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情,智能手机价格

手机行情,智能手机价格

1,智能手机价格

楼主你好,智能手机的价格从一千到六七千不等。主流的大概在两千左右吧。那种五六千的是奢侈品,性能不一定够强。望采纳。

2千到3千不等。

诺基亚的N系列手机全是智能机,价格定在一千二至三千六之间

楼主你好,智能手机的价格从一千到六七千不等。主流的大概在两千左右吧。那种五六千的是奢侈品,性能不一定够强。望采纳。

2千到3千不等。

诺基亚的N系列手机全是智能机,价格定在一千二至三千六之间

楼主你好,智能手机的价格从一千到六七千不等。主流的大概在两千左右吧。那种五六千的是奢侈品,性能不一定够强。望采纳。

2千到3千不等。

诺基亚的N系列手机全是智能机,价格定在一千二至三千六之间

2,手机行情

7610是不错的,但它早已停产了,所以,如果选停产的NOKIA智能手机,不如选6681更好, 因为6681支持立体声音效,所以听MP3效果不错,而7610只是单声道的而已。 而且6681照相还有补光灯,CPU的运行速度比7610快一倍(跟N73是用同样的CPU)。按照性价比来选6681绝对错不了。 7610现在的报价在1700左右。 至于买入时机,过年的时候当然不错。因为智能手机的这个价位是没法再怎么降价了的。原因主要是现在新出的手机也不会比它强太多(主要指的是功能方面)。 如果降价了,则会严重影响了其他同类型的新机子的销售。(商家不会那么愚蠢的)^_^

3,智能手机价格

5233,国行,1300,七个月前买的,现在估计1000左右吧

诺基亚的6120CI 价格1000多点。 智能3G手机

诺基亚5230 1300左右

6120 1000左右

5320 1100左右

C5听说爱死机,所以我推荐最上面那三个

500--900

5233,国行,1300,七个月前买的,现在估计1000左右吧

诺基亚的6120CI 价格1000多点。 智能3G手机

诺基亚5230 1300左右

6120 1000左右

5320 1100左右

C5听说爱死机,所以我推荐最上面那三个

500--900

5233,国行,1300,七个月前买的,现在估计1000左右吧

诺基亚的6120CI 价格1000多点。 智能3G手机

诺基亚5230 1300左右

6120 1000左右

5320 1100左右

C5听说爱死机,所以我推荐最上面那三个

500--900

4,我想知道最近手机行情

现在手机分为以下几大类: 安卓 现在最流行的手机系统,大屏幕应用程序多,买的也便宜,低到300块得移动定制机器,还送话费。高的到三星的i9300系列还有很多其他牌子的,是所有牌子都可以共用的系统,所以现在就算牌子不一样的手机,在功能上使用起来也基本一样。 苹果 这个不用解释了吧,爱疯4、4s、现在又出了5。好像大陆还没有开售,爱疯4价格在4000左右了吧,5大概5500左右,系统当然与安卓不一样,但是我觉得用起来在软件、游戏体验上没有太大区别。 win8 诺基亚与微软合作开发的系统,代表为lumia920 还没有来卖吧,听说是不错,因为用烦了安卓系统,苹果也没什么搞头,如果出了就换个玩玩。售价在4500左右吧。 还有就是芯片机了,就是能打电话发短信的Java机器,也没什么意思,已经慢慢退出舞台了,在农村40左右的父辈们用的机器了。售价200到800不等。 手机打字,难啊。

5,目前国内各品牌手机的价格是多少? -

小米智能手机这个品牌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了,因为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国市场上也算是比较有名的了。小米智能手机的型号有很多,所以它的市场价格也是各不相同。现在市场上的小米手机主要就是小米3、小米4以及红米系列的手机。小米3的市场价格是2400元一台左右,而小米4的价格就比较高了,大概在4000元一台左右。

 锤子手机:

锤子手机也是国内的一个比较知名的智能手机品牌,可以说这是一个比价年轻的品牌,因为它上市还不到5年的时间。锤子智能手机在消费者的心中的形象还是比较好的,人们也比较喜爱锤子手机。市场上的锤子智能手机价格大概就是3000元一台左右。

  乐视手机:

大家都听过乐视超级 电视机 ,但是大家知道乐视还有智能手机么?乐视不仅生产智能手机,而且还是非常知名的一个品牌。在国产智能手机里也是比较好的。乐视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是2888元一台。

 魅族手机:

魅族智能手机的型号是非常多的,它的每一种型号的智能手机的售价都是不一样的。魅族智能手机的特点就是屏幕大,适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而且价格合理。魅族手机的价格一般是1000-3000元不等,要根据型号来确定。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国产智能手机的一些价格方面的情况,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会有所收获。如果大家需要购买国产智能手机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小编介绍的这几款智能手机。

这个范围太广了,品牌手机光国内的品牌机都不下100家,价格最低的你诺基亚1100才100多,最贵的手机价格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价格在一千元左右到八千元左右,要是只用手机打电话,买个一千多元的就可以用个四五年,两千多元的手机各方面性能更优秀。

国内国产智能手机品牌有以下这些:

华为 1000元到10000元不等,

OPPO. 1000-3500区间

vivo. 800-5990之间

小米 600-3990 之间

一+3999-6000

锤子 2500-3990

金立1599-4899

低端就是1000下,中端的话1500到3500左右,高端的话就是4000上去了,华为刚刚出来的手机了解一下,

这个就多了,除了华为的价格有的高点好点的华为手机5000左右挺好用。其他大部分手机价格都是在3000左右。

小米智能手机这个品牌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了,因为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国市场上也算是比较有名的了。小米智能手机的型号有很多,所以它的市场价格也是各不相同。现在市场上的小米手机主要就是小米3、小米4以及红米系列的手机。小米3的市场价格是2400元一台左右,而小米4的价格就比较高了,大概在4000元一台左右。

 锤子手机:

锤子手机也是国内的一个比较知名的智能手机品牌,可以说这是一个比价年轻的品牌,因为它上市还不到5年的时间。锤子智能手机在消费者的心中的形象还是比较好的,人们也比较喜爱锤子手机。市场上的锤子智能手机价格大概就是3000元一台左右。

  乐视手机:

大家都听过乐视超级 电视机 ,但是大家知道乐视还有智能手机么?乐视不仅生产智能手机,而且还是非常知名的一个品牌。在国产智能手机里也是比较好的。乐视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是2888元一台。

 魅族手机:

魅族智能手机的型号是非常多的,它的每一种型号的智能手机的售价都是不一样的。魅族智能手机的特点就是屏幕大,适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而且价格合理。魅族手机的价格一般是1000-3000元不等,要根据型号来确定。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国产智能手机的一些价格方面的情况,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会有所收获。如果大家需要购买国产智能手机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小编介绍的这几款智能手机。

这个范围太广了,品牌手机光国内的品牌机都不下100家,价格最低的你诺基亚1100才100多,最贵的手机价格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价格在一千元左右到八千元左右,要是只用手机打电话,买个一千多元的就可以用个四五年,两千多元的手机各方面性能更优秀。

国内国产智能手机品牌有以下这些:

华为 1000元到10000元不等,

OPPO. 1000-3500区间

vivo. 800-5990之间

小米 600-3990 之间

一+3999-6000

锤子 2500-3990

金立1599-4899

低端就是1000下,中端的话1500到3500左右,高端的话就是4000上去了,华为刚刚出来的手机了解一下,

这个就多了,除了华为的价格有的高点好点的华为手机5000左右挺好用。其他大部分手机价格都是在3000左右。

小米智能手机这个品牌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了,因为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国市场上也算是比较有名的了。小米智能手机的型号有很多,所以它的市场价格也是各不相同。现在市场上的小米手机主要就是小米3、小米4以及红米系列的手机。小米3的市场价格是2400元一台左右,而小米4的价格就比较高了,大概在4000元一台左右。

 锤子手机:

锤子手机也是国内的一个比较知名的智能手机品牌,可以说这是一个比价年轻的品牌,因为它上市还不到5年的时间。锤子智能手机在消费者的心中的形象还是比较好的,人们也比较喜爱锤子手机。市场上的锤子智能手机价格大概就是3000元一台左右。

  乐视手机:

大家都听过乐视超级 电视机 ,但是大家知道乐视还有智能手机么?乐视不仅生产智能手机,而且还是非常知名的一个品牌。在国产智能手机里也是比较好的。乐视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是2888元一台。

 魅族手机:

魅族智能手机的型号是非常多的,它的每一种型号的智能手机的售价都是不一样的。魅族智能手机的特点就是屏幕大,适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而且价格合理。魅族手机的价格一般是1000-3000元不等,要根据型号来确定。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国产智能手机的一些价格方面的情况,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会有所收获。如果大家需要购买国产智能手机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小编介绍的这几款智能手机。

这个范围太广了,品牌手机光国内的品牌机都不下100家,价格最低的你诺基亚1100才100多,最贵的手机价格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价格在一千元左右到八千元左右,要是只用手机打电话,买个一千多元的就可以用个四五年,两千多元的手机各方面性能更优秀。

国内国产智能手机品牌有以下这些:

华为 1000元到10000元不等,

OPPO. 1000-3500区间

vivo. 800-5990之间

小米 600-3990 之间

一+3999-6000

锤子 2500-3990

金立1599-4899

低端就是1000下,中端的话1500到3500左右,高端的话就是4000上去了,华为刚刚出来的手机了解一下,

这个就多了,除了华为的价格有的高点好点的华为手机5000左右挺好用。其他大部分手机价格都是在3000左右。

6,分析称:2019年将只有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现增长_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审校/乐学,36氪经授权转载。

据外媒报道,在2019年,印度将是唯一增长的主要智能手机市场,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会下滑,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将持平。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和CyberMedia的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智能手机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6亿部。而2018年的销量可能会从2017年的大约1.34亿增长12%,达到1.5亿。

分析师表示,在2018年,这个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复苏。由于不同价格的智能手机涌现出来以及分期付款、折扣和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推出,智能手机更新换代活动将会大幅增加。这一趋势很可能在2019年继续下去。

TechARC公司创始人费萨尔-卡沃萨(Faisal Kawoosa)称,“2015年至2017年期间,购买第一部4G智能手机的用户将在2019年迎来一个大的更新换代周期。”

Counterpoint公司研究助理主任塔伦-帕萨克(Tarun Pathak)说,据估计,在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有望同比增长12%,而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估计会首次下降。IDC印度研究副总监纳夫坎德-辛格(Navkendar Singh)表示,印度移动网络运营商Reliance Jio Infocommg公司的智能手机计划如果成功的话,可能在2019年成为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计划。

他说:“Jio公司的目标是销售1亿部智能手机,即使它们在2019年两三个季度内能够实现4000万部销量,那么它也可能改变这个行业的格局。”

今年,来自中国的市场领军企业小米和排名第二的韩国三星,共同占据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预计它们将在2019年继续为争夺榜首位置而展开激战。前五名中的其他手机公司将来自OPPO、vivo、Realme、HMD Global(诺基亚品牌手机)和华为/荣耀。

“高端市场正在不断巩固。随着规模较大的公司不断壮大,规模较小的公司被边缘化,后者已很难增加市场份额。”辛格说。他补充说,三星今年的表现并不差,而小米则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获得了市场份额。

今年,100至200美元价位的智能手机占据了市场的一半以上,推高了平均销售价格,并可能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市场研究公司CyberMedia Research行业情报部门负责人普拉布-拉姆(Prabhu Ram)表示,在线市场已超出了二线城市的范围,为华硕和华为/荣耀等入门级品牌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空间。

Counterpoint公司、TechARC公司和CyberMedia公司预计,在智能手机和4G功能手机的推动下,2019年的总销量将达到3.3亿至3.5亿,而2G功能手机的销量将下降。“虽然智能手机和4G功能手机在2019年将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功能手机将首次低于每年1亿部的水平。这将使总体增长趋于平缓。”卡沃萨说。

据CyberMedia公司估计,2018年功能手机估计会同比增长18%,达到1.93亿部,其中4G功能手机估计会增长两倍以上,达到7000万部。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审校/乐学,36氪经授权转载。

据外媒报道,在2019年,印度将是唯一增长的主要智能手机市场,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会下滑,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将持平。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和CyberMedia的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智能手机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6亿部。而2018年的销量可能会从2017年的大约1.34亿增长12%,达到1.5亿。

分析师表示,在2018年,这个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复苏。由于不同价格的智能手机涌现出来以及分期付款、折扣和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推出,智能手机更新换代活动将会大幅增加。这一趋势很可能在2019年继续下去。

TechARC公司创始人费萨尔-卡沃萨(Faisal Kawoosa)称,“2015年至2017年期间,购买第一部4G智能手机的用户将在2019年迎来一个大的更新换代周期。”

Counterpoint公司研究助理主任塔伦-帕萨克(Tarun Pathak)说,据估计,在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有望同比增长12%,而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估计会首次下降。IDC印度研究副总监纳夫坎德-辛格(Navkendar Singh)表示,印度移动网络运营商Reliance Jio Infocommg公司的智能手机计划如果成功的话,可能在2019年成为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计划。

他说:“Jio公司的目标是销售1亿部智能手机,即使它们在2019年两三个季度内能够实现4000万部销量,那么它也可能改变这个行业的格局。”

今年,来自中国的市场领军企业小米和排名第二的韩国三星,共同占据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预计它们将在2019年继续为争夺榜首位置而展开激战。前五名中的其他手机公司将来自OPPO、vivo、Realme、HMD Global(诺基亚品牌手机)和华为/荣耀。

“高端市场正在不断巩固。随着规模较大的公司不断壮大,规模较小的公司被边缘化,后者已很难增加市场份额。”辛格说。他补充说,三星今年的表现并不差,而小米则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获得了市场份额。

今年,100至200美元价位的智能手机占据了市场的一半以上,推高了平均销售价格,并可能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市场研究公司CyberMedia Research行业情报部门负责人普拉布-拉姆(Prabhu Ram)表示,在线市场已超出了二线城市的范围,为华硕和华为/荣耀等入门级品牌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空间。

Counterpoint公司、TechARC公司和CyberMedia公司预计,在智能手机和4G功能手机的推动下,2019年的总销量将达到3.3亿至3.5亿,而2G功能手机的销量将下降。“虽然智能手机和4G功能手机在2019年将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功能手机将首次低于每年1亿部的水平。这将使总体增长趋于平缓。”卡沃萨说。

据CyberMedia公司估计,2018年功能手机估计会同比增长18%,达到1.93亿部,其中4G功能手机估计会增长两倍以上,达到7000万部。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审校/乐学,36氪经授权转载。

