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40系列发布会,mate40重量
1,mate40重量
mate40重量重量如下:
1、玻璃版:约188克(含电
2、素皮版:约184克(含电池)。
华为Mate40是华为研发的智能手机,搭载麒麟9000芯片,采用6.5英寸的68度曲面屏,分辨率为2376*1080。
华为Mate40采用了6.5英寸的68度曲面屏,有亮黑色、釉白色、秘银色、绿色和黄色五款配色。
扩展资料:
2020年10月10日午间消息,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宣布华为将于北京时间10月22日20:00举办全球线上发布会,届时将推出新一代旗舰手机Mate40系列,以及麒麟9000芯片。
2020年10月22日晚,华为举办全球同步直播的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其旗舰产品Mate系列的最新版本Mate40系列新品。华为Mate40(8GB+128GB)4999元,华为Mate40(8GB+256GB)5499元,于12月21日开售。
参考资料来源:
华为官网--HUAWEI Mate 40
mate 8机身重量约185g,更多相关参数信息建议您可以登录华为官网来进行查询。
2,中国最先进手机芯片为几纳米?_
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手机芯片为5纳米(截至2021年),是华为的麒麟9000 5G SoC芯片。其次就是紫光展锐推出的唐古拉T770芯片,该芯片定位中低端手机市场,基于6nm工艺打造。
中国最先进手机芯片为几纳米?
工艺方面,麒麟9000 5G SoC芯片,拥有业界最领先的5nm制程工艺和架构设计,最高集成150多亿晶体管,是手机工艺最先进、晶体管数最多、集成度最高和性能最全面的5G SoC。
相关新闻: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麒麟系列芯片9月份以后将无法再生产,华为Mate40将成为搭载高端麒麟芯片的“绝版”机。
麒麟9000是华为海思2020年推出由台积电代工的首款5nm芯片,但如果真的要称的上是完全的纯国产的话,那么这个芯片从一开始的所有零部件、装配的各种设备、原材料、工艺等各种技术都要是国产的,才算的上是真正意义的纯国产。更重要的是在芯片制作过程中,DVA光刻机是一个很关键的仪器设备,这个设备还没有完全的实现国产。但是我国的科研人员也真正努力地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DVA光刻机器。如果这个机器真正的实现国产了的话,中国芯片就离纯国产更进一步了。
芯片领域,除了华为,还有紫光展锐
华为麒麟处理器退场后,芯片市场出现巨大缺口,这给紫光展锐创造了快速成长的空间。不仅如此,华为事件还让国内手机厂商产生备胎意识,各大品牌相继寻找备胎。而紫港展锐作为本土厂商设计厂商,无疑是最好的备胎之一。
单从实力角度来看,虽然紫光展锐和华为海思是国内最出彩的两家芯片设计企业,但两家厂商芯片设计能力却有很大差距。
以产品为例,紫光展锐现阶段最出色的芯片是唐古拉T770,该芯片定位中低端手机市场,基于6nm工艺打造。
而华为海思旗下最出色的处理器是麒麟9000,虽然是一款一年多前发布的芯片,但无论产品定位还是制程工艺,麒麟9000都领先唐古拉T770。
3,华为mate40pro 价格约多少人民币?
华为 Mate 40 Pro目前华为商城官网在售的有:
全网通 8GB+256GB版本售价6999元,
全网通 8GB+512GB版本售价7999元,
全网通 8GB+128GB版本售价6499元。
您可以登录华为商城官网了解更多信息,手机产品属于快消电子产品,华为商城的电子产品价格也是会随着市场情况而有一定的调价优惠,最终以华为商城页面价格为准。
r4以前也是二三十块的 是后来降价的 当年最好的还是章鱼车还是花钱买的 现在都没人要了 sr应该在100之内吧 到时候pro的价格也会降
四种类型:6499元,6999元,7999元,8999元。
华为Mate40系列国内售价也在此次新品发布盛典公布,其中华为Mate408GB+128GB版售价4999元,8GB+256GB版售价5499元;华为Mate40Pro8GB+128GB版售价6499元,8GB+256GB版售价6999元,8GB+512GB版售价7999元;华为Mate40Pro+12GB+256GB版售价为8999元。
华为Mate40RS保时捷设计12GB+256GB版售价11999元,12GB+512GB版售价12999元,12GB+512GB典藏版售价13999元。此外,华为Mate30EPro5G也同时发布,8GB+128GB版售价5299元,8GB+256GB版售价5799元。
扩展资料:
其中华为Mate40Pro和华为Mate40Pro+延续88°超曲环幕屏设计,左右边框臻于无形的超曲环幕,画面向更广处延伸,带来更为沉浸的视觉体验,观感十足震撼。
更小的前置摄像头模组,在压缩组件空间保障屏幕整体性同时,集成多个精密器件,实现前置超广角拍摄、3D面容支付、AI隔空操控等强大功能。而实体音量键的回归,以及虚拟音量键的保留,结合全新智慧防误触技术,则让用户操控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资料:人民网-华为Mate40系列国内发布 售价4999元起
这个为时过早。
mate40系列一般要到九月份才发布。现在网上只有概念图及猜测的配置。海外发布会结束后才能得到具体的硬件配置,国内发布价具体要到发布会结束才能明确。
望能帮到你!
惊喜还是失望?华为mate40Pro或上六千,配置很全价格感人
4,华为mate40虽然性能强悍,但是也有一些短板,这些短板都有哪些? - ...
