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VC(同构 MVC)的前端实践
随着 Backbone 等老牌框架的逐渐衰退,前端 MVC 发展缓慢,有逐渐被 MVVM/Flux 所取代的趋势。
然而,纵观近几年的发展,可以发现一点,React/Vue 和 Redux/Vuex 是分别在 MVC 中的 View 层和 Model 层做了进一步发展。如果 MVC 中的 Controller 层也推进一步,将得到一种升级版的 MVC,我们称之为 IMVC(同构 MVC)。
IMVC 可以实现一份代码在服务端和浏览器端皆可运行,具备单页应用和多页应用的所有优势,并且可以这两种模式里通过配置项进行自由切换。配合 Node.js、Webpack、Babel 等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得到相比之前更加完善的一种前端架构。
1、同构的概念和意义
1.1、isomorphic 是什么?
isomorphic,读作[ˌaɪsə’mɔ:fɪk],意思是:同形的,同构的。
维基百科对它的描述是:同构是在数学对象之间定义的一类映射,它能揭示出在这些对象的属性或者操作之间存在的关系。若两个数学结构之间存在同构映射,那么这两个结构叫做是同构的。一般来说,如果忽略掉同构的对象的属性或操作的具体定义,单从结构上讲,同构的对象是完全等价的。
同构,也被化用在物理、化学以及计算机等其他领域。
1.2、isomorphic javascript
isomorphic javascript(同构 js),是指一份 js 代码,既然可以跑在浏览器端,也可以跑在服务端。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pikebrehm/a-28174727
同构 js 的发展历史,比 progressive web app 还要早很多。2009 年, node.js 问世,给予我们前后端统一语言的想象;更进一步的,前后端公用一套代码,也不是不可能。
有一个网站 isomorphic.net,专门收集跟同构 js 相关的文章和项目。从里面的文章列表来看,早在 2011 年的时候,业界已经开始探讨同构 js,并认为这将是未来的趋势。
可惜的是,同构 js 其实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为,在 2011 年,node.js 和 ECMAScript 都不够成熟,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去满足同构的目标。
现在是 2017 年,情况已经有所不同。ECMAScript 2015 标准定案,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模块规范,前后端通用。尽管目前 node.js 和浏览器都没有实现 ES2015 模块标准,但是我们有 Babel 和 Webpack 等工具,可以提前享用新的语言特性带来的便利。
2、同构的种类和层次
2.1、同构的种类
同构 js 有两个种类:「内容同构」和「形式同构」。
其中,「内容同构」指服务端和浏览器端执行的代码完全等价。比如:
function add(a, b) {return a + b
}
不管在服务端还是浏览器端,add
函数都是一样的。
而「形式同构」则不同,从原教旨主义的角度上看,它不是同构。因为,在浏览器端有一部分代码永远不会执行,而在服务端另一部分代码永远不会执行。比如:
function doSomething() {if (isServer) {
// do something in server-side
} else if (isClient) {
// do something in client-side
}
}
在 npm 里,有很多 package 标榜自己是同构的,用的方式就是「形式同构」。如果不作特殊处理,「形式同构」可能会增加浏览器端加载的 js 代码的体积。比如 React,它的 140+kb 的体积,是把只在服务端运行的代码也包含了进去。
2.2、同构的层次
同构不是一个布尔值,true 或者 false;同构是一个光谱形态,可以在很小范围里上实现同构,也可以在很大范围里实现同构。
- function 层次:零碎的代码片断或者函数,支持同构。比如浏览器端和服务端都实现了 setTimeout 函数,比如 lodash/underscore 的工具函数都是同构的。
- feature 层次:在这个层次里的同构代码,通常会承担一定的业务职能。比如 React 和 Vue 都借助 virtual-dom 实现了同构,它们是服务于 View 层的渲染;比如 Redux 和 Vuex 也是同构的,它们负责 Model 层的数据处理。
- framework 层次:在框架层面实现同构,它可能包含了所有层次的同构,需要精心处理支持同构和不支持同构的两个部分,如何妥善地整合在一起。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 isomorphic-mvc(简称 IMVC),是在 framework 层次上实现同构。
