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联想ThinkBook Plus Gen 4创新双屏设计

得益于 ThinkPad 商务系列,联想一直被视为一家严谨的专业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但该公司的 ThinkBook Plus Gen 4(测试价格为 3,039 美元,但售价为 1,519.50 美元)清楚地提醒人们,它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其时尚的双屏设计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复古性。ThinkBook Plus Gen 4 将 13.3 英寸 OLED 面板与 12 英寸彩色电子墨水触摸屏背对背放置,呈现出生动的色彩、护眼可读性以及在两者之间切换的选项的迷人组合。

优点

创新双屏设计
高品质OLED显示屏
坚固的全金属结构
包括手写笔

配置:两个屏幕,一种型号

联想凭借其 Yoga 系列率先推出了可转换二合一笔记本电脑,但 ThinkBook Plus 屏幕并没有像 Yoga 那样向后折叠和翻转。相反,它会旋转然后关闭在键盘上以供平板电脑使用。唯一可用的配置 — 3,039 美元,但目前在Lenovo.com折扣至 1,519.50 美元,在沃尔玛则再高出约 30 美元 — 结合了英特尔酷睿 i7-1355U处理器、Iris Xe 集成显卡、16GB 内存、512GB 固态硬盘和 Windows 11亲。从联想产品页面上列出的规格来看,您可能会发现更便宜的 Core i5 型号在某个时候出售,但目前还没有。评测联想ThinkBook Plus Gen 4创新双屏设计

ThinkBook Plus 系列一直致力于为笔记本电脑体验添加第二个屏幕,通常采用盖子上的电子墨水显示屏的形式。(去年的Gen 3 型号有点异常,在键盘旁边放置了一个集成的第二个屏幕。)Gen 4 的盖子上装饰着 12 英寸电子墨水屏幕,分辨率为 2,560 x 1,600 像素,而且不仅仅是E Ink 是彩色 E Ink,与Onyx Boox Tab Ultra C等电子书阅读器中使用的彩虹技术相同。评测联想ThinkBook Plus Gen 4创新双屏设计

ThinkBook Plus 系列一直致力于为笔记本电脑体验添加第二个屏幕,通常采用盖子上的电子墨水显示屏的形式。(去年的Gen 3 型号有点异常,在键盘旁边放置了一个集成的第二个屏幕。)Gen 4 的盖子上装饰着 12 英寸电子墨水屏幕,分辨率为 2,560 x 1,600 像素,而且不仅仅是E Ink 是彩色 E Ink,与Onyx Boox Tab Ultra C等电子书阅读器中使用的彩虹技术相同。

这是对通常的单色电子墨水显示屏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升级。外屏也具有 100 尼特背光,与Amazon Kindle Paperwhite类似,并支持像Amazon Kindle Scribe一样的触摸和笔输入,并配有康宁大猩猩玻璃以防止刮擦。所有这些功能都内置在笔记本电脑的盖子中,让您无需打开机器即可访问存储和文件,甚至可以浏览网页。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面,即作为主显示屏的生动的 13.3 英寸OLED触摸屏。它具有 2.8K(2,880 x 1,800 像素)分辨率和 400 尼特亮度,是一款极具吸引力的彩色屏幕。与电子墨水面板一样,它也受到一层大猩猩玻璃的保护。

设计:双面彩色

这是对 ThinkBook Plus 型号过去功能的一次有趣更新,但联想在 2023 年又推出了一项新功能:旋转屏幕,可让您在笔记本电脑模式下使用键盘或关闭服务时在两个显示屏之间来回翻转作为平板电脑。这款 2.98 磅重的便携式设备非常适合平板电脑使用,而且在 OLED 和彩色电子墨水之间切换的选择很有趣。评测联想ThinkBook Plus Gen 4创新双屏设计

ThinkBook Plus 的尺寸为 0.69 x 11.7 x 8.6 英寸,作为平板电脑使用并不算太大或太重。扭转折叠式旋转铰链是对旧平板电脑型号的回归,早于我们今天看到的瑜伽式敞篷车,可以轻松地在 OLED 和 E Ink 之间来回切换。

ThinkBook 的底盘采用全铝材质,采用裸露拉丝表面处理和深色阳极氧化颜色,看起来专业且优质。制造质量非常高,打开或关闭盖子时铰链不会弯曲,只有一点点游隙。这款笔记本电脑给人一种坚固、坚固的感觉,同时又足够轻,便于拿起和携带。我在设计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将玻璃覆盖的屏幕放在盖子的两侧会有点失去平衡,使系统头重脚轻。由于旋转铰链的位置,机箱的下半部分突出到屏幕底部边缘下方一点,因此您不必担心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翻倒。