就在此前的时候,华为正式召开了Mate40系列全球线上发布会,备受关注的全新华为Mate40系列旗舰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在发布会上,发布了华为Mate40 Pro、华为Mate40 Pro+等产品。
现在华为Mate40系列共有四款手机,分别是华为Mate40 、华为Mate40 Pro、以及华为Mate40 Pro+和华为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华为Mate40 Pro共有五种配色,分别是亮黑色、釉白色、秘银色、夏日胡杨和秋日胡杨,其中夏日胡杨和秋日胡杨为素皮材质,亮黑色、釉白色为亮面玻璃工艺,秘银色为磨砂玻璃工艺。
华为Mate40 Pro的正面为一块6.76英寸的双曲面屏幕设计。这块超曲88度OLED环幕屏的观感非常震撼,屏幕的两边可以看到无边的效果,能够带来更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在触感方面,这块屏幕也带来了行云流水般顺滑触控体验,手指滑动到边缘,没有边框阻拦极为顺畅。
事实上,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华为每一年的旗舰机型,以摄像头模组为核心的外观设计都会大改。今年的 Mate 40 系列,后置摄像头并非传闻所指的八边形设计,而是一个环形,同时依然带有徕卡认证标志。最近几代,华为手机是拍摄能力的标杆。今年的华为Mate40Pro后置超感知徕卡电影五摄像头,采用标志环形星钻设计,辨识度超高,从左到右五颗摄像头分别为800万像素多反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5000万像素超感知镜头、3D深感摄像头、1200万像素长焦摄像头和2000万像素电影镜头,支持超广角拍摄、10倍光学变焦和100倍双目变焦,在拍照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
Mate 40 Pro 的电池容量为 4400 毫安,和上一代没有变化,得益于新的芯片制程工艺,新手机相对之下功耗更低,续航时间更长。同时,新机首发了 66W 超级快充,充电速度有了 1.6 倍左右的提升。
事实上,全新的华为Mate40系列,最厉害的还是全新麒麟芯片,麒麟9000芯片采用5nm工艺制程,并且突破性地带来了8核CPU+24核Mali-G78 GPU,还有2大核+1小核NPU,性能比骁龙865Plus芯片还要出色,整体性能要强10%,能效高25%。
当然,说到华为Mate40系列的短板,其实是非常少的,第一个短板是没有上高刷新率,第二个短板是mate40pro后置主摄没有光学防抖。当然,这些缺点并不足以掩盖华为Mate40系列的优点。总而言之,今年的Mate40系列手机非常厉害。
华为mate 9:搭载的麒麟960芯片,八核 + 微智核i6,操作系统为华为 emui 5.0(兼容android 7.0),第二代徕卡双摄像头:2000万黑白+1200万彩色,2倍双摄变焦大光圈模式2.0,前置摄像头800万,f1.9光圈,自动对焦。4000mah大电池,emui5.0智能系统,新一代高性能hi6403音频芯片,横屏立体声,5.9英寸屏幕,1670万色,色彩饱和度(ntsc):96%(typ.),分辨率fhd 1920×1080。双卡双待单通
5,华为mate40e和mate40的区别" title="华为mate40e和mate40的区别">华为mate40e和mate40的区别是什么?_
从官网数据中可以看出Mate40E是外观、重量和Mate40一模一样,但处理器有所改变的Mate40阉割版,降档配置麒麟990E芯片。在颜色上Mate40E减去了素皮版绿色和黄色选择,只提供黑、白、银三款颜色可选购。此外两者后置相机配置有所不同,Mate40E后置相机主镜头有改动,取消5000万像素超感知镜头,采用6400万像素高清镜头。
2021年3月10日,华为Mate40E正式上线,定价为8+128G版4599元、8+256G版5099元,外观与Mate40如出一辙,但定价比Mate40便宜了400元,显然Mate40E比Mate40有所阉割,但它们之间有何不同,这是许多朋友关注的问题。
Mate40E 和 Mate40 之间有什么区别?
其实,从官网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Mate40E是外观、重量和Mate40一模一样,但处理器有所改变的Mate40阉割版,就如同Mate30E Pro和Mate30Pro之间的区别那样。
而通过官网数据对比,它们之间存在以下三大方面的区别:
1、处理器不同
Mate40 采用的是麒麟9000E芯片,基于5nm制程工艺,采用A77大核,主频性能高达3.13GHz,GPU为Mail-G78架构。
Mate40E 采用的是麒麟990E芯片,基于7nm制程工艺,采用A76大核,主频性能最高支持2.86GHz,GPU为Mail-G76架构。
2、后置相机配置不同
Mate40后置相机采用:5000万像素超感知镜头(广角、f/1.9)+16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f/2.2)+800万像素长焦镜头(f/2.4、ols)+激光传感器。支持照片最大分辨率8192x6144像素,支持1080p@960fps超级慢动作视频。
Mate40E后置相机采用:6400万像素广角镜头(f/1.9)+16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f/2.2)+800万像素长焦镜头(f/2.4、ols)+激光传感器。支持照片最大分辨率9216x6912像素,支持720p@960fps超级慢动作视频。
从参数对比来看,两者的主镜头配置不一样,其他配置参数一致,两者拍照之间的区别不会很明显。而Mate40的主镜头虽然像素低于Mate40E,但却能支持更高级别的超级慢动作视频,反之Mate40E的成像分辨率会更高一些。
3、机身颜色
Mate40有5款颜色可选,但Mate40E仅提供三款颜色:黑色、银色、白色,对比Mate40减去了夏日胡杨和秋日胡杨两款颜色选择。素皮版的生产力长期呈现不足状态,包括Mate40Pro也是如此。
最后总结:
除了上述区别之外,Mate40E和Mate40的官网数据几乎一致,包装盒配套附件也是一样。简单来说,它们之间的三大区别为:Mate40E减去了素皮版绿色和黄色选择,只提供黑、白、银三款颜色可选购。Mate40E在处理器上阉割,降档配置麒麟990E芯片。Mate40E后置相机主镜头有改动,取消5000万像素超感知镜头,采用6400万像素高清镜头。
6,华为mate40pro什么时候开售?
上个月底华为发布了Mate 40系列,紧接着发售了今年的主推产品Mate 40 Pro,现在这款手机已经开卖一周时间了,但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对于那些想要抢到这款手机的用户来说,真正的放量买到恐怕还有些困难,不加价的前提下平价买到真的是太难了。
目前华为Mate 40 Pro缺货的问题,被爆出是因为供应链、产能跟不上巨大的市场需求。其实能够有这样的反响也是意料之中的,毕竟这次发布的Mate 40系列称得上是集华为全产业链能力于一身的巅峰旗舰,整个实力表现都是有目共睹的。
更为关键的是Mate 40系列诞生于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在历代Mate产品之中,这代产品经历的困难无疑是最多的,因为以往华为做产品,研发团队都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但终归能够看到解决方案。但这次Mate 40系列所面临的是外部困难,给华为内部带来了太多难题。
但是即便是困难重重,Mate 40系列还是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一次华为手握5G和摄影两大王牌,屹立在了旗舰之巅,出色的产品表现和打造产品背后的艰辛,成为了Mate 40 Pro火爆的必要前提,所以在过去一周时间里,Mate 40 Pro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不过现在的情况要发生转变了, 华为已经意识到了缺货的严重性,毕竟过去几年里华为一直都是敞开卖,现在正在推动供应链尽快解决,以满足更多的花粉购买。其实这段时间里,华为承受着众多的不理解,毕竟Mate 40 Pro的缺货是是实实在在的。
相信大家都对华为Mate 40 Pro的供货现状很熟,这种隔一段时间开售一小批货源的方法,也被称作“脉冲放货”,当然大家更愿意称这种方式为“饥饿营销”。华为也好、苹果也好,Redmi K30S也好,最近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最近花粉们也算是体会到了米粉多年来的抢货苦楚,但一切都是无可奈何。由于外部原因,华为只能在极其有限的芯片条件下生产极其有限的产品,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希望后面华为能够尽快解决供货问题,让真心想要买到的花粉都能尽快拿到!
