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处理器,奔腾CPU包括哪些型号

奔腾处理器,奔腾CPU包括哪些型号

1,奔腾CPU包括哪些型号

奔腾CPU分为奔腾E(已经过时)和奔腾G两种。奔腾G采用的是Sandy Bridge,Ivy Bridge和Haswell三种架构,分别命名为Gxxx,G2xxx和G3xxx。

2,奔腾处理器怎么样?

奔腾英特尔处理器(CPU)英特尔奔腾III 至强处理器、英特尔奔腾II 至强处理器、英特尔奔腾III 处理器、英特尔奔腾II 处理器、英特尔赛扬处理器、英特尔高能奔腾处理器、英特尔带有MMX技术的奔腾处理器、英特尔奔腾处理器、英特尔便携式计算机用处理器、英特尔Over Drive处理器和嵌入式处理器提供的技术支持。

奔腾CPU当年曾是Intel的王牌 性能是相当的强悍.不过现在就有点退伍的迹象了.

奔腾双核E5 E6系列的CPU现在还是主打流行.

性能可以,提供双核心,买它比较合适。

奔腾cpu当年曾是intel的王牌 性能是相当的强悍.不过现在就有点退伍的迹象了.

奔腾双核e5 e6系列的cpu现在还是主打流行.

3,奔腾处理器是什么?

前几年的Intel处理器大部分是奔腾系列的,现在奔腾系列最高版本的的处理器是奔腾E7750,是四核核心屏蔽掉两个得来的,热设计功耗95w,实际上是四核心的功耗,双核心的性能,可是超频性能更强,大于E5200

英特尔的一个系列

继承着80486大获成功的东风,赚翻了几倍资金的INTEL在1993年推出了全新一代的高性能处理器——奔腾。由于CPU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激烈化,INTEL觉得不能再让AMD和其他公司用同样的名字来抢自己的饭碗了,于是提出了商标注册,由于在美国的法律里面是不能用阿拉伯数字注册的,于是INTEL玩了哥花样,用拉丁文去注册商标。奔腾在拉丁文里面就是“五”的意思了。INTEL公司还替它起了一个相当好听的中文名字——奔腾。

intel的早期产品,应该是在05-07年的主流产品,后被酷睿代替。不过性能还是挺不错的。

4,奔腾1、奔腾2、奔腾、奔腾4 分别是多少位处理器?

。。486以后的586就是奔腾啦,16位处理器。随之DOS升级到Windows系统(最高3.2版本),此后奔腾2和W95/W98操作系统也诞生了,进入32位处理器时代。P3于1999年上市也称686,仍为32位处理器。从P4开始进入64位处理器时代。

奔腾1、奔腾2、奔腾3、以及早期的奔腾4都是32位的,自从90纳米的奔腾4上市才有了64位的说法,而目前出的奔腾4、奔腾d、奔腾e就都是64位的了而且都是65纳米的处理器。

不过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xp都是32位的,只有vistat才有64位的版本。

最高的是奔腾4处理器 670 90 纳米工艺, lga775 2 mb 二级高速缓存 主频3.80 ghz,现在的奔腾处理器有5系列,从2.8g-3.8g,6系列,从3g-3.8g,频率越高性能越强,但功耗越大

奔123是32

奔4有32的也有64的

5,奔腾双核的处理器怎么样

特性与优势

概述

英特尔奔腾双核处理器是英特尔奔腾处理器家族的最新成员。

该双核处理器可为多任务处理提供卓越的性能。

超越日常计算

英特尔奔腾双核处理器将为您带来日常计算(如听数字音乐和编辑数字照片)所需的增强性能,并使办公应用程序的响应能力得以提升。

更巧妙、更高效的设计

英特尔?0?3 Smart Cache(智能缓存)技术带来更巧妙的、更高效的高速缓存和总线设计,从而实现更强的性能、更快响应速度和更佳的节能效果。

Δ 英特尔处理器号并非性能衡量标准。处理器号主要区分每个处理器家族内的不同特性,并不说明不同处理器家族之间的区别。

奔腾cpu,给你一颗奔腾的心。但是现在pentium已经沦落为低端的代名词。因为赛扬都快绝迹了。

这不是双核处理器, 这是单核奔腾处理器中的一个型号:p4 3.0g ht ht:超线程技术,intel独有,用在高频处理器上,打开后可模拟两个核心,在支持双核的软件上,可以获得10%以上的性能提升,只是提升幅度不大.在低频处理器上使用,反而会降低性能 由于当时支持多核处理的软件不多,该技术出现不久就被intel停用了(不是放弃,现在在一些超高端处理器上还有),再后来就推出了奔腾d处理器 奔腾系列的双核处理器,到现在为止,只有奔腾d系列和pentium e2000系列

奔腾双核要看是哪一代的,775针的奔腾双核就不好了,现在的G3260奔腾双核,G4400奔腾双核,性能都不错,一般家用玩网游游戏都可以,主流的CF

LOL

DNF

魔兽世界,等等都是可以高效流畅的,需要搭配8G内存,GTX750性能的显卡

比奔腾好,不如酷睿

6,奔腾处理器和酷睿处理器哪个好?