据外媒报道,在2019年,印度将是唯一增长的主要智能手机市场,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会下滑,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将持平。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和CyberMedia的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智能手机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6亿部。而2018年的销量可能会从2017年的大约1.34亿增长12%,达到1.5亿。

分析师表示,在2018年,这个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复苏。由于不同价格的智能手机涌现出来以及分期付款、折扣和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推出,智能手机更新换代活动将会大幅增加。这一趋势很可能在2019年继续下去。

TechARC公司创始人费萨尔-卡沃萨(Faisal Kawoosa)称,“2015年至2017年期间,购买第一部4G智能手机的用户将在2019年迎来一个大的更新换代周期。”

Counterpoint公司研究助理主任塔伦-帕萨克(Tarun Pathak)说,据估计,在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有望同比增长12%,而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估计会首次下降。IDC印度研究副总监纳夫坎德-辛格(Navkendar Singh)表示,印度移动网络运营商Reliance Jio Infocommg公司的智能手机计划如果成功的话,可能在2019年成为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计划。

他说:“Jio公司的目标是销售1亿部智能手机,即使它们在2019年两三个季度内能够实现4000万部销量,那么它也可能改变这个行业的格局。”

今年,来自中国的市场领军企业小米和排名第二的韩国三星,共同占据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预计它们将在2019年继续为争夺榜首位置而展开激战。前五名中的其他手机公司将来自OPPO、vivo、Realme、HMD Global(诺基亚品牌手机)和华为/荣耀。

“高端市场正在不断巩固。随着规模较大的公司不断壮大,规模较小的公司被边缘化,后者已很难增加市场份额。”辛格说。他补充说,三星今年的表现并不差,而小米则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获得了市场份额。

今年,100至200美元价位的智能手机占据了市场的一半以上,推高了平均销售价格,并可能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市场研究公司CyberMedia Research行业情报部门负责人普拉布-拉姆(Prabhu Ram)表示,在线市场已超出了二线城市的范围,为华硕和华为/荣耀等入门级品牌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空间。

Counterpoint公司、TechARC公司和CyberMedia公司预计,在智能手机和4G功能手机的推动下,2019年的总销量将达到3.3亿至3.5亿,而2G功能手机的销量将下降。“虽然智能手机和4G功能手机在2019年将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功能手机将首次低于每年1亿部的水平。这将使总体增长趋于平缓。”卡沃萨说。

据CyberMedia公司估计,2018年功能手机估计会同比增长18%,达到1.93亿部,其中4G功能手机估计会增长两倍以上,达到7000万部。

7,华为式讽刺:埋了苹果,华为就成第一了?_

编者按:本文来自“格隆汇”,作者 沙眸。36氪经授权转载。

近日,华为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个华为Mate20Pro的最新广告,启用智利电视剧演员,针对iPhone手机进行了讽刺挖苦。

广告视频中,智利电视剧演员本杰明在深夜的郊外埋藏什么东西,而且一边挖还一边诅咒。结果镜头一跳转,原来是将一部非常类似于iPhone手机给埋了。

华为的花式吐槽不仅暗讽了苹果手机落后,没有性价比,还巧妙的为华为mate20Pro的夜拍宣传了一把。

华为吐槽苹果手机也不是一个短时间了,2017年苹果公司在九月份发布的iPhone8系列和iPhoneX三款手机,起售价分别是5888元与8388元,对比16年发布的iPhone7的售价5388,iPhoneX价格可是提了不少,但是iPhoneX的提价相比于iPhone8并没有多大的改进和亮点,而华为也不会放过讽刺苹果的机会,时隔一个月,华为不负众望跳出来,在社交平台发出这么一句话“感到失望吗?10月16日,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从未见过的惊喜!”

显而易见,华为的惊喜就是随后10月16日发布的华为mate10,首款AI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芯片,并且更为讽刺的是,华为发言的文字配图是一个一口一口被咬坏的烂苹果,其中的寓意不言而知。

今年9月,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上海发布了华为P20的新款配色以及最新的EMUI 9.0系统。华为何刚称,“目前拿到iPhone新机的运营商人士反馈,新款iPhone的拍照还不如华为P20 ”他还表示,苹果新机的发布对华为影响并不大,目前已经有大量的iPhone用户投向华为,华为P20的拍照技术,苹果还追不上。

华为怼天怼地怼苹果,华为出新款,苹果也必会是出镜的一个,华为把各项功能和性能逐一与苹果比较,完全不遮挡自己与苹果的竞争比较。

华为如此吐槽苹果,无非就是认为苹果产品差于华为,而华为也从不掩饰自己想要超过苹果的野心,余承东2013年就曾说过“华为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超过苹果的决心一定下,华为近些年在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广告宣传上投入大量心血,指望一天超苹果。

根据国际调查机构GFK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去年的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华为(包括旗下品牌荣耀)在中国市场上的智能机销售量是10255万台,销售份额占23%,排名第一苹果智能机销量7223万台,销售仅份额11%,排名第四。

(图片来源:腾讯科技)

2018年5月,IDC发布了中国2018年第一季度前五大智能手机排行榜,华为18年第一季度以21.1%的出货量和27.2%的市场份额占据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苹果以9.8%的出货量和11.3%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图片来源:IDC)

随后的8月份,IDC发布了第二季度国内手机排行榜,华为以28.5%的出货量和27.2%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苹果以7.0%的出货量和6.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五。

(图片来源于IDC)

华为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出货量增长了7.4%,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苹果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减少了几个百分点。

单从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和出货量来看,华为在中国市场占据方面要高于苹果,华为这几年大量的技术创新和迎合消费者口味儿,给华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带来的利好,是完全看得见的。

但毕竟,深闺里的媳妇不能不见公婆,对于华为,苹果也不能只看中国市场,2018年第三季度中,三星出货量第一,华为第二,苹果排在第三位。

从出货量来说,在全球市场上华为是要高于苹果的,但是考虑到企业的营收情况,苹果的利润暂居整个世界智能手机的一半以上,这个也是世界共识,华为手机的盈利能力在整个行业中,远远不能和苹果相比较。

(数据来源:Strtegu Analytics)

这几年华为,苹果在印度的市场占有份额很惨,市场定位中高端的华为和称之为土豪手机的苹果一直以来对印度这个13亿人口带来的巨大市场掀起半点风浪。

最近,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机市场出货情况,报告显示,排在第一的是我国国产手机小米,而作为国内市场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华为和苹果未能挤进前三,甚至前五都没能进得了。

而恰恰,印度人口众多,GDP增长迅速,被视为智能手机的下一个大市场,未来各大手机厂商的出货量增速,几乎就由印度市场决定。

相比于印度,华为在欧洲市场则顺利便捷的多,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18年全球手机在第三季度出货量市场分布,在欧洲市场,华为以22%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苹果以19%市场份额占据第三,第一是三星,显然在欧洲市场,华为更加具有优势。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欧洲市场来说更适合华为和苹果,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排在第二第三,华为和苹果的产品也是得到了认可,但是印度和欧洲是两个发展极端地区,如果华为和苹果把在欧洲的策略硬搬在印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而在技术上,欧盟委员会官网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华为研发投入为 104亿欧元,约等于811亿人民币,排名第六,苹果研发投入为95亿欧元 ,约等于741亿人民币,排名第七。

再者,华为全球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19.2%,苹果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4.7%。在研发投入增长率方面,华为研发投入增速为29%,超越苹果25%的增速。

华为大手笔的投入在成品上也取得了成效,苹果近些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比例越来越少,但还是通过提高价格在营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谓“研发不够,价格来凑”。

作为全球五大厂商之中的苹果和华为,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挤进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必有过人之处,对比于这两大品牌,苹果有独有的封闭操作系统ios和A系列处理器,能够在手机运行中保持高速,同时也能让软件变得更加规范,但是同时也限制了多软件的运用,安卓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页面切换领先iOS,对软件运用接受程度高,但与此同时,开放性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对手机性能也要求高。

同时在市场上,苹果手机大部分都是高端机型,价格4千,5千往上走,这对于一般普通消费而言,苹果就没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华为手机普遍价格2千左右,价格比较亲民,华为可以在销售上因为价格取得优势,但是近些年来华为手机价格跟随苹果一样也向上发展,这对于一些低能力消费群体就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整体上面,苹果硬件做工和精致程度要高于华为,而华为的各项综合配置也都比较高。

华为手机将战略定位在“精品手机”,目标直指三星和苹果,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前些年三星在国内市场大火,一直把苹果压在底下,就像前些年三星的新款Galaxy Note 8三星为打压自己的老对手-苹果,防止iPhone8发布会抢夺大部分用户,急匆匆定于8月23日在纽约Unpacked 大会上发布。

5月份,三星Samsung放出了一条全新的GalaxyS9广告「Moving On」,描述的iphone的使用者在使用手机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麻烦,电池老化,电话反应缓慢,APP打开迟缓,最后,这位女主角换了一部三星GalaxyS9,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则广告,三星毫无遮掩的贯彻一个原则——怼苹果iPhone怼到底。

虽然三星在全球的出货量排名第一,但是这些年随着三星负面消息的爆出,三星手机爆炸以及贿赂事件,三星在中国市场地位愈发下降,国内消费者也对三星敬而远之,三星在国内市场慢慢淡出了人们眼球。

随着智能手机的寒冬来临,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乏力这一趋势短时间无法改变,未来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厂商为了突出自身的手机的卖点与品牌的高度,相互之间进行激烈的公关进攻,做法难免大胆激进。

怼,逐渐成了一个厂商竞争最显眼的方式,但是毫无疑问,整个全球都提倡公平的竞争,华为在国内的口碑虽好,也附和国货自强的这大众心理需求,但毕竟要实事求是,勇于承认不足才会积极突破,不是简单满足心理上的一个YY,此前华为总裁任正非也坦言,华为现在的泡沫吹得很大,公司内部有些骄傲自满,此次广告事件,正是其心理的一个反应。

编者按:本文来自“格隆汇”,作者 沙眸。36氪经授权转载。

近日,华为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个华为Mate20Pro的最新广告,启用智利电视剧演员,针对iPhone手机进行了讽刺挖苦。

广告视频中,智利电视剧演员本杰明在深夜的郊外埋藏什么东西,而且一边挖还一边诅咒。结果镜头一跳转,原来是将一部非常类似于iPhone手机给埋了。

华为的花式吐槽不仅暗讽了苹果手机落后,没有性价比,还巧妙的为华为mate20Pro的夜拍宣传了一把。

华为吐槽苹果手机也不是一个短时间了,2017年苹果公司在九月份发布的iPhone8系列和iPhoneX三款手机,起售价分别是5888元与8388元,对比16年发布的iPhone7的售价5388,iPhoneX价格可是提了不少,但是iPhoneX的提价相比于iPhone8并没有多大的改进和亮点,而华为也不会放过讽刺苹果的机会,时隔一个月,华为不负众望跳出来,在社交平台发出这么一句话“感到失望吗?10月16日,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从未见过的惊喜!”

显而易见,华为的惊喜就是随后10月16日发布的华为mate10,首款AI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芯片,并且更为讽刺的是,华为发言的文字配图是一个一口一口被咬坏的烂苹果,其中的寓意不言而知。

今年9月,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上海发布了华为P20的新款配色以及最新的EMUI 9.0系统。华为何刚称,“目前拿到iPhone新机的运营商人士反馈,新款iPhone的拍照还不如华为P20 ”他还表示,苹果新机的发布对华为影响并不大,目前已经有大量的iPhone用户投向华为,华为P20的拍照技术,苹果还追不上。

华为怼天怼地怼苹果,华为出新款,苹果也必会是出镜的一个,华为把各项功能和性能逐一与苹果比较,完全不遮挡自己与苹果的竞争比较。

华为如此吐槽苹果,无非就是认为苹果产品差于华为,而华为也从不掩饰自己想要超过苹果的野心,余承东2013年就曾说过“华为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超过苹果的决心一定下,华为近些年在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广告宣传上投入大量心血,指望一天超苹果。

根据国际调查机构GFK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去年的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华为(包括旗下品牌荣耀)在中国市场上的智能机销售量是10255万台,销售份额占23%,排名第一苹果智能机销量7223万台,销售仅份额11%,排名第四。

(图片来源:腾讯科技)

2018年5月,IDC发布了中国2018年第一季度前五大智能手机排行榜,华为18年第一季度以21.1%的出货量和27.2%的市场份额占据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苹果以9.8%的出货量和11.3%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图片来源:IDC)

随后的8月份,IDC发布了第二季度国内手机排行榜,华为以28.5%的出货量和27.2%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苹果以7.0%的出货量和6.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五。

(图片来源于IDC)

华为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出货量增长了7.4%,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苹果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减少了几个百分点。

单从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和出货量来看,华为在中国市场占据方面要高于苹果,华为这几年大量的技术创新和迎合消费者口味儿,给华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带来的利好,是完全看得见的。

但毕竟,深闺里的媳妇不能不见公婆,对于华为,苹果也不能只看中国市场,2018年第三季度中,三星出货量第一,华为第二,苹果排在第三位。

从出货量来说,在全球市场上华为是要高于苹果的,但是考虑到企业的营收情况,苹果的利润暂居整个世界智能手机的一半以上,这个也是世界共识,华为手机的盈利能力在整个行业中,远远不能和苹果相比较。

(数据来源:Strtegu Analytics)

这几年华为,苹果在印度的市场占有份额很惨,市场定位中高端的华为和称之为土豪手机的苹果一直以来对印度这个13亿人口带来的巨大市场掀起半点风浪。

最近,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机市场出货情况,报告显示,排在第一的是我国国产手机小米,而作为国内市场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华为和苹果未能挤进前三,甚至前五都没能进得了。

而恰恰,印度人口众多,GDP增长迅速,被视为智能手机的下一个大市场,未来各大手机厂商的出货量增速,几乎就由印度市场决定。

相比于印度,华为在欧洲市场则顺利便捷的多,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18年全球手机在第三季度出货量市场分布,在欧洲市场,华为以22%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苹果以19%市场份额占据第三,第一是三星,显然在欧洲市场,华为更加具有优势。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欧洲市场来说更适合华为和苹果,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排在第二第三,华为和苹果的产品也是得到了认可,但是印度和欧洲是两个发展极端地区,如果华为和苹果把在欧洲的策略硬搬在印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而在技术上,欧盟委员会官网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华为研发投入为 104亿欧元,约等于811亿人民币,排名第六,苹果研发投入为95亿欧元 ,约等于741亿人民币,排名第七。