2020年10月30日18点08分 2020年10月30日14点30分,华为mate40系列中国区发布会在上海举办,发布会上揭晓了最重要的悬念mate40系列国行版价格,mate40国内发售价4999元起,mate40pro6499元起。18点08分华为mate40系列正式发售,国美全渠道也同步开启售销。 华为mate40系列新品开售各大线上渠道秒没,而很多线下渠道的商家也趁机加码加价,溢价在500-1000元之间。而国美线上、线下全渠道,在保证不加价的情况下,还能通过“闪店送”等优质服务为用户谋福利。 扩展资料: “2020华为年度旗舰新品发布会”在东方体育中心举行。新一代高端旗舰手机华为mate40系列正式在中国推出。推出了华为mate40、华为mate40pro、华为mate40pro+和华为mate40rs保时捷设计的四款车型,起价4999元。 8年10代人的积累和探索,打造了华为mate40系列的巅峰旗舰,带来了在性能、形象、设计、交互等方面的全面突破,让智能手机跃上了巅峰。 华为mate40系列的实力不容小觑,不仅在硬实力上领先行业,在软实力上也将智能手机的智能交互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华为mate40系列推出了emui11系统,该系统基于全场景和分布式技术的理念,为用户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互动和全场景体验方式。 参考资料:人民网-华为mate 40系列首销 国美用户3分钟“闪电”
华为note40系列现在都是在抽签预售,并没有全部开放购买。
7,华为mate40pro是双卡双待吗
华为mate40pro是双卡双待。
华为Mate 40 Pro是华为公司旗下一款手机,搭载麒麟处理器,6.76英寸OLED屏幕,内存配置8GB/12GB。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2020年10月22日14点(北京时间2020年10月22日20点),华为举行Mate40系列全球发布会,华为Mate 40 Pro正式发布。
扩展资料:
华为Mate 40 Pro手机搭载麒麟处理器,内存配置8GB 储存内存256GB/512GB。
华为Mate 40 Pro搭载6.76英寸OLED屏幕,两块屏幕都为90Hz刷新率。
电池方面,Mate 40 Pro和Pro+配备了4400毫安时的电池,支持66W的快充和50W的无线充电。而Mate 40的电池容量为4200毫安时。
影像方面,华为Mate 40 Pro后置5000万像素大底主摄+(RYYB)+2000万像素超广角+1200万像素变焦镜头,实现10倍混合变焦和50倍数字变焦。Mate 40 Pro+采用了后置五摄设计,配置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可实现10倍光学变焦、20倍混合变焦、最大100倍数字变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华为Mate40Pro
支持双卡双待。
华为Mate 40 Pro是华为公司旗下一款手机,搭载麒麟处理器,6.76英寸OLED屏幕,内存配置8GB/12GB。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2020年10月22日14点(北京时间2020年10月22日20点),华为举行Mate40系列全球发布会,华为Mate 40 Pro正式发布。
扩展资料
产品配置——
华为Mate 40 Pro手机搭载麒麟处理器,内存配置8GB 储存内存256GB/512GB。
华为Mate 40 Pro搭载6.76英寸OLED屏幕,两块屏幕都为90Hz刷新率。
电池方面,Mate 40 Pro和Pro+配备了4400毫安时的电池,支持66W的快充和50W的无线充电。而Mate 40的电池容量为4200毫安时。
影像方面,华为Mate 40 Pro后置5000万像素大底主摄+(RYYB)+2000万像素超广角+1200万像素变焦镜头,实现10倍混合变焦和50倍数字变焦。
是的 华为mate 9在系统的流畅度、续航以及拍照上均有许多优化和升级,其中不乏一些给力的黑科技。虽然华为mate 9的外观设计和配置此前已被提前泄露,但作为国内最强的旗舰机型,华为mate 9依然还是吸引了非常多人的关注,而华为也没有失望,在发布会上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在一群舞者的表演热场过后,余承东坐着1970款保时捷911来了一次相较特别的登场。一上台,余承东就直接发布了今天准备的两款新品——华为mate 9以及华为mate 9保时捷设计全球限量版。首先,余承东先是介绍了华为mate 9保时捷设计全球限量版,这也是华为首款配备了双曲面屏幕的机型。其设计灵感源自porsche经典跑车的流线机身设计。机身的正面,保时捷版华为mate 9采用了一块5.5英寸2k双曲面屏以及一枚正面指纹识别按键,而它的玻璃触板和金属壳体实现了无缝衔接。配合上纯黑石墨金属质感后背以及对称式设计,整体感觉十分尊贵。与此同时,在后置摄像头上也加入了全新的leica双摄。当然,黑色也是今年下半年的主流颜色,看来这款黑色的双曲面限量版估计会受到不少人的青睐。随后,传统版的华为mate 9也正式亮相,继续延续了高水准的金属一体化设计。其正面采用了一块5.9英寸大屏,屏占比更高了,黑边也更窄了,提供多达6种配色可选。具体的颜色方面包括苍穹灰、摩卡金、月光银、陶瓷白、香槟金以及黑色,内在方面首先的一大升级是搭载的麒麟960八核处理器,这也是该款处理器的首次实装
8,解码 | 中国手机“远征”美国_
编者按:本文来自“经济观察网”,记者:卢谦,36氪经授权转载。
美国时间11月1日,中国手机品牌一加在纽约刚刚发布的新品,出现在了美国三大运营商之一T-Mobile的柜台。
尽管时间上,一加手机的发布会和10月30日的苹果“封箱”发布会险些“撞车”,来自中国的手机品牌一加(One Plus)还是试图在全球关注苹果新品之前,传递一些来自太平洋西岸手机品牌的声音。
这个声音是中国手机品牌走向海外市场的缩影。当手机市场成为“红海”,中国厂商将目标瞄向了海外——印度、东南亚、非洲……“性价比”一度成为中国手机品牌的代名词。当商家们将目光转向欧美市场,产品质量、品牌形象、更高的利润正在成为中国手机厂商的追求目标。
如果从1998年中兴通讯在美国设立研究所开始,中国的手机品牌在探索美国市场的道路上已经走了20年。进入美国当地市场、成为主流产品的中国品牌依旧寥寥。大多数中国品牌仍然“游离”在美国的线上渠道。在美国,智能手机的销量主力长期由运营商把持,他们占据了美国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进军美国市场有多难?近年来,不断有新的中国厂商亮相美国CES展(国际电子消费展),意图通过一年一度科技圈开年盛会,叩击美国市场的大门。华为、小米等中国手机巨头曾在公开场合发布过“进军”美国的信息。老牌手机品牌酷派更是打出了“在美利坚的土地上生长,重新伟大”的口号。
“这(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进入美国)。”凯度全球战略洞察总监Francisco Bastos在29日(美东时间)回复经济观察网的信息时提出了他的看法。原因则是政府部门考虑的安全问题。
不过,从“入局者”一加身上,可以清晰看到中国手机厂商进入美国的路线图。
美国规则
在纽约的发布会当天,一加手机CEO刘作虎和T-Mobile的人聊天,话题是一加与T-Mobile的合作(速度)是否打破了这家美国当地运营商的记录?