展开全部

可以肯定的告诉你 酷睿的好 不过现在的奔腾也是酷睿架构了 一般的游戏 家庭娱乐 足够了 如果你预算充足的话可以上I5 I7 系列的 如果米不多的话 还是入手AMD 3核吧 (能开核开L3)最好了

展开全部

我的个人经验:

奔腾:intel的高端产品,对应的低端是塞阳,一般同等主频下具有最高的二缓,而二级缓存是衡量CPU性能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奔腾和塞阳唯一的区别就是奔腾的二级缓存要比塞阳的高,所以性能也高的多。早期的奔腾(P3以前)发热量很低,但是现在的奔腾(775针的P4温度都高的吓人)温度是越来越高

AMD:后起的CPU生产厂家,几乎所有的AMD的二级缓存都比同价位的奔腾低,但是AMD独特的制造工艺让AMD的性能不比同价位的奔腾差,尤其在图形运算上AMD远远高过了同价位的奔腾,早期(毒龙1G以前的)的AMD温度比较高,现在现在AMD温度普遍比同性能的奔腾低的多。

酷睿:是一种最新的CPU技术,还有酷睿2等,简单的说酷睿就是省电的CPU,因为价格昂贵,如果经济有限最好不要考虑。一般用在笔记本里。

对于看电影和普通办公来讲,就算性能最差的塞阳都足够了,但是玩游戏的话,现在购买我个人建议你还是选择AMD!

我这有个数据你可以做参考

同样的操作系统XP SP2,同一根内存金士顿512M DDR400同一张显卡GF4 MX440 64M 128BIT加强版,同一个检测软件3D MAKE2001,我用奔腾和AMD的比较,

P4 2.0GA / MSI PT880 的得分是5400多

AMD2800+(754针) / 映泰K8T800 的得分是6934。

而两套的价格几乎没差别,最多AMD的K8T800要比PT880贵50块。

当然这个检测只是我个人的检测,难免因为具体配件质量差异导致得分差异。

展开全部

奔腾 和 酷睿 对应的分别是台式机的中高端和中低端。奔腾的CPU基本都是从酷睿系列的CPU进行性能阉割而来的。

我们知道CPU的生产有一个良品率的问题。其实酷睿和奔腾都是从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品质好的就打上酷睿标签,品质不怎么好的就把有问题的一些功能阉割掉 打上奔腾的标签拿来卖

intel桌面级cpu分几个系列,从低到高排序是:赛扬、奔腾、酷睿(i3、i5、i7、i7至尊版)

在同一年发售的产品,酷睿的定位是比奔腾要高端的。

但是,我举个例子,最新的奔腾g3420,绝对比老酷睿2双核e4500要犀利的多。

从1代i时代开始以后,酷睿采用了新的命名方式,就是i3、i5、i7,总之无论是i3、i5、i7,都比同时期的奔腾要高端。

展开全部

酷睿属于奔腾的升级产品。t4500以后的都属于酷睿。以前的属于奔腾。主要是核心构架上升级。笔记本的i3i5i7。台式的就更多了。i3i5属于双核四线程。i5多一个睿频。i7是四核八线程。选电脑不要选处理器,现在是处理器过剩的时代。选显卡。楼主全人工手打。你看着办把。

展开全部

奔腾已经是过去式了,很明显是酷睿好啊。当前的是I3,I5,I7系列的CPU是主流CPU

7,奔腾CPU有多少种型号呀?

第一代赛扬是P2割除二级缓存的产品,性能低下,只有266和300两种频率,因为销量很少,而很少被提起 .

Intel马上推出后来的赛扬300A(为了与以前的300区别而加上A)一直到533的频率,都是用P2的核心,但是具有128k全速二级缓存,性能够用。并且超频能力强,其中300A几乎每一颗都可以超到450,是当年的超频极品,以上这种也被DIY玩家称为赛扬1

然后的赛扬533到933是与P3一样的铜矿核心,性能不错。并继承了前辈的超强超频能力,我有一颗赛扬633长期超频到950一直使用到04年,这一代赛扬也叫做赛扬2

再之后的图拉丁赛扬(1.0G-1.3G频率),是因为图拉丁P3的性能超过了Intel当时主推的P4而阉割一半内存得到的,多媒体性能不错。超频能力依旧良好,我有一颗1.1G的图拉丁赛扬长期超频到1.46G使用,感觉速度比1.7G的P4还快。这一代赛扬也叫做赛扬3

再下一代就到了赛扬4,跟P4一样的核心,最早一批的赛扬4因为频率较低,性能很差(1.6G-2.0G),就不多说了

然后P4换了Northwood核心,赛扬4也换了这个核心,从2.0G到2.4G的频率,这时候的赛扬4也是超频能力较强,是穷人玩P4的选择

然后有了Prescott核心的赛扬,就是赛扬D中的3系列,型号是赛扬D 320到340,频率最高好像是3G(记不清了),超频能力不错,有人可以超到4.6G并且稳定工作(当然不是我)