3、同构的价值和作用
3.1、同构的价值
同构 js,不仅仅有抽象上的美感,它还有很多实用价值。
- SEO 友好:View 层在浏览器端和服务端都可以运行,意味着可以在服务端吐出 html,支持搜索引擎的抓取。
- 加快访问体验:服务端渲染可以加快浏览器端的首次访问的渲染速度,而浏览器端渲染,可以加快用户交互时的反馈速度。
- 代码的可维护性:同构可以减少语言切换的成本,减小代码的重复率,增加代码的可维护性。
不使用同构方案,也可以用别的办法实现前两个的目标,但是别的办法却难以同时满足三个目标。
3.2、同构如何加快访问体验
纯浏览器端渲染的问题在于,页面需要等待 js 加载完毕之后,才可见。
client-side renderging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pikebrehm/a-28174727
服务端渲染可以加速首次访问的体验,在 js 加载之前,页面就渲染了首屏。但是,用户只对首次加载有耐心,如果操作过程中,频繁刷新页面,也会带给用户缓慢的感觉。
SERVER-SIDE RENDERING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pikebrehm/a-28174727
同构渲染则可以得到两种好处,在首次加载时用服务端渲染,在交互过程中则采取浏览器端渲染。
3.3、同构是未来的趋势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同构确实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在 Web 开发的早期,采用的开发模式是:fat-server, thin-client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pikebrehm/a-28174727
前端只是薄薄的一层,负责一些表单验证,DOM 操作和 JS 动画。在这个阶段,没有「前端工程师」这个工种,服务端开发顺便就把前端代码给写了。
在 Ajax 被发掘出来之后,Web 进入 2.0 时代,我们普遍推崇的模式是:thin-server, fat-client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pikebrehm/a-28174727
越来越多的业务逻辑,从服务端迁移到前端。开始有「前后端分离」的做法,前端希望服务端只提供 restful 接口和数据持久化。
但是在这个阶段,做得不够彻底。前端并没有完全掌控渲染层,起码 html 骨架需要服务端渲染,以及前端实现不了服务端渲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正在进入下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所采取的模式是:shared, fat-server, fat-client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pikebrehm/a-28174727
通过 node.js 运行时,前端完全掌控渲染层,并且实现渲染层的同构。既不牺牲服务端渲染的价值,也不放弃浏览器端渲染的便利。
这就是未来的趋势。
4、同构的实现策略
要实现同构,首先要正视一点,全盘同构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
服务端和浏览器端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平台和环境,它们专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有自身的特点,全盘同构就抹杀了它们固有的差异,也就无法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因而,我们只会在 client 和 server 有交集的部分实现同构。就是在服务端渲染 html 和在浏览器端复用 html 的整个过程里,实现同构。
我们采取的主要做法有两个:1)能够同构的代码,直接复用;2)无法同构的代码,封装成形式同构。
举几个例子。
获取 User-Agent 字符串。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pikebrehm/a-28174727
我们可以在服务端用 req.get('user-agent')
模拟出 navigator 全局对象,也可以提供一个 getUserAgent
的方法或函数。
获取 Cookies。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pikebrehm/a-28174727