刘作虎收获了他想要的答案。在此前,按照T-Mobile的流程,一家手机厂商与运营商达成合作至少要十六、十七个月以上,而一加和T-Mobile第一次接触到正式官宣,仅用十一个月左右。T-Mobile方面将其视为一个奇迹。
Francisco Bastos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中国手机进入美国市场,需要通过严格的测试协议,并坚持高的商业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监管部门的批准。
曾在电信行业从事12年、现任凯度消费者洞察总监的梁亚光进一步解释道:“现在美国销售手机至少要满足政府的技术规定,包括FCC(美国国家准入认证)等。这个测试的花费大概每款十万美元左右。”
相比较FCC,运营商这道关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成本和技术要求。梁亚光以AT&T的技术规范为例,“10776(一个系列标准)里面从协议到硬件、软件到功耗,纷繁复杂不胜枚举。”完成运营商的入网要求每款手机要花费大概十几周的时间并且要支付上百万美元,而且要有相应的人力资源。
除了FCC认证、运营商在网实测,手机厂商通常还要经过第三方认证,不同的操作系统还要通过其开发商的认证(如Android手机需通过谷歌认证)等程序,且每一款产品版本改动都需要重新走一遍流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甚至会直接进入运营商禁售“黑名单”。
以至于美国当地知名的科技媒体CNET也认为:“认证是一个巨大而昂贵的障碍。”不过在他们看来,这样操作的目的在于——确保手机与网络良好匹配。“请记住,认证是保证你购买的手机适用于每个运营商频段,包括漫游频段。它还可以确保你的手机能够快速连接到网络并保持连接状态,因此你不会出现大量掉线或上传和下载速度慢的问题。”
对于高昂的准入门槛,梁亚光认为:“想要完全对冲这些准入成本,单款销售量要达到一定量级以上才能盈利。”但中国品牌在美国的知名度和口碑,又难能保证他们能达到这一数目。
不过,这并不影响中国手机厂商对美国市场的追逐。
相对于中国和印度市场,尽管这两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二大手机市场,而美国市场高达70%以上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凯度),都是中高端价位的产品。相比在中国和印度市场的性价比策略,美国市场的高端品牌、高额利润,无不刺激着中国厂商的嗅觉。
中国厂商探路20年
中国手机厂商开始美国市场之旅,还要回到20年前说起。
1996年,“中华大战”(中兴和华为开始争夺国内市场)在即,中兴和华为几乎同时开启产品多元化的策略,然而,两家在产品结构上,至少有70%是重合的。
1997年,奠定了中兴通讯的老董事长侯为贵将公司送上了A股,但当年总营收只有6.31亿元,与其相竞争的华为,营收早已超过了26亿元。
在业务结构高度重合的情况下,中兴将目光放在了北美市场。1998年,侯为贵远赴美国主持设立了三家美国研究所,分别位于新泽西、圣迭戈和硅谷。这一举动被视为中国手机提前布局北美市场的开始。
今天来看,相对于在国内市场的疲态表现,美国无疑成为中兴的富矿。截至目前,中兴与包括AT&T、Verizon、Sprint、T-Mobile在内的美国所有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Counterpoint机构发布的2018Q1美国手机市场份额的报告显示,美国单季销量超过3870万部。其中,中兴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美第4位(市场占比10%),排在它前面的分别是苹果(42%)、三星(22%)、LG(14%)。
Francisco Bastos认为,中兴在美国的发展得益于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ACW(美国,中国,全球),“在那里他们优先考虑美国甚至超过中国。”
这也是前中兴终端CEO程立新始终贯彻的,在他负责北美市场时,曾这样评价美国市场对中兴的意义:“在美国不能够处于领先的地位,就不可能在电信行业占据领头羊的地位。”
与中兴类似的还有酷派。早些年,酷派借助中国运营商渠道,在国内手机市场风生水起。其中,合约机、定制机是他们占领市场的一大利器,并一度进入国内手机市场前三。在美国,他们依旧保持这样的“传统”。
2011年,酷派就通过了美国市场的准入“门槛”,无论是和运营商合作还是自主品牌,酷派近年来均推出了相关的产品。但从猎豹大数据今年4月份发出的一份监测数据来看,酷派仅占有0.58%的市场份额。需要提醒的是,该数据仅采集了安卓端口的活跃数。
此前负责酷派手机业务的杜金彪曾坦言,因为受资金影响,酷派曾不得不放弃一些运营商的招标。2017年9月开始,资金已经不再是困扰酷派的主要问题。他透露,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把美国市场做大,增强产品研发实力、竞争力、积极投标,争取更多的订单。
第一要务保证美国产品的供应,这是杜金彪当时的工作重心。2017年的最后一天,酷派CEO蒋超在美国发了一条微博:“2018,让我们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成长,让我们重新伟大,God bless America, God bless Coolpad。”
在Francisco Bastos的观察中,这种方式确实为中国的手机品牌带来了生存空间。“他们与各种运营商结成伙伴关系,但主要定位于廉价市场(低于200美元的价格),这使得通过MVNO(移动虚拟网络运营)的销售变得容易。”Francisco Bastos认为,这种预付费低成本战略是成功的,他们在这个市场上获得了相当大的份额。
相对于中兴在美国的“拼”劲儿,还有一些中国厂商则采取了较“巧”的方式进入美国——收购。比较典型的就是TCL收购阿尔卡特、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
如果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是为了推动联想手机板块的迅速上位,加速其全球化的业务布局。TCL收购阿尔卡特的表态则更加清晰,用董事长李东升的话说,“我们在欧美市场还是空白的,通过收购品牌、渠道和客户能够帮助TCL迅速进入欧美两个主流市场。”
事实上也是如此,摩托罗拉和阿尔卡特早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全球品牌,收购他们使得中国厂商进入发达国家有了相对稳定而又便捷的通道。而今,摩托罗拉和阿尔卡特均在美国市场中能够排名前十,分别占有4%和2%的市场(2018年1季度数据)。
对于目前未能通过运营商进入主流渠道的中国厂商而言,亚马逊和eBay成为最受中国手机厂商欢迎的入口,尽管这些渠道在美国市场的占比仅有10%左右。此外,各自厂家在北美或者全球设立的官网、网络社区也成为吸引当地用户关注的“窗口”之一。