现在的赛扬D 420-440对应频率1.6G-2.0G,其实就是酷睿单核,核心跟酷睿一样,普遍可以超到3G(有好主板的情况下)。得益于酷睿构架的先进,

INTEL 奔腾双核E2140 1.6GHZ INTEL 奔腾双核E2140 1.6GHZ 外频是800的

INTEL酷睿 E6550 2.33GHZ

intel core2 duo e6550 2.33ghz 外频是1333的

这俩都一样

四核心: intel core2 quad q6600 2.4 ghz 是最高极的(我知道的)

CPU厂商会根据CPU产品的市场定位来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确定一个系列型号以便于分类和管理,一般而言系列型号可以说是用于区分CPU性能的重要标识。

早期的CPU系列型号并没有明显的高低端之分,例如Intel的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Pentium和PentiumMMX以及面向高端服务器生产的PentiumPro;AMD的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K5、K6、K6-2和K6-III以及面向移动市场的K6-2+和K6-III+等等。

随着CPU技术和IT市场的发展,Intel和AMD两大CPU生产厂商出于细分市场的目的,都不约而同的将自己旗下的CPU产品细分为高低端,从而以性能高低来细分市场。而高低端CPU系列型号之间的区别无非就是二级缓存容量(一般都只具有高端产品的四分之一)、外频、前端总线频率、支持的指令集以及支持的特殊技术等几个重要方面,基本上可以认为低端CPU产品就是高端CPU产品的缩水版。例如Intel方面的Celeron系列除了最初的产品没有二级缓存之外,就始终只具有128KB的二级缓存和66MHz以及100MHz的外频,比同时代的PentiumII/III/4系列都要差得多,而AMD方面的Duron也始终只具有64KB的二级缓存,外频也始终要比同时代的Athlon和AthlonXP要低一个数量级。

CPU系列划分为高低端之后,两大CPU厂商分别都推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产品。在桌面平台方面,有Intel面向主流桌面市场的PentiumII、PentiumIII和Pentium4以及面向低端桌面市场的Celeron系列(包括俗称的I/II/III/IV代);而AMD方面则有面向主流桌面市场Athlon、AthlonXP以及面向低端桌面市场的Duron和Sempron等等。在移动平台方面,Intel则有面向高端移动市场的MobilePentiumII、MobilePentiumIII、MobilePentium4-M、MobilePentium4和PentiumM以及面向低端移动市场的MobileCeleron和CeleronM;AMD方面也有面向高端移动市场的MobileAthlon4、MobileAthlonXP-M和MobileAthlon64以及面向低端移动市场的MobileDuron和MobileSempron等等。

目前,CPU的系列型号更是被进一步细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就以台式机CPU而言,Intel方面,高端的是双核心的PentiumEE以及单核心的Pentium4EE,中端的是双核心的PentiumD和单核心的Pentium4,低端的则是CeleronD以及已经被淘汰掉的Celeron(即俗称的CeleronIV);而AMD方面,高端的是Athlon64FX(包括单核心和双核心),中端的则是双核心的Athlon64X2和单核心的Athlon64,低端就是Sempron。以笔记本CPU而言,Intel方面高端的是CoreDuo,中端的是CoreSolo和即将被淘汰的PentiumM,低端的则是CeleronM;而AMD方面,高端的则是Turion64,中端的是MobileAthlon64,低端的则是MobileSempron。

但在购买CPU产品时需要注意的是,以系列型号来区分CPU性能的高低也只对同时期的产品才有效,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今天的高端就是明天的中端、后天的低端,例如昔日的高端产品Pentium4和PentiumM现在已经降为了中端产品,AMD的Turion64在Turion64X2发布之后也将降为中端产品。另外某些系列型号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例如Intel的Pentium4系列从2000年11月发布至今已经过了6个年头,而当时属于高端的早期的Pentium4其性能还远远不及现在属于低端的CeleronD。而且低端CPU产品中也出现过不少以超频性能著称或者能修改的精品,例如Intel方面早期的Celeron300A,中期的图拉丁核心的CeleronIII系列,以及现在的CeleronD系列等等;AMD方面也有早期的Duron由于可以依靠连接金桥而修改为Athlon和AthlonXP而风靡一时,中期的Barton核心AthlonXP2500+和现在的64位Sempron2500+都以超频性能著称。这些低端产品其修改后和超频后的性能也并不比同时期主流的高端型号差,性价比非常高。

8,奔腾和酷睿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都是英特尔CPU,英特尔低端CPU系列,主要以价格优势和较强的稳定性吸引了办公和文字用户等一系列低端用户,当然低端家用机市场也很有优势。

奔腾(Pentium),英特尔中低端CPU系列,主要面向基础游戏娱乐用户和基本家庭娱乐用户,以及对文件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中高端办公用户。奔腾系列CPU的性价比一直比较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奔腾系列CPU的主要特点是性价比高,主要缺点是,有高不成低不就之嫌。

酷睿(Core),英特尔中高端CPU系列,主要面向中高端游戏用户,以及中高端的办公用户,特别受到许多游戏玩家的亲睐和追捧。酷睿系列CPU的主要特点是性能强劲,节能高效,热量小;缺点是价格高,不能被绝大多数用户所接受。

