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2013手机报价,三星手机2013款价格
1,三星手机2013款价格
现在17000左右吧
价格自己网上搜下啊
行货京东 纯水巨蛋 都正规公司 有保障
2,三星w2013手机报价及图片是什么?
<div> 三星w2013官网暂无报价,中关村在线给出的参考报价为8300元,实际购买价格应该会有上下浮动。</div><div>
</div><div> 三星w2013图片如下:</div><div><img src="https://pic.wenwen.soso.com/p/20140512/20140512153656-1418848966.jpg"></div><div><img src="https://pic.wenwen.soso.com/p/20140512/20140512153703-217666781.jpg"></div><div><img src="https://pic.wenwen.soso.com/p/20140512/20140512153712-776431769.jpg"></div><div><img src="https://pic.wenwen.soso.com/p/20140512/20140512153732-200434090.jpg"></div>
3,三星2013年发布的所有手机求型号
三星I9500 GALAXY SIV
2013年手机类型
4.99英寸触摸屏:电容屏,多点触控主屏材质:
Super AMOLED HD主屏分辨率:1920x1080像素主屏色彩
手机尺寸:136.6x69.8x7.9mm 手机重量:130g
其他特性:NFC功能,无线充电
硬件参数操作系统:Android OS 4.2
核心数:八核
CPU型号:三星 Exynos 5410
CPU频率:1638MHz
GPU型号:Imagination PowerVR SGX544 MP3
RAM容量:2GBROM容量:16GB
存储卡:MicroSD卡
扩展容量:64GB
电池容量:2600mAh
三星I9400 GALAXY 4
网络模式:GSM,WCDMA
网络类型:单卡双模
外观设计:直板
主屏尺寸:5英寸 1920x1080像素
触摸屏:电容屏,多点触控
后置摄像头像素:1300万像素 操作系统:Android OS 4.2 RAM容量:2GB
ROM容量:16GB
电池容量:2600mAh
蓝牙传输:支持蓝牙4.0 GPS导航:内置GPS,支持A-GPS,GLONASS
还有三星note3
htc
4,2013三星最新款智能手机
盖世s4
三星S4......Dual Camera:允许手机前后摄像头同时工作,并且可以同时在一张照片上得到体现。
Dual Video Call:允许手机在视频通话的时候同时看到前后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
Drama
Shot:可以制作动态图片。
GALAXY
S4
Sound&Shot:在拍照的时候仍然可以录制几秒钟声音制作成声音图片。
Group
Play:无需WiFi、网络连接即可在两个S4之间分享音乐、照片、文档以及游戏
S-Translator:通过文字、语音方式进行实时翻译,并且直接支持Email、短信、Chaton内容翻译。
三星Smart
Pause:当你看视频的时候,如果眼睛离开屏幕视频会自动暂停。
三星Smart
Scroll:当你看网页或者邮件的时候眼球看底部的话会自动滚动翻页。
Air
View:允许用户无需打开程序即可快速预览邮件、任务、图片以及视频
Air
Gesture:手势功能,可以控制音乐开关,网页打开,接通电话等功能。
S Voice
Drive:通过语音命令进行导航,包括连接车载蓝牙,导航模式以及读出短信。
三星Optical
Reader:可以自动识别文档、名片、二维码。
三星WatchON:支持遥控功能,可以与其他家用电器进行连接控制。
三星Knox:一个安全系统,可以让手机分场景使用——家中环境/工作环境
S-Health:通过配套的传感器检测你的健康信息,需要配套设备。
Adapt
Display:在你使用的时候程序会自适应屏幕
Adapt Sound:自动适配声音。
s4
你好,三星最新款的安卓机是三星盖世4,目前16版售价约在5000~6000左右(京东)
目前是Galaxy S4。
转让港行苹果白色4S 16GB全新原装正品 2200元 QQ:1526137088
5,最前线 | 三星可折叠屏手机量产倒计时,但很难成为大众用户的选择_...
三星的可折叠手机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旧金山当地时间周三,三星在SDC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可折叠手机,邀请开发者为其开发新应用。
这款手机的发布日期尚未确定,也没完成最终命名和设计,会使用一种新的显示技术,三星称其为Infinity Flex Display。为了可折叠并减少厚度,三星开发了一种耐用的柔性新材质覆盖在屏幕上,并采用了超薄偏光层。
相比可折叠手机的发布,更有吸引力的其实在于安卓系统的支持。谷歌表示,Android P将会支持折叠设备。三星的折叠手机将采用基于安卓9.0的新系统One UI。谷歌、三星、开发者三方共同制作适合折叠屏的界面及程序,谷歌会向开发者提供API,三星会推出模拟器APK。
开发者大会和谷歌的支持,预示着这款产品进入量产倒计时。三星透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款可折叠屏幕就会量产了。
折叠手机由于可以扩展屏幕,进一步打通手机、PC的边界,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分支。三星是最大的安卓机厂商,同时最领先的手机屏幕供应商,在可折叠手机的开发上享有技术优势。
不过,其他的厂商也在快速跟进。有消息称,另一家手机、屏幕大厂LG,也将在明年的CES上推出可折叠手机。LG官方承认正在和合作伙伴研发已与合作伙伴研发可折叠手机。过去两个月内,华为轮值主席胡厚崑、CBG业务CEO余承东都表态,将在明年年中发布会带有折叠屏幕的5G手机。
以上三家均有官方明确的表态,可能是未来折叠手机的先发者。
近期,柔宇科技也发布了一款折叠手机,但一家创业公司能否凭借折叠屏技术在智能机的红海中崛起还有待观察。苹果也拥有折叠屏专利,2017年曾宣布正在和LG公司合作研发可弯曲显示屏技术,用户可将iPhone展开成iPad。小米、OPPO的折叠屏专利也被曝光过。
虽然概念机看起来很酷炫,理论上前景非常美好,但其技术、工艺难度可想而知,用户是否接受也是问题,比如手机不可避免地加厚,以及折叠屏的磨损,都会影响用户体验。这对手机厂商的技术和工业设计、供应链的生产工艺,都是很大的考验。
荣耀总裁赵明接受采访时曾指出:“如果折叠出来特别厚,可能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最终还是看在工业实践当中,怎么它做到最好。”
此外还有成本的问题,折叠手机的价格不会很亲民。柔宇发布的FlexPai(柔派)折叠手机,起售价高达8999元,这个价位会让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考虑到这些因素,折叠手机短期内未必比现在常规的全面屏手机更有优势,很难成为一个比较大众的选择。
但长期来看,如果可折叠手机被市场接受,对三星持续下滑的手机业务有所提振。如何提升用户体验、降低成本是一个更长期的竞争。
6,从20%降到0.9%,两年前辜负中国人的三星,关闭天津手机工厂_搜狗...