在第一手机界研究院9月份的监测数据中,在美国手机市场(当月销量1500万台),中国仅有中兴手机占据了当月6%的份额,华为、荣耀、小米、酷派、HTC、一加、华硕等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均未达到1%。不过反观线上市场,年初和美国运营商合作告吹的华为,其Mate 系列的产品在9月美国线上市场手机品牌销量高居榜首。
参考其他咨询公司的数据,中国厂商在线上数据细分领域同样亮眼。IDC公布的数据称,2017年在美国市场,一加是400美元~600美元价位手机公开市场中的行业领先者,占据44.3%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为摩托罗拉,占16.7%的份额。第三名为苹果,占10.9%。
搭上运营商的快车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日,一加6T正式出现在美国三大运营商之一——T-Mobile线下门店的柜台。对于一加而言,从相对狭小的线上渠道,转向在全美拥有5600家门店的T-Mobile,这家来自中国的手机品牌将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打开更广阔的美国公开市场。
这也是开拓美国市场的必经之路。
梁亚光说:“没有运营商的合作,如果仅仅在公开市场销售,消费者的体验则会大幅下降。”他从产品的“入场门槛”分析,如果使用某些运营商的网络无法使用4GLTE或WiFi热点等限制,这会进一步限制产品的销量。
凯度消费者指数给出的数据显示,美国合约机在市场的占比高达84%。Francisco Bastos分析称:“这表明美国人非常习惯于直接从运营商那里获得设备,运营商为客户提供非常优惠的价格和可访问(网络)的计划。”
在美国,上述的优惠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计划,即你每月付一次电话费,不付利息,也不受合同约束,这只能通过运营商完成。Francisco Bastos认为,考虑到这一点,人们还喜欢和店里的销售助理交谈,并测试他们的设备,这就是为什么在线销售(线上市场)没有增长那么多的原因。
纽约的发布会上,一加手机推出的6T价格分别为549美元(6GB+128GB)、579美元(8GB+128GB)和629美元(8GB+256GB)。而400-800美元的价位,在美国市场被视为中高端的销售区间,在过去的一年,有40%的市场份额来自于这一价位段。
在此前中国厂商早有布局的200美元以下的销售市场,尽管这一区间占据着近30%的市场,不过Francisco Bastos认为:“廉价品牌在美国举步维艰。”他观察到的美国市场,是一个非常以品牌为导向的市场,在他看来,这也是苹果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
Francisco Bastos告诫中国的手机厂商:“市场的商品化和规格开始扮演重要角色,仅仅拥有与众不同的USP(一种营销理论,指独特的销售主张)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来创建一个吸引人的、可靠的品牌,让消费者能够与之产生共鸣。”
对于一加而言,培育品牌事实上从2014年首款手机发布时便已开始。2014年9月,刘作虎微博公布,美国亚马逊有将近两千名员工购买了一加1。这是很早就令一加团队兴奋的消息,“我们的第一批用户便是来自美国硅谷的极客们。”
这也是一加始终坚持互联网策略的结果。从创立之初到现在,一加一直聚焦在线上渠道。创始人刘作虎的观点是,现在的年轻人是生在互联网浪潮里的一代,与生俱来的是互联网消费习惯,互联网渠道会是手机销售的主流。另一个观点则显示出他对全球品牌的企图:“作为定位国际化的品牌,通过互联网渠道,能最快地接触到全球各地的消费者,向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
如今,5年过去了,一加在美国的官网社区早已成为当地用户的聚集地。刘作虎在纽约发布会后透露:“我们60%的销售都是来自于用户的口碑推荐。”
此前,Francisco Bastos曾认为,当下并不是中国手机进入美国的最好时机,但他同样发现,消费者并不这样认为。
“与其认为One Plus是一个中国品牌,他们(消费者)认为它更像是一个以优惠价格提供优质产品的利基(针对企业的优势细分出来的市场)品牌。”只做旗舰机,一直以来是一加手机的产品定位。Francisco Bastos表示,“如果一加保持这种定位,我不认为他们是中国产品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接下来真正进入美国主流市场,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也许对一加而言还有更大的挑战——销量和产能。
在纽约的发布会上,一加公布了2017年的业绩:全球销售额突破15亿美元(是2016年的2倍),其中,营业额70%来自于海外市场。在手机巨头林立的美国,这一数字并不出众。而在运营商方面,手机制造商没有足够的销售能力和生产能力,也将会限制手机品牌在美国的发展。
在美国科技媒体CNET看来,“运营商希望销售很多的手机 ,从而让客户迷上每月提供的服务。如果有问题的品牌无法产生足够的数量来支持这种需求,那么该设备就不是运营商可以向数百万客户承诺的设备。”
T-曾参与一加与T-Mobile合作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目前一加已经专门为T-Mobile的产品扩充了产线。同时,上述人员透露,至于下一步是否在北美建厂,需要未来的规模支撑。
中国手机厂商进军美国市场的步伐从未停歇。小米董事长雷军早在今年3月宣称,小米计划在2018年底或是2019年初正式进入美国市场。而今,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9,脑袋开花的全面屏,被逼疯的手机公司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东西”,作者轩窗。36氪经授权转载。
“无全面屏不智能手机”,可以称得上是智能手机行业2018年的“年终总结”。而即便是距离2018年结束仅有一个月,手机产业的“全面屏”大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就在昨天,荣耀举办了一场没有手机产品的技术发布会,会上透露了即将发布的荣耀V20的诸多看点。其中之一,则是全面屏的新解决方案——屏下摄像头技术(官方称媚眼全视屏)。
有意思的是,被荣耀这么一抢,原本定档今天发布的三星Galaxy A8s也宣布提前一天发布。要知道三星Galaxy A8s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挖孔屏”(官方称黑瞳全视屏),三星在这场发布会上还打出了“强势回归,无所畏惧”的口号,试图凭借这款挖孔屏产品力挽狂澜。
三星和荣耀此次在“全面屏”领域的贴身肉搏,也为明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全面屏大战预演了一波小高潮。