为了让交易更加甜蜜,ThinkBook Plus 配备了 Lenovo Precision Pen 3,这是一款具有 4,000 级以上压力灵敏度的手写笔,可在 OLED 和 E Ink 屏幕上使用。您会发现没有存储槽或壁龛来隐藏笔,也没有充电连接,因此您可能需要携带一块额外的 AAAA 电池,以防手写笔在使用过程中耗尽。但您可能会经常使用它。笔在两个屏幕的玻璃表面上的感觉绝对像纸一样舒适。OLED 屏幕可以以最小的延迟拾取每一个涂鸦和笔划,但我不能对电子墨水显示屏说同样的情况。(稍后会详细介绍。)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的组合是一个诱人的组合,有望延长电池寿命,减少眼睛疲劳,并提供方便、直观的生产力。如果你和我一样,这听起来是个好主意。

联想提出的 ThinkBook Plus 用例增加了吸引力。电子墨水显示屏可以访问笔记本电脑上的所有文件,为您提供类似电子阅读器的生产力工具,有望将电池寿命延长数小时。彩色电子墨水显示屏意味着您可以为驱动器上的任何文件或任何网页提供类似纸张的阅读体验,而无需牺牲灰度视图的颜色。触摸功能的加入意味着您可以在文档上手写笔记或使用电子墨水绘图。总而言之,它的可用性和实用性是普通笔记本电脑无法比拟的。但它在实践中如何运作呢?

使用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 4:很酷的概念,但日常使用令人失望

如果不加粉饰的话,联想第四代的体验还远远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好处。是的,您只需使用平常电池电量的一小部分即可访问文件,并且电子墨水屏幕适合长期阅读。但该显示器的功能远不如其分辨率和颜色规格所暗示的那样。

一方面,添加颜色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一些文档,例如图表或漫画书插图,在电子墨水屏幕上确实看起来很清晰,但总的来说,色彩功能表现不佳,使用大约五分钟后,概念的魅力就消失了。

但更大的问题是显示屏的 12Hz 刷新率极其缓慢。无论您使用手指、笔,甚至键盘和触摸板,响应都令人沮丧地滞后。每当屏幕图像发生变化时,无论您是在滚动文本、打开窗口还是执行其他操作,都会产生重影效果,从而加剧这种情况。当您阅读静态文档时,这是一个相当小的缺点,但它使得其他任务(例如网上冲浪或导航菜单)几乎无法使用。如果您希望使用电子墨水面板来获得超长电池寿命来完成所有核心生产力任务,那么您会非常失望。

除了第二个屏幕外,ThinkBook Plus 的制作与任何其他联想笔记本电脑一样精良。键盘是我用过的最舒服的键盘之一;玻璃覆盖的触摸板虽然有点小,但感觉很奢华;笔在 OLED 屏幕上的表现非常出色。然而,这两种玻璃覆盖的显示器都容易弄脏,因此请准备好定期擦拭屏幕。

主显示屏上方是一个 1080p 网络摄像头,其中包括一个用于保护隐私的滑动快门。图像质量并不完美——在低光下看起来有颗粒感——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明亮的环境中。该网络摄像头不支持 Windows Hello 面部识别,但由于电源按钮中集成了指纹识别器,您仍然可以安全登录。

尽管 ThinkBook Plus 的设计功能齐全,但端口不足。机器上唯一的连接是一对 USB-C Thunderbolt 4端口和一个 3.5 毫米耳机插孔。

如果您需要 USB-A 端口或 HDMI 显示器输出,Lenovo 会为这些端口提供一个适配器适配器,但如果您需要有线以太网或闪存卡插槽等设备,则这没有帮助。当然,这款笔记本电脑配备了最新的无线连接功能,分别用于网络和配件,包括Wi-Fi 6E和蓝牙 5.1。

测试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 4:旗舰级性能

正如我已经明确指出的,ThinkBook Plus Gen 4 与众不同。除了联想自己的前身之外,您在市场上找不到任何类似的产品,在我们最喜爱的可转换笔记本电脑综述中也没有任何产品同时采用 OLED 和 E Ink 技术。为了填充我们的基准图表,我们选择了一对具有相似 CPU 和同样出色的 OLED 显示屏的二合一设备:HP Dragonfly Folio G3和更主流的Lenovo Yoga 9i Gen 8。我们还研究了两款配备类似 OLED 屏幕的 13 英寸翻盖式超便携笔记本电脑:戴尔 XPS 13 Plus和华硕 Zenbook S 13 OLED。

生产力和内容创建测试

我们在移动和桌面系统上运行相同的一般生产力基准。我们的第一个测试是 UL 的 PCMark 10,它模拟各种现实世界的生产力和办公工作流程,以测量整体系统性能,并且还包括主驱动器的存储子测试。

我们的其他三个基准测试重点关注 CPU,使用所有可用的内核和线程来评估 PC 对处理器密集型工作负载的适用性。Maxon 的 Cinebench R23 使用该公司的 Cinema 4D 引擎来渲染复杂的场景,而 Primate Labs 的 Geekbench 5.4 Pro 则模拟从 PDF 渲染、语音识别到机器学习等流行应用程序。最后,我们使用开源视频转码器 HandBrake 1.4 将 12 分钟的视频剪辑从 4K 分辨率转换为 1080p 分辨率(时间越短越好)。