Cookies 处理在我们的场景里,存在快捷通道,因为我们只专注首次渲染的同构,其它的操作可以放在浏览器端二次渲染的时候再处理。
Cookies 的主要用途发生在 ajax 请求的时候,在浏览器端 ajax 请求可以设置为自动带上 Cookies,所以只需要在服务端默默地在每个 ajax 请求头里补上 Cookies 即可。
Redirects 重定向处理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pikebrehm/a-28174727
重定向的场景比较复杂,起码有三种情况:
- 服务端 302 重定向:
res.redirect(xxx)
- 浏览器端 location 重定向:
location.href = xxx
和location.replace(xxx)
- 浏览器端 pushState 重定向:
history.push(xxx)
和history.replace(xxx)
我们需要封装一个 redirect 函数,根据输入的 url 和环境信息,选择正确的重定向方式。
5、IMVC 架构
5.1、IMVC 的目标
IMVC 的目标是框架层面的同构,我们要求它必须实现以下功能
- 用法简单,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
- 只维护一套 ES2015+ 的代码
- 既是单页应用,又是多页应用(SPA + SSR)
- 可以部署到任意发布路径 (Basename/RootPath)
- 一条命令启动完备的开发环境
- 一条命令完成打包/部署过程
有些功能属于运行时的,有些功能则只服务于开发环境。JavaScript 虽然是一门解释型语言,但前端行业发展到现阶段,它的开发模式已经变得非常丰富,既可以用最朴素的方式,一个记事本加上一个浏览器,也可以用一个 IDE 加上一系列开发、测试和部署流程的支持。
5.2、IMVC 的技术选型
- Router: create-app = history + path-to-regexp
- View: React = renderToDOM || renderToString
- Model: relite = redux-like library
- Ajax: isomorphic-fetch
理论上,IMVC 是一种架构思路,它并不限定我们使用哪些技术栈。不过,要使 IMVC 落地,总得做出选择。上面就是我们当前选择的技术栈,将来它们可能升级或者替换为其它技术。
5.3、为什么不直接用 React 全家桶?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们使用了许多 React 相关的技术,但却不是所谓的 React 全家桶
,原因如下:
- 目前的 React 全家桶其实是野生的,Facebook 并不用
- React-Router 的理念难以满足要求
- Redux 适用于大型应用,而我们的主要场景是中小型
- 升级频繁导致学习成本过高,需封装一层更简洁的 API
目前的全家桶,只是社区里的一些热门库的组合罢了。Facebook 真正用的全家桶是 react|flux|relay|graphql
,甚至他们并不用 React 做服务端渲染,用的是 PHP。
我们认为 React-Router
的理念在同构上是错误的。它忽视了一个重大事实:服务端是 Router 路由驱动的,把 Router 和作为 View 的 React 捆绑起来,View 已经实例化了,Router 怎么再加载 Controller 或者异步请求数据呢?
从函数式编程的角度看,React
推崇纯组件,需要隔离副作用,而 Router 则是副作用来源,将两者混合在一起,是一种污染。另外,Router 并不是 UI,却被写成 JSX 组件的形式,这也是有待商榷的。
所以,即便是当前最新版的 React-Router-v4
,实现同构渲染时,做法也复杂而臃肿,服务端和浏览器端各有一个路由表和发 ajax 请求的逻辑。点击这里查看代码
至于 Redux,其作者也已在公开场合表示:「你可能不需要 Redux」。在引入 redux 时,我们得先反思一下引入的必要性。
毫无疑问,Redux 的模式是优秀的,结构清晰,易维护。然而同时它也是繁琐的,实现一个功能,你可能得跨文件夹地操作数个文件,才能完成。这些代价所带来的显著好处,要在 app 复杂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真正体会。其它模式里,app 复杂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维护了;而 Redux 的可维护性还依然坚挺,这就是其价值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基于 redux 再封装一层简化的 API,我认为这很可能是错误的做法。Redux 的源码很简洁,意图也很明确,要简化固然也是可以的,但它为什么自己不去做?它是不是刻意这样设计呢?你的封装是否损害了它的设计目的呢?)
在使用 Redux 之前要考虑的是,我们 web-app 属于大型应用的范畴吗?