今年,英特尔又在酷睿的基础上,退出了酷睿i7,i5,i3各个系列的CPU,i7是面对高端发烧用户定制的高端游戏CPU,i5则是最新的产品面向未来家用的大趋势,i3则是酷睿的底层产品,面向基础用户,新i3还将采用32nm全新技术,以及集成GPU等新的功能。

奔腾曾是英特尔的主力产品,但错误的使用Netburst架构导致奔腾4高频低能和高功耗。

后来英特尔重新使用P6架构加多核,成就了现在的酷睿。

奔腾D是双核Netburst架构。

奔腾是酷睿的第一次简化,二级缓存减半;

赛扬是酷睿的第二次简化,二级缓存减半再减半(奔腾的简化)。

奔腾双核的架构使用的是和酷睿处理器一样的架构,但是核心不一样了,酷睿的核心就是Yonah,但是酷睿双核是Memorm核心,而且奔腾双核二级缓存是1M,酷睿双核是2M,这是酷睿和奔腾双核的区别,酷睿2核心其他参数和酷睿是一样的,但是总线是667的,针脚数也不一样,不是所有的酷睿双核总线频率都是533的,有一部分是667的,但是市面上看到的还是不多。 当然是酷睿2的双核是比奔腾双核的好得多了啊,主要是技术更加先进了啊,都是使用的移动版处理器核心,但是酷睿2的技术更加先进了,奔腾双核俗称是阉割版的酷睿双核 奔腾双核和酷睿双核 肯定是酷睿双核好些! 主要区别在 两种CPU的二级缓存上面! 酷睿双核的二及缓存别奔腾双核的大些! 好处在于! 比如在打开多个网页时候酷睿双核就不会容易死机``! 其实笔记本的价位的主要决定在于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上面!` 奔腾系列的双核 包括奔腾D 系列 跟奔腾E系列 奔腾D,是把两个p4核心方在一个CPU里面发热量大,虽然主频高,但因为是用的上一代的构架,性能不是很好 奔腾E系列的,跟酷睿2,使用相同的构架,是原生的双核,只不过比酷睿2 E6xxx系列的相比,前端总线从1333降到了800,2级缓存从4M,降到了1M,削减掉了一些平常不怎么需要的技术.`

这两个都是英特尔CPU,英特尔低端CPU系列,主要以价格优势和较强的稳定性吸引了办公和文字用户等一系列低端用户,当然低端家用机市场也很有优势。

奔腾(Pentium),英特尔中低端CPU系列,主要面向基础游戏娱乐用户和基本家庭娱乐用户,以及对文件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中高端办公用户。奔腾系列CPU的性价比一直比较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奔腾系列CPU的主要特点是性价比高,主要缺点是,有高不成低不就之嫌。

酷睿(Core),英特尔中高端CPU系列,主要面向中高端游戏用户,以及中高端的办公用户,特别受到许多游戏玩家的亲睐和追捧。酷睿系列CPU的主要特点是性能强劲,节能高效,热量小;缺点是价格高,不能被绝大多数用户所接受。

今年,英特尔又在酷睿的基础上,退出了酷睿i7,i5,i3各个系列的CPU,i7是面对高端发烧用户定制的高端游戏CPU,i5则是最新的产品面向未来家用的大趋势,i3则是酷睿的底层产品,面向基础用户,新i3还将采用32nm全新技术,以及集成GPU等新的功能。

奔腾曾是英特尔的主力产品,但错误的使用Netburst架构导致奔腾4高频低能和高功耗。

后来英特尔重新使用P6架构加多核,成就了现在的酷睿。

奔腾D是双核Netburst架构。

奔腾是酷睿的第一次简化,二级缓存减半;