编者按:本文来自“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作者:刘春山,36氪经授权转载。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三星对这句话恐怕有更深刻的理解。
资料显示,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从0%到超过20%耗费了近10年的时间,但滑落到0.9%只花了5年。
两年前Note 7手机的炸机事件,让三星辜负中国消费者信任的同时,也将大好江山拱手让给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手机品牌。
在此背景下,12月13日,据《天津日报》报道,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三星通信)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产,该厂主要负责三星部分手机的生产制造。
记者从天津西青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士处确认了该消息。西青管委会方面透露,之前也了解了一些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包括给三星手机生产线做配套的一些企业情况。对于天津三星通信的员工,前期将协助企业做好员工赔付工作,后期帮他们就业,已有员工安置预案。
另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天津三星通信约有两千名员工。
三星天津产业调整
实际上,早在今年8月,韩国媒体Electronic Times就报道,由于销量大跌且劳动力成本上升,韩国三星电子公司考虑暂停其中国天津手机制造厂的运营,三星在越南的工厂成为三星手机生产的主要基地。
从落地天津进入中国,三星和天津的关系一直保持紧密。天津市方面表示,三星天津手机生产线进行调整,属正常产品战略调整之举,这也是三星在中国进行的产业战略调整。三星在天津投资重点转向MLCC、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领域,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所转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投资不断增加。
资料显示,天津三星通信为中外合资企业,2001年的时候就已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出资90%,天津市国资委控制的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0%。主要经营范围为开发、生产、销售移动电话终端,数据通信多媒体产品等。
据介绍,天津区域内现有10家三星系企业,累计投资超过58亿美元,占三星在华总投资的近1/5,这些企业2017年完成产值840亿元。三星在天津的产品主要包括液晶电视、OLED显示屏、陶瓷电容、锂离子电池等。就在12月9日,三星宣布在天津投资建设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和车用MLCC工厂(多层陶瓷电容器)等新项目,新增投资达24亿美元。
实际上,除了手机生产线,三星显示面板、半导体、电池等多个产业均在中国建有工厂。2018年3月28日,三星电子存储芯片二期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陕西西安举行。三星电子西安存储芯片二期项目将新建一条12英寸三维NAND闪存芯片生产线,预计2019年四季度建成投产。
炸机事件成滑铁卢
三星关闭天津手机生产线的背后,是这家全球市场出货量第一的手机企业,近年来手机业务在中国市场颓势明显,市场份额缩水,已经大大落后于华为、小米、OPPO等后起之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IDC的数据,2018年三季度三星手机在中国出货量大约为70万台。从中国市场的份额占比来看,2016年三星全年市场占比为5.5%,2017年不到3%,2018年前三季度为0.9%。当年中国手机市场的第一,三星手机经历“炸机”事件后节节败退。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后了解到:
2016年8月19日,Note7手机在全球开始销售,然而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却接连收到35位用户反映有关新手机充电发热、起火甚至爆炸等问题。
2016年9月2日,三星宣布在全球已召回销售的250万台,但是却把中国排除在外。
2016年9月14日,三星在被中国质监总局约谈。之后,三星才把中国市场作为第二批召回名单内。但这一举措深深辜负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就公开发函质询谴责三星公司,认为三星公司在召回问题上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是采取双重标准。
2016年9月29日,三星官网发表声明,才就此前的行为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在关键时刻,三星竟然犯了如此错误,对于一直虎视眈眈的国内手机品牌来讲,可谓正中下怀。
2017年上半年,三星发布了最新旗舰机型S8,虽然在国外受到一致好评,销量高达2000万台,但是在中国却只有30万台。
到了2017年的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下降到2%以下,此外没有任何一款三星手机进入“2017年畅销智能手机榜单”。
不愿放弃中国手机市场
实际上,三星不愿意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12月10日,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权桂贤在北京Galaxy A8s发布上高调宣布重返中国市场,“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中,三星已做足准备,无所畏惧地面对接下来的挑战,三星将通过一系列举措证明,三星已经强势归来”。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这款Galaxy A8s手机在京东三星官方旗舰店上的预售价格为3499元,也是目前国产智能手机竞争最激烈的价位。
图片来源:京东
此前,在8月15日的上海新品发布会演讲中,执掌三星电子业务的总裁高东真称其一个月来一次中国,并明确表示中国是三星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
此次,权桂贤在北京也表示,三星要把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机型推向全球,率先在中端机型中搭载最新的创新科技和顶尖技术。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今年三星中国明显比往年多发了几款产品,其中多面向中端手机市场,面向年轻群体,不像过去仅仅强调三星在国内的高端机型。
这一次,三星还能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吗?
7,华为式讽刺:埋了苹果,华为就成第一了?_
编者按:本文来自“格隆汇”,作者 沙眸。36氪经授权转载。
近日,华为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个华为Mate20Pro的最新广告,启用智利电视剧演员,针对iPhone手机进行了讽刺挖苦。
广告视频中,智利电视剧演员本杰明在深夜的郊外埋藏什么东西,而且一边挖还一边诅咒。结果镜头一跳转,原来是将一部非常类似于iPhone手机给埋了。
华为的花式吐槽不仅暗讽了苹果手机落后,没有性价比,还巧妙的为华为mate20Pro的夜拍宣传了一把。
华为吐槽苹果手机也不是一个短时间了,2017年苹果公司在九月份发布的iPhone8系列和iPhoneX三款手机,起售价分别是5888元与8388元,对比16年发布的iPhone7的售价5388,iPhoneX价格可是提了不少,但是iPhoneX的提价相比于iPhone8并没有多大的改进和亮点,而华为也不会放过讽刺苹果的机会,时隔一个月,华为不负众望跳出来,在社交平台发出这么一句话“感到失望吗?10月16日,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从未见过的惊喜!”