再者,华为全球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19.2%,苹果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4.7%。在研发投入增长率方面,华为研发投入增速为29%,超越苹果25%的增速。

华为大手笔的投入在成品上也取得了成效,苹果近些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比例越来越少,但还是通过提高价格在营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谓“研发不够,价格来凑”。

作为全球五大厂商之中的苹果和华为,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挤进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必有过人之处,对比于这两大品牌,苹果有独有的封闭操作系统ios和A系列处理器,能够在手机运行中保持高速,同时也能让软件变得更加规范,但是同时也限制了多软件的运用,安卓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页面切换领先iOS,对软件运用接受程度高,但与此同时,开放性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对手机性能也要求高。

同时在市场上,苹果手机大部分都是高端机型,价格4千,5千往上走,这对于一般普通消费而言,苹果就没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华为手机普遍价格2千左右,价格比较亲民,华为可以在销售上因为价格取得优势,但是近些年来华为手机价格跟随苹果一样也向上发展,这对于一些低能力消费群体就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整体上面,苹果硬件做工和精致程度要高于华为,而华为的各项综合配置也都比较高。

华为手机将战略定位在“精品手机”,目标直指三星和苹果,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前些年三星在国内市场大火,一直把苹果压在底下,就像前些年三星的新款Galaxy Note 8三星为打压自己的老对手-苹果,防止iPhone8发布会抢夺大部分用户,急匆匆定于8月23日在纽约Unpacked 大会上发布。

5月份,三星Samsung放出了一条全新的GalaxyS9广告「Moving On」,描述的iphone的使用者在使用手机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麻烦,电池老化,电话反应缓慢,APP打开迟缓,最后,这位女主角换了一部三星GalaxyS9,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则广告,三星毫无遮掩的贯彻一个原则——怼苹果iPhone怼到底。

虽然三星在全球的出货量排名第一,但是这些年随着三星负面消息的爆出,三星手机爆炸以及贿赂事件,三星在中国市场地位愈发下降,国内消费者也对三星敬而远之,三星在国内市场慢慢淡出了人们眼球。

随着智能手机的寒冬来临,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乏力这一趋势短时间无法改变,未来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厂商为了突出自身的手机的卖点与品牌的高度,相互之间进行激烈的公关进攻,做法难免大胆激进。

怼,逐渐成了一个厂商竞争最显眼的方式,但是毫无疑问,整个全球都提倡公平的竞争,华为在国内的口碑虽好,也附和国货自强的这大众心理需求,但毕竟要实事求是,勇于承认不足才会积极突破,不是简单满足心理上的一个YY,此前华为总裁任正非也坦言,华为现在的泡沫吹得很大,公司内部有些骄傲自满,此次广告事件,正是其心理的一个反应。

编者按:本文来自“格隆汇”,作者 沙眸。36氪经授权转载。

近日,华为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个华为Mate20Pro的最新广告,启用智利电视剧演员,针对iPhone手机进行了讽刺挖苦。

广告视频中,智利电视剧演员本杰明在深夜的郊外埋藏什么东西,而且一边挖还一边诅咒。结果镜头一跳转,原来是将一部非常类似于iPhone手机给埋了。

华为的花式吐槽不仅暗讽了苹果手机落后,没有性价比,还巧妙的为华为mate20Pro的夜拍宣传了一把。

华为吐槽苹果手机也不是一个短时间了,2017年苹果公司在九月份发布的iPhone8系列和iPhoneX三款手机,起售价分别是5888元与8388元,对比16年发布的iPhone7的售价5388,iPhoneX价格可是提了不少,但是iPhoneX的提价相比于iPhone8并没有多大的改进和亮点,而华为也不会放过讽刺苹果的机会,时隔一个月,华为不负众望跳出来,在社交平台发出这么一句话“感到失望吗?10月16日,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从未见过的惊喜!”

显而易见,华为的惊喜就是随后10月16日发布的华为mate10,首款AI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芯片,并且更为讽刺的是,华为发言的文字配图是一个一口一口被咬坏的烂苹果,其中的寓意不言而知。

今年9月,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上海发布了华为P20的新款配色以及最新的EMUI 9.0系统。华为何刚称,“目前拿到iPhone新机的运营商人士反馈,新款iPhone的拍照还不如华为P20 ”他还表示,苹果新机的发布对华为影响并不大,目前已经有大量的iPhone用户投向华为,华为P20的拍照技术,苹果还追不上。

华为怼天怼地怼苹果,华为出新款,苹果也必会是出镜的一个,华为把各项功能和性能逐一与苹果比较,完全不遮挡自己与苹果的竞争比较。

华为如此吐槽苹果,无非就是认为苹果产品差于华为,而华为也从不掩饰自己想要超过苹果的野心,余承东2013年就曾说过“华为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超过苹果的决心一定下,华为近些年在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广告宣传上投入大量心血,指望一天超苹果。

根据国际调查机构GFK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去年的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华为(包括旗下品牌荣耀)在中国市场上的智能机销售量是10255万台,销售份额占23%,排名第一苹果智能机销量7223万台,销售仅份额11%,排名第四。

(图片来源:腾讯科技)

2018年5月,IDC发布了中国2018年第一季度前五大智能手机排行榜,华为18年第一季度以21.1%的出货量和27.2%的市场份额占据排行榜第一的位置,苹果以9.8%的出货量和11.3%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图片来源:IDC)

随后的8月份,IDC发布了第二季度国内手机排行榜,华为以28.5%的出货量和27.2%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苹果以7.0%的出货量和6.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五。

(图片来源于IDC)

华为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出货量增长了7.4%,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苹果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减少了几个百分点。

单从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和出货量来看,华为在中国市场占据方面要高于苹果,华为这几年大量的技术创新和迎合消费者口味儿,给华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带来的利好,是完全看得见的。

但毕竟,深闺里的媳妇不能不见公婆,对于华为,苹果也不能只看中国市场,2018年第三季度中,三星出货量第一,华为第二,苹果排在第三位。

从出货量来说,在全球市场上华为是要高于苹果的,但是考虑到企业的营收情况,苹果的利润暂居整个世界智能手机的一半以上,这个也是世界共识,华为手机的盈利能力在整个行业中,远远不能和苹果相比较。

(数据来源:Strtegu Analytics)

这几年华为,苹果在印度的市场占有份额很惨,市场定位中高端的华为和称之为土豪手机的苹果一直以来对印度这个13亿人口带来的巨大市场掀起半点风浪。

最近,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机市场出货情况,报告显示,排在第一的是我国国产手机小米,而作为国内市场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华为和苹果未能挤进前三,甚至前五都没能进得了。

而恰恰,印度人口众多,GDP增长迅速,被视为智能手机的下一个大市场,未来各大手机厂商的出货量增速,几乎就由印度市场决定。

相比于印度,华为在欧洲市场则顺利便捷的多,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18年全球手机在第三季度出货量市场分布,在欧洲市场,华为以22%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苹果以19%市场份额占据第三,第一是三星,显然在欧洲市场,华为更加具有优势。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欧洲市场来说更适合华为和苹果,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排在第二第三,华为和苹果的产品也是得到了认可,但是印度和欧洲是两个发展极端地区,如果华为和苹果把在欧洲的策略硬搬在印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而在技术上,欧盟委员会官网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华为研发投入为 104亿欧元,约等于811亿人民币,排名第六,苹果研发投入为95亿欧元 ,约等于741亿人民币,排名第七。

再者,华为全球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19.2%,苹果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4.7%。在研发投入增长率方面,华为研发投入增速为29%,超越苹果25%的增速。

华为大手笔的投入在成品上也取得了成效,苹果近些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比例越来越少,但还是通过提高价格在营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谓“研发不够,价格来凑”。

作为全球五大厂商之中的苹果和华为,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挤进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必有过人之处,对比于这两大品牌,苹果有独有的封闭操作系统ios和A系列处理器,能够在手机运行中保持高速,同时也能让软件变得更加规范,但是同时也限制了多软件的运用,安卓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页面切换领先iOS,对软件运用接受程度高,但与此同时,开放性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对手机性能也要求高。

同时在市场上,苹果手机大部分都是高端机型,价格4千,5千往上走,这对于一般普通消费而言,苹果就没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华为手机普遍价格2千左右,价格比较亲民,华为可以在销售上因为价格取得优势,但是近些年来华为手机价格跟随苹果一样也向上发展,这对于一些低能力消费群体就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整体上面,苹果硬件做工和精致程度要高于华为,而华为的各项综合配置也都比较高。

华为手机将战略定位在“精品手机”,目标直指三星和苹果,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

前些年三星在国内市场大火,一直把苹果压在底下,就像前些年三星的新款Galaxy Note 8三星为打压自己的老对手-苹果,防止iPhone8发布会抢夺大部分用户,急匆匆定于8月23日在纽约Unpacked 大会上发布。

5月份,三星Samsung放出了一条全新的GalaxyS9广告「Moving On」,描述的iphone的使用者在使用手机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麻烦,电池老化,电话反应缓慢,APP打开迟缓,最后,这位女主角换了一部三星GalaxyS9,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则广告,三星毫无遮掩的贯彻一个原则——怼苹果iPhone怼到底。

虽然三星在全球的出货量排名第一,但是这些年随着三星负面消息的爆出,三星手机爆炸以及贿赂事件,三星在中国市场地位愈发下降,国内消费者也对三星敬而远之,三星在国内市场慢慢淡出了人们眼球。

随着智能手机的寒冬来临,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乏力这一趋势短时间无法改变,未来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厂商为了突出自身的手机的卖点与品牌的高度,相互之间进行激烈的公关进攻,做法难免大胆激进。

怼,逐渐成了一个厂商竞争最显眼的方式,但是毫无疑问,整个全球都提倡公平的竞争,华为在国内的口碑虽好,也附和国货自强的这大众心理需求,但毕竟要实事求是,勇于承认不足才会积极突破,不是简单满足心理上的一个YY,此前华为总裁任正非也坦言,华为现在的泡沫吹得很大,公司内部有些骄傲自满,此次广告事件,正是其心理的一个反应。

8,苹果新机降价,华强北二手市场凌乱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note),作者 酱雄;36氪经授权转载。

近日,京东、苏宁、天猫等诸多电商平台,纷纷开启了苹果手机降价大潮。尽管苹果官方未对降价做出确切回应,但京东方面却向部分媒体透露称,已得到苹果官方的通知和授权。

“如果大家继续不购买,苹果的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调吧?”

有网友认为,苹果此次降价,是为了提振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状况,如果消费者继续观望,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跌;也有部分用户喜笑颜开,表示苹果此次降价,无论是覆盖的型号还是幅度都是前所未有,已是“入手”新机的好时机。

“消费者笑没笑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们是要哭了。”有几位华强北商家告诉懂懂笔记,此番苹果手机价格下调,已经影响到了二手机市场的景气。

他们手中的二手苹果手机,销量与价格都面临双双下滑。有的甚至以“成本价”出售,目的就是减轻压力,降低后期的风险。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三星等品牌的二手机型近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主流型号也不好卖了。

那么,被苹果降价“误伤”的华强北手机商家近况如何,他们又会采取哪些手段应对这一轮危机?

1、降价冲击充新机,商家急忙清库存

“256G金色全网通Max,充新成色价格低,太合适了。”

例行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广告”之后,黄帆深深叹了一口气。他坦言自己在华强北干了四年二手机买卖,这还是头一次在苹果手机上栽了这么大的跟头。

通常,九九成新256G金色双卡全网通版本的iPhone Max,价格都维持在8500元。但这两天为了尽快售出,他破天荒地将价格降到了8100元。如果还是无人问津,不排除继续降价。而这样成色的二手机价格,相比京东全新机的售价只便宜1400元。

“全新机降价幅度这么大,影响最大就是充新二手机,我这个价格几乎没有竞争力了。”黄帆表示,所谓充新成色指的是那些外观几乎无磨损,使用时间极短的手机(例如专柜展示手机)。由于包装已开封,系统已激活,所以二手价格较官方新机会便宜很多。

以前,充新机是许多果粉的首选,以Max为例,过去充新机相比全新机便宜近2000~2500元,价格十分具有竞争力。

“但现在差价只有1400元,和港行的差价也只有260元了。”黄帆告诉懂懂笔记,虽然苹果官方并没有承认降价,然而媒体铺天盖地的降价报道,电商的价格又透明,压力效应全反映在线下渠道上了。因此,有不少用户会选择咬咬牙,购买全新苹果手机。近几天前往他们柜台购买苹果二手手机的买家,都在拿降价的新闻说事。

“一上来就说全新机都降价了,二手机还卖这么贵,不停砍价。”他满脸苦笑地说,有的买家一上来就砍掉一两千元,试图碰碰运气,看看卖家愿不愿意妥协。

目前,他手里压着的充新苹果手机,回收价格都不低。黄帆向懂懂笔记展示了部分机型的入账记录:一台充新256G双卡Max入手价为7500元,64G九五新X入手价5900元。“现在卖出去每台还能赚200~300元,如果全新机继续降价就真的完了。”

与黄帆相似,他周围不少商家因为囤积了较多全新“有锁版”iPhone X,迫于库存压力已经把价格降至冰点:其中64G解锁之后的售价,仅为4800~5000元;八成新的256G iPhone 8 Plus,最低只要4000元就卖,比一周前跌了将近200元。

黄帆表示,哪怕成本价销售(一分钱不赚),近期也必须将手里的苹果手机出手。他担心接下来苹果新机还将有新一轮降价措施,到时充新机型就更加卖不出价钱了。

越卖越贵的苹果手机,在2019年终于扛不住了。为了提振销量,不得不松动部分机型的价格。

而不管官方承认与否,消费者是否买单,华强北不少商家都已经成了降价大潮中的“炮灰”。

那么除了充新机“沦陷”之外,整体二手手机市场的价格与流动性,又会出现哪些变化?