赛扬是酷睿的第二次简化,二级缓存减半再减半(奔腾的简化)。

还有一个区别,奔腾系列比酷睿2耗电多了。

奔腾D是接替奔腾4的型号.也是INTEL的第一代双核处理器.技术还比较粗糙.发热量控制的也不够好. 至于酷睿系列.这可是INTEL的最新力作.性能上有绝对的优势.技术上也对老对手AMD保持了领先.而且功耗控制的也非常的出色. ,以后INTEL的CPU就都是以酷睿为代号了.新的时代开始了. 虽然酷睿和奔腾D都是双核,但由于酷睿的架构异常先进,并且采用了共享二级缓存的技术,使得性能较上一代处理器有质的飞跃。 酷睿对于处理器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革命意义的,性能之强大超过任何以往处理器更新换代的程度。 奔腾4是部分支持64位计算的,并非全部支持64位运算。64位是同样的内容,但酷睿的性能更好,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奔腾D是双核心加了64位指令集 ,这是和奔4 最本质的区别了 PD 处理器是用于台式机的双内核处理器。它在一个物理处理器内包含两个完整的执行内核,这两个内核以相同的频率运行。两个内核共享相同的封装和芯片组/内存接口。 双内核处理器类似于四车道,可处理相当于双车道可处理的车辆数的两倍,而无需让每辆车速度提高一倍。 奔腾 D 处理器与英特尔945 高速芯片组结合使用产生了将实现新计算体验的平台。这一新平台 通过提供可扩展计算机性能(更高的吞吐量和并行计算)的额外计算资源来提供价值。同样,使用基于英特尔双内核处理器的计算机,用户可执行多个任务,例如同时下载音乐和玩游戏。 奔腾D的特性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D 处理器 处理器号Δ 840, 830, 820 架构 90 纳米技术 二级高速缓存 2x1MB 时钟速度 3.20、3.0、2.80 GHz 前端总线 800 MHz 芯片组 英特尔 955X 高速芯片组 英特尔 945P 高速芯片组 英特尔 945G 高速芯片组 插槽 LGA775 主板 英特尔台式机主板高端系列 英特尔 台式机主板中端系列 特性 优势 双内核 在一个物理处理器中提供两个执行内核,允许平台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任务,同时享受与计算机的流畅交互。 病毒防护技术° 可帮助阻止某些进行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病毒和蠕虫,从而帮助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英特尔 64 位内存扩展技术Φ 采用英特尔 64 位内存扩展技术的处理器允许平台访问更多内存并支持 64 位扩展操作系统。 增强型英特尔 SpeedStep 动态节能技术 支持更冷更静的计算机设计,取决于系统实施和用途 Intel最新的酷睿双核处理器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性能。酷睿双核处理器采用了两个核心,那么是否意味着性能达到单核处理器的两倍?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如此,但一般说来并没有那么突出。尽管如此,大多数的测试软件并不能显示出双核处理器的真正性能,只有在进行繁重的多任务处理时,我们才能注意到双核处理器能明显的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在采用单核心处理器的电脑上,多任务会导致系统变慢(比如同时运行Super-pi和进行视频解码),当你要进行另外一个任务时,其他程序会几乎停止,以便于系统能腾出手来好装备运行另外的程序。 对于一个单一的程序而言,要利用双核心处理器的优势,就必须经过特别的优化。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软件进行了这样的优化,比如一些高端的视频处理以及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作为一个图形图像的工作者,我常常在“Adobe Photoshop”上花很多时间。虽然大多数任务在老机型上的处理速度已经足够快了,但要利用Photoshop将作品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既然只需要等待1秒,甚至不需等待,那为什么还要去继续等待60秒呢? 下面,通过一些Photoshop的普通应用,笔者将Acer Aspire 5670与Dell Insipron 9300进行一个对比测试,而这些应用是图形图像工作者经常使用的,当然一些复杂古怪的滤镜(Filter)效果,可能在Apple的笔记本电脑上会运行得更快。Acer本本的处理器频率比Dell的本本略高4%,因此我认为这更能准确的衡量出双核处理器的优势有多大。两款本本都采用了1GB内存,而Dell的本本在硬盘转速上要快一点(7200转,而Aspire 5670只有5400转)。 虽然下面的这些测试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方方面面,但我对最新的双核本本所最为关心的地方都已涉及,这些测试显示了双核处理器在性能上所带来的真正提升。 当然是酷睿的性能更好,功耗更低。奔腾D只适用于台式机和服务器,而酷睿是主流台式机和笔记本双核处理器使用统一品牌名称的策略。酷睿双核处理器是最新一代节能高效的台式和移动处理器的品牌名称。从设计上来讲,奔腾D处理器不如酷睿优秀,它的功耗,执行效率都远远逊色于酷睿。奔腾D已经被英特尔淘汰。以后的处理器架构,都是基于酷睿微架构的。 酷睿可以说是真正的双核处理器,他就是源于PentiumM的成熟设计思路。奔腾D根本没有购买使用的价值。而酷睿是个不错的选择。

9,英特尔奔腾处理器怎么样

Intel的NetBurst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架构,尽管Intel在设计Pentium 4之初,目标是10GHz核心频率。但事实证明目标难以完成。工程师难以在提升频率的同时,将发热量控制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因此,Intel宣称NetBurst产品频率不提升到4GHz以上。毕竟谁都不想坐在一个“火炉”旁边,谁都不想听到嗡嗡作响的风扇声音。

Intel的NetBurst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架构,尽管Intel在设计Pentium 4之初,目标是10GHz核心频率。但事实证明目标难以完成。工程师难以在提升频率的同时,将发热量控制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因此,Intel宣称NetBurst产品频率不提升到4GHz以上。毕竟谁都不想坐在一个“火炉”旁边,谁都不想听到嗡嗡作响的风扇声音。

Intel为桌面处理器找到了一条新的开发方法,不提升时钟频率,而是集成多个计算核心。但先天的缺陷难以回避,如果不作任何改变的话,Pentium 4难以和其竞争对手相抗,在当前的处理器测试中,Pentium 4在大多数的测试项目中都落后于AMD。