前端领域日新月异,框架和库的频繁升级让开发者应接不暇。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二次封装,得到一组更简洁的 API,将部分复杂度隐藏起来,以降低学习成本。
5.4、用 create-app 代替 react-router
create-app
是我们为了同构而实现的一个 library
,它由下面三部分组成:
- history: react-router 依赖的底层库
- path-to-regexp: expressjs 依赖的底层库
- Controller:在 View(React) 层和 Model 层之外实现 Controller 层
create-app
复用 React-Router
的依赖 history.js
,用以在浏览器端管理 history 状态;复用 expressjs
的 path-to-regexp
,用以从 path pattern
中解析参数。
我们认为,React
和 Redux
分别对应 MVC
的 View
和 Model
,它们都是同构的,我们需要的是实现 Controller
层的同构。
5.4.1、create-app 的同构理念
create-app
实现同构的方式是:
- 输入 url,router 根据 url 的格式,匹配出对应的 controller 模块
- 调用 module-loader 加载 controller 模块,拿到 Controller 类
- View 和 Model 从属于 Controller 类的属性
new Controller(location, context)
得到 controller 实例- 调用
controller.init
方法,该方法必须返回 view 的实例 - 调用 view-engine 将 view 的实例根据环境渲染成 html 或者 dom 或者 native-ui 等
上述过程在服务端和浏览器端都保持一致。
5.4.2、create-app 的配置理念
服务端和浏览器端加载模块的方式不同,服务端是同步加载,而浏览器端则是异步加载;它们的 view-engine 也是不同的。如何处理这些不一致?
答案是配置。
const app = createApp({type: 'createHistory',
container: '#root',
context: {
isClient: true|false,
isServer: false|true,
...injectFeatures
},
loader: webpackLoader|commonjsLoader,
routes: routes,
viewEngine: ReactDOM|ReactDOMServer,
})
app.start() || app.render(url, context)
服务端和浏览器端分别有自己的入口文件:client-entry.js 和 server.entry.js。我们只需提供不同的配置即可。
在服务端,加载 controller 模块的方式是 commonjsLoader;在浏览器端,加载 controller 模块的方式则为 webpackLoader。
在服务端和浏览器端,view-engine 也被配置为不同的 ReactDOM 和 ReactDOMServer。
每个 controller 实例,都有 context 参数,它也是来自配置。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运行时注入不同的平台特性。这样既分割了代码,又实现了形式同构。
5.4.3、create-app 的服务端渲染
我们认为,简洁的,才是正确的。create-app
实现服务端渲染的代码如下:
const app = createApp(serverSettings)router.get('*', async (req, res, next) => {
try {
const { content } = await app.render(req.url, serverContext)
res.render('layout', { content })
} catch(error) {
next(error)
}
})
没有多余的信息,也没有多余的代码,输入一个 url 和 context,返回具有真实数据 html 字符串。
5.4.4、create-app 的扁平化路由理念
React-Router
支持并鼓励嵌套路由,其价值存疑。它增加了代码的阅读成本,以及各个路由模块之间的关系与 UI(React 组件)的嵌套耦合在一起,并不灵活。
使用扁平化路由,可以使代码解耦,容易阅读,并且更为灵活。因为,UI 之间的复用,可以通过 React 组件的直接嵌套来实现。
基于路由嵌套关系来复用 UI,容易遇上一个尴尬场景:恰好只有一个页面不需要共享头部,而头部却不在它的控制范畴内。
// routesexport default [{
path: '/demo',
controller: require('./home/controller')
}, {
path: '/demo/list',
controller: require('./list/controller')
}, {
path: '/demo/detail',
controller: require('./detail/controller')
}]
如你所见,我们的 path 对应的并不是 component,而是 controller。通过新增 controller 层,我们可以实现在 view 层的 component 实例化之前,就借助 controller 获取首屏数据。
next.js
也是一个同构框架,它本质上是简化版的 IMVC,只不过它的 C 层非常薄,以至于直接挂在 View
组件的静态方法里。它的路由配置目前是基于 View 的文件名,其 Controller 层是 View.getInitialProps