2、一周跌价近150,商家收货谨小慎微

“边角都磕碰了,这个最多给你3800(元),收购价格基本都差不多的。”

拿着一台2018年初购入的64G全网通iPhone X,懂懂笔记一连询问了华强北某手机商城内的多家档口,得到的回收价格,基本上都在3800~4000元之间。

一位李姓店主表示,如果是一两周前来估价,可能还能多给200~300元。而现在苹果全新机都在降价,不少二手机商在回收苹果旧机时谨慎了很多。

“现在不管什么成色,二手苹果的售价都在降,一天一个价。”他回忆,就在媒体报道苹果新机降价当天,市场里二手市场苹果所有机型平均跌了近150元。

目前,以往好卖的几款型号销量都在下滑,不少买家都在观望等待,看看新机、二手机价格是否还有降价的空间。

“这就和炒股一样,价格下跌时,都在观望、等待价格触底后买入。”因为苹果新机的价格下滑,同样倍感烦恼的华强北商家李旭表示,虽然过去一周时间里前来探“行情”的买家没有减少,但是最终能成交的却不多。

相反,有不少苹果手机用户,陆续前来咨询二手机、置换等事宜。有消费者表示,想在苹果手机价格全面下降之前及时“止损”,抢先将自己的旧苹果手机出手。

“有的连闲置iPhone 5都拿出来卖或者置换,说给个几百块也成。”他无奈地表示,面对苹果新机降价,不少商家几乎停止收购二手苹果,除非回收、置换的价格足够“美丽”,不然不考虑继续囤货了。因此,他们一边降价出售手里的二手苹果,一边对于用户出售的二手机型挑三拣四、压低价格,为的就是降低风险。

“成色低于八五新的,屏幕有划伤、后盖花损严重的基本上不要。”李旭表示,身边不少熟悉的二手苹果专卖商家,也纷纷开始琢磨新的出路,例如收购其他知名品牌的二手机型。

除了二手机交易之外,懂懂笔记在走访中发现,部分“代购”港行、海外版本全新、充新苹果手机的柜台,也都表示暂时“缺货”。他们同样在担心,国行新机降价会持续对自己的业务带来影响。

那么,苹果降价,用户观望,是否会给其它品牌的二手机销售带来机会?

3、用户观望等跌价,三星手机遭“误伤”

“现在不敢收三星的机器了,旗舰机也不要了,太难出了。”

在华强北一家数码商行内,店家老梁向懂懂笔记抱怨。他表示,从去年春节后开始,三星系列的手机销量就一般,这几个月更是凄凉。如今苹果一降价,没想到问三星的买家几本上消失了。

“一直以来三星都对标苹果,这俩家是老对手。”老梁分析,现在苹果手机悄然降价,不仅对三星新机有影响,而且三星的二手市场也被波及。

老梁介绍,近半年来部分三星旗舰机型的二手价格一降再降,销量却不见涨。“不少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同为安卓系统,且价位相当、性价比高的国产旗舰。”

“现在各大厂商对安卓的优化都不差。”老梁告诉懂懂笔记,除了那些苹果系统的“忠粉”以外,不少购买二手安卓机的买家都认为各大品牌的质量都大同小异,日常使用区别不大。

在他看来,基本上购买安卓手机的用户,主要还是看性价比,相比之下二手的国产手机确实比三星更具优势。而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IDC的资料显示,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剩下1%,相比五年前曾高达30%左右的市场份额,显然是江河日下,二手市场的景象更不言而喻。

实际上,除了二手三星手机受到苹果降价的波及,国内各大品牌的二手手机销量也有一定影响。

“苹果都便宜卖了,国产手机多少会有些影响,不过出货价格还算平稳。”在华强北市场专营国产品牌二手机生意的刘女士表示,近一周店内二手机销量下滑了5%左右,差不多每天要少卖10台左右。受影响最大的机型,主要是各品牌价格在2000元以上的旗舰产品。

刘女士分析,由于苹果新机突然降价,有不少正打算更换手机的买家认为,二手的苹果、安卓手机价格都会跟着往下走,因此这几天都在观望中。

“还有的人本来想买二手MIX 2S,但现在预算能买32G的iPhone7了。”商家李小姐告诉懂懂笔记,有一些用户看到苹果降价,开始琢磨迈入“苹果行列”了。“在我们柜台里,会看到不少人考虑用同样的预算,买到更高版本、配置的二手苹果手机。”

在李小姐看来,很多年轻人虽然嘴上说只买安卓、只买国产品牌,但身体却在降价面前百分百“诚实”。

一周以来,各种传闻和市场变化,让无数二手手机买家左观右望,犹豫不决。无论是苹果、三星还是国内品牌的二手生意,都在苹果这一轮降价中纷纷“误伤”。不明朗的市场走向,也让不少华强北的二手商家感到忧心忡忡。

有不少网友戏称,死咬着价格不放的苹果终于降价,是担心成为下一个三星。那么,苹果降价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1月15日一则网上爆料消息显示,在微信群“苏宁嘉年华媒体大咖群”的聊天记录截图中,苏宁内部人士表示:“从环比情况来看,1月11日苏宁宣布iPhone降价当天,苏宁易购苹果手机流量和销售双爆增。到晚上9点的数据:iPhone8系列销售增长460%,iPhone XR增长超过了2150%。或许,这并非个例。

有不少媒体曾这样评价苹果:近年来未见创新进步,反倒在定价上屡创新高,这种定价策略失误,创新意识缺失,是其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但是,“降价”的杀手锏一出,苹果或许几周就把面子挣回来了。这场景,像极了“沙漠奥莱”某品牌包包店内人头簇拥的画面,“又便宜又有面子,再来一个!”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note),作者 酱雄;36氪经授权转载。

近日,京东、苏宁、天猫等诸多电商平台,纷纷开启了苹果手机降价大潮。尽管苹果官方未对降价做出确切回应,但京东方面却向部分媒体透露称,已得到苹果官方的通知和授权。

“如果大家继续不购买,苹果的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调吧?”

有网友认为,苹果此次降价,是为了提振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状况,如果消费者继续观望,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跌;也有部分用户喜笑颜开,表示苹果此次降价,无论是覆盖的型号还是幅度都是前所未有,已是“入手”新机的好时机。

“消费者笑没笑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们是要哭了。”有几位华强北商家告诉懂懂笔记,此番苹果手机价格下调,已经影响到了二手机市场的景气。

他们手中的二手苹果手机,销量与价格都面临双双下滑。有的甚至以“成本价”出售,目的就是减轻压力,降低后期的风险。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三星等品牌的二手机型近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主流型号也不好卖了。

那么,被苹果降价“误伤”的华强北手机商家近况如何,他们又会采取哪些手段应对这一轮危机?

1、降价冲击充新机,商家急忙清库存

“256G金色全网通Max,充新成色价格低,太合适了。”

例行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广告”之后,黄帆深深叹了一口气。他坦言自己在华强北干了四年二手机买卖,这还是头一次在苹果手机上栽了这么大的跟头。

通常,九九成新256G金色双卡全网通版本的iPhone Max,价格都维持在8500元。但这两天为了尽快售出,他破天荒地将价格降到了8100元。如果还是无人问津,不排除继续降价。而这样成色的二手机价格,相比京东全新机的售价只便宜1400元。

“全新机降价幅度这么大,影响最大就是充新二手机,我这个价格几乎没有竞争力了。”黄帆表示,所谓充新成色指的是那些外观几乎无磨损,使用时间极短的手机(例如专柜展示手机)。由于包装已开封,系统已激活,所以二手价格较官方新机会便宜很多。

以前,充新机是许多果粉的首选,以Max为例,过去充新机相比全新机便宜近2000~2500元,价格十分具有竞争力。

“但现在差价只有1400元,和港行的差价也只有260元了。”黄帆告诉懂懂笔记,虽然苹果官方并没有承认降价,然而媒体铺天盖地的降价报道,电商的价格又透明,压力效应全反映在线下渠道上了。因此,有不少用户会选择咬咬牙,购买全新苹果手机。近几天前往他们柜台购买苹果二手手机的买家,都在拿降价的新闻说事。

“一上来就说全新机都降价了,二手机还卖这么贵,不停砍价。”他满脸苦笑地说,有的买家一上来就砍掉一两千元,试图碰碰运气,看看卖家愿不愿意妥协。

目前,他手里压着的充新苹果手机,回收价格都不低。黄帆向懂懂笔记展示了部分机型的入账记录:一台充新256G双卡Max入手价为7500元,64G九五新X入手价5900元。“现在卖出去每台还能赚200~300元,如果全新机继续降价就真的完了。”

与黄帆相似,他周围不少商家因为囤积了较多全新“有锁版”iPhone X,迫于库存压力已经把价格降至冰点:其中64G解锁之后的售价,仅为4800~5000元;八成新的256G iPhone 8 Plus,最低只要4000元就卖,比一周前跌了将近200元。

黄帆表示,哪怕成本价销售(一分钱不赚),近期也必须将手里的苹果手机出手。他担心接下来苹果新机还将有新一轮降价措施,到时充新机型就更加卖不出价钱了。

越卖越贵的苹果手机,在2019年终于扛不住了。为了提振销量,不得不松动部分机型的价格。

而不管官方承认与否,消费者是否买单,华强北不少商家都已经成了降价大潮中的“炮灰”。

那么除了充新机“沦陷”之外,整体二手手机市场的价格与流动性,又会出现哪些变化?

2、一周跌价近150,商家收货谨小慎微

“边角都磕碰了,这个最多给你3800(元),收购价格基本都差不多的。”

拿着一台2018年初购入的64G全网通iPhone X,懂懂笔记一连询问了华强北某手机商城内的多家档口,得到的回收价格,基本上都在3800~4000元之间。

一位李姓店主表示,如果是一两周前来估价,可能还能多给200~300元。而现在苹果全新机都在降价,不少二手机商在回收苹果旧机时谨慎了很多。

“现在不管什么成色,二手苹果的售价都在降,一天一个价。”他回忆,就在媒体报道苹果新机降价当天,市场里二手市场苹果所有机型平均跌了近150元。

目前,以往好卖的几款型号销量都在下滑,不少买家都在观望等待,看看新机、二手机价格是否还有降价的空间。

“这就和炒股一样,价格下跌时,都在观望、等待价格触底后买入。”因为苹果新机的价格下滑,同样倍感烦恼的华强北商家李旭表示,虽然过去一周时间里前来探“行情”的买家没有减少,但是最终能成交的却不多。

相反,有不少苹果手机用户,陆续前来咨询二手机、置换等事宜。有消费者表示,想在苹果手机价格全面下降之前及时“止损”,抢先将自己的旧苹果手机出手。

“有的连闲置iPhone 5都拿出来卖或者置换,说给个几百块也成。”他无奈地表示,面对苹果新机降价,不少商家几乎停止收购二手苹果,除非回收、置换的价格足够“美丽”,不然不考虑继续囤货了。因此,他们一边降价出售手里的二手苹果,一边对于用户出售的二手机型挑三拣四、压低价格,为的就是降低风险。

“成色低于八五新的,屏幕有划伤、后盖花损严重的基本上不要。”李旭表示,身边不少熟悉的二手苹果专卖商家,也纷纷开始琢磨新的出路,例如收购其他知名品牌的二手机型。

除了二手机交易之外,懂懂笔记在走访中发现,部分“代购”港行、海外版本全新、充新苹果手机的柜台,也都表示暂时“缺货”。他们同样在担心,国行新机降价会持续对自己的业务带来影响。

那么,苹果降价,用户观望,是否会给其它品牌的二手机销售带来机会?

3、用户观望等跌价,三星手机遭“误伤”

“现在不敢收三星的机器了,旗舰机也不要了,太难出了。”

在华强北一家数码商行内,店家老梁向懂懂笔记抱怨。他表示,从去年春节后开始,三星系列的手机销量就一般,这几个月更是凄凉。如今苹果一降价,没想到问三星的买家几本上消失了。

“一直以来三星都对标苹果,这俩家是老对手。”老梁分析,现在苹果手机悄然降价,不仅对三星新机有影响,而且三星的二手市场也被波及。

老梁介绍,近半年来部分三星旗舰机型的二手价格一降再降,销量却不见涨。“不少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同为安卓系统,且价位相当、性价比高的国产旗舰。”

“现在各大厂商对安卓的优化都不差。”老梁告诉懂懂笔记,除了那些苹果系统的“忠粉”以外,不少购买二手安卓机的买家都认为各大品牌的质量都大同小异,日常使用区别不大。

在他看来,基本上购买安卓手机的用户,主要还是看性价比,相比之下二手的国产手机确实比三星更具优势。而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IDC的资料显示,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剩下1%,相比五年前曾高达30%左右的市场份额,显然是江河日下,二手市场的景象更不言而喻。

实际上,除了二手三星手机受到苹果降价的波及,国内各大品牌的二手手机销量也有一定影响。

“苹果都便宜卖了,国产手机多少会有些影响,不过出货价格还算平稳。”在华强北市场专营国产品牌二手机生意的刘女士表示,近一周店内二手机销量下滑了5%左右,差不多每天要少卖10台左右。受影响最大的机型,主要是各品牌价格在2000元以上的旗舰产品。

刘女士分析,由于苹果新机突然降价,有不少正打算更换手机的买家认为,二手的苹果、安卓手机价格都会跟着往下走,因此这几天都在观望中。

“还有的人本来想买二手MIX 2S,但现在预算能买32G的iPhone7了。”商家李小姐告诉懂懂笔记,有一些用户看到苹果降价,开始琢磨迈入“苹果行列”了。“在我们柜台里,会看到不少人考虑用同样的预算,买到更高版本、配置的二手苹果手机。”

在李小姐看来,很多年轻人虽然嘴上说只买安卓、只买国产品牌,但身体却在降价面前百分百“诚实”。

一周以来,各种传闻和市场变化,让无数二手手机买家左观右望,犹豫不决。无论是苹果、三星还是国内品牌的二手生意,都在苹果这一轮降价中纷纷“误伤”。不明朗的市场走向,也让不少华强北的二手商家感到忧心忡忡。

有不少网友戏称,死咬着价格不放的苹果终于降价,是担心成为下一个三星。那么,苹果降价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1月15日一则网上爆料消息显示,在微信群“苏宁嘉年华媒体大咖群”的聊天记录截图中,苏宁内部人士表示:“从环比情况来看,1月11日苏宁宣布iPhone降价当天,苏宁易购苹果手机流量和销售双爆增。到晚上9点的数据:iPhone8系列销售增长460%,iPhone XR增长超过了2150%。或许,这并非个例。

有不少媒体曾这样评价苹果:近年来未见创新进步,反倒在定价上屡创新高,这种定价策略失误,创新意识缺失,是其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但是,“降价”的杀手锏一出,苹果或许几周就把面子挣回来了。这场景,像极了“沙漠奥莱”某品牌包包店内人头簇拥的画面,“又便宜又有面子,再来一个!”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note),作者 酱雄;36氪经授权转载。

近日,京东、苏宁、天猫等诸多电商平台,纷纷开启了苹果手机降价大潮。尽管苹果官方未对降价做出确切回应,但京东方面却向部分媒体透露称,已得到苹果官方的通知和授权。

“如果大家继续不购买,苹果的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调吧?”