回顾全面屏的演化史你会发现,自2017年掀起的全面屏之风。进入2018年全面屏全面席卷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众手机厂商已经被“全面屏”方案逼疯。今年,各种全面屏的另类方案层出不穷,甚至有玩家从历史的“垃圾堆”里掏出了滑盖手机的设计。
智东西在梳理了两年来全面屏的演进史、深入挖掘产业链信息后发现,表面上是这些手机手机厂商疯狂全面屏,而其背后实际上关乎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供应链把控,更有着在3D结构光、屏下指纹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深层次的技术博弈。
全面屏的演进史
通常意义上,全面屏手机是指正面屏幕占比达到 80%以上的手机,相比普通手机,具备更窄的顶部和尾部区域,边框也更窄。而全面屏之所以能够在两年内持续席卷智能手机行业,则得益于通过在有限的机身尺寸下获得更大的面积,给用户带来两个体验上的优势: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极佳的大屏操作体验。
尽管,“全面屏”的提法是用小米在2016年发布第一代MIX时推出的,但全面屏手机最早的形态出现则是出自于夏普手机。
早在2014年夏普就曾发布过极窄边框设计的一款智能手机AQUOS Crystal,将受话器取消而配备了骨传导方案,实现了手机正面开孔的最少化。不过,这款手机在当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但却为日后全面屏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2016年10月小米在发布Note2时,同步推出了全面屏概念手机小米MIX,将智能手机的上下边框进行了收窄,使屏占比达91.3%。
不过,小米MIX为了追求更窄的上边框,在设计上做了极具差异化的设计——将前置摄像头放置到了MIX的右下角。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如果觉得这么自拍不习惯,可以将手机倒过来拍,而这也成为了小米MIX被诟病的一个槽点。
小米MIX的发布也并未引起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集体冲动,而全面屏真正成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则是从三星在2017年3月发布 S8/S8+之后。三星S8/S8+采用18.5:9的屏幕比例,将左右窄边框收窄到1.82mm,上下也做成窄边框,屏占比达了84.2%。
自此,智能手机行业正式在2017年刮起了全面屏之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被这种超窄边框,屏幕比例为18:9的设计所占领。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锤子、海信、TCL、360等众多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进行跟随,谷歌、HTC、夏普、LG、索尼等手机厂商纷纷在这场全面屏大战中,先后沦陷。
然而,随着去年9月,苹果在十周年发布会上推出了十周年新旗舰iPhone X后,全面屏的竞争也正式被带入到“刘海屏”竞争时代。进入2018年“刘海屏”的各种翻版,比如水滴屏、珍珠屏、美人尖屏等层出不穷。
被全面屏逼疯了的手机厂商
各种刘海屏大行其道,使用户对刘海屏的审美疲劳日益严重,对新的全面屏方案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情形之下,智能手机厂商也在绞尽脑汁,苦苦思索。
进入2018年下半年,几乎被逼疯了的智能手机厂商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全面屏的另类解决方案终于有了!此前在技术领域鲜有发生的OPPO和vivo这一次极具创新精神,采用创新式的升降结构,为业内带来了新的思路。
在OPPO和vivo这一波攻势下,小米等手机厂商坐不住了,甚至挖出了早年滑盖手机的方案。
1、刘海屏变种层出不穷
今年上半年,刘海屏的各种变种方案,也被成为是异性全面屏,一度成为智能手机厂商争夺的焦点。
▲图中依次为:美人尖屏的夏普AQUOS S2、珍珠屏的华为Mate 20、水滴屏的OPPO R17
然而,异性全面屏的第一次出现,实际比苹果iPhone X还要早一些。2017年8月,夏普推出美人尖屏设计的AQUOS S2,比iPhone X的刘海屏面世还早了一个月。
今年5月,锤子科技的坚果R1也采用了美人尖屏的设计。而自坚果R1后,美人尖屏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在这一期间,像vivo NEX和OPPOFind X等新的全面屏方案出现了。
尽管升降结构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受到了好评,但出于成本考虑厂商们不得不重新回到美人尖等异形刘海设计思路上,比如努比亚Z18无边水滴屏、荣耀10的“小萌脸”、OPPO R17和vivoX23的水滴屏、华为Mate 20的珍珠屏。
在全面屏大战中,异性刘海屏相比于机械结构更有着成本优势,而各家为了做差异化的“刘海”也只能在外观设计上做些文章。
不过,进入2018年下半年,全面屏的另类解决方案出现了,而率先迈出这一步的是蓝绿兄弟中的vivo。
2、vivo NEX——前置摄像头升降式结构
今年6月,vivo推出了vivo NEX,采用升降式结构将前置摄像头进行了隐藏,整个机身的正面无刘海,也没有开孔,屏占比达到了91.24%。
3、OPPOFind X——双轨潜望结构
就在vivo NEX发布的两周后,OPPO时隔四年重启Find系列推出了Find X,以“双轨潜望结构”将前置摄像头模块进行隐藏,屏占比达到了93.8%。
不过,“双轨潜望结构”采用的机械结构的设计,整个设计的成本也是目前机械结构类智能手机中最高的。OPPO和vivo的全面屏方案推出后,尽管创新性的设计受到了业内好评,但仍被质疑机械结构的耐用性,以及升降模块缝隙积灰等问题。
随着OPPO和vivo推出了全面屏新的解决方案,华为、小米和努比亚也随后在如何提高屏占比上绞尽脑汁,小米和华为荣耀甚至搬出了早年流行的滑盖手机方案。
4、小米MIX 3——滑盖全面屏
10月25日,小米在故宫推出了MIX系列的第三款手机MIX3,采用滑盖全面屏,屏占比达到93.4%。两年前的同一天,小米推出了第一代MIX,也就是上文说到的第一次提出“全面屏”概念的那款产品。
为了解决滑盖手机机身较厚的问题,小米MIX 3采用AMOLED屏幕,这种屏幕比OLED薄0.2mm,使得MIX 3的整机厚度为8.3mm。
此外,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滑盖手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手滑动充当“减压神器”。