NetBurst架构的高发热量和高能耗,不仅让Intel手足无措,也给一些希望购买Intel产品的消费者当头一击。但Intel现在产品线中还是有好产品。尽管Pentium III早已退出了桌面市场,但它在移动市场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位置,而现在移动市场中的Intel处理器就都是基于和Pentium III相似的架构,只不过采用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其他一些改进,实现了比Pentium III更小的发热量和更高的总体性能,Pentium III在移动市场获得重生,被命名为—Pentium M。

尽管采用了Pentium III相关的架构,不过Pentium M使用的却是QPB 4倍前端总线,这个总线和Pentium 4的总线是一样的,同时也为Pentium M通过转接卡在Pentium 4普通主板上面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华硕的工程师所开发出来的专用于Pentium M的转接卡就实现了这个功能。

Pentium M处理器到底和其他的处理器架构上面有何不同?Intel一直都没有过多的谈论这款产品的架构。在所有发布的官方文档中,对其性能指标和命名方法的描述也只是只言片语,如:为移动电脑设计的架构,专用的堆栈管理,微操作融合技术(micro-ops fusion),以及增强的Intel SpeedStep技术(EIST)。但是这些描述并不能够将Pentium M的内部架构表述清楚。看来Intel好像并不想透露太过关于Pentium M的细节信息,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的,是什么呢?

其实Pentium M根本就是根据P6架构作出的小幅修改而成的产品,P6架构是Intel很早以前所开发出来的架构,最早曾被用于Pentium Pro,后来Pentium II,Pentium III都使用的是这个架构。那么Pentium M看起来更像是广告铺天盖地的NetBurst架构的一种倒退哦?当然不是,你不能仅将Pentium M看作是一款过时的,已经不合时宜老架构。

其实在实际的评测中,Pentium M在很多项目上得分都超过了Pentium 4。而P6架构也是Intel开发的最优秀,最成功的一款架构,仅仅从它在市场中存在的时间,以及所衍生出来的产品数量就可知一二。既然如此,同样使用此架构的Pentium M为什么就不能够继续实现其辉煌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相比于Pentium III,Pentium M所作出的具体改进有哪些?

Pentium M和Pentium III一样,都是基于RISC架构(精简指令集架构)的处理器,不过两款处理器的执行核心有稍有不同。例如:虽然两款处理器都只有5个执行单元,但是两款处理器的执行管线长度是不一样的。Pentium III的整数管线长度为10级,而Pentium M的管线要更长些。当然Pentium M的管线长度尚远远不及Pentium 4,毕竟需要保证Pentium M处理器的执行效率,但是为了今后能够进一步提升处理器的频率,Intel的工程师还是增加了管线长度。

管线长度决定频率提升的潜力,同时会为处理器带来更多的能耗和发热量,因此管线长度的选定,对移动处理器来说尤其重要。因此通过一些使用经验数据判断,该处理器的管线大约在12-14级左右,也就是说要比Pentium III的管线长一点点。新增加的管线级数,除了用来推升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外,在Pentium M处理器中的微操作融合技术也需要更长的管线。这一点将在后文中提及。

较长管线的缺点还颇多,在带来了更高能耗和更多发热量的同时,还会带来因为分支预测失败后的更多花销。尤其对于现在的超标量体系结构且拥有乱序执行能力的处理器而言,分支预测失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且已经成为影响处理器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研发过程中,开发人员都会尽可能降低因为增加执行管线级数而带来的这种影响,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Pentium M中是如何改进分支预测单元的。

改进分支预测和硬件数据预取:

当处理器中的管线开始全速运转,突然发生执行了一个错误的程序分支,那么处理器就要重新查找执行正确的分支,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执行单元会出于空闲状态,执行的延迟增加,进一步影响了最终的性能。分支预测逻辑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最小化。在Pentium M中,分支预测逻辑是主要的改进部分。事实上,Pentium M的分支运测和Pentium 4的很相象。

准确的说,Pentium M的分支预测单元应该和Prescott核心的Pentium 4处理器相似。它增加了两个部分:一个是识别循环,另一个是预测间接分支。正因为如此,Pentium M中的分支预测和Prescott之前的Pentium 4有明显的不同,而且要比它们更加先进。当然,要想进一步将原本基于使用分支历史表的传统静态分支预测方式改进的更好,难度非常大。但是通过下面几个方面的分支预测单元的改进,Intel的工程师将Pentium M的预测精度整整提高了20%,当然这是和Pentium III相比。

第一个改进就是增加了循环识别逻辑。传统的静态分支预测方式,分支预测的循环结束条件老是出错。当然能够通过扩大存储分支信息的缓存器容量,使其存储更多的分支信息,然后分析其中的数据来解决问题。但是这样一一的分析数据会造成很长的延迟。所以Pentium M使用了稍微不同的方法,将代码中的循环识别逻辑和循环结论信息独立开来。这样能够极大的提升结束循环的条件预测精度。

第二个就是改进间接分支预测。所谓间接分支就是一个分支的分支地址,这个地址在程序编译时是不知道的,而且是程序执行时,由相关寄存器的状态来决定的。传统的静态分支预测使用两个表:分支历史表和分支地址表,这有这两个表而缺少间接分支地址表,让预测的结果正确率不超过75%。因此开发人员在Pentium M中,新添加了一个间接分支表,专门用来存储这类型的间接分支地址。