显而易见,华为的惊喜就是随后10月16日发布的华为mate10,首款AI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芯片,并且更为讽刺的是,华为发言的文字配图是一个一口一口被咬坏的烂苹果,其中的寓意不言而知。
今年9月,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上海发布了华为P20的新款配色以及最新的EMUI 9.0系统。华为何刚称,“目前拿到iPhone新机的运营商人士反馈,新款iPhone的拍照还不如华为P20 ”他还表示,苹果新机的发布对华为影响并不大,目前已经有大量的iPhone用户投向华为,华为P20的拍照技术,苹果还追不上。
华为怼天怼地怼苹果,华为出新款,苹果也必会是出镜的一个,华为把各项功能和性能逐一与苹果比较,完全不遮挡自己与苹果的竞争比较。
华为如此吐槽苹果,无非就是认为苹果产品差于华为,而华为也从不掩饰自己想要超过苹果的野心,余承东2013年就曾说过“华为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超过苹果的决心一定下,华为近些年在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广告宣传上投入大量心血,指望一天超苹果。
根据国际调查机构GFK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去年的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华为(包括旗下品牌荣耀)在中国市场上的智能机销售量是10255万台,销售份额占23%,排名第一苹果智能机销量7223万台,销售仅份额11%,排名第四。
(图片来源:腾讯科技)
2018年5月,IDC发布了中国2018年第一季度前五大智能手机排行榜,华为18年第一季度以21.1%的出货量和27.2%的市场份额占据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苹果以9.8%的出货量和11.3%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图片来源:IDC)
随后的8月份,IDC发布了第二季度国内手机排行榜,华为以28.5%的出货量和27.2%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苹果以7.0%的出货量和6.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五。
(图片来源于IDC)
华为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出货量增长了7.4%,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苹果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减少了几个百分点。
单从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和出货量来看,华为在中国市场占据方面要高于苹果,华为这几年大量的技术创新和迎合消费者口味儿,给华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带来的利好,是完全看得见的。
但毕竟,深闺里的媳妇不能不见公婆,对于华为,苹果也不能只看中国市场,2018年第三季度中,三星出货量第一,华为第二,苹果排在第三位。
从出货量来说,在全球市场上华为是要高于苹果的,但是考虑到企业的营收情况,苹果的利润暂居整个世界智能手机的一半以上,这个也是世界共识,华为手机的盈利能力在整个行业中,远远不能和苹果相比较。
(数据来源:Strtegu Analytics)
这几年华为,苹果在印度的市场占有份额很惨,市场定位中高端的华为和称之为土豪手机的苹果一直以来对印度这个13亿人口带来的巨大市场掀起半点风浪。
最近,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机市场出货情况,报告显示,排在第一的是我国国产手机小米,而作为国内市场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华为和苹果未能挤进前三,甚至前五都没能进得了。
而恰恰,印度人口众多,GDP增长迅速,被视为智能手机的下一个大市场,未来各大手机厂商的出货量增速,几乎就由印度市场决定。
相比于印度,华为在欧洲市场则顺利便捷的多,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18年全球手机在第三季度出货量市场分布,在欧洲市场,华为以22%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苹果以19%市场份额占据第三,第一是三星,显然在欧洲市场,华为更加具有优势。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欧洲市场来说更适合华为和苹果,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排在第二第三,华为和苹果的产品也是得到了认可,但是印度和欧洲是两个发展极端地区,如果华为和苹果把在欧洲的策略硬搬在印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而在技术上,欧盟委员会官网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华为研发投入为 104亿欧元,约等于811亿人民币,排名第六,苹果研发投入为95亿欧元 ,约等于741亿人民币,排名第七。
再者,华为全球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19.2%,苹果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4.7%。在研发投入增长率方面,华为研发投入增速为29%,超越苹果25%的增速。
华为大手笔的投入在成品上也取得了成效,苹果近些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比例越来越少,但还是通过提高价格在营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谓“研发不够,价格来凑”。
作为全球五大厂商之中的苹果和华为,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挤进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必有过人之处,对比于这两大品牌,苹果有独有的封闭操作系统ios和A系列处理器,能够在手机运行中保持高速,同时也能让软件变得更加规范,但是同时也限制了多软件的运用,安卓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页面切换领先iOS,对软件运用接受程度高,但与此同时,开放性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对手机性能也要求高。
同时在市场上,苹果手机大部分都是高端机型,价格4千,5千往上走,这对于一般普通消费而言,苹果就没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华为手机普遍价格2千左右,价格比较亲民,华为可以在销售上因为价格取得优势,但是近些年来华为手机价格跟随苹果一样也向上发展,这对于一些低能力消费群体就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整体上面,苹果硬件做工和精致程度要高于华为,而华为的各项综合配置也都比较高。
华为手机将战略定位在“精品手机”,目标直指三星和苹果,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前些年三星在国内市场大火,一直把苹果压在底下,就像前些年三星的新款Galaxy Note 8三星为打压自己的老对手-苹果,防止iPhone8发布会抢夺大部分用户,急匆匆定于8月23日在纽约Unpacked 大会上发布。
5月份,三星Samsung放出了一条全新的GalaxyS9广告「Moving On」,描述的iphone的使用者在使用手机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麻烦,电池老化,电话反应缓慢,APP打开迟缓,最后,这位女主角换了一部三星GalaxyS9,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则广告,三星毫无遮掩的贯彻一个原则——怼苹果iPhone怼到底。
虽然三星在全球的出货量排名第一,但是这些年随着三星负面消息的爆出,三星手机爆炸以及贿赂事件,三星在中国市场地位愈发下降,国内消费者也对三星敬而远之,三星在国内市场慢慢淡出了人们眼球。
随着智能手机的寒冬来临,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乏力这一趋势短时间无法改变,未来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厂商为了突出自身的手机的卖点与品牌的高度,相互之间进行激烈的公关进攻,做法难免大胆激进。
怼,逐渐成了一个厂商竞争最显眼的方式,但是毫无疑问,整个全球都提倡公平的竞争,华为在国内的口碑虽好,也附和国货自强的这大众心理需求,但毕竟要实事求是,勇于承认不足才会积极突破,不是简单满足心理上的一个YY,此前华为总裁任正非也坦言,华为现在的泡沫吹得很大,公司内部有些骄傲自满,此次广告事件,正是其心理的一个反应。
8,三星手机雪崩式溃败中国:从20%跌到0.8%_
日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由5年前的20%降到了——0.8%。
▲左: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三星中国市场份额跌至0.8%,右:GFK公布的2017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数据(图右由腾讯科技制图)
根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为14.72亿台,三星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3.17亿台,市场份额高达21.6%,占据全球第一。而根据GFK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为4.49亿台,换算过来约为全球市场的30%,而2017年三星总共在中国卖出了1107万台手机,市场份额仅占2%。
▲今年2月IDC发布的2016/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报告
三星,这个安卓时代的智能机王者,这个从功能机时代一路厮杀前进、造就市场传奇的传奇品牌;其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中国市场第一(超过20%)一路滑落到仅剩2%,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
那么三星是如何做到的呢?