有网友认为,苹果此次降价,是为了提振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状况,如果消费者继续观望,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跌;也有部分用户喜笑颜开,表示苹果此次降价,无论是覆盖的型号还是幅度都是前所未有,已是“入手”新机的好时机。

“消费者笑没笑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们是要哭了。”有几位华强北商家告诉懂懂笔记,此番苹果手机价格下调,已经影响到了二手机市场的景气。

他们手中的二手苹果手机,销量与价格都面临双双下滑。有的甚至以“成本价”出售,目的就是减轻压力,降低后期的风险。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三星等品牌的二手机型近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主流型号也不好卖了。

那么,被苹果降价“误伤”的华强北手机商家近况如何,他们又会采取哪些手段应对这一轮危机?

1、降价冲击充新机,商家急忙清库存

“256G金色全网通Max,充新成色价格低,太合适了。”

例行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广告”之后,黄帆深深叹了一口气。他坦言自己在华强北干了四年二手机买卖,这还是头一次在苹果手机上栽了这么大的跟头。

通常,九九成新256G金色双卡全网通版本的iPhone Max,价格都维持在8500元。但这两天为了尽快售出,他破天荒地将价格降到了8100元。如果还是无人问津,不排除继续降价。而这样成色的二手机价格,相比京东全新机的售价只便宜1400元。

“全新机降价幅度这么大,影响最大就是充新二手机,我这个价格几乎没有竞争力了。”黄帆表示,所谓充新成色指的是那些外观几乎无磨损,使用时间极短的手机(例如专柜展示手机)。由于包装已开封,系统已激活,所以二手价格较官方新机会便宜很多。

以前,充新机是许多果粉的首选,以Max为例,过去充新机相比全新机便宜近2000~2500元,价格十分具有竞争力。

“但现在差价只有1400元,和港行的差价也只有260元了。”黄帆告诉懂懂笔记,虽然苹果官方并没有承认降价,然而媒体铺天盖地的降价报道,电商的价格又透明,压力效应全反映在线下渠道上了。因此,有不少用户会选择咬咬牙,购买全新苹果手机。近几天前往他们柜台购买苹果二手手机的买家,都在拿降价的新闻说事。

“一上来就说全新机都降价了,二手机还卖这么贵,不停砍价。”他满脸苦笑地说,有的买家一上来就砍掉一两千元,试图碰碰运气,看看卖家愿不愿意妥协。

目前,他手里压着的充新苹果手机,回收价格都不低。黄帆向懂懂笔记展示了部分机型的入账记录:一台充新256G双卡Max入手价为7500元,64G九五新X入手价5900元。“现在卖出去每台还能赚200~300元,如果全新机继续降价就真的完了。”

与黄帆相似,他周围不少商家因为囤积了较多全新“有锁版”iPhone X,迫于库存压力已经把价格降至冰点:其中64G解锁之后的售价,仅为4800~5000元;八成新的256G iPhone 8 Plus,最低只要4000元就卖,比一周前跌了将近200元。

黄帆表示,哪怕成本价销售(一分钱不赚),近期也必须将手里的苹果手机出手。他担心接下来苹果新机还将有新一轮降价措施,到时充新机型就更加卖不出价钱了。

越卖越贵的苹果手机,在2019年终于扛不住了。为了提振销量,不得不松动部分机型的价格。

而不管官方承认与否,消费者是否买单,华强北不少商家都已经成了降价大潮中的“炮灰”。

那么除了充新机“沦陷”之外,整体二手手机市场的价格与流动性,又会出现哪些变化?

2、一周跌价近150,商家收货谨小慎微

“边角都磕碰了,这个最多给你3800(元),收购价格基本都差不多的。”

拿着一台2018年初购入的64G全网通iPhone X,懂懂笔记一连询问了华强北某手机商城内的多家档口,得到的回收价格,基本上都在3800~4000元之间。

一位李姓店主表示,如果是一两周前来估价,可能还能多给200~300元。而现在苹果全新机都在降价,不少二手机商在回收苹果旧机时谨慎了很多。

“现在不管什么成色,二手苹果的售价都在降,一天一个价。”他回忆,就在媒体报道苹果新机降价当天,市场里二手市场苹果所有机型平均跌了近150元。

目前,以往好卖的几款型号销量都在下滑,不少买家都在观望等待,看看新机、二手机价格是否还有降价的空间。

“这就和炒股一样,价格下跌时,都在观望、等待价格触底后买入。”因为苹果新机的价格下滑,同样倍感烦恼的华强北商家李旭表示,虽然过去一周时间里前来探“行情”的买家没有减少,但是最终能成交的却不多。

相反,有不少苹果手机用户,陆续前来咨询二手机、置换等事宜。有消费者表示,想在苹果手机价格全面下降之前及时“止损”,抢先将自己的旧苹果手机出手。

“有的连闲置iPhone 5都拿出来卖或者置换,说给个几百块也成。”他无奈地表示,面对苹果新机降价,不少商家几乎停止收购二手苹果,除非回收、置换的价格足够“美丽”,不然不考虑继续囤货了。因此,他们一边降价出售手里的二手苹果,一边对于用户出售的二手机型挑三拣四、压低价格,为的就是降低风险。

“成色低于八五新的,屏幕有划伤、后盖花损严重的基本上不要。”李旭表示,身边不少熟悉的二手苹果专卖商家,也纷纷开始琢磨新的出路,例如收购其他知名品牌的二手机型。

除了二手机交易之外,懂懂笔记在走访中发现,部分“代购”港行、海外版本全新、充新苹果手机的柜台,也都表示暂时“缺货”。他们同样在担心,国行新机降价会持续对自己的业务带来影响。

那么,苹果降价,用户观望,是否会给其它品牌的二手机销售带来机会?

3、用户观望等跌价,三星手机遭“误伤”

“现在不敢收三星的机器了,旗舰机也不要了,太难出了。”

在华强北一家数码商行内,店家老梁向懂懂笔记抱怨。他表示,从去年春节后开始,三星系列的手机销量就一般,这几个月更是凄凉。如今苹果一降价,没想到问三星的买家几本上消失了。

“一直以来三星都对标苹果,这俩家是老对手。”老梁分析,现在苹果手机悄然降价,不仅对三星新机有影响,而且三星的二手市场也被波及。

老梁介绍,近半年来部分三星旗舰机型的二手价格一降再降,销量却不见涨。“不少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同为安卓系统,且价位相当、性价比高的国产旗舰。”

“现在各大厂商对安卓的优化都不差。”老梁告诉懂懂笔记,除了那些苹果系统的“忠粉”以外,不少购买二手安卓机的买家都认为各大品牌的质量都大同小异,日常使用区别不大。

在他看来,基本上购买安卓手机的用户,主要还是看性价比,相比之下二手的国产手机确实比三星更具优势。而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IDC的资料显示,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剩下1%,相比五年前曾高达30%左右的市场份额,显然是江河日下,二手市场的景象更不言而喻。

实际上,除了二手三星手机受到苹果降价的波及,国内各大品牌的二手手机销量也有一定影响。

“苹果都便宜卖了,国产手机多少会有些影响,不过出货价格还算平稳。”在华强北市场专营国产品牌二手机生意的刘女士表示,近一周店内二手机销量下滑了5%左右,差不多每天要少卖10台左右。受影响最大的机型,主要是各品牌价格在2000元以上的旗舰产品。

刘女士分析,由于苹果新机突然降价,有不少正打算更换手机的买家认为,二手的苹果、安卓手机价格都会跟着往下走,因此这几天都在观望中。

“还有的人本来想买二手MIX 2S,但现在预算能买32G的iPhone7了。”商家李小姐告诉懂懂笔记,有一些用户看到苹果降价,开始琢磨迈入“苹果行列”了。“在我们柜台里,会看到不少人考虑用同样的预算,买到更高版本、配置的二手苹果手机。”

在李小姐看来,很多年轻人虽然嘴上说只买安卓、只买国产品牌,但身体却在降价面前百分百“诚实”。

一周以来,各种传闻和市场变化,让无数二手手机买家左观右望,犹豫不决。无论是苹果、三星还是国内品牌的二手生意,都在苹果这一轮降价中纷纷“误伤”。不明朗的市场走向,也让不少华强北的二手商家感到忧心忡忡。

有不少网友戏称,死咬着价格不放的苹果终于降价,是担心成为下一个三星。那么,苹果降价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1月15日一则网上爆料消息显示,在微信群“苏宁嘉年华媒体大咖群”的聊天记录截图中,苏宁内部人士表示:“从环比情况来看,1月11日苏宁宣布iPhone降价当天,苏宁易购苹果手机流量和销售双爆增。到晚上9点的数据:iPhone8系列销售增长460%,iPhone XR增长超过了2150%。或许,这并非个例。

有不少媒体曾这样评价苹果:近年来未见创新进步,反倒在定价上屡创新高,这种定价策略失误,创新意识缺失,是其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但是,“降价”的杀手锏一出,苹果或许几周就把面子挣回来了。这场景,像极了“沙漠奥莱”某品牌包包店内人头簇拥的画面,“又便宜又有面子,再来一个!”

9,风向2019 | 能被“掰弯”的手机,你会买吗?_

各大手机厂商又开始在屏幕上做文章了。这次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弯。

10月底,柔宇率先发布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 (柔派)并开放预售,搭载7.8寸柔宇“蝉翼”二代柔性显示屏,可支持0到180度、超过20万次的屏幕弯折;11月,三星在SDC2018上公布了代号Winner的可折叠智能机样机,搭载Infinity Flex显示屏, 将归入Galaxy F系列,于明年面市;同期,华为余承东在外媒采访时表示,将于明年推出可折叠屏智能设备且支持5G......

三星11月发布的Winner可折叠智能机样机,折叠可成4.58寸手机,展开则为7.3寸平板电脑

创业公司抢跑入场,各大厂商更来势汹汹。索尼、微软、苹果、LG、小米早在前几年就已进行可折叠设备专利布局;三星霸主光环下,LG、京东方等屏幕厂商也在蓄力柔性屏产能突围。围绕折叠屏的手机之战一触即发。

近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尺寸、材质、屏占比、深度摄像头再难调动购买热情,技术和产品形态的创新迫在眉睫,“可折叠柔性屏”手机会是那颗打破僵局的子弹吗?

本篇「风向2019」将主要分析以下三个议题:

可折叠柔性屏是什么?

离可折叠屏量产、我们用上可折叠屏手机还有多远?

从概念到商用,可折叠柔性屏会是手机行业新的转折点吗?

可折叠柔性屏是什么?

可折叠柔性屏,顾名思义,薄如纸张,能够弯折、卷曲。看上去很酷,但并非新鲜事物,其基础就是OLED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

36氪现场实拍柔宇“蝉翼”二代柔性AMOLED屏,厚度0.01mm,可卷曲半径1mm

回溯历史,1979年,时任美国柯达实验室研究员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发现了这款有机发光材料,并于1987年正式注册了小分子OLED专利;在2000年初,OLED屏显技术由三星、LG、索尼带入大众视野;2008年诺基亚 N85首次将OLED应用在手机屏幕上;2017年被苹果选为iPhone X屏幕材料,随着屏下指纹、全面屏技术发展,OLED成为主流。

从前,手机大多采用TFT LCD(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屏,材料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且由于液晶层、背光层的存在,屏幕较厚,不可大幅度弯曲。相比之下,OLED可以自发光,具备无穷对比度、宽视角、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特性,且材料更为轻薄,支持柔性显示。

OLED有不同种类,其中主动发光型的AMOLED最常用于手机屏幕上。AMOLED的柔性程度与基底材料息息相关,目前包括使用刚性玻璃基板的“硬屏”和基于聚酰亚胺背板(PI膜)的“软屏”。可折叠柔性屏就是基于这块PI膜生产出来的。

各种OLED屏幕材料结构,图片来自知乎

柔性AMOLED在手机上的应用早已有之,三星在2014年就将其作为Galaxy Note4的屏幕。近两年各大厂商推出的曲面屏、双曲面屏手机(如Galaxy Note Edge, LG G Flex2等)也大多使用柔性AMOLED。

LG Flex2

尽管如此,由于成本高昂及手机形态的限制,柔性AMOLED的销量和增长都远低于硬性AMOLED。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柔宇推出首款可折叠屏手机,三星、华为等大厂纷纷入场,柔性AMOLED将形成一股热潮。

据 IHS Markit 预测,到2025年,柔性AMOLED出货量将达4.76亿,预计占AMOLD面板总出货量(8.25亿)一半以上,其中柔性程度最高的可折叠面板预计出货量为5000万。

离可折叠屏量产、我们用上可折叠屏手机还有多远?

手机量产绕不开屏幕制造,而一块小小的柔性AMOLED背后却有着庞杂的产业链:上游的材料、设备、零件生产商,中游的面板制造和模组生产商,以及下游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等厂商。

在产业链中、下游,早在2001年入场的三星是绝对的霸主,在中小型AMOLED面板制造方面就占据了97.7%的市场份额。面对三星的技术垄断、日益增长的柔性AMOLED需求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许多厂商开始“弯道突破”,其中中国厂商尤为活跃。

如下图所示,目前全球有20条已公布的柔性AMOLED产线中,包括京东方、和辉光电、华星光电、维信诺、柔宇科技等在内的国内厂商均已入场。据悉,柔宇此前发布的FlexPai也是使用的自研自产的可折叠性AMOLED屏。

全球6代及以下AMOLED产线及产能分布,图片来自群智咨询

尽管国内厂商玩家不少,能否实现量产仍旧是个问号。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问题:

上游材料设备依赖进口

纵观产业链,国内厂商都还聚集在中游。而柔性屏的关键则是上游的材料和设备供应,这些技术目前都掌握在日本和欧美国家手中。

材料方面,柔性基底材料的PI膜一直被由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日本钟渊化学、日本东丽-杜邦和韩国SKC垄断。36氪从业内某高分子材料学博士处了解到:除全透明PI膜外,要实现防碎屏功能,可折叠屏手机厂商还需要使用屏保树脂,这些材料均需从日本进口,且成本极高。

设备方面,真空蒸镀机被誉为“AMOLED制程的心脏”,其主要作用就是把有机发光材料蒸镀到柔性基底板上。然而,全球最顶尖的真空蒸镀设备则为日本Cannon Tokki所垄断,年产量仅在几台到十几台,有钱难买。36氪从某业内人士处获知:目前,国内仅京东方拥有Cannon Tokki设备,花费在1.5亿美金以上。

Cannon Tokki真空蒸镀机

进口依赖存在着风险:一方面容易被国外厂家制约,一旦限制原料则切断了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材料、设备成本高昂,使得整体产线造价攀升,数百亿元已是常规入场价。

据悉,京东方绵阳产线耗资465亿元,设计产能在48k/月;维信诺十月公布将在合肥斥资440亿自建产线,设计产能在30k/月;而据官方资料显示,柔宇的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耗资110亿,年产能预计可达5000万块以上。

良品率低影响量产

除产链上游缺失外,柔性屏良品率也存在风险。

普遍来说,柔性AMOLED良品率低于刚性,此前LG面板就爆出在华为mate系列上出现绿屏问题。

对于国内厂商,尽管实现柔性AMOLED量产的消息不绝于耳,然而关于良品率的信息却少之又少。京东方此前曾称其成都产线综合良率可达65%,而据几位国际、国内一线屏显厂商内部人士介绍:所谓综合良率包含了返修的情况,按现在国内技术水平,柔性AMOLED良率或在一半以下,可折叠屏良率或在20%上下。

京东方于今年5月展出的可折叠WQHD AMOLED全面屏,官方称弯折次数可超过10万次,图片来自京东方官网

如此看来,当前的柔性AMOLED制造业是否能撑得起可折叠屏市场,确实还有待观瞻。

从概念到商用,可折叠屏手机会是手机行业下一个转折点吗?