经过上面两方面的改进之后,由于预测精度大为提高,管线全速运行的情况比以前多了,执行单元空闲等待的情况也变少了。正因为这样,同频率下的Pentium M整体性能比Pentium III高了大约7%。而且随着分支预测单元的改进,Pentium M也更新了硬件数据预取逻辑,用于从内存中将数据取到缓存中去。Pentium M采用了和prescott核心Pentium 4处理器相类似的硬件数据预取算法,这种算法要比Pentium III的算法效率更高

Pentium M和Pentium III、Pentium 4都一样,是RISC处理器。这意味着执行单元在处理内部简化命令的时候,远比处理复杂的x86指令更有效率。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执行RISC指令的时候,要比执行通常由三个甚至更多操作数所组成的x86架构更快捷流畅。因此,x86命令在经过解码器之后,通常会被分解成两个甚至三个微操作数。

例如:一个存储数据到内存或一个处理内存中数据的命令,被分别解码成两个指令。第一种情况,由计算地址和存储数据到缓冲器两个指令所组成;第二种情况,由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和操作数据两个指令所组成。而现在的处理器都具备乱序执行微操作数的能力,因此一条x86指令被分解成多个微操作数之后,能够分别送到执行管线中被处理。

如果这些微操作彼此之间无关,那么分开执行起来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一个指令的执行需要另外一个的执行结果,那么管线就会出现等待现象,等待执行单元将处理完成的结果发送过来,然后才能够继续处理。这种等待现象在NetBurst架构中并不明显,因为它有很多执行单元,不过对于Pentium M这类型的处理器而言,性能的影响就相当明显了,而且等待状态下的处理器继续浪费能源,这点对于移动处理器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这也是为什么Pentium M处理器要加入微操作融合技术的原因,它能够尽可能避免出现执行单元处于空闲状态这一情形。

这项技术的工作非常简单,就是根据相关性将x86指令划分成一些部分,然后通过解码器将所有的微操作都集中到一起,然后通过之前确定的相关性划分微操作,从而形成x86指令的子集,有相关性的微操作被划分在一起,由同一个执行单元执行,而不同执行单元所执行的微操作彼此是无关的。因此不会再出现等待某执行单元的执行结果的情况。虽然微操作融合需要多做一些工作,不过这对于性能提升是有好处的。通过测试,使用这项技术能够让整数数据的处理速度提升5%,浮点数据的处理速度提升9%。

Pentium M中的另一项改进就是堆栈管理器。由于软件使用堆栈非常频繁,有其是当其调用子程序时更是如此。让执行单元频繁处理PUSH,POP,CALL和RET这样的关于堆栈操作的指令,让执行单元时钟处于运行状态,这不利于处理器控制发热量和能耗。因此Pentium M中的专用堆栈管理器和堆栈指针寄存器一起工作,堆栈管理器能够识别,像PUSH,POP,CALL和RET这样的指令,在它们经过解码器,网赚但到达执行单元以前预处理它们,从而降低执行单元的负载。能够在提升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控制发热量和能耗。根据测试表明,使用专用堆栈管理器能够减少整数执行单元5%的指令执行数量。

尽管Pentium M使用基于Pentium III的架构,但Pentium M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总线。P6架构的系统总线峰值带宽仅为1GB/s,这对于现在的标准来说太小了。同样考虑到可能传统的总线不太适合现在的应用,因此Intel工程师决定让Pentium M使用Quad Pumped Bus总线。这种总线正是Pentium 4的总线标准。

事实上,QPB总线也是Pentium M和Pentium 4唯一的相似之处。如果细加分析的话,两者的总线架构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Pentium M的QPB总线缺少一些功能。例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Pentium 4的系统总线时800MHz,而Pentium M之后533MHz;然后Pentium M的系统总线只支持32位寻址,也就是说最多仅支持4GB的内存空间。最后Pentium M的总线不支持多处理器配置。不过这些差异之处都不太重要,反而是Pentium M和Pentium 4在总线之间的兼容,才奠定了移动处理器在桌面电脑中应用的基础。

所有的Pentium M处理器都支持SSE和SSE2扩展指令集。因此这也是Pentium M针对Pentium III的一次升级。不过Pentium M并不支持SSE3指令集,毕竟这是在Prescott核心处理器上第一次采用的指令,推出的时间要比Pentium M处理器更晚。

Pentium M配备有非常大的L2缓存,容量达到2MB。使用大缓存有许多好处,例如能够减少系统总线和内存总线的负荷,达到降低能耗的作用。不过更为特别的一点是,Intel为Pentium M处理器本身也使用了特殊的节省能耗的方法。和Intel其他的处理器一样,Pentium M中的缓存是8路相关,并且将L2缓存被进一步细分为4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被独自访问。

也就是说,处理器在工作时,不需要读取一个缓存也运转整个缓存。因此这样节省的L2能耗大约为4倍。不过采用这种方式L2缓存的延迟会增加1个周期,如果于Pentium III相比的话。另外Pentium M的L1缓存为64KB,其中代码和数据容量各为32KB,是Pentium III L1缓存容量的两倍。