然而,并不是只有小米一家想到了滑盖式的设计,日前华为荣耀推出的Magic 2也同样才有了滑盖式的设计,并且用户可以对滑动这一动作自定义指令,比如启动人工智能生命体YOYO。
5、华为劫胡三星屏上挖空方案
出人意料的是,临近2018年的尾声,全面屏的又一新解决方案也正式露面了。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三星和荣耀“不约而同”在同一天举办了发布会。三星称其“挖孔屏”为黑瞳全视屏,孔径6mm;荣耀则截胡三星率先公布了荣耀V20的媚眼全视屏方案,采用4.5mm孔径的屏下摄像头方案。不过,两者的方案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据荣耀所说,荣耀的媚眼全视屏系屏下摄像头技术,采用的是“盲孔”技术。“盲孔”的意思是只在LCD屏幕最下层的背光板上挖孔。而背光板破坏之后,液晶面板区域是无法显示的。因此,外部光线可以通过屏幕玻璃和液晶面板两层结构,最终到达摄像头。
而三星采用的则是“通孔”,在打穿LCD屏幕背光板的同时也打穿了液晶显示面板,并将摄像头直接安放在屏幕玻璃之下。因此,采用“通孔”方案的摄像头和普通前置摄像头无异。不过,这种技术良品率比较低,成本也更高。
除三星和荣耀外,将在12月17日发布的华为nova 4也将采用新的全面屏方案。不过,华为方面目前没有透露是否和荣耀V20的方案类似。
在11月8日的三星开发者大会上,三星就曾展示了4种全面屏方案,分别是:Infinity-U、Infinity-V、Infinity-O、New Infinity。此前,有传闻称将于2019年初亮相的三星Galaxy S10旗舰系列将采用这一技术,而昨天三星发布的A8s采用的就是Infinity-O这种方案。
今年11月,外媒也曾曝光LG在韩国申请了一项新的专利,从专利的注释内容与设计图纸解说来看,是为了全面屏无边框手机设计的,能够实现屏幕下摄像头的技术,与三星的Infinity-O全面屏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屏上的开孔是椭圆形的设计。
虽然是临近年尾,但全面屏大战可以说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由此可以预测,明年全面屏大战的战火仍将继续,1月份的消费电子展CES和2月份的MWC都将成为全面屏大战的战场。
同时,随着柔性显示技术发展,折叠屏手机也将在明年正式进入市场,智东西此前曾发文深入挖掘折叠屏背后的产业链条(全面屏后最大手机技术革命!折叠屏背后的产业大战)。
目前LG、三星、华为等都已经公开表示明年将会推出折叠屏产品,而国内柔性技术企业柔宇科技在今年的10月31日抢先三星发布了可折叠屏手机的柔派FlexPai。相信折叠屏技术也将给全面屏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GfK手机行业研究专家宗清楷认为,明年智能手机产业还会出现新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前置摄像头有可能会被针孔摄像头代替,目前三星、苹果等大厂已经开始了专利布局。但他也说到100%屏占比不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产品的趋势,智能手机作为消费品需要设计与市场相互妥协,屏幕如果过大,或者取代了边框,产品抗摔性将非常差。
全面屏技术到底难在哪?
全面屏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全新概念,而是窄边框这一设计理念达到极致的必然结果。窄边框、高屏占比可以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所以窄边框一直是手机外观创新的重点。
然而,实现全面屏并不是换一块更大的显示面板那么简单。对于屏厂来说,更换不同屏幕比例以及异性屏幕的切割都需要对生产线进行重新排线和调整。而如果追求更极致的全面屏,那么屏幕封装工艺也是一个技术难点,也就是小米等手机厂商常常被诟病的“大下巴”问题。
此外,在屏幕之下,全面屏方案还需要前置听筒、摄像头、指纹识别等模块进行全新方案设计,这对最终整合整体方案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
1、屏幕切割工艺的挑战
首先,全面屏需要更大的屏幕,在2017年18:9的屏幕比例成为了业内潮流。而对于屏厂来说,直接切割出18:9的屏幕并非那么容易。
在此之前,智能手机大部分采用16:9的屏幕比例,而要切换到18:9或者其他比例的全面屏,则会浪费更多的显示屏玻璃基板,玻璃原厂需要重新排产线并进行工艺优化。
而进入2018年,异性全面屏之风刮起,异形屏切割问题也成为了屏厂的一大挑战。
具体来说,手机四角采用的圆角设计,前置摄像头、听筒等一些列元器件占据屏幕的位置,这些都会涉及到异形切割的问题。而异形切割会加大玻璃切割的难度,造成良率不佳,从而制造的成本也会上涨。
2、封装技术的挑战
显示驱动芯片是显示屏成像系统的核心部分,对于这块芯片的封装,业内主要有三种方案:COF(将驱动芯片绑定在柔性电路板上,Chip on Film)、 COG(将芯片直接绑定在玻璃面板上,Chip on Glass)和COP(在 COG的基础上将玻璃面板进行弯折,Chip on Plastic)。
在18:9全面屏时代之前,基本上所有的手机都采用的是较为清薄的COG封装。但由于LCD的玻璃材质无法被折叠和卷曲,只能将与之相连接的排线延伸至手机下巴里,导致手机下巴比较大。
COF 封装技术则可以实现窄边框,原因是其将芯片绑在柔性电路板上,减少了玻璃面板的使用。但相比于COG,COF对柔性电路板的要求增加,会将增加手机的成本。同时 COF封装的温度较高,而柔性电路板膨胀系数较大,易受热变形,所以对芯片打线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便采用COF技术,仍然需要留一块地方留给软性电路板,仍无法做到真正的100%全面屏。如果把COF封装没能折回去的驱动元件通过翻卷方式再折回屏幕下方,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这种封装方式就是COP。COP封装工艺可以彻底去掉智能手机的下巴。但因为需要折叠屏幕,机身也会变厚一些。
目前,苹果iPhone X和OPPO Find X都采用了COP封装工艺,将被人诟病的下巴成功去掉了,不过据说苹果的COP封装工艺来自于三星。此前,锤子科技CEO罗永浩曾说过,COP封装工艺对手机厂商来说并不难,重点则在于成本太高,而国内手机产品的品牌溢价远远达不到苹果的程度,也就不会选择这一方案。
3、方案整合上的挑战
上面两点说到的都是屏幕和屏幕封装问题,除此之外,在全面屏屏幕的背后,对手机的显示模组制造、电子零部件、精加工设备等结构设计提出新的编排要求。其中,包括将涉及摄像头、听筒、天线设计、软件UI、指纹识别、工艺设计、光距离传感器等方面,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屏幕占去了手机相当大的空间,手机内部的设计需要更紧凑,这对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极大挑战。