静态方法,只服务于获取初始化 props。
这一层太薄了,它其实可以更为丰富,比如提供 fetch 方法,内置环境判断,支持 jsonp,支持 mock 数据,支持超时处理等特性,比如自动绑定 store 到 view,比如提供更为丰富的生命周期 pageWillLeave
(页面将跳转到其他路径) 和 windowWillUnload
(窗口即将关闭)等。
总而言之,副作用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隔离,如今 View 和 Model 都是 pure-function 和 immutabel-data 的无副作用模式,总得有角色承担处理副作用的职能。新的抽象层 Controller 应运而生。
5.4.5、create-app 的目录结构
├── src // 源代码目录│ ├── app-demo // demo目录
│ ├── app-abcd // 项目 abcd 平台目录
│ │ ├── components // 项目共享组件
│ │ ├── shared // 项目共享方法
│ │ └── BaseController // 继承基类 Controller 的项目层 Controller
│ │ ├── home // 具体页面
│ │ │ ├── controller.js // 控制器
│ │ │ ├── model.js // 模型
│ │ │ └── view.js // 视图
│ │ ├── * // 其他页面
│ │ └── routes.js // abc 项目扁平化路由
│ ├── app-* // 其他项目
│ ├── components // 全局共享组件
│ ├── shared // 全局共享文件
│ │ └── BaseController // 基类 Controller
│ ├── index.js // 全局 js 入口
│ └── routes.js // 全局扁平化路由
├── static // 源码 build 的目标静态文件夹
如上所示,create-app
推崇的目录结构跟 redux
非常不同。它不是按照抽象的职能 actionCreator|actionType|reducers|middleware|container
来安排的,它是基于 page
页面来划分的,每个页面都有三个组成部分:controller,model 和 view。
用 routes 路由表,将 page 串起来。
create-app
采取了「整站 SPA」 的模式,全局只有一个入口文件,index.js
。src 目录下的文件都所有项目共享的框架层代码,各个项目自身的业务代码则在 app-xxx
的文件夹下。
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迁移成本,灵活切分和合并各个项目。
- 当某个项目处于萌芽阶段,它可以依附在另一个项目的 git 仓库里,使用它现成的基础设施进行快速开发。
- 当两个项目足够复杂,值得分割为两个项目时,它们可以分割为两个项目,各自将对方的文件夹整个删除即可。
- 当两个项目要合并,将它们放到同一 git 仓库的不同
app-xxx
里即可。 - 我们使用本地路由表 routes.js 和 nginx 配置协调 url 的访问规则
每个 page 的 controller.js,model.js 和 view.js 以及它们的私有依赖,将会被单独打包到一个文件,只有匹配 url 成功时,才会按需加载。保证多项目并存不会带来 js 体积的膨胀。
5.5、controller 的基本模式
我们新增了 controller 这个抽象层,它将承担连接 Model,View,History,LocalStorage,Server 等对象的职能。
Controller 被设计为 OOP 编程范式的一个 class,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它承受副作用,以便 View 和 Model 层保持函数式的纯粹。
Controller 的基本模式如下:
class MyController extends BaseController {requireLogin = true // 是否依赖登陆态,BaseController 里自动处理
View = View // 视图
initialState = { count: 0 } // model 初始状态initialState
actions = actions // model 状态变化的函数集合 actions
handleIncre = () => { // 事件处理器,自动收集起来,传递给 View 组件
let { history, store, fetch, location, context } = this // 功能分层
let { INCREMENT } = store.actions
INCREMENT() // 调用 action,更新 state, view 随之自动更新
}
async shouldComponentCreate() {} // 在这里鉴权,return false
async componentWillCreate() {} // 在这里 fetch 首屏数据
componentDidMount() {} // 在这里 fetch 非首屏数据
pageWillLeave() {} // 在这里执行路由跳转离开前的逻辑
windowWillUnload() {} // 在这里执行页面关闭前的逻辑
}
我们将所有职能对象放到了 controller 的属性中,开发者只需提供相应的配置和定义,在丰富的生命周期里按需调用相关方法即可。
它的结构和模式跟 vue 和微信小程序有点相似。
5.6、redux 的简化版 relite
尽管作为中小型应用的架构,我们不使用 Redux,但是对于 Redux 中的优秀理念,还是可以吸收进来。