最后,我们运行工作站制造商 Puget Systems 的PugetBench for Photoshop,它使用 Adob​​e 著名图像编辑器的 Creative Cloud 版本 22 来评估 PC 在内容创建和多媒体应用程序方面的性能。它是一个自动化扩展,可以执行各种常规和 GPU 加速的 Photoshop 任务,从打开、旋转、调整大小和保存图像到应用蒙版、渐变填充和滤镜。

我们通常认为任何在 PCMark 10 中得分超过 4,000 分的笔记本电脑都足以满足日常办公生产力的需要,这些优质轻量级笔记本电脑轻而易举地达到该基准也就不足为奇了。ThinkBook Plus 保持了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对手相差几百分。双屏联想在我们的 HandBrake 和 Cinebench CPU 测试中也处于中间位置,其中 Yoga 9i 和 XPS 13 领先。

在更通用的 Geekbench 和 Photoshop 基准测试中也发生了几乎相同的情况,尽管表现最好的戴尔和 Yoga 以更大的优势领先。您可以使用 ThinkBook Plus 进行照片编辑或其他要求较高的内容创建任务,但您将从两位领导者之一获得更快、更流畅的体验。

图形和游戏测试

为了测试笔记本电脑的图形功能,我们运行了一些综合游戏基准测试。其中包括来自 UL 3DMark 的两个 DirectX 12 游戏模拟、Night Raid(更温和,适合具有集成显卡的系统)和 Time Spy(要求更高,适合具有独立 GPU 的游戏装备)。另外两个游戏模拟来自跨平台 GPU 基准 GFXBench 5,我们用它来衡量 OpenGL 性能。这些测试在屏幕外渲染以适应不同的本机显示分辨率;每秒帧数 (fps) 越多意味着性能越高。

所有这些笔记本电脑都使用集成显卡,这是轻型变形本和超便携本的常见选择,因此不要对高端游戏抱有任何期望。对于流媒体和偶尔的休闲游戏之外的任何游戏,您会发现它们的性能有点有限 – 想想俄罗斯方块,而不是赛博朋克。它们非常适合办公室工作和 Netflix,但距离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或 3D 渲染还很远。

电池和显示器测试

我们通过播放本地存储的 720p 视频文件(开源 Blender 电影《钢铁之泪》)来测试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寿命,显示亮度为 50%,音频音量为 100%。我们在测试前确保电池已充满电,并关闭 Wi-Fi 和键盘背光。

为了衡量显示器性能,我们还使用 Datacolor SpyderX Elite 显示器校准传感器和软件来测量笔记本电脑屏幕的色彩饱和度(显示器可以显示的 sRGB、Adobe RGB 和 DCI-P3 色域或调色板的百分比)及其 50 % 和峰值亮度(以尼特为单位)(坎德拉每平方米)。

ThinkBook 电子墨水屏幕的理论优势之一是电池寿命更长,让您可以在节能的电子墨水显示屏上查看文档和网页,而不是在更亮、色彩更丰富的 OLED 面板上查看文档和网页。我们希望情况确实如此,因为使用 OLED 屏幕的电池续航时间并不长,勉强超过了 6 小时。由于其他 OLED 笔记本电脑的时间是该时间的两倍多,ThinkBook Plus Gen 4 并不是全天便携式生产力的赢家。(由于我们的电池测试是基于视频的,因此我们无法在电子墨水显示屏上进行尝试。)

无论如何,OLED 面板令人印象深刻。OLED 的黑色层次比 IPS 屏幕更深,因此成为优质显示器的选择是有充分理由的:与其他技术相比,OLED 可驱动丰富、生动的色彩和每像素背光。ThinkBook 的屏幕名列前茅,具有最广泛的色彩覆盖范围和 365 尼特的阳光亮度(由于 OLED 的极高对比度,相当于 IPS 面板的 400 尼特以上的亮度)。它不是该组中表现最好的,但它足以满足那些希望将这款时髦的联想主要用作笔记本电脑的人。

结论:等待第五代

我们真的很想喜欢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 4。OLED 和电子墨水、笔输入和旋转二合一设计的结合听起来像是笔记本电脑生产力的进步。但实践并不如概念那么吸引人,甚至尴尬和不方便。电子墨水屏在不利于眼睛阅读和延迟重影之间摇摆不定,使其几乎无法完成许多任务,基本的笔记本电脑设计和性能令人满意,但在性能和电池寿命方面落后于一些竞争对手。

联想在 Yoga 9i Gen 8 中销售一款基于 OLED 的高品质变形本,它为您提供同样的笔友好绘图和记笔记功能,而无需精美的 E Ink 盖子。它甚至设法将另一个 USB-C 端口和一个 USB-A 连接器挤进其纤薄的机箱中。如果您想要一台顶级二合一笔记本电脑,请选择 Yoga。如果您想要方便记事的电子墨水显示屏,请购买 Amazon Kindle Scribe。哎呀,两者都买吧,你可能会比使用 Plus 更快乐。

以上是 评测联想ThinkBook Plus Gen 4创新双屏设计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dzbk/94382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