虽然柔性OLED量产挑战重重,但这并不妨碍各大厂商发布可折叠屏手机的热情。除柔宇、三星外,华为已在与京东方共研可折叠屏方案,Sony可折叠屏手机渲染图也在日前被爆出。

看上去,2019年会是个可折叠屏手机的元年。

然而,从概念到商用,可折叠屏还要跨越一些鸿沟。

硬件形态方面,现在的可折叠屏手机还在“屏弯机难弯”的阶段。无论是柔宇的FlexPai还是三星的Winner都是依靠改变电子元件位置,实现部分屏幕的弯曲折叠,折叠处的厚度如果控制不好则会影响手机的便携性。如果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柔性手机,则还需要柔性电路板、柔性芯片、柔性电池等配套材料和技术。

软件方面,可折叠屏手机开辟了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开发者和设计师需要为此做专门的适配,何时能建立起软件生态对硬件产品普及尤为关键。

Google近日发布的Android可折叠屏适配UI,图片来自the Verge

价格方面,囿于成本限制,目前可折叠屏手机的价格确实不菲。柔宇的FlexPai官方售价8999元起,三星可折叠屏手机的售价据韩媒曝光在200万韩元左右,相当于1.23万人民币,高于顶配iPhone XS Max。笔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京东方某产线每月在材料采购上就耗费1亿人民币,外加其他开支,如此分摊到每块屏幕上,自然价格抬高。如果要降低成本,则需要建立更为完善、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高昂的售价,新的产品形态,用户又是否会为之买单?

现在,市场上仅有柔宇科技的可折叠屏手机开放预售,其他厂家还停留在概念机阶段。该公司创始人刘自鸿博士在36氪采访时透露:柔宇至12月初已有超过40亿的订单,其中涵盖B端广告、汽车等屏显,以及各类C端电子产品(FlexiPai、柔记笔记本、头戴观影设备Royole Moon等),其中手机销量已经超出预期。虽然并未获知FlexPai确切的销量数据,但我们了解到当前的预售仅通过官网渠道,刘自鸿表示明年将会进行线下渠道的铺设。

基于对柔宇FlexPai的亲测体验,36氪认为:这款可折叠屏手机确实带来一些新颖的交互体验,如镜面拍照、可折叠分屏操作等,柔性屏幕也能规避碎屏等问题,然而在操作中也存在软件操作卡顿、偶尔黑屏的瑕疵。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新技术和形态并不具备绝对吸引力,同等价位下,大家或更倾向于技术、体验成熟的全面屏手机。

刘自鸿博士为36氪演示FlexPai可折叠屏手机,通过机器背后的铰链结构可以实现横向左右折叠

(36氪所体验的的是刘自鸿自用的FlexPai,属初代样机。刘自鸿表示:首批FlexPai将于年底发货,到手产品将会在软硬件层面有优化升级。)

回归到手机这一品类上,更大的屏幕展示空间或许只是个加分项,而便携性才是用户的刚需,因此可折叠柔性屏或许只是切中了用户的痒点。对于诸多大厂而言,当下的可折叠性手机依然处于试水与观望的阶段。

基于此36氪认为,手机行业下一个的转折点不会马上到来,不如我们就让可折叠柔性屏这颗“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

后记:

如果说可折叠屏手机只是过渡试验产物,那么未来的智能手机形态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是可自由弯折、穿戴的全柔性手机?是能解放双手,将信息展示延展到实体环境中的AR眼镜?还是超越屏幕以外的全息投影?

你们又怎么看呢?期待大家与36氪分享你们对于智能手机未来形态的畅想。

各大手机厂商又开始在屏幕上做文章了。这次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弯。

10月底,柔宇率先发布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 (柔派)并开放预售,搭载7.8寸柔宇“蝉翼”二代柔性显示屏,可支持0到180度、超过20万次的屏幕弯折;11月,三星在SDC2018上公布了代号Winner的可折叠智能机样机,搭载Infinity Flex显示屏, 将归入Galaxy F系列,于明年面市;同期,华为余承东在外媒采访时表示,将于明年推出可折叠屏智能设备且支持5G......

三星11月发布的Winner可折叠智能机样机,折叠可成4.58寸手机,展开则为7.3寸平板电脑

创业公司抢跑入场,各大厂商更来势汹汹。索尼、微软、苹果、LG、小米早在前几年就已进行可折叠设备专利布局;三星霸主光环下,LG、京东方等屏幕厂商也在蓄力柔性屏产能突围。围绕折叠屏的手机之战一触即发。

近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尺寸、材质、屏占比、深度摄像头再难调动购买热情,技术和产品形态的创新迫在眉睫,“可折叠柔性屏”手机会是那颗打破僵局的子弹吗?

本篇「风向2019」将主要分析以下三个议题:

可折叠柔性屏是什么?

离可折叠屏量产、我们用上可折叠屏手机还有多远?

从概念到商用,可折叠柔性屏会是手机行业新的转折点吗?

可折叠柔性屏是什么?

可折叠柔性屏,顾名思义,薄如纸张,能够弯折、卷曲。看上去很酷,但并非新鲜事物,其基础就是OLED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

36氪现场实拍柔宇“蝉翼”二代柔性AMOLED屏,厚度0.01mm,可卷曲半径1mm

回溯历史,1979年,时任美国柯达实验室研究员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发现了这款有机发光材料,并于1987年正式注册了小分子OLED专利;在2000年初,OLED屏显技术由三星、LG、索尼带入大众视野;2008年诺基亚 N85首次将OLED应用在手机屏幕上;2017年被苹果选为iPhone X屏幕材料,随着屏下指纹、全面屏技术发展,OLED成为主流。

从前,手机大多采用TFT LCD(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屏,材料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且由于液晶层、背光层的存在,屏幕较厚,不可大幅度弯曲。相比之下,OLED可以自发光,具备无穷对比度、宽视角、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特性,且材料更为轻薄,支持柔性显示。

OLED有不同种类,其中主动发光型的AMOLED最常用于手机屏幕上。AMOLED的柔性程度与基底材料息息相关,目前包括使用刚性玻璃基板的“硬屏”和基于聚酰亚胺背板(PI膜)的“软屏”。可折叠柔性屏就是基于这块PI膜生产出来的。

各种OLED屏幕材料结构,图片来自知乎

柔性AMOLED在手机上的应用早已有之,三星在2014年就将其作为Galaxy Note4的屏幕。近两年各大厂商推出的曲面屏、双曲面屏手机(如Galaxy Note Edge, LG G Flex2等)也大多使用柔性AMOLED。

LG Flex2

尽管如此,由于成本高昂及手机形态的限制,柔性AMOLED的销量和增长都远低于硬性AMOLED。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柔宇推出首款可折叠屏手机,三星、华为等大厂纷纷入场,柔性AMOLED将形成一股热潮。

据 IHS Markit 预测,到2025年,柔性AMOLED出货量将达4.76亿,预计占AMOLD面板总出货量(8.25亿)一半以上,其中柔性程度最高的可折叠面板预计出货量为5000万。

离可折叠屏量产、我们用上可折叠屏手机还有多远?

手机量产绕不开屏幕制造,而一块小小的柔性AMOLED背后却有着庞杂的产业链:上游的材料、设备、零件生产商,中游的面板制造和模组生产商,以及下游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等厂商。

在产业链中、下游,早在2001年入场的三星是绝对的霸主,在中小型AMOLED面板制造方面就占据了97.7%的市场份额。面对三星的技术垄断、日益增长的柔性AMOLED需求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许多厂商开始“弯道突破”,其中中国厂商尤为活跃。

如下图所示,目前全球有20条已公布的柔性AMOLED产线中,包括京东方、和辉光电、华星光电、维信诺、柔宇科技等在内的国内厂商均已入场。据悉,柔宇此前发布的FlexPai也是使用的自研自产的可折叠性AMOLED屏。

全球6代及以下AMOLED产线及产能分布,图片来自群智咨询

尽管国内厂商玩家不少,能否实现量产仍旧是个问号。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问题:

上游材料设备依赖进口

纵观产业链,国内厂商都还聚集在中游。而柔性屏的关键则是上游的材料和设备供应,这些技术目前都掌握在日本和欧美国家手中。

材料方面,柔性基底材料的PI膜一直被由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日本钟渊化学、日本东丽-杜邦和韩国SKC垄断。36氪从业内某高分子材料学博士处了解到:除全透明PI膜外,要实现防碎屏功能,可折叠屏手机厂商还需要使用屏保树脂,这些材料均需从日本进口,且成本极高。

设备方面,真空蒸镀机被誉为“AMOLED制程的心脏”,其主要作用就是把有机发光材料蒸镀到柔性基底板上。然而,全球最顶尖的真空蒸镀设备则为日本Cannon Tokki所垄断,年产量仅在几台到十几台,有钱难买。36氪从某业内人士处获知:目前,国内仅京东方拥有Cannon Tokki设备,花费在1.5亿美金以上。

Cannon Tokki真空蒸镀机

进口依赖存在着风险:一方面容易被国外厂家制约,一旦限制原料则切断了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材料、设备成本高昂,使得整体产线造价攀升,数百亿元已是常规入场价。

据悉,京东方绵阳产线耗资465亿元,设计产能在48k/月;维信诺十月公布将在合肥斥资440亿自建产线,设计产能在30k/月;而据官方资料显示,柔宇的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耗资110亿,年产能预计可达5000万块以上。

良品率低影响量产

除产链上游缺失外,柔性屏良品率也存在风险。

普遍来说,柔性AMOLED良品率低于刚性,此前LG面板就爆出在华为mate系列上出现绿屏问题。

对于国内厂商,尽管实现柔性AMOLED量产的消息不绝于耳,然而关于良品率的信息却少之又少。京东方此前曾称其成都产线综合良率可达65%,而据几位国际、国内一线屏显厂商内部人士介绍:所谓综合良率包含了返修的情况,按现在国内技术水平,柔性AMOLED良率或在一半以下,可折叠屏良率或在20%上下。

京东方于今年5月展出的可折叠WQHD AMOLED全面屏,官方称弯折次数可超过10万次,图片来自京东方官网

如此看来,当前的柔性AMOLED制造业是否能撑得起可折叠屏市场,确实还有待观瞻。

从概念到商用,可折叠屏手机会是手机行业下一个转折点吗?

虽然柔性OLED量产挑战重重,但这并不妨碍各大厂商发布可折叠屏手机的热情。除柔宇、三星外,华为已在与京东方共研可折叠屏方案,Sony可折叠屏手机渲染图也在日前被爆出。

看上去,2019年会是个可折叠屏手机的元年。

然而,从概念到商用,可折叠屏还要跨越一些鸿沟。

硬件形态方面,现在的可折叠屏手机还在“屏弯机难弯”的阶段。无论是柔宇的FlexPai还是三星的Winner都是依靠改变电子元件位置,实现部分屏幕的弯曲折叠,折叠处的厚度如果控制不好则会影响手机的便携性。如果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柔性手机,则还需要柔性电路板、柔性芯片、柔性电池等配套材料和技术。

软件方面,可折叠屏手机开辟了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开发者和设计师需要为此做专门的适配,何时能建立起软件生态对硬件产品普及尤为关键。

Google近日发布的Android可折叠屏适配UI,图片来自the Verge

价格方面,囿于成本限制,目前可折叠屏手机的价格确实不菲。柔宇的FlexPai官方售价8999元起,三星可折叠屏手机的售价据韩媒曝光在200万韩元左右,相当于1.23万人民币,高于顶配iPhone XS Max。笔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京东方某产线每月在材料采购上就耗费1亿人民币,外加其他开支,如此分摊到每块屏幕上,自然价格抬高。如果要降低成本,则需要建立更为完善、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高昂的售价,新的产品形态,用户又是否会为之买单?

现在,市场上仅有柔宇科技的可折叠屏手机开放预售,其他厂家还停留在概念机阶段。该公司创始人刘自鸿博士在36氪采访时透露:柔宇至12月初已有超过40亿的订单,其中涵盖B端广告、汽车等屏显,以及各类C端电子产品(FlexiPai、柔记笔记本、头戴观影设备Royole Moon等),其中手机销量已经超出预期。虽然并未获知FlexPai确切的销量数据,但我们了解到当前的预售仅通过官网渠道,刘自鸿表示明年将会进行线下渠道的铺设。

基于对柔宇FlexPai的亲测体验,36氪认为:这款可折叠屏手机确实带来一些新颖的交互体验,如镜面拍照、可折叠分屏操作等,柔性屏幕也能规避碎屏等问题,然而在操作中也存在软件操作卡顿、偶尔黑屏的瑕疵。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新技术和形态并不具备绝对吸引力,同等价位下,大家或更倾向于技术、体验成熟的全面屏手机。

刘自鸿博士为36氪演示FlexPai可折叠屏手机,通过机器背后的铰链结构可以实现横向左右折叠

(36氪所体验的的是刘自鸿自用的FlexPai,属初代样机。刘自鸿表示:首批FlexPai将于年底发货,到手产品将会在软硬件层面有优化升级。)

回归到手机这一品类上,更大的屏幕展示空间或许只是个加分项,而便携性才是用户的刚需,因此可折叠柔性屏或许只是切中了用户的痒点。对于诸多大厂而言,当下的可折叠性手机依然处于试水与观望的阶段。

基于此36氪认为,手机行业下一个的转折点不会马上到来,不如我们就让可折叠柔性屏这颗“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

后记:

如果说可折叠屏手机只是过渡试验产物,那么未来的智能手机形态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是可自由弯折、穿戴的全柔性手机?是能解放双手,将信息展示延展到实体环境中的AR眼镜?还是超越屏幕以外的全息投影?