比如,在全面屏出现之前,智能手机使用的是传统听筒设计,而在全面屏时代,由于要避免在屏幕上开孔,业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案,比如骨传导、压电陶瓷听筒等,小米MIX2就采用了骨传导方案。不过,这些新的解决方案的成本相对较高。内置的骨传导器件通过屏幕震动颅骨来传导声音。
BCI通讯研究副总经理孙琦认为,屏厂仍是全面屏的解决方案关键环节,一旦上游屏幕的技术方案成熟,下游的手机厂商都会进行跟进。而最终在全面屏领域达到产业共识,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其中使用简便、整体性能好和价格合理是三个市场考验的维度。
全面屏背后的产业链相关技术
在全面屏之风下,超大的屏幕也在推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的技术革新。3D结构光、屏下指纹等新兴技术,也随着全面屏的时代落地到智能手机产业内。
继苹果之后,在2018年,华为、OPPO、vivo、小米等头部手机厂商都将3D结构光和屏下指纹等技术引入到智能手机产品中。
1、3D结构光技术
3D结构光技术有着精度高、功耗低、全天候、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适合进行人脸识别、支付,以及拍照美颜等。不过,由于摄像原理的原因,3D结构光目前仅限应用于前置摄像头。
3D结构光的基础原理是,发射衍射光斑到物体上,由传感器接收形变的光斑,并根据形变量来判断物体的深度信息。由于投射器发射的衍射光斑在一定距离外能量密度会降低,仅0.2m-1.2m,所以不适用于远距离的深度信息采集,这也就是需要长距离信息的后置摄像头与3D结构光无缘的原因。
自iPhone X搭载这项技术后,今年3D结构光技术在智能手机头部玩家中也全面铺开,OPPO的Find X、小米8和华为Mate 20都先后搭载了3D结构光技术。
2、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作为最先成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两年在智能手机产品上广泛使用。在全面屏之前,业内的指纹识别方案也从后置指纹识别升级与正面的HOME键集成在一起的识别方案。
在全面屏设计思路的冲击下,手机前置指纹识别方案不得不被舍弃。
于是,业内出现了两种方案,一是重拾后置指纹识别方案,如小米MIX2和三星S8;另一个则是采用屏下指纹技术,其好处是不需要在屏幕上进行开孔。
除了屏幕内指纹识别之外,也有厂商在探索手机侧边框指纹识别、按键指纹识别等新的解决方案,前不久苹果就获得了一项电源键指纹识别专利。
目前,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可以作为屏下指纹的新方案,超声波指纹识别理论上也能够做到屏幕内指纹识别,但问题在于,其目前的有效信号强度似乎还难以穿透显示模组以及盖板玻璃的厚度。
揭秘全面屏幕后玩家们组合打法
上文说到全面屏引发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技术变革,而这场变革以智能手机厂商为核心,辐射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智东西通过对产业链的研究发现,在这场全面屏大战背后,手机厂商有三种不同的打法;
第一种是智能手机厂商自己“全包圆”,自己研发自己用。今年,华为推出的Mate 20系列,搭载了3D结构光技术,而Mate 20上的3D结构光就是华为自研的算法。
第二种是通过产业链合作的方式。2017年,苹果率先在iPhone X上搭载3D结构光技术,也引领了这股3D结构光落地智能手机行业的潮流。苹果的3D结构光技术则是来自于其收购的一家产业链企业PrimeSense。2013年苹果砸了3亿多美元所收购了3D结构光技术公司PrimeSense。
第三种则是进行产业链方案整合。如OPPO的3D结构光技术算法运用于国内奥比中光的方案,可应用于安全支付、三维重建、AR、游戏等众多场景。
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3D传感技术企业,研发了结构光、双目等技术方案。此外,奥比中光还是AI芯片领域的一个重要玩家,四年时间研发了3款专用ASIC芯片。
小米8上的3D结构光则是采用了Mantis Vision的技术。Mantis Vision是一家以色列企业,成立于2005年,拥有多项3D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2018年Mantis Vision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由中国A股上市公司联美控股与以色列方面共同投资成立合资企业“螳螂慧视科技有限公司”。
而在屏幕方面,有消息称苹果与三星正在进行紧密的合作。也有传言称三星不惜砸下重金承包了日本佳能旗下制造OLED屏设备的公司Canon Tokki(该公司垄断了全世界的OLED屏制造设备)三年的订单,拉大与其他屏厂的时间优势。
结语:全面屏大战正在影响产业格局
从2017年以来,全面屏就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竞争的焦点之一。走过了2017年屏幕比例18:9,上下边框逐渐收窄的阶段。在苹果iPhone X带来的刘海屏趋势下,智能手机行业在2018年的上半年迎来了异形全面屏方案全面开花的阶段。
而在2018年的下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全面屏大战迎来了新的解决,厂商们不再拘泥于或是等待苹果、三星等头部企业引领行业趋势,而是更积极主动,大开脑洞探寻全面屏新解决方案。
在OPPO和vivo率先推出了机械式升降结构解决方案后,国内的智能手机厂商也深受激发和触动,小米和华为荣耀甚至启用了早年的滑盖手机设计方式。
表面上看,全面屏大战考验的是智能手机厂商对手机内部结构重新设计的能力,而其背后更有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技术迭代升级、全产业链创新、供应链成本把控等更深层次的博弈。
然而,全面屏的大战还在继续。日前,LG和三星的屏下拍摄的技术专利获得审批。业内人士预测,屏下拍摄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将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全面屏大战也将进入一个新的节点。
以上是 华为mate40系列发布会,mate40重量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dzbk/65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