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賊遺產2》長眠啟示位置說明 以拿的舊房間在哪

1.系統目錄的基本結構

以Centos為例,系統的基本目錄如下:

其中說一下幾個比較重要的:

1./:/就是系統的根目錄

2.bin:bin 是 Binaries (二進位制檔案) 的縮寫, 這個目錄存放著最經常使用的命令,linux執行命令的時候,會在這個目錄裡面找。

3.home:使用者的目錄,每個使用者有自己的資料夾

4.root:系統管理員的使用者目錄

5./usr: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資源) 的縮寫,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錄,使用者的很多應用程式和檔案都放在這個目錄下,類似於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錄。

6./usr/bin:系統使用者的應用程式軟體。/bin裡面存放著系統的一些常用指令,而/usr/bin裡面則存放著使用者安裝的軟體的指令。如果是使用者安裝的軟體命令,需要在/usr/bin目錄裡建立軟連線才可以正常使用命令。

7./sbin和/usr/sbin:同樣是用來存放命令的,但是其中的命令只有系統管理員,也就是root使用者可以使用

2.cd命令

  Linux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命令用於切換當前工作目錄。

其中 dirName 表示法可為絕對路徑或相對路徑。若目錄名稱省略,則變換至使用者的 home 目錄 (也就是剛 login 時所在的目錄)。

另外,~ 也表示為 home 目錄 的意思, . 則是表示目前所在的目錄, .. 則表示目前目錄位置的上一層目錄。

其基本語法為:

cd [dirName]

  例如 cd /usr/bin 可以移動到usr/bin目錄下

3.ls命令

Linux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用於顯示指定目錄下的檔案和資料夾,其語法及引數為:

 ls [-alrtAFR] [name...]

引數 :

-a 顯示所有檔案及目錄 (. 開頭的隱藏檔案也會列出)

-l 除檔名稱外,亦將檔案型態、許可權、擁有者、檔案大小等資訊詳細列出

-r 將檔案以相反次序顯示(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

-t 將檔案依建立時間之先後次序列出

-A 同 -a ,但不列出 "." (目前目錄) 及 ".." (父目錄)

-F 在列出的檔名稱後加一符號;例如可執行檔則加 "*", 目錄則加 "/"

-R 若目錄下有檔案,則以下之檔案亦皆依序列出(遞迴)

  這裡主要說一下ls -l(亦可簡寫為ll)命令,用該命令可以顯示檔案的詳細資訊,如:

drwxr-xr-x 7 lighthouse lighthouse     4096 May 20 16:04 data

  欄位1表示許可權,r為可讀,w為可寫,x為可執行,開頭的d表示這是一個目錄。許可權分為三個,分別為建立者的許可權、同組使用者的許可權、其他使用者的許可權。上述內容中,他們的許可權分別為rwx、rx、x(-表示沒有對應的許可權)

  欄位2表示檔案的硬連結數量

  欄位3表示檔案的所有者

  欄位4表示所屬使用者組

  欄位5表示大小(單位byte)

  欄位6表示修改時間

  欄位7表示檔名

4.檔案的許可權

更改檔案許可權

上面說到了可以使用ls -l命令來檢視檔案的許可權,那麼如何修改許可權和所有者呢?

修改檔案許可權需要使用chmod命令,例如:

chmod -R 777 data

遞迴修改data目錄下所有檔案的許可權

chmod 777 t

修改檔案t的許可權

其中三個八進位制數分別表示建立者的許可權、同組使用者的許可權、其他使用者的許可權。許可權順序為rwx,用二進位制的1表示開放該許可權,0表示關閉該許可權。例如只開放讀取許可權,則是二進位制100,轉化為八進位制就是4,而三個許可權同時開放,即111,轉化為八進位制就是7,所以7代表開放所有許可權。

r=4,w=2,x=1
若要rwx屬性則4+2+1=7;
若要rw-屬性則4+2=6;
若要r-x屬性則4+1=5

更改所有者和使用者組

chown 擁有者名字 檔名

更改所有者

chgrp 使用者組名字 檔名

更改使用者組

同樣的可以使用-R引數來對資料夾內所有檔案進行遞迴修改 

ch(change) own(owner) grp(group)

5.檔案的複製、移動、刪除

複製:

cp 原始檔或目錄 目標目錄

 使用引數-r,可以將一個資料夾內的檔案遞迴複製到目標目錄裡

移動:

移動使用mv命令,但是mv命令也可以用來對檔案進行重新命名,所以稍微複雜一點

mv [options] source dest

mv [options] source... directory

引數說明:

-b: 當目標檔案或目錄存在時,在執行覆蓋前,會為其建立一個備份。

-i: 如果指定移動的源目錄或檔案與目標的目錄或檔案同名,則會先詢問是否覆蓋舊檔案,輸入 y 表示直接覆蓋,輸入 n 表示取消該操作。

-f: 如果指定移動的源目錄或檔案與目標的目錄或檔案同名,不會詢問,直接覆蓋舊檔案。

-n: 不要覆蓋任何已存在的檔案或目錄。

-u:當原始檔比目標檔案新或者目標檔案不存在時,才執行移動操作。

  如果兩個引數都是檔案,表示把原始檔改為新的檔名

  如果第一個引數是檔案,第二個引數是目錄,表示把檔案移動到新的目錄中

  如果兩個引數都是目錄,則:若第二個目錄存在,則將源目錄中的檔案移動到新目錄中。如不存在,則對源目錄重新命名。

刪除:

刪除檔案可以直接使用rm命令,若刪除目錄則必須配合選項"-r",例如:

# rm test.txt

rm:是否刪除 一般檔案 "test.txt"? y

# rm homework

rm: 無法刪除目錄"homework": 是一個目錄

# rm -r homework

rm:是否刪除 目錄 "homework"? y

刪除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及目錄,命令列為:

rm -r *

6.建立目錄 

建立目錄使用mkdir命令(make directory)

mkdir [-p] dirName

在當前目錄下建立一個目錄

若給出的是一個路徑,則上級目錄不存在時會報錯。加入引數-p之後可以按照給出的路徑依次建立目錄

  

7.硬連結與軟連結

  Linux檔案系統中,有所謂的連結(link),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檔案的別名,而連結又可分為兩種 : 硬連結(hard link)與軟連結(symbolic link),硬連結的意思是一個檔案可以有多個名稱,而軟連結的方式則是產生一個特殊的檔案,該檔案的內容是指向另一個檔案的位置。一般來說,軟連結的應用場景會更廣泛,軟連結就像快捷方式,可以從這臺電腦上的任何位置連結到目標。相較於硬連結,軟連結可以跨越檔案系統,也可以對目錄建立軟連結。不論是硬連結或軟連結都不會將原本的檔案複製一份,只會佔用非常少量的磁碟空間。

  要建立軟連結需要使用ln命令(link file):

 ln [引數][原始檔或目錄][目標檔案或目錄]

其中 -s 表示建立符號連結(Symbol)即軟連結

例如:

ln -s /usr/local/python3/bin/python3 /usr/bin/python

可以將安裝的python軟連結到usr/bin裡,這樣就可以使用python命令了

  

 

以上是 《盜賊遺產2》長眠啟示位置說明 以拿的舊房間在哪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yxgl/576439.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