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别称
牛的别称:丑牛、土畜、大牢等。丑牛出自于汉朝时期的王充《论衡·物势》:“丑,牛也。”在十二地支中,丑是牛,所以牛又叫做丑牛。土畜出自于《魏书·礼志一》:“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牛一般指的是牛族,是偶蹄目、牛科、牛亚科下的一族动物...
2024-01-10鱼的别称
鱼的别称有鳞、鲲、鲜等,不同的鱼品种也是有不同的称呼的。比如说青鱼可以叫做青鲩,草鱼又叫做油鲩。鳞、鲜、鲲都是我国古代对于鱼的别称,因为鱼身上有很多的鳞片,所以把鱼也叫做鳞;而鲲是因为神话传说里鲲的原型是和鱼相似的,所以人们就叫鱼为鲲;而鲜是对鱼口感上的表达,古时候...
2024-01-10鹤的别称
鹤的别称有九皋、丹哥、赤颊、介鸟、露禽、仙禽、仙羽、仙骥、仙驭、轩郎、轩鸟、玄鸟、阳鸟和阴羽等。古人云:鹤鸣人长寿。鹤也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称呼。鹤,它们的形态美丽,雌雄会相随,在行走时步行规矩,鹤的性情高雅,具有很高的德性,素以“三长”之称,即喙长、颈长、腿...
2024-01-10马的别称
马的别称有飞黄、追风、赤兔、八百哥、绝尘、绝地、翻羽、超光、腾雾、挟翼、奔宵、越影、逾辉、浮云、逸骠、紫燕骝、绿螭骢、赤电、绝君、龙子、麟驹、绝尘等。骒是指母马,骊是指黑色的马,骁是指强壮的马。马是食草动物,在亚洲,现在仅存在普氏野马和家马两个品种。自从马被人们驯化...
2024-01-10虾的别称
虾的别称是虾公。虾公:宋代赵令畤曾在《侯鲭录》卷三中写到:“苗虾状蜈公而拥楯者曰虾公。”所以在古代“虾公”一词为虾苗跟蜈蚣形状相似,所以才称虾为虾公。虾属于甲壳类的节肢动物,经常在水里生活。虾的品种繁多,包括青虾、草虾、龙虾、明虾以及对虾等。虾的身体长且扁,由头胸和...
2024-01-10蝉的别称
蝉的别称有知了、蜩、知拇吖、哔蝉、海咦等。蝉有两对膜翅,头部又宽又短,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蝉的视力很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蝉的腹部呈长锥形。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多为棕色,和成虫很相似。六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在将要羽化时,会在黄昏或夜间钻出地面,爬...
2024-01-10虎的别称
虎的别称有大虫、老虫、戾虫、山王、大猫等。大虫:大虫这一叫法来自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在《水浒传》武松打虎这一章回,出现了大虫这一称呼。同时,大虫也有兽中之王的意思。老虫:老虫的叫法出自于成语故事《鼠技虎名》,这个故事里面讲到楚地的人将老虎称为老虫。戾虫...
2024-01-10鸟的别称
鸟类目前没有统一的别称,但细分至不同种类的鸟很多都有自己的别称,例如杜鹃常被称为“春之信使”、百灵又叫“鸟中歌后”、云雀又名“草原歌手”、鹌鹑则别称“动物人参”等。杜鹃科鸟多分布于全球温带与热带地区,在东半球热带分布尤多,且种类丰富,由于喜温而被人们称作春之信使。百...
2024-01-10女儿的别称
女儿的别称有:千金,令嫒,明珠,小女,爱女,丫头,闺女,姑娘。女儿子,又叫儿、女儿、息女、儿子、闺女、囡女、宝贝、孩子、丫头;也可以叫令嫒、小女、千金、闺女、丫头、姑娘、娃儿等。而在英语称呼女儿:daughter。为什么说女儿是爸爸小棉袄?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是因为女儿真的可...
2024-01-10兔子的别称
兔子的别称有穴鼻、郊菟、扑朔、跳猫子、朴握等。穴鼻:类似决鼻,明朝诗人王志坚的《表异录·天文一》中说道:“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鼻始明,穴鼻,兔也”。郊菟:意为狡兔,《淮南子·主术训》:“孔子足蹑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杨树达证闻:郊当读为狡”,意指兔子...
2024-01-10桃符的别称
因为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所以桃符也可以称为门对、春贴、对子、春联等。桃符,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的时候,会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和“郁垒”二位神仙的名字,或者是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然后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思是祈福灭祸,因为据说桃木有镇邪...
2024-01-10银河的别称
银河的别称主要有天河、天汉、天杭、天江、穹汉、高河、遥汉、远汉、长河、长汉、长津、横汉、星河、星汉、星津、星渚、星道、银河、银汉、银波、晴河、灵津、碧汉、清汉、丽汉、白河、牛津、鹊汉等。银河是我国古人所能观察到的为数不多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在古人所著的古诗文中拥有...
