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7)——《欲速则不达》

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7)——《欲速则不达》

“景公遽起,传骑又至”,齐景公立刻起身,又来了一个传骑,可见晏婴病的确实很重,事情很紧急。文言文中这个“遽”用的很多,比如《刻舟求剑》里面“遽契其舟”,《掩耳盗钟》里面“遽掩其耳”。

“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烦且是宝马的名字,最著名的马有赤兔吧,还有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青骓(zhuī)"、"飒(sà)露紫",这六匹良马跟着他立下了战功。

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7)——《欲速则不达》

“乘”,马拉着车叫“乘”,战国时期打仗都是用战车,所以那时候形容一个国家军队强盛,都说“千乘之国”,但战车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灵活,所以后来的赵武灵王才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就是打仗不用战车,而用战马。

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7)——《欲速则不达》

“驺子”,就是战国时期掌管车马的官,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个“御”,指的就是驾车,就跟现在会开车一样,以前开车还是门技术,现在只能说是必备技能了。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走了几百步,齐景公觉得驺子驾车太慢,夺过缰绳自己驾车,用现在话说就是,觉得舒马赫开车开得慢,抢过方向盘自己开。

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7)——《欲速则不达》

“御可数百步以马不进,尽释车而走”,驾车跑了几百步,觉得烦且跑的太慢,下了车自己跑,就是觉得兰博基尼不够快,下了车自己腿着。

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7)——《欲速则不达》

“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不进,尽释车而走”,这两句话句式一样,用同样的笔法描述齐景公的状态。

“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坐兰博基尼这么好的车,舒马赫这么好的开车技术,居然还觉得不如自己跑得快。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违反自然法则、自然规律的人其实都是这样的人。

《韩非子》行文雄厚庄重,《庄子》文风飘逸轻灵华丽,那个时期人文荟萃,烂若繁星,让孩子多背诵不同文风的文言文,就像吃饭要吃不同的食物一样,营养丰富才能身体强壮,背诵不同风格不同思维方式的文言文,才能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以上是 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7)——《欲速则不达》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qa/95103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