因为Pentium M是移动处理器,那么自然会有专门的节能技术,Pentium M中的节能技术是speedstep III。根据使用中的经验来看,处理器的能耗和处理器的频率,处理器的工作量,以及处理器大电压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要想降低处理器的能耗,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因此开发人员设定在处理器工作量较小的时候,通过降低工作频率和电压就可以减少处理器能耗。例如:处理器在处理办公软件的时候,就不是100%负载,而这也是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最常见的应用。因此处理器能够自动下调频率和电压,这一过程十分平滑,不会让使用者有丝毫察觉。这就是speedstep技术的主要任务。

在Pentium III-M的第一代speedstep中,只提供了两个处理器模式:全速模式和节能模式。当电池电量低于某一个级别或处理器空闲时,就会进入节能模式。在Pentium 4-M处理器中,采用了第二代speedstep,能够自动在三种模式中转化。在这一代中,节能模式和全速模式之间的性能差异巨大,这依赖于处理器的工作量。

而且工作在节能模式下的处理器,一旦CPU的工作量突然加大或者用户执行了一个大型程序,那么处理器难以快速的提升性能和转换状态,从而使CPU的整体性能收到影响。在Pentium M处理器中的speedstep技术已历三代,能够提供7种不同的状态,能够根据处理器的工作量自动降低频率和电压,而且不同模式之间的转化迅速,不会给用户带来丝毫察觉

现在市面上的Pentium M处理器都基于Dothan核心。处理器核心采用90纳米制造工艺和“应变硅”技术,Dothan核心的制造工艺和Prescott核心Pentium 4处理器是一样的。处理器核心面积为83.6平方毫米,内部含有1亿4千万个晶体管。

Intel奔腾双核T4200处理器用的是酷睿2最新的P8400的Penryn架构,跟T3200比提升了前端总线和SSE4.1指令集和45nm新架构。跟T5800比缩水2级缓存至1M,增加了SSE4.1指令集(指令集待确定)和45nm架构。3个U的主频都是2.0G。

对处理器性能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内核架构>核心频率>二级缓存>前端总线。

T5800用的是Merom架构,65纳米技术,不是45纳米! T5800和T4200想比唯一的优势就是缓存大,但是这有什么用?架构太旧了!老式的奔腾M单核处理器(不是目前的奔腾双核)还有3M二级缓存呢,能和现在的酷睿2比么?

我要澄清一下,Intel奔腾双核t4200处理器绝对比T5800好!作为新的核心,Intel奔腾双核t4200处理器的性能即使对T5800没有明显优势,但是至少绝对不会比T5800差!不要被“奔腾”和“酷睿”的名字给迷惑了,那只是个品牌的商标。

酷睿2、奔腾双核和赛扬双核是三个英特尔的系列,分别是高端、中端和低端。类似于以前的奔腾4和赛扬D。

奔腾双核不是过渡期产品,而且比酷睿2出来得还晚。目的是和廉价的AMD turion处理器竞争。

奔腾双核和酷睿双核用的是完全一样的核心架构,所不同的仅仅是二级缓存和前端总线。奔腾双核T20XX系列用的是酷睿1Yonah核心。奔腾双核T2310到T3400用的是酷睿2双核T5和T7系列的Merom架构。Intel奔腾双核t4200处理器用的是酷睿2最新的P8400的Penryn架构。

Intel奔腾双核t4200处理器的架构整整比T5800新了一代!虽然二级缓存少了1M,但是Intel奔腾双核t4200处理器采用的是最新的45纳米技术的Penryn架构,比使用65纳米技术的T5800的MEROM架构省电每小时10瓦,支持SSE4指令集,也比仅仅支持SSE3指令集的t5800拥强大的性能。支持更新的DDR3内存。综合看来,T4200比T5800优秀得多了!就和T2390处理器比酷睿1代T2400更强一样。

不要被酷睿、奔腾、赛扬的名字给迷惑了,JS更不要用这些名字来误导消费者。

性能上T4200能和T5800一样,可以划等号。但架构,功耗上,SSE4.1强大的多媒体视频指令集上,T4200处理器完全占优。

英特尔奔腾是英特尔第五代x86架构的微处理器,于1993年3月22日开始出货,是486产品线的后代。

奔腾系列cpu里面的频率有60/66/75//90/100/120/133/150/166/200,至于CPU的内部频率则是从60MHz到66MHz不等。

奔腾系列的CPU在英特尔系列cpu中属于过时产品,现在英特尔cpu更多使用酷睿系列。

奔腾处理器是英特尔cpu系列中最低端的一款,奔腾系列里面的处理器芯片又有很多了,看你个人用电脑的习惯,如果是办公的话也不错,打游戏的话还是选择常规的i3、i5、i7系列,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现在考虑上8代的cpu是比较推荐的。

老型号的奔腾处理器性能在现在看来性能都不咋样的了。

而新出的奔腾G4560、4600等双核四线程的处理器,性能还算行。

以上是 奔腾处理器,奔腾CPU包括哪些型号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dzbk/65591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