1988-2013:广泛技术布局+精准营销战略, 一路攀升至市场老大
2018年除了是三星集团成立80周年外,还是三星手机推出30周年纪念。三星的第一款手机于1988年推出,跟摩托罗拉在1973年推出首部重达1.1kg的大哥大比起来,晚了15年时间。
因此,在1988年三星手机进入手机市场的初期,其实处在弱势阶段,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相比,既没有品牌优势、又缺少手机打造经验。不过由于对市场营销及品牌定位的敏锐捕捉,三星在功能机时代录序推出了超薄手机SH700、女性手机A408、MP3手机M188、彩屏手机T108、以及集蓝牙与视频等尖端技术的“商务时尚”手机D508,在功能机时代打下一片江山,2007年第二季度,三星取代摩托罗拉,占领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的位置。
而在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换潮流之中,才是三星真正一战成名的市场。
前文提到,三星集团的前身是创始人李秉哲于1938年成立的“协同精米所”的粮食加工厂,卖鱼干、蔬菜水果、面条等。随着战后韩国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扶持,三星企业开始快速发展,三星电子于1969年成立,随后从家电制造开始逐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逐渐掌握了内存、处理器、显像管、液晶面板等核心技术。
▲三星Galaxy S i9000
因此,在智能手机时代,三星几乎拥有智能手机上所有配件的研发技术,于是它陆续将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整合起来,保证三星手机拥有一流的屏幕、芯片、内存、CMOS、镜头。2010年3月,三星推出旗舰手机Galaxy S i9000,这款配备了4英寸800*480分辨率显示屏、搭载Exynos 3110处理器、后置500万像素+前置30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可谓一鸣惊人,在当时的智能手机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而在2011年,三星顺势推出Galaxy S2(GT-I9100),这是三星第一款双核手机,在短短85天内达到了500万台出货纪录,一举成为当时销量最高的手机。
2011年12月,三星以全球第一市占率甩开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等老对手,登顶全球最大手机最大制造商宝座。此后,三星又陆续尝试了大屏、曲面屏、光学变焦、安卓/塞班系统等多种技术,在发现市场突破口后集中资源轰炸,一时在全球市场风光无限。
2013年,三星通过优质产品+大规模广告与营销轰炸,推动其手机销量节节攀升,在当年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将近20%,成为中国最大手机品牌商,这也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三星的因其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的优势也开始凸显,但同时也埋下了隐忧——后来的HTC总裁王雪红曾经在当年的采访中表示,三星的屏幕等产品会由于要给自家手机的优先供货,导致HTC产品上市受限:导致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为、HTC、金立等不少手机厂商都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优先采购三星配件。
2014-2018:四大原因致节节败退,Note 7爆炸成最后一根稻草
在经过了2013年的“登顶”之后,三星虽然在全球市场一直维持着领先的地位,在中国市场却呈现出巅峰之后却持续下跌,落入节节败退的窘境。
1)国产竞争品牌快速崛起
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开始显露出进入成熟期的迹象,各厂商间的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产品开始走向同质化的开端。
上图是来自市场咨询机构Sigmaintell在2017年上半年的研究数据,我们从图中可以看见,自从2013年以来,华为、小米、vivo、OPPO这四大国产品牌都在快速崛起,尤其是华为、vivo和OPPO,自2013年以来都几乎是以直线抬升的涨势在掠夺中国市场。
通信行业资深分析师孙琦认为,而在这些国产竞争品牌中,对三星冲击最大的恐怕要数华为了。由于三星手机一直主打的高端商务形象已经被华为替代,消费者对三星品牌的认识度在不断下降。
通信产业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则认为,在同定位的产品竞争中,三星手机的品质不一定比其他品牌强上很多,但是价格却比竞争品牌高出很多。
2)本土化能力缺失:产品体验与渠道运营
在智东西对手机爱好者的随机走访中发现,手机产品的本土化能力薄弱是被一众消费者吐槽得最多的一点。三星手机的中文操作系统被他们调侃为“负优化”,“手机特别明显的越用越卡,如果其他手机用一年就卡,它只用半年。”
此外,三星手机的系统功能和易用性也被评价为“不符合中国人审美和使用习惯”,很多界面功能的安排逻辑、一些针对中国用户的小功能都不如华为、小米等品牌贴心,不过据称从2016年三星推出的Galaxy S7开始,三星已经针对这点有所改良。
另一位通讯业资深分析师则认为,三星的本土化做得不好,在应用市场、逻辑功能等方面都采用全球视角,没有像很多本土品牌那样针对中国消费者去做优化,这一点与摩托罗拉没落的原因非常相似。
此外还有,早在2014年,正是4G时代火热的萌芽期,不少中国手机品牌都在积极推出4G手机,运营商在加大对4G手机的补贴,但是据手机行业人士表示,由于三星对中国市场的把握偏差,彼时还在集中销售3G手机,导致分销渠道库存堆积,影响利润。
与这类似的还有三星对中国线下分销渠道掌控的薄弱。正如众多行业分析者指出的,vivo与OPPO的“逆袭神话”不得不归功于向对线下渠道的强大掌控能力与对潜在市场人群的深度挖掘、精准营销,从积极邀请流量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再到重点突出美颜、时尚等手机功能,不一而足。与之对应的,小米与华为荣耀则在此前重点布局了互联网营销模式渠道,打造了不少小而美的爆品。
反观三星,由于中高端市场受到苹果和华为的挤压,中低端产品却在性价比上弱于同行,在产品体验与渠道运营上本土化能力又较为薄弱。
3)人工智能时代的落后者
目前,排名全球前三的另外两位玩家——苹果和华为,都已经开始积极进军人工智能,从芯片、应用、生态等多方面发力。相对而言,三星在AI布局中属于最不激进的一方。
先拿芯片为例,在今年1月的CES 2018上,三星发布了最新旗舰处理器Exynos 9810,不过并没有搭载专用AI模块。与三星的“AI芯片”至今悬而未发相比,华为的麒麟970和苹果A11都已在其品牌机型中发布了将近半年。
在AI应用方面,三星打造集中在以Bixby为入口的语音、视觉、提醒、主页等功能。2016年10月7日,三星以2.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I虚拟助手创企Viv Labs,它就是Bixby的前身。但即便如此,一直到2017年11月,三星才在北京推出了Bixby的中文版。
总的来说,三星在手机AI应用生态打造方面相对不太激进,其围绕智能手机所构建的生态主要是以内容、资源整合为主,并没有集中打造一个可供开发者接入的AI平台。
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三星的硬件能力非常强大,但是AI能力确实是落后了。虽然三星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正在努力追赶,但此时再要超越苹果和华为已经有难度了。
4)Note 7爆炸事件成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说起三星手机,Note 7爆炸至今仍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负面事件。
从2016年8月末开始,三星在月初推出的年度旗舰机三星Note 7开始陆续在欧洲地区报出手机电池爆炸事件,造成用户损伤与财产损失,同期欧洲地区开始对这款手机进行召回。
9月2日,三星宣布开放全球召回,召回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50万部Note7手机——中国除外。8月26日,三星Glalxy Note7国行版在北京正常发售。
随着9月国行Note 7的发售,还有一份三星企业的声明,声明中表示目前在中国大陆销售的Note 7使用的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电池供应商,并不存在安全隐患。半个月后,三星公告首次召回国行1858台产品,但再次重申国行版不存在安全隐患。
然而从9月18日开始,中国用户陆续曝出了两出三星Note 7爆炸的新闻,但三星在经过调查分析后对此的回应是“为外部加热导致”,一直到同年10月11日,在国行版Note 7爆炸新闻接二连三曝出后,三星才宣布暂停Note 7生产,并召回全部国行版本。
在发生爆炸事件后,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形象一直不佳,在安抚消费者与复苏国内品牌形象方面动作较为迟缓,可以说是致使三星失去中国市场份额的最后一根稻草。至今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要求航班飞行期间禁用或者托运三星Note7手机。
印度市场已被超越,其他新兴市场也已受到冲击
说完中国市场,我们来说说印度。
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宣布完成了一项壮举——在印度市场正式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这是三星六年以来首次丢掉这项桂冠。
而根据IDC数据,在2017年印度销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中,只有三星一家是海外品牌,其余四家均来自中国:小米、vivo、联想(摩托罗拉)、OPPO。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近饱和、甚至逼近负增长的当下,印度等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不少手机厂商寻求增长点的重要市场。根据IDC研究显示,2017年印度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增幅高达14%,成为世界第一大快速增长的手机市场——其中53%的出货量来自中国手机品牌,2016年这一数字为仅34%。
通信行业资深分析师孙琦认为,三星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中的地位会受到冲击,因为从性价比方面三星品牌不占优势,生态也没有强大的抓手,所以三星的壁垒太低,在新兴市场份额会萎缩。中国手机品牌性价比较高,而市场份额主要受低端压制。
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印度只是一个开头,未来凭借着高品质、低价位战略,三星等手机品牌在每一个地方市场都会面临中国企业竞争,被超过或者挤掉市场份额。
但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三星在中国的“风光登顶”与“陆续下滑”正是中国手机厂商出海需要深刻借鉴的经历:一方面,你能否拿出适合本土化市场的产品?另一方面,当新兴市场的本土品牌崛起后,你能不能保持巅峰?一旦受到冲击、销量下滑时该如何及时处理?