2024-01-10长沙的别称
长沙的别称是星城和潭州。星城的由来众说纷纭,说得最多的就是得名于长沙星,商周时期就有据以观测天象的二十八宿,其中有一宿叫轸宿,它位于荆州上空,它的旁边有一个附属于它的小星,叫作长沙星,因此,长沙就有了星城这一别称。潭州,是古代的行政区,隋朝开皇九年,境内有昭潭,因此...
2024-01-10母亲的别称
母亲的别称有:妈妈、妈、娘、娘亲、额娘等。妈妈:幼儿及少儿时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较亲切的称呼,会叫做“妈妈”。在宋元时期,“妈妈”一般是对老年妇女的统称、尊称。妈:青年之后,称呼通常为妈等。娘:古汉语中“娘”一般指年青女子,多指少女,后来又指母亲。娘亲:也是母亲的一种...
2024-01-10足球的别称
足球的别称叫蹴鞠,只有在古代称其为蹴鞠,现今很少有这样的叫法。中国古代的球类游戏蹴鞠也就是今天的足球比赛项目。蹴鞠最初的名字叫“蹋鞠”,蹴鞠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因此蹴鞠被称为中国古代的足球。西汉时期,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曾先后在个人著作《别录》《...
2024-01-10厨师的别称
厨师的别称主要有火夫、庖丁、大师傅、总铺师、御厨。火夫:旧时代人们称厨师为“火夫”、“厨子”、“橱役”等,他们是以烹饪为职业,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庖丁: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名字为“丁”的厨工,因为先秦时期,往往把职业放在人名前,所以厨师也被称作庖丁。大师...
2024-01-10冠军的别称
冠军的别称有桂冠、锦标、夺魁、蝉联等。桂冠: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为了迎接凯旋而归的英雄,会把月桂树的树枝编成的冠冕送给他们,现在将各种赛事活动中的冠军称作桂冠。锦标:在唐代有一种竞渡比赛,是这种比赛获胜的标志。因为这种比赛又称为“夺标”,所以有冠军因胜利获得尊重与荣耀...
2024-01-10桃花的别称
桃花的别称有阳春花、玄都花、武陵色、红雨、芳菲、姻缘花等。阳春花:因为桃花开花的时候是在三月,所以又叫做阳春花;玄都花:刘禹锡有诗写到“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所以后来人们就把玄都花作为桃花的别称;红雨:本来是用来形容缤纷飘落的桃花,后来也作为桃花的别称;...
2024-01-10青岛的别称
青岛的别称是岛城、胶澳、琴岛。青岛是国际海洋科研教育中心,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26所高校,后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9所高校。青岛的异域建筑种类繁多,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称号。青岛市前海的一座海岛上树木常年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因而得名为“青岛”。青岛也记载...
2024-01-10毛笔的别称
毛笔的别称有管、管子、管城子、管城侯、毛锥、毫锥、秋毫、龙须、湖颖、毛颖等,其中毛颖中的颖指的是笔锋。毛笔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书写和绘画工具,是用动物的毛制成的,最早发现的毛笔在战国时期,现在毛笔的主要派系包括文笔、川笔、湖笔和宣笔这四大派系,它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
2024-01-10紫色的别称
紫色的别称主要有黛紫、丁香色、紫棠色、雀头色、藕荷色、雪青、绀紫等。紫色是由红、蓝两种颜色调制而成,根据不同配比调制出的紫色也常有深浅之分,也可将紫色直接称作红蓝。紫色在我国古代代表尊贵的身份,寓意为圣人、帝王之气,如故宫又名紫禁城,而祥瑞之气也被称作紫气东来等等,...
2024-01-10父亲的别称
父亲的别称主要有爸爸、阿父、阿爹、家严和先父等。爸爸:指的是对已经结婚并且有子女的男性(父亲)的一种称呼。《广雅·释亲》中就有记载“爸,父也”。这里的“爸”,就是父亲的意思。阿父:父亲的意思。《南史·谢晦传》中就曾记载,“阿父,大丈夫当横死战场”。阿爹:父亲,过去的...
2024-01-10立春的别称
立春的别称有岁首、打春、岁节、正月节等。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一个,“立”的意思是开始,而“春”代表着生机和万物。在我国传统的观念里,立春有着吉祥和生机的意义。立春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冬季已经过去,春和景明的春天马上就会来到,此后天气就开始渐渐回暖,万物开始复苏,...
2024-01-10小寒的别称
小寒是没有别称的。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天的第五个节气,是每年公历一月五日到七日。冷气积久而寒,小寒的意思是虽然天气寒冷,但还没到极点,和小暑、大寒、处暑以及大暑一样,都是用来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一个节气。小寒节气的到来,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并且北半...
2024-01-10苏州的别称
苏州的别称有姑苏、勾吴、平江、水城等。相传在大禹治水时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大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的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吴地封给胥。从此,吴中便有了“姑胥”之称。年代久了,且在吴语中,“胥”、“苏”两字相近,于是“姑胥”就...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