所以,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化版的 redux,叫做 relite。
- actionType, actionCreator, reducer 合并
- 自动 bindActionCreators,内置异步 action 的支持
let EXEC_BY = (state, input) => {let value = parseFloat(input, 10)
return isNaN(value) ? state : {
...state,
count: state.count + value
}
}
let EXEC_ASYNC = async (state, input) => {
await delay(1000)
return EXEC_BY(state, input)
}
let store = createStore(
{ EXEC_BY, EXEC_ASYNC },
{ count: 0 }
)
我们希望得到的是 redux 的两个核心:1)pure-function,2)immutable-data。
所以 action 函数被设计为纯函数,它的函数名就是 redux 的 action-type
,它的函数体就是 redux 的 reducer
,它的第一个参数是当前的 state,它的第二个参数是 redux 的 actionCreator
携带的数据。并且,relite 内置了 redux-promise
和 redux-thunk
的功能,开发者可以使用 async/await
语法,实现异步 action。
relite 也要求 state 尽可能是 immutable,并且可以通过额外的 recorder
插件,实现 time-travel
的功能。可以查看这个 demo 体验实际效果。
5.7、Isomorphic-MVC 的工程化设施
上面讲述了 IMVC 在运行时里的一些功能和特点,下面简单地描述一下 IMVC 的工程化设施。我们采用了:
- node.js 运行时,npm 包管理
- expressjs 服务端框架
- babel 编译 ES2015+ 代码到 ES5
- webpack 打包和压缩源码
- standard.js 检查代码规范
- prettier.js + git-hook 代码自动美化排版
- mocha 单元测试
5.7.1、如何实现代码实时热更新?
- 目标:一个命令启动开发环境,修改代码不需重启进程
- 做法:一个 webpack 服务于 client,另一个 webpack 服务于 server
- client: express + webpack-dev-middleware 在内存里编译
- server: memory-fs + webpack + vm-module
- 服务端的 webpack 编译到内存模拟的文件系统,再用 node.js 内置的虚拟机模块执行后得到新的模块
5.7.2、如何处理 CSS 按需加载?
- 问题根源:浏览器只在 dom-ready 之前会等待 css 资源加载后再渲染页面
- 问题描述:当单页跳转到另一个 url,css 资源还没加载完,页面显示成混乱布局
- 处理办法:将 css 视为预加载的 ajax 数据,以 style 标签的形式按需引入
- 优化策略:用 context 缓存预加载数据,避免重复加载
5.7.3、如何实现代码切割、按需加载?
- 不使用 webpack-only 的语法 require.ensure
- 在浏览器里 require 被编译为加载函数,异步加载
- 在 node.js 里 require 是同步加载
// webpack.config.js{
test: /controller\.jsx?$/,
loader: 'bundle-loader',
query: {
lazy: true,
name: '[1]-[folder]',
regExp: /[\/\\]app-([^\/\\]+)[\/\\]/.source
},
exclude: /node_modules/
}
5.7.4、如何处理静态资源的版本管理?
- 以代码的 hash 为文件名,增量发布
- 用 webpack.stats.plugin.js 生成静态资源表
- express 使用 stats.json 的数据渲染页面
// webpack.config.jsoutput = {
path: outputPath,
filename: '[name]-[hash:6].js',
chunkFilename: '[name]-[chunkhash:6].js'
}
5.7.5、如何管理命令行任务?
- 使用 npm-scripts 在 package.json 里完成 git、webpack、test、prettier 等任务的串并联逻辑
- npm start 启动完整的开发环境
- npm run start:client 启动不带服务端渲染的开发环境
- npm run build 启动自动化编译,构建与压缩部署的任务
- npm run build:show-prod 用 webpack-bundle-analyzer 可视化查看编译结果
6、实践案例
- isomorphic-cnode
- kanxinqing
- 携程招商平台项目(xfgao@ctrip.com)
7、结语
IMVC 经过实践和摸索,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它以较高的完成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构。不再局限于纸面上的理念描述,而是一个可以落地的方案,并且实际地提升了开发体验和效率。后续我们将继续往这个方向探索。
以上是 IMVC(同构 MVC)的前端实践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z/26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