韩国最大企业集团,李氏家族掌权80年
其实,我们所熟知的手机业务只是三星电子业务的一部分,而三星电子也只是三星集团的一部分。
三星电子主营业务包括四大板块(以下数据来自三星电子2017年12月Q4财报):
三星电子2017年第四季度营收为65.98万亿韩元(约合613.61亿美元),同比去年53.33万亿韩元增长24%;营业利润为15.15万亿韩元(约合141.3亿美元),同比去年9.22万亿韩元增长64%。
* 器件解决方案,营收占比48.6%,包括半导体和显示屏业务;
* 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营收占比38.6%,包括手机、电脑和网络系统业务;
* 消费电子,包括电视、空调、冰箱等,营收占比19.3%。
* 三星曾以80亿美元收购了Harman集团,获得汽车音响、专业音频、音响等业务,营收占比3.5%。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也是一间家族企业,由李秉哲于1938年创办——他是现任实际控制人李在镕的祖父——三星集团旗下拥有85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涉足电子、医疗、人寿、金融、建筑、酒店等领域,全球员工总数超过20万人,这种家族企业在韩国被称为“财阀”。
三星集团的发展史,可以看做了一部李氏家族的动荡史。三星集团——或者说李氏家族——在过去这整整8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一连串的嫡长争权、遗产争夺、政商暧昧、牢狱之灾、总统特赦、“老主”中风、“少主”继位等风波,跟TVB八点档点的家族争权桥段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三星电子副会长(副董事长)李在镕
而目前的三星“少主”,集团实际控制人、三星电子副会长(副董事长)李在镕曾在去年2月因贿赂朴槿惠及其亲信崔顺实而被拘押监禁。2017年8月,一家韩国低等法庭对他判处5年监禁,但他此后在今年2月被判缓刑,当庭释放,预计韩国最高法院最早在今年8月宣布最终审判结果。
然而“少主”的牢狱风波似乎并没有对三星集团的业务造成影响,相反,三星集团在2017年业绩大增,仅拿三星电子为例,2017年全年,三星电子预计总运营利润将达53.6万亿韩元,较之2016年的利润29.24万亿韩元相比翻了将近一倍,内存和OLED屏幕两大强劲需求对此贡献甚多。
不过,相较起三星集团的蒸蒸日上,三星在中国的手机业务,则是既跌宕起伏,又冰火两重天的另一个故事了。
结语:丢掉中国市场,然后呢?
虽然对于三星集团来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败退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但是作为曾经的中国手机市场王者,在短短5年内下滑到这种地步,还是让人唏嘘不已。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败退,说明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全面胜利,至此我们看到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在前沿技术、用户体验、本土服务等多方面已经全面领先于日韩欧美品牌。如果说目前这场较量还只停留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手机市场上——那么这场较量有可能随着中国手机品牌出海而逐渐蔓延到全球。
也许很快,三星手机丢掉将并不仅仅是中国市场这一块蛋糕。
此外,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败退也对国内手机品牌商出海提供了教训,在产品、服务、用户体验等方面要进行深度本土化,当新兴市场的本土品牌崛起后,仍要保持竞争力。
对于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如此夸张的份额下降,三星移动部门总监DJ Koh曾经在今年3月23日的股东大会上向股东道歉,并表示将会重整中国三星组织架构来加快决策速度,以改善这种情况。而根据韩国先驱报网站报道称,三星为了拯救在华份额,可能会在中国推出一款中端手机,属于S高端手机的迷你版本。
9,耄耋的三星,步履蹒跚_
文|王垚封成,编辑|封成
这是一个独属于李氏家族的帝国,其内部权力的移交方式也如同封建王朝一般——子承父业,兄终弟及。
在韩国,有人赞美它,有人咒骂它;有人将它当作国家的名片而骄傲,有人因它垄断了市场而愤懑,可无论如何都没人敢无视它。“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的事情有三件,税收、死亡与三星”,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正是这样的心绪。
可辉煌必然会落幕,巨头也终将陨落。历经八十载的迟暮帝国虽在,却早已不复当年的强盛,只能在时代的浪潮下风雨飘摇。如今的三星早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印象中那个触手遍及各行各业,掌门人咳嗽一声整个韩国都会感冒的庞大集团了。
01
商海沉浮八十载,超越代际的三星已经成为管理学研究难以绕过的范本案例。1938年李秉喆以3万韩元在韩国大邱市寿洞创办的三星商会俨然是这个王朝的开端。王朝的兴盛不仅仅反映了三星的发展,更代表整了个韩国经济的崛起。追根溯源不难发现,三星所走的每一步都和国家政策有诸多联系。
40年代,土地稀少的韩国国民生活的必须物资大量依赖进出口贸易,28岁的李秉喆就带着满船的干鱼和水果频繁往返于东南亚和韩国。
(图为李秉喆)
50年代,政府政策向制糖和毛纺等日用消费品倾斜,三星进入日用消费品产业依靠垄断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往纤维制造业进军。
60年代,韩国产业政策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三星大力扩展国外市场;差不多同时,韩国又发布了电子工业振兴五年计划,三星开始进军电子工业,然后建立了三星三洋,三星NEC以及今天帝国的支柱——三星电子。
70年代,政府号召发展“重化学工业政策”,三星石化,三星重工,三星造船,三星精密等相继产生,为韩国GDP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80年代,政策转向汽车、电子等尖端技术,三星又逐步加大了电子、半导体、通信、航空、遗传工程、精密化学等产业的投入,使得在这些领域韩国在90年代就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1987年,三星发生了近50年来首次最高权利更迭,李秉喆逝世后,被誉为“孤独天才”的李健熙登上三星的舞台。但历史并没有带给他像其父亲所遇的那般利好环境,反而遭受了双重打击。
(图为李健熙)
政治上,韩国民众对于大企业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开始觉得原本认为的“国家支柱”其实是“阻碍社会发展,造成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源”。经营上,冗大三星的成本居高不下,管理制度成为阻碍。
困厄之际,那句“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的口号从他嘴里喊出,三星则经历了从1993年-2003年长达10年的变革运动,史称“新经营运动”。不仅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顺利渡过了亚洲金融风暴。
