存储池状态为空白。

至此。存储池已崩溃。

[2.1]此时关闭服务器,新添加一块10G硬盘,测试是否存储池是否可以恢复。

    

 

[2.2]关闭服务器,添加硬盘。已无法重新导入原存储池,Raid组已崩坏。

 

2.3.2存储池硬盘损坏极限测试。

测试环境:

————————————

VM虚拟机

系统版本:FreeNas 11.2

硬盘:1210G

存储池:两组Raid-Z2

存储池空间:61.2GB

存储池占用:34.1GB56%

—————————————

测试目的:在系统不关闭的情况下,多少块硬盘损坏会使存储池崩溃。

1)首先撤除410G硬盘,使存储池下Raid组达到极限状态。

 此时,存储池预警“Degrade”,数据集可正常访问,数据集可正常读取写入。此时硬盘剩余8块,实际硬盘存储空间为80GB

2)再撤除110GB硬盘,经上文测试结果,如系统重启,存储池会崩溃,此步骤测试如果系统不重启,硬盘损坏情况。

存储池状态变为“Unavail”,硬盘剩余7块,实际存储空间70GB

系统出现报警提示信息:

存储池“test”状态为UNAVAIL:管理员已删除一个或多个设备。

存在足够的副本以使池在降级状态下继续运行。(实际硬盘存储空间可以容纳存储池中数据,系统将在降级的情况下运行

存储池下数据集仍可正常访问,可读写数据。

3)此步骤撤除110G硬盘,以测试实际存储空间低于总存储池空间时,存储池是否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存储池崩溃,其下数据集消失。

同时已无法访问数据集共享。

 

 

 

 

3.1)此时,不关闭系统,直接添加硬盘,测试是否可恢复存储池,并能正常访问共享,是否会丢失数据。(此步骤不可在物理机测试)

存储池变为“Unknown”,数据集无法访问,已不存在。

 

 

测试结果:

经上文测试后,得出存储池极限结果,并总结如下:

1)如果存储池硬盘损坏量小于Raid组极限量,即可关机正常更换硬盘。

2)如果存储池硬盘损坏量超出Raid组极限,需先将存储池下所有数据集数据备份导出,再关闭系统更换硬盘。

3)存储池硬盘损坏极限:

实际硬盘存储空间 < 存储池总容量

即硬盘损坏后,现有硬盘实际空间应大于或等于存储池总容量,反之存储池损坏。

 

以上是 FreeNas折腾手记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z/518938.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