接着李健熙一路披荆斩棘,不仅使三星跻身于全球五百强的上市企业,也成为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到电子、金融、化工、军工、重工、物产等多种方面。集团旗下涉及到各行各业近80家子公司,曾以最高占韩国25%的GDP,在成就韩国科技之梦的同时,构筑出了一个传奇的帝国。
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在2013年达到历史的顶点,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三星电子造就新高峰、继续与苹果抗争的时候,命运的玩笑在2014年来临。72岁的李健熙中风陷入昏迷,儿子李在镕临危受命。
(图为李在镕)
当历史的进程加快,竞争聚焦在潮流前沿的时候,大象三星的新任掌门人能否顺利接交接棒,使三星稳步向前,每一个人都在拭目以待。
只不过最近关于三星的消息实在称不上喜人。12月12日,中新经纬报道,韩国三星电子位于天津的手机制造工厂,即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产。
02
早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蒸蒸日上的三星便展露出了一丝颓势。
2014年末,当躺在病榻上的李健熙同意了价值8400亿韩元的资产转让合同,曾经被称为三星集团在军工国防行业招牌门面,可以独立生产装甲车以及自行榴弹炮的三星Techwin,宣告正式改弦易旗帜,转投韩华集团的门下。
这不过是个开始,仅仅半年后,韩华集团又完成了对三星集团旗下,三星商业设备和三星泰雷兹两个子公司的收购程序。被收编后三星Techwin更名为韩华Techwin,与老东家再无瓜葛。自此,三星集团与军工产业缘分已尽,韩华集团跃居韩国国防军工产业的第一把交椅。
三星通用化学公司同样花落韩华,与之一并转让的,还有三星所持有的同法国达道尔集团合资的三星道达尔公司股份。而三星化工的另一大臂膀,三星精密化学也于2015年底出售给了乐天集团,失去了左膀右臂意味着继军工之后,三星集团再次退出了化工的赛道。
纵观全局,三星集团在军工与化工领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流动资金以及让李在镕顺利接班,在他上任之前,李健熙便抛售了大量盈利不佳的非核心资产。
然而新掌门人李在镕接班之后,三星糟糕的处境依旧没有迎来转机。因note7召回事件而损失超过10亿美金的三星,不得不再次剥离“非核心”资产筹集现金,其中就包括了硬盘厂商希捷、芯片公司Rambus、半导体制造设备厂商ASML,日本电子公司夏普等多家公司的股份。
除了这些被三星抛售的产业之外,剩下绝大多数产业也不过是在苦苦支撑而已。
以曾位列世界500强的三星物产为例,其建设部门成绩固然傲人,吉隆坡双子塔、迪拜塔等世界知名地标建筑身上均流淌着三星的血液,但在萧条的行业大背景下,营收也没能与大宇建设以及GS建设拉开差距;三星综合商社始终在第二三位徘徊,难以超越Posco大宇;三星时尚部门虽然依旧是韩国本土高端服装品牌的代表,但面对着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始终无法解决低端产品线拓展艰难的问题。
世界十大造船厂之一,曾在2013年以一己之力碾压了中国80家重点造船厂利润之和的三星重工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受及行业不景气及产能过剩影响,三星重工今年二季度亏损高达1.26亿美元,甚至提出员工进行无薪休假以帮助公司渡过难关的要求。据韩媒报道,三星重工与韩国另外两大造船厂很有可能会在一年之内合并成两家。
作为制造业的重要部门,三星汽车更是早在1995年便已经实质破产,目前由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实质掌握70%的股权。从建立伊始,三星汽车所制造的不过是只在本土有销量的“贴牌”汽车而已,唯一的“进步”就是早期贴牌日产,后期贴牌雷诺。三星汽车在韩国之外鲜有人知,其影响力根本无法与现代比拟。
三星集团涉猎的业务面固然十分广泛,可专精的却寥寥无几。除开以上几个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支柱产业,其火灾、保险、证券、信用卡、航空、网络、生命等业务的存在感则显得十分稀薄,绝大多数仍属于在韩国国内借着三星的名头圈地自嗨的程度,永远走不出国门。
和昔日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柯达一样,三星也快成为盛极而衰的典型了。
03
其实在内忧外患之下,三星帝国的衰败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三星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企业的成功传承是家族昌盛的根基,随着帝国的壮大,李氏家族的成员们也纷纷加官进爵。这个企业上下所有成员均众星拱月般围绕在掌门人的统治之下,模仿日本财团而形成的秘书室也为李氏家族所服务。
如此独特的体制使得三星集团在进行内部权力交接时,必然会经历一场不见刀光的斗争,对集团高层产生一次动荡。其次,这也使得掌门人在集团内部拥有着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这样自上而下的高度集权,在危机时提高了它的执行力,却也在盛世时抹掉了其内部自我改良的基因。
而且三星历代掌门总有干涉政治的传统,早在李秉喆时期他便坚定地站在了朴正熙一方,后因卷入了政治斗争而被迫捐出了绝大多数家产。而后李健熙也因被人检举涉嫌建立秘密资金、非法转移公司经营权和向政府官员行贿等被起诉,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后有幸获得大赦。
如今的掌门人李在镕也因行贿罪被判处两年半。于商业公司而言,与政治的牵连固然有利于其商业活动,哪怕对三星这样庞大的帝国来说也不例外。可过于紧密的牵连除了可能遭受秋后算账的风险之外,往往意味着在很多时候,集团需要做出违背与自身利益的选择。败走中国的乐天便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抛开三星内部的原因,外部各行各业竞争对手的崛起,也是其旗下诸多子公司全面衰退的关键。三星集团虽名动一方,但细分下来其旗下的各个子公司之间其实并无瓜葛。
就像将阿里、小米、移动、大众强行融合到一起一样,体量看似大得惊人,实质上对于其本身的业务并无太大助力。面临同行的竞争,枝条繁茂的三星自然无暇顾及各行各业,只能将重心放在一处,被放弃的业务只能放任自流。另一方面,许多子公司处在行业衰落的大背景下,亏损俨然成了无可抗争的潮流。
正是为了收缩力量,解决广而不精的问题,三星集团多年来才一直抛售“非核心”资产向三星电子倾斜资源。从结果上来看,这一举措确实将三星电子从一棵幼苗,培养为了参天大树。时至今日,对于日渐式微的三星帝国来说,李承喆于1969年创办,李健熙于1988年变革,并由李在镕接手的三星电子,俨然成了三星帝国所坚守的最后一块堡垒。
但这样孤注一掷的行为也埋下了一个隐患:营收占据了三星集团近七成,利润占九成的三星电子稍有闪失,便会将三星集团推向风口浪尖。
因此李家三代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三星集团这座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坚固堡垒失守的。然而历史进程从来不会以个人意愿而转移,昔日金不可摧的城墙上,裂隙早已经出现。正是三星电子主营产业之一的手机市场,更准确来说,应该是中国的手机市场。
04
2018年全球手机市场始终是三星、苹果、华为这御三家的游戏,后两者在销售量上互有胜负,不分伯仲,却始终无法撼动三星全球第一的宝座。根据IDC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三星依旧以20.3%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风光无限。
可光芒的背后是难以掩盖的黯淡。在国际市场,三星手机凭借五分之一的份额高高在上,睥睨群雄;在中国市场,三星却卑微到了尘埃里,不到1%的份额只能让它无奈地被归类于others一栏中。其最基本的原因自然是国产手机的全面崛起,使其产品失去了竞争力。
2013年是三星手机在中国最后的闪光年份,那一年三星手机在国内依旧以18.7%的市场份额位列榜首。大概时任三星中国区手机业务负责人李仁钟怎么也不会想到,三年来成倍增长的销售额会在达到高峰时戛然而止;更想不到一年后与三星并列与神坛之上的,不是苹果,而是销量不及其三分之一的小米。
虽然在2014年,三星仅以0.4%的微弱劣势略逊小米一筹,守住了品牌最后的尊严。可三星却无暇庆幸,因为它在猛然回首间发现,不仅仅是小米,联想、华为、酷派等发展也同样迅猛,仅仅只落后它1-2个百分点而已。
狂澜既倒,大厦将倾,走下了神坛,褪去光环的三星最终也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位,当时间来到2015年,在市场前五位的排行榜上已然没了这位昔日霸主的身影。小米、华为、苹果、OV,这也是今日国内手机市场的格局。
在面对崛起的国内厂商们推出的主打性价比,定位4000-的产品时,三星显得进退失据——一味地打造着贵而美的高端旗舰,却忽略了中端市场,缺乏有竞争力的中端机。竞争力在高端市场意味着新技术,而在中端市场则意味着性价比。
时至今日,三星在中端市场依旧无力回天。根据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三星在我国销售的所有手机产品中4000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占比64.3%,1000-2000区间的低端产品则为26%,合计90.3%,几乎完全拱手让出了2000-4000价位的中端市场,全靠一款S8苦苦支撑。
而且根据超过六成的占比不难看出,三星依旧希望寄托在了4000+的旗舰机型上,希望通过旗舰机型的销量来带动整体利润的提升。而在2015年,1000-2000价格区间的市场还是能为它贡献出50%的销售占比的,这一部分市场的萎缩主要取决于其自身产品的性价比,稍后会有提及。
不过手机就像是一个RPG游戏,换了地图,敌人的等级自然也一并上升了。高端市场上,三星一直都与苹果正面交锋。在中国市场这场战争显得更为惨烈。因为在这里,三星乃至所有的Android都缺少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盟友——Google play。
正是少了这个能与Apple Store分庭抗礼的应用商店,才造就了如今国内安卓应用软件群魔乱舞的怪相。一款地图软件都试图索取联系人、相机等权限这种励志故事自不必多说,同一厂家一系列APP牵一发而动全身式的连锁启动更是有情有义。
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这APP软件的不自律,导致一部分用户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价格更高,却也有着更佳用户体验的苹果手机。
同一件产品,拥有品牌效应只会比没有品牌效应的只高不低,而在一般市场上,高价格意味着高品质,也会在提高产品利润的同时带动品牌形象。多年来的精品路线,让苹果手机注定要比安卓手机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也更容易让消费者们接受。
相比之下,note 7爆炸问题而引发的信任危机,则极大降低了三星的品牌力,之后一系列极其错误的公关应对方式,更让其声誉降到了冰点,消费者们自然不会轻易地像接受苹果那样接受三星的品牌溢价。
时至今日情况只会显得更加糟糕。几年前,消费者们的对于高端机型的选择只局限于苹果与三星Galaxy之间,那时候中兴、华为、联想、酷派这四大国产品牌,细细数起来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完全依靠运营商的合约机活着。
然而随着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崛起,依旧会选择安卓机型的用户也难免被再一次地分流,毕竟作为我国民粹品牌的华为,浴霸总令人欲罢不能。
不过实际上,中端产品的缺失也不是三星产品线的问题,比如小米就缺少了高端产品,苹果一年就一款高端机型,只有华为算的上低中高产品线齐全,可大家不也一样活得有滋有味么。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缺失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在销量与利润上二者得一,让经销商有利可图,便是成功的产品线。
可三星显然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05
从结果推论过程,中低端市场缺失几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似乎但凡对手机市场稍有了解的都能指出这一点,三星会看不出来吗?
当然不会,事实上三星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所在。在中低端市场彻底失守之后,三星便已经做出了反攻中端市场的决定,并为之单独推出了一个系列产品——A系列,但也仅此而已了。在这个本应是自救的行为中,三星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的求生欲望。
可能相当一部分用户都没有关注过这个系列,不过也不成问题,毕竟它的存在感实在是太过稀薄了,未来可能也高不到哪里去。没有任何特点的A系列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很难收获成功。
以今年上半年发行的Galaxy A8+(2018)为例,这曾是三星今年上半年的主打机型,然而才推出没多久,法国人就迫不及待地站出来唱了反调。经过法国第三方拍照测评机构DxO的一系列测评,最终对其给出的评分仅为79分,完全对不起其高达4388元的发行价格。
在同价位中,它需要面对的是评分高达102的华为P20、为黑科技与发烧而生的小米mix2、照亮所有美的VIVO X21、拍照更清晰的OPPO R15等对手。就像是一只温顺的绵羊被扔到了一群饿狼中间,毫无竞争力。不到2万台的销量甚至没能让它出现在上半年的销售产品列表中。以至于三星早早地便知难而退,只在香港销售,放弃了大陆市场。
同样是A系列,同样是上半年,同样是毫无竞争力。定位中低端市场,售价高达1999却只搭载了晓龙450芯片的A9 Star Lite也像是一只绵羊一样,掉进了水里都没能掀起一点浪花。
彼时,同等的价位可以买到搭载骁龙710的小米8e又或者麒麟970的荣耀play,两者无论哪一方面,均呈现出全面地碾压姿态。而同样搭载了骁龙450的vivo y85售价仅为1598元。
如此高配低价不禁让人陷入沉思,这部手机究竟是谁在买,又是靠什么在买,情怀么?还好时间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这部手机确实没人会买……塑料的外壳、不变的外形,要性能没性能,要手感没手感,只有价格上独树一帜,这一系列会凉的如此彻底也就不足为奇了。
或许这一切是来源于三星的傲慢,在全球市场的成功让他们误以为只要贴上了三星的logo,哪怕不需要额外创新也能让消费者们趋之若鹜。又或者他们真的降不下成本,打不了价格战:不止有一位三星员工透露,哪怕如此高价低配的A9,每卖出一台依旧要亏损600+人民币。
06
是性价比,让三星在竞争中失去了曾经在产品列表占据半数的中低端产品,也造成了三星A系列如今的窘境。
不得不承认,三星高端旗舰产品依旧无愧于机皇之名。但就像是大师们永远不了解为什么青铜玩家总要先通过一场厮杀,证明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补兵一样。在这个段位上,我们消费者们看重的就是性价比。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厂商即便赔本赚吆喝,也要在中低端市场塑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三星也在做,但从A9的例子来看,只能说明其单台手机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些,哪怕在亏损600元的情况下也完全无法与同价位、同配置的友商竞争。
在手机、汽车甚至整个制造业,在展望一家厂商的未来时,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产业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目前国内的四家产商中,除了曾经因为产量上不去而常常被吐槽为“饥饿营销”的小米选择了OEM模式的代工之外,华为、vivo、oppo均有着属于自己的工厂。
三星固然有着自己的工厂,但却与几家国产厂商产销一体,成本均摊的模式不尽相同,三星的工厂与销售则完全独立,自负盈亏,仅仅只是共同拥有一个三星的前缀而已。
产能为全球业务服务的三星工厂,自然不会因三星电子在中国区的艰苦现状网开一面,调低统一的出厂价格,况且三星工厂的物料均由三星鹏泰垄断,垄断往往就意味着暴利,也就意味着还没踏入价格战的战场,三星在成本上就已经输了。
同样选择了OEM代工模式,同样因性价比而遭人诟病的苹果,却在订制价格方面有着远比三星更为灵活的空间,因为不同于三星的一口价买卖,作为商业合作的双方,代工厂与厂商之间是由讨价还价余地的。
像苹果这样产品型号少、数量大且不担心销量的大客户,在其御用代工厂富士康面前,拥有着通过讲价将采购成本降到最低的资本。即便在产品降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亏损自身以及经销商的利润。近日从苹果内部传出的消息来看,为应对iPhone XS销量不佳的问题,苹果决定大幅调低售价。
同时,作为一家研发中心制造工厂遍布全球的大公司,三星的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研发成本,注定会十分高昂,只有保持高营收高利润才能维持正常运营,不会轻易降低售价,没办法像一些中小型厂商那样灵活转身。
而且盲目的降价也会形成价格洼地,在中国区过低的价格只会影响到三星在全球其它地区的销量。就如同我们现在在选购某些产品,会因为国行价格过于高昂而选择港版或日版一样。
也曾有人提出过推出中国区特供版的想法,但在惨淡的销量面前,他们最终也都知难而退。
过少的销量会在无形中拉高了单台手机的成本价。专有的流水线以及前期研发的费用属于固定投入,而这些资金需要分摊到每一提出厂的手机上面。即在生产规模足以支撑的情形下,同一型号的手机产量越多,分摊的研发成本变越少,总体成本自然也就会随着产量的上升而下降。
07
除开关键的产品问题,三星在其他方面或多或少也都存在一些欠缺。
比如说人事变动与公司本土化。单单中国区最高级负责人,三年之间就连换了三任,每当一位负责人通过惨淡的业绩交了学费,学到了经验并也愿意通过变革来改变现状时,也到了他该下课的时候。后换上的新人也只会遵循着这个过程,如此循环,积累下来的只有学费而非经验。
而且除最高负责人之外,公司内部掌握话语权的高管大多是韩国人以及掌握韩语的朝 鲜族人。一位三星员工称,公司内部只要有韩国人的邮件便用韩语,有韩国人的会议也用韩语,得势的也都是会韩语的朝 鲜族,根本没有本地化可言。
中方团队知道怎样的发展战略更适合中国市场,然而却因为人轻言微,没有任何话语权,其结果就是推出的产品无法与国内消费者产生任何感情上的共鸣。至于情怀?现在还能谈情怀的大概也只剩下SONY一家了而已。
而且note7事件之后,三星就像是掉进塔西佗陷阱,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这不仅损害其自身的品牌声誉,也损害了渠道。
所谓渠道,要么像小米那样借着互联网的东风,主打线上,时不时造出个话题刷刷存在感;要么像oppo、vivo那样深耕线下,挤压其它传统渠道的厂商;要么像华为那样,线上线下两手抓,并且两手都很硬。
在线下渠道,自品牌力度下降之后,各大卖场中三星的专柜也逐渐被oppo、vivo以及华为所蚕食,毕竟经销商与三星之间只是以利益做为纽带,可以同甘,但绝不能共苦。OV两家则与渠道商采取了更为“共同体”的合作方式:采用共同持股额模式达成了深度捆绑和长期捆绑。
三星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营销上一手缔造的灾难,去年10月,三星同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合作,为某一趟航班上的200名乘客送上了最新的Galaxy Note8手机,以消除部分航空公司禁止带三星手机上飞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唯独忘记了被伤害最深,也是体量最大的中国市场。
以至于广大中国消费者只记得三星出事后,拒不承认、绝不道歉、无耻甩锅、无奈打脸的可笑形象,再加上先前那句重视中国市场,显得嘲讽意味十足。
正因如此,哪怕牵手华宇晨,张艺兴,赞助苏宁足球俱乐部,又在今年双十一做足了活动,将旗下S轻奢版大幅减价1700元,也没能在双十一打一场翻身仗,最终只落得个销量第十的下场。
说起来,还是营销方向错了,毕竟有些事情真不是简单靠时间就能忘记的。可能对于消费者们来说,一句满怀诚意的道歉远比讲价来的更有效果。诚挚地道歉估计是等不来了,毕竟留给三星的时间不多了。
有关营销这里还可以插播一件趣事,三星10号举行的A8s发布会上,与Supreme跨界合作更是闹出了一个大乌龙,此Supreme并非彼Supreme,事后更是遭美国正版Supreme亲自打脸,称从未与三星合作。李鬼遇上了李逵,尴尬异常,也算得上是营销鬼才了。
真相被曝光之后,要么被人解读为三星对于中国市场毫无诚意,要么被人解读为是病急乱投医,可无论哪一点,对于三星本就破败不堪的品牌形象来说,都是雪上加霜。
08
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当时的霸主诺基亚败给了苹果,失去了这块最大的市场,自那时起便一蹶不振。现在历史似乎又一次倒带重来了,三星也如同当年的诺基亚一样,失去了中国这块目前来说最大的市场。
正应了杜牧的那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不信你看,在未来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印度,三星也正逐步失去以往堪称绝对的话语权。
当然,最后还有一点希望大家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三星手机不过是三星电子的一个子集,百分之一后面隐藏着的是可怕的百分之三十。
凭借着实力深厚的闪存、屏幕、半导体等产业,今年一季度,三星电子在中国的销售额为13.01万亿韩元,占全球销售总额的30.5%,超过了韩国、欧洲、美洲及其他亚洲市场,手机市场的失利算不上伤筋动骨。
三星电子在国内真正发力的是元器件市场。中国的手机市场早已是红海,比起和友商们惨烈搏杀,或许深藏功与名,蜕变为组件供应商,在元器件市场继续呼风唤雨才比较适合三星。
至于手机,过去的便让它过去了。即将到来的5G与折叠屏也许会带来机遇,但注定无法让三星重现昔日的辉煌。
八十岁的三星,老了。
参考资料:
(1)何健. 后发企业经营研发跨国战略研究
(2)金贤洙. 彭剑锋,三星人才经营的演变
(3)张静波. 可怕的三星帝国
(4)电科技. 帝国夕阳,三星王朝权威下的辉煌与昏聩
(5)青蛇先生. How did Samsung fuck up in China?
(6)金贤洙. 三星会被华为干掉吗?详解三星的辉煌与危机
以上是 三星2013手机报价,三星手机2013款价格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dzbk/66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