你们又怎么看呢?期待大家与36氪分享你们对于智能手机未来形态的畅想。

各大手机厂商又开始在屏幕上做文章了。这次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弯。

10月底,柔宇率先发布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 (柔派)并开放预售,搭载7.8寸柔宇“蝉翼”二代柔性显示屏,可支持0到180度、超过20万次的屏幕弯折;11月,三星在SDC2018上公布了代号Winner的可折叠智能机样机,搭载Infinity Flex显示屏, 将归入Galaxy F系列,于明年面市;同期,华为余承东在外媒采访时表示,将于明年推出可折叠屏智能设备且支持5G......

三星11月发布的Winner可折叠智能机样机,折叠可成4.58寸手机,展开则为7.3寸平板电脑

创业公司抢跑入场,各大厂商更来势汹汹。索尼、微软、苹果、LG、小米早在前几年就已进行可折叠设备专利布局;三星霸主光环下,LG、京东方等屏幕厂商也在蓄力柔性屏产能突围。围绕折叠屏的手机之战一触即发。

近两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乏力,尺寸、材质、屏占比、深度摄像头再难调动购买热情,技术和产品形态的创新迫在眉睫,“可折叠柔性屏”手机会是那颗打破僵局的子弹吗?

本篇「风向2019」将主要分析以下三个议题:

可折叠柔性屏是什么?

离可折叠屏量产、我们用上可折叠屏手机还有多远?

从概念到商用,可折叠柔性屏会是手机行业新的转折点吗?

可折叠柔性屏是什么?

可折叠柔性屏,顾名思义,薄如纸张,能够弯折、卷曲。看上去很酷,但并非新鲜事物,其基础就是OLED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

36氪现场实拍柔宇“蝉翼”二代柔性AMOLED屏,厚度0.01mm,可卷曲半径1mm

回溯历史,1979年,时任美国柯达实验室研究员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发现了这款有机发光材料,并于1987年正式注册了小分子OLED专利;在2000年初,OLED屏显技术由三星、LG、索尼带入大众视野;2008年诺基亚 N85首次将OLED应用在手机屏幕上;2017年被苹果选为iPhone X屏幕材料,随着屏下指纹、全面屏技术发展,OLED成为主流。

从前,手机大多采用TFT LCD(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屏,材料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且由于液晶层、背光层的存在,屏幕较厚,不可大幅度弯曲。相比之下,OLED可以自发光,具备无穷对比度、宽视角、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特性,且材料更为轻薄,支持柔性显示。

OLED有不同种类,其中主动发光型的AMOLED最常用于手机屏幕上。AMOLED的柔性程度与基底材料息息相关,目前包括使用刚性玻璃基板的“硬屏”和基于聚酰亚胺背板(PI膜)的“软屏”。可折叠柔性屏就是基于这块PI膜生产出来的。

各种OLED屏幕材料结构,图片来自知乎

柔性AMOLED在手机上的应用早已有之,三星在2014年就将其作为Galaxy Note4的屏幕。近两年各大厂商推出的曲面屏、双曲面屏手机(如Galaxy Note Edge, LG G Flex2等)也大多使用柔性AMOLED。

LG Flex2

尽管如此,由于成本高昂及手机形态的限制,柔性AMOLED的销量和增长都远低于硬性AMOLED。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柔宇推出首款可折叠屏手机,三星、华为等大厂纷纷入场,柔性AMOLED将形成一股热潮。

据 IHS Markit 预测,到2025年,柔性AMOLED出货量将达4.76亿,预计占AMOLD面板总出货量(8.25亿)一半以上,其中柔性程度最高的可折叠面板预计出货量为5000万。

离可折叠屏量产、我们用上可折叠屏手机还有多远?

手机量产绕不开屏幕制造,而一块小小的柔性AMOLED背后却有着庞杂的产业链:上游的材料、设备、零件生产商,中游的面板制造和模组生产商,以及下游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等厂商。

在产业链中、下游,早在2001年入场的三星是绝对的霸主,在中小型AMOLED面板制造方面就占据了97.7%的市场份额。面对三星的技术垄断、日益增长的柔性AMOLED需求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许多厂商开始“弯道突破”,其中中国厂商尤为活跃。

如下图所示,目前全球有20条已公布的柔性AMOLED产线中,包括京东方、和辉光电、华星光电、维信诺、柔宇科技等在内的国内厂商均已入场。据悉,柔宇此前发布的FlexPai也是使用的自研自产的可折叠性AMOLED屏。

全球6代及以下AMOLED产线及产能分布,图片来自群智咨询

尽管国内厂商玩家不少,能否实现量产仍旧是个问号。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问题:

上游材料设备依赖进口

纵观产业链,国内厂商都还聚集在中游。而柔性屏的关键则是上游的材料和设备供应,这些技术目前都掌握在日本和欧美国家手中。

材料方面,柔性基底材料的PI膜一直被由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日本钟渊化学、日本东丽-杜邦和韩国SKC垄断。36氪从业内某高分子材料学博士处了解到:除全透明PI膜外,要实现防碎屏功能,可折叠屏手机厂商还需要使用屏保树脂,这些材料均需从日本进口,且成本极高。

设备方面,真空蒸镀机被誉为“AMOLED制程的心脏”,其主要作用就是把有机发光材料蒸镀到柔性基底板上。然而,全球最顶尖的真空蒸镀设备则为日本Cannon Tokki所垄断,年产量仅在几台到十几台,有钱难买。36氪从某业内人士处获知:目前,国内仅京东方拥有Cannon Tokki设备,花费在1.5亿美金以上。

Cannon Tokki真空蒸镀机

进口依赖存在着风险:一方面容易被国外厂家制约,一旦限制原料则切断了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材料、设备成本高昂,使得整体产线造价攀升,数百亿元已是常规入场价。

据悉,京东方绵阳产线耗资465亿元,设计产能在48k/月;维信诺十月公布将在合肥斥资440亿自建产线,设计产能在30k/月;而据官方资料显示,柔宇的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耗资110亿,年产能预计可达5000万块以上。

良品率低影响量产

除产链上游缺失外,柔性屏良品率也存在风险。

普遍来说,柔性AMOLED良品率低于刚性,此前LG面板就爆出在华为mate系列上出现绿屏问题。

对于国内厂商,尽管实现柔性AMOLED量产的消息不绝于耳,然而关于良品率的信息却少之又少。京东方此前曾称其成都产线综合良率可达65%,而据几位国际、国内一线屏显厂商内部人士介绍:所谓综合良率包含了返修的情况,按现在国内技术水平,柔性AMOLED良率或在一半以下,可折叠屏良率或在20%上下。

京东方于今年5月展出的可折叠WQHD AMOLED全面屏,官方称弯折次数可超过10万次,图片来自京东方官网

如此看来,当前的柔性AMOLED制造业是否能撑得起可折叠屏市场,确实还有待观瞻。

从概念到商用,可折叠屏手机会是手机行业下一个转折点吗?

虽然柔性OLED量产挑战重重,但这并不妨碍各大厂商发布可折叠屏手机的热情。除柔宇、三星外,华为已在与京东方共研可折叠屏方案,Sony可折叠屏手机渲染图也在日前被爆出。

看上去,2019年会是个可折叠屏手机的元年。

然而,从概念到商用,可折叠屏还要跨越一些鸿沟。

硬件形态方面,现在的可折叠屏手机还在“屏弯机难弯”的阶段。无论是柔宇的FlexPai还是三星的Winner都是依靠改变电子元件位置,实现部分屏幕的弯曲折叠,折叠处的厚度如果控制不好则会影响手机的便携性。如果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柔性手机,则还需要柔性电路板、柔性芯片、柔性电池等配套材料和技术。

软件方面,可折叠屏手机开辟了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开发者和设计师需要为此做专门的适配,何时能建立起软件生态对硬件产品普及尤为关键。

Google近日发布的Android可折叠屏适配UI,图片来自the Verge

价格方面,囿于成本限制,目前可折叠屏手机的价格确实不菲。柔宇的FlexPai官方售价8999元起,三星可折叠屏手机的售价据韩媒曝光在200万韩元左右,相当于1.23万人民币,高于顶配iPhone XS Max。笔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京东方某产线每月在材料采购上就耗费1亿人民币,外加其他开支,如此分摊到每块屏幕上,自然价格抬高。如果要降低成本,则需要建立更为完善、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高昂的售价,新的产品形态,用户又是否会为之买单?

现在,市场上仅有柔宇科技的可折叠屏手机开放预售,其他厂家还停留在概念机阶段。该公司创始人刘自鸿博士在36氪采访时透露:柔宇至12月初已有超过40亿的订单,其中涵盖B端广告、汽车等屏显,以及各类C端电子产品(FlexiPai、柔记笔记本、头戴观影设备Royole Moon等),其中手机销量已经超出预期。虽然并未获知FlexPai确切的销量数据,但我们了解到当前的预售仅通过官网渠道,刘自鸿表示明年将会进行线下渠道的铺设。

基于对柔宇FlexPai的亲测体验,36氪认为:这款可折叠屏手机确实带来一些新颖的交互体验,如镜面拍照、可折叠分屏操作等,柔性屏幕也能规避碎屏等问题,然而在操作中也存在软件操作卡顿、偶尔黑屏的瑕疵。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新技术和形态并不具备绝对吸引力,同等价位下,大家或更倾向于技术、体验成熟的全面屏手机。

刘自鸿博士为36氪演示FlexPai可折叠屏手机,通过机器背后的铰链结构可以实现横向左右折叠

(36氪所体验的的是刘自鸿自用的FlexPai,属初代样机。刘自鸿表示:首批FlexPai将于年底发货,到手产品将会在软硬件层面有优化升级。)

回归到手机这一品类上,更大的屏幕展示空间或许只是个加分项,而便携性才是用户的刚需,因此可折叠柔性屏或许只是切中了用户的痒点。对于诸多大厂而言,当下的可折叠性手机依然处于试水与观望的阶段。

基于此36氪认为,手机行业下一个的转折点不会马上到来,不如我们就让可折叠柔性屏这颗“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

后记:

如果说可折叠屏手机只是过渡试验产物,那么未来的智能手机形态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是可自由弯折、穿戴的全柔性手机?是能解放双手,将信息展示延展到实体环境中的AR眼镜?还是超越屏幕以外的全息投影?

你们又怎么看呢?期待大家与36氪分享你们对于智能手机未来形态的畅想。

10,苹果“倒下”引发19年国产手机价格战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作者 归吾。36氪经授权转载。

北京时间1月17日下午,台积电(NYSE:TSM)第四季度财报交流会如期召开。作为苹果(NASDAQ:AAPL)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未能扮演白衣骑士角色,反而成为压倒苹果产业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具体来说,台积电2018年四季度营收2897.7亿新台币(合计94亿美元),同比下降1.6%,略低于市场预期。

更为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台积电对2019年第一季度的指引也非常悲观。根据公司在交流会上的指引,通讯板块将会出现环比超过10%的下跌,最重要的原因是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影响公司收入。

虽然台积电并没有提到苹果,但考虑到华为高端机的亮眼出货表现;显然,苹果是台积电指引悲观的重要诱因。(注: 2018年第四季7nm制程出货占公司晶圆销售金额的23%。)

而随着苹果于本月更早时候下调一季度营收指引,预计接下来几个月台积电的单月营收增速将继续下跌。(注:来自苹果的收入占台积电的17%左右。)

图1:台积电2018年Q3、Q4业绩压力大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台积电公司资料

当然,台积电业绩增速下滑另外一个重大原因是半导体整个行业进入了下行周期。可以对比的是——2018年12月8日,三星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8.7%,为近两年来首次出现季度盈利下滑。

同样,这样的周期性也在苹果另一家主要供应商鸿海(富士康控股母公司)的月度数据中得到明显体现。2018年9月公布的月度数据,鸿海的营收还高达584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0%。但好景不长,11月增速跳水到仅5.6%。所以,富士康被爆苹果砍单和裁员,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2:鸿海单月增速跳水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鸿海公司资料

兔死狐悲,唇亡齿寒。2018年跌幅居首的A股电子行业,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的4月的年报季,很可能迎来的仍不是复苏迹象,而是又一阵春雷滚滚。

苹果及其产业链伙伴业绩和出货量的下滑,正式宣告智能手机进入十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时代。在新机乏善可陈,新业务还是雾里看花的更迭点上,给人一种青黄不接的感觉。

智能手机品牌商和供应商,未来怎么应对和发展,已成了今明两年A股乃至全球市场电子板块的重大主题。

苹果十年来的“最惨一季”

自从乔帮主推出划时代的iPhone4开始,苹果股价从24美元最高涨到232美元,成就了一支8年10倍大牛股,而且考虑到苹果巨大的流通盘,这个涨幅的含金量实在惊人。

在此可以举一个数据让大家感受一下:以2017年年底的数据为例,仅苹果一家公司的2017年的收入是申万电子板块219家公司收入的1.9倍,利润是接近7倍。

尽管苹果的财报时间和会计准则跟国内有所区别,但这也反映了巨大的差距。这也难怪推崇价值投资的巴菲特老爷子要在2017年加仓苹果了。

不过小伙伴们也不用过于悲观,国内很多电子行业的巨头仍未上市,比如华为、OPPO和VIVO,小米集团2018年7月份才登陆港股,富士康2018年6月份才登陆A股。

图3:苹果一家公司与中国整个电子产业链的2017年数据对比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公司资料

苹果虽然收割了智能手机时代的绝大部分红利,但跟着苹果“吃肉喝汤”的供应商也赚得盆满钵满,A股也诞生了立讯精密、大族激光、德赛电池、歌尔声学、欧菲科技、信维通信、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一批苹果产业链大牛股。

国内一大波A股研究员也正是凭借这一刮了十年的东风,成长为明星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

而从2018年10月份开始,苹果股价见顶急跌,截至目前从最高点已下跌40%。苹果成长历史以来,从来不乏看空之声,但这次,好像动真格了。

图4:苹果股价近期遭遇最差季度表现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Wind

就苹果股价急跌过程,复盘如下:

2018年9月13日,寒冬前最后的温暖

2018年9月13日,苹果发布三款新机iPhone XS、iPhone XS Max及iPhone XR,市场普遍觉得创新不及预期,同时定价过高。

不过尽管如此,囊括了三款机型多数代工订单的鸿海富士康2018年10月11日公布的9月营收达5849亿元新台币,单月同比增长30%,创下9月同期营收新高及单月次高纪录。这个数据也成为了苹果股价顶点最后的支撑。

我们简单总结下历史,iPhone从最开始的定义智能手机,到引领手机行业的创新,到和安卓阵营各有千秋,到创新滞后于其他品牌的旗舰机,这个巨人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吃力。而2017年为纪念苹果智能手机十周年推出的iPhone X感觉耗尽了苹果所有的精力。

图5:苹果纪念智能手机“十周年”推出的iPhone X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

9月22日,媒体报道苹果新机在中国销售遇冷

9月21日是苹果正式开通了两款新品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线上和线下的购买渠道,第二天《国际金融报》记者就通过走访了上海四家苹果零售店,发现部分零售店开售遇冷,有预约用户表示从排队到拿到新机只花了约两分钟。

这也为后来苹果CEO库克表示大中华区销售压力增大埋下了伏笔。

2018年11月2日,苹果业绩指引不及预期

苹果在北京时间11月2日凌晨发布财报,3Q18iPhone单季度销量4688.9万部,同比增长低仅0.5%,低于市场预期。更不及市场预期的是,苹果给的4Q18业绩指引为收入890~930亿美元;毛利率38%~38.5%。

且在这个财报季的电话会议上,苹果公司CFO卢卡·梅斯特里(Luca Maestri)宣布不再公布iPhone销量,这给市场释放了一个“不自信”的信号。

根据报道,11月份苹果手机销量腰斩,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为483万台,同比大降21%,仅排在第五。

2018年11月5日,代工厂富士康被爆砍单

11月5日外媒《日经新闻》报道,苹果已经知会富士康等代工厂商,要求其暂停增加iPhone XR生产线的计划。报道称富士康最初准备了近60条生产线来生产iPhone XR,但近期仅启用约45条生产线,这表明这款相对廉价的iPhone手机的市场需求令人失望。

且《证券日报》报道,有经销商透露,因价格过高,上市到现在,iPhone XS销量也大大幅低于预期。苹果已对富士康砍单,砍掉10%的iPhone XS、MAX订单,同时还减少10%的iPhone XR订单。

2018年12月,新品迅速降价促销

在开售的第两周后,中国的零售商就对新iPhone进行降价处理,创下了iPhone上市降价最快纪录。此后,苹果开展了超过预期的促销。

12月,苹果在其中国官网发出折价换购活动—凭旧手机最高可抵2100元,所有型号的iPhone都可参与此次“以旧换新”活动。

当时就有网友感叹,iPhone用得越久反而更值钱了,以往只值600元的iPhone6都能抵1200元左右,相较去年增长近50%。

2019年1月2日库克引爆市场的一封信

不同于巴菲特每年致股东的信都给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苹果CEO库克今年的这封致股东的信,可谓“平地一声雷”、“一石激起千层浪”。

首先,库克给的4Q18指引收入约为840亿美元,比3Q18时给的指引区间下限890还低6%,而且这同比4Q17是下降了5%的。

除了数字外,库克对于收入不及预期的解释,笔者认为更加应该引起重视:

1)17年的新机发货时间更晚,造成了4Q17的高基数;

2)美元升值导致影响收入增速2pct;

3)新兴市场宏观经济的下滑超出了公司的预期;

4)Apple watch 4、iPad Pro、AirPods和MacBook Air多个新品的推出导致供给端形成瓶颈。

这些解释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找客观理由,而只字未提主观原因,建议大家可以认真研读下这封信的原文。

(网页链接)

图6:库克的信中,都在找“客观理由”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1月9日,苹果被报道削减生产量

日经新闻再次报道,苹果将3款iPhone新机型生产量削减10%。

2019年1月11日,国内电商下调iPhone售价

国内三大电商平台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纷纷下调iPhone售价。比如苏宁易购出售的iPhone XR 128GB版本活动价6199元,相较于苹果官网6999元的价格,便宜1200元。

经过复盘,我们可以发现苹果这种优质的白马股票下跌,绝对不是一个两个负面消息就能促就的。近四个月来,持续的负面消息让投资者对苹果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怀疑,再叠加美股趋势性的下跌,造成了苹果十年来“最惨的一季”。

库克信中没说的事

承接上文所说,库克主要提的都是一些较为明显的客观因素,其实仍然有许多较为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中国智能手机高端机强势崛起

苹果在中国销售遭遇滑铁卢绝对不仅仅是“新兴市场经济下滑超预期”和“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回调”这两个理由可以搪塞过去的。

相信大家都有感受,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尤其是HOV和小米的高端机竞争力增强,渗透到了此前苹果独占的价格带。

虽然笔者在17年底就把此前的苹果手机换成了华为旗舰机,但是华为等国产品牌高端上量的速度,仍然超出笔者预期。现在国产品牌强势仍在延续,最近推出的mate20 pro和水滴屏设计,又是让大家看到了惊喜。连很多公司的年会抽奖,一等奖也默默换成了华为。

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在整个大中华地区,4Q17,华为、OPPO、VIVO和小米这四家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为71%,全球的市场份额为30%;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3Q18,华为、OPPO、VIVO和小米这四家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了77%,全球的市场份额为37%。

与此同时,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4Q17苹果出货量在大中华地区的市场份额为15%,全球市场份额为18%;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3Q18,苹果在大中华地区的市场份额已经下滑到了8%,全球市场份额为12%。

可见,中国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不仅是在国内的崛起,更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

苹果份额的丢失,加剧了市场对硬件+服务模式的担忧

份额的下降,不仅仅是来自智能手机收入的下滑,更会伤害到苹果的估值。

苹果靠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和IOS系统构造生态圈,靠卖服务赚钱(即Apple as a service),4Q18苹果的服务收入达到108亿美元,略超市场预期。但是随着新机销售快速的下降,这一投资逻辑正在经受挑战。

未来苹果的估值会不会向更低的纯硬件商估值靠拢,是观察苹果智能终端装备出货量之外,另一个关键问题。

图9:苹果出货量市场份额连续3个季度下滑

资料来源:Gartner

大变局之下,智能手机玩家路在何方?

大变局之下,苹果是否要从3C率先跨入4C?

首先,从股价上来说,不要轻易长期唱空苹果,但也不要迷信巨头。

买股票和研究公司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对公司产生感情,在好的时候神化一支股票,而忽略掉其他风险点;另外一个极端是喜欢“幸灾乐祸”,总是希望听到巨头的坠落,看到下一个雅虎。

这一点,最近一年多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腾讯控股(HK:00700),17年伴随股价的加速上涨感觉腾讯已经被捧成了一个神话,而其18年2-3季度业绩均不及预期(主要是市场预期太高了),加上游戏版号审批暂停,腾讯迅速跌落神坛,唱衰之声不绝于耳。

而最近随着游戏版号审批重启等利好,腾讯又默默地从11月份的低点上涨了30%。

而苹果作为全球最优秀的几家科技公司之一,战略空间和利润储备仍是其他公司望尘莫及的,比如当年被嘲笑的airpods,已经成了增速最快的新品之一。所以笔者并不赞同没有强力支撑的唱空。

对于智能手机业务,中短期内,在智能手机行业已经红海的背景下,靠创新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是最为关键的事,特别是2020年的5G手机,不能再让市场如此失望,定价策略也应该考虑调整。

长期来说,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放量成长还是得看新领域。比如折叠手机,以及已经炒了很久的苹果造车等。

苹果历史上已经证明了自己具备从个人电脑到移动智能终端的转变能力,未来苹果是否有可能通过智能汽车开启下一个十年呢?十分值得期待。特别是2018年8月份,前特斯拉高级副总裁道格的加入(此前还有3位前特斯拉骨干硬件工程师的加入)。

随着“电动汽车全球化”从呼声转化成共识,汽车的电子化比重已经越来越高,苹果在未来切入智能汽车,也是合理之举。但受限于苹果严格的保密控制,现在能够知道的信息还相对很少。

如果真的能够外延成功,苹果将成功从3C巨头转型成为4C巨头。即在传统3C的Computer、Communication和Consumerelectronics之外,再加一个Car。苹果能否转型成功,也成为这几年的重大看点之一。

图10:苹果有关智能汽车的布局

资料来源:新时代证券

大变局之下,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先要份额还是先要利润?

根据工信院数据,17和18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分别是-11.6%和-13.1%,而中国大陆的出货量却是分别增长4.0%和5.7%。增速剪刀差的出现反应了国产品牌的逆势成长,这跟消费者的微观体验和购机选择是一致的。

此外,主要国产手机品牌均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技术上也开始实现引领式创新;更为重要的价格带上探到4000元以上,代表着高低端智能手机崛起,特别是华为基本同期与苹果推出7nm制程的处理器(麒麟980),更是彰显了野心与实力。

2019年,市场普遍对智能手机行业前景抱谨慎态度,但笔者仍然对国产手机的崛起抱有信心。

中国有全球最完整、体量最大的手机供应链,也成长起了四大智能手机品牌:华为、OPPO、VIVO和小米(HOVM),目前行业内竞争相对良性,而且价格带的上移、海外市场的认可才刚刚开始,未来仍将继续发酵。

图11:国产手机海外渗透率举例

资料来源:CNPP品牌数据研究(亚洲)

在笔者看来,对于2019年国产品牌出货量市占率的提升,应该没有太多疑义。三星在国内已经式微,苹果还在阵痛调整,其他国产品牌早就被打趴下。

但是,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正在靠近,经过2018年智能手机整体价格带的上升(主要是因为核心零部件涨价),2019年手机存在的降价压力:

一是因为零部件的涨价压力缓解以及消费者换机周期的变长;

二是国内的HOVM的竞争格局仍不稳固,除了华为已经具备比较明显的核心技术优势,OVM仍需要在红海中提高市占率。

2019年1月10日,小米发布的红米Note7,后置4800万像素+500万像素的双摄像头、6.3英寸的水滴屏等较高配置(具体参数见下图)下,售价仅在千元左右,让电子发烧友们直呼性价比又做到了极致。

图11:2019年1月10日小米发布的红米Note7打响价格战的第一枪

资料来源:CNPP品牌数据研究(亚洲)

但这个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价格战发生的可能性。对标华为18年12月26日华为发布的荣耀 V20的低配版,参数和红米Note7差不多,售价却是3000元。

2019年,OVM之间,可能不会在国际巨头苹果、三星调整期收割产品利润。毕竟他们的国内市场份额、产品价格都是高度重叠的,谁都可能想脱颖而出。而随着渠道下沉的渗透走到尽头,他们线上线下的竞争将全面展开。

所以,要市场份额还是要营业利润,可能成为这些手机厂商2019年最大的选择题。

笔者认为,由于国内出货量市占率并没有拉开差距,2019年大概率这些企业会牺牲利润优先拓展市场份额,以及增加研发开支布局长期。考虑到国内手机品牌本身利润率较低,他们的日子,2019年可能也并不会太好过。

但行业进一步洗牌优化之后,2020年是否存在深蹲起跳的机会,值得期待。

大变局之下,国内手机产业链公司有哪些破局之道?

总结来说,智能手机产业链公司未来应该关注微创新、抓住5G风口,以及客户多元化。

手机的微创新仍然不断。由于消费者偏好仍在发生改变,手机的微创新仍然能够为收入体量相对较小的手机模组商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量。2019年比较值得期待的有屏下指纹、3D sensing、水滴屏、无线充电、背板材料等。

把握2020年5G元年,成为中短期关键。近期,被称为“新基建”的5G建设有加速趋势,国内三大运营商有可能在2019年中期就获得工信部发放的5G试运营牌照。

5G手机,将会带来近3年(2018-2020)的手机高峰,兴业证券预计5G会带动智能手机回到4%的正增长。

另外,国内四大家HOVM均计划在2019年就逐步发布5G手机。5G由于通信波段的变化,将带来手机内部结构和器件的重大改变。关于这块的研究网上已有很多,笔者就不再赘述。

总之,抓住5G的红利,将为模组商的未来长期发展积累更多的子弹。

另外更长期的一点,以往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程度较高的公司,更应该多元化自己的业务,以及协同国产品牌一起共同成长。近期逆势扩张,不停上修盈利预测的立讯精密(SZ:002475)就是受益于能够给苹果提供更多种类的零部件。

随着国内品牌的高端机单机出货量超过千万台级别,国内厂商已经进入可使用更精密、更贵的加工工艺,以及更好的材料和组件的阶段,国内的零部件公司应协同国产品牌进一步提高质量和价值量。同时,自身也能够通过绑定更多客户,弱化行业周期的影响。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作者 归吾。36氪经授权转载。

北京时间1月17日下午,台积电(NYSE:TSM)第四季度财报交流会如期召开。作为苹果(NASDAQ:AAPL)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未能扮演白衣骑士角色,反而成为压倒苹果产业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具体来说,台积电2018年四季度营收2897.7亿新台币(合计94亿美元),同比下降1.6%,略低于市场预期。

更为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台积电对2019年第一季度的指引也非常悲观。根据公司在交流会上的指引,通讯板块将会出现环比超过10%的下跌,最重要的原因是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影响公司收入。

虽然台积电并没有提到苹果,但考虑到华为高端机的亮眼出货表现;显然,苹果是台积电指引悲观的重要诱因。(注: 2018年第四季7nm制程出货占公司晶圆销售金额的23%。)

而随着苹果于本月更早时候下调一季度营收指引,预计接下来几个月台积电的单月营收增速将继续下跌。(注:来自苹果的收入占台积电的17%左右。)

图1:台积电2018年Q3、Q4业绩压力大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台积电公司资料

当然,台积电业绩增速下滑另外一个重大原因是半导体整个行业进入了下行周期。可以对比的是——2018年12月8日,三星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8.7%,为近两年来首次出现季度盈利下滑。

同样,这样的周期性也在苹果另一家主要供应商鸿海(富士康控股母公司)的月度数据中得到明显体现。2018年9月公布的月度数据,鸿海的营收还高达584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0%。但好景不长,11月增速跳水到仅5.6%。所以,富士康被爆苹果砍单和裁员,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2:鸿海单月增速跳水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鸿海公司资料

兔死狐悲,唇亡齿寒。2018年跌幅居首的A股电子行业,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的4月的年报季,很可能迎来的仍不是复苏迹象,而是又一阵春雷滚滚。

苹果及其产业链伙伴业绩和出货量的下滑,正式宣告智能手机进入十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时代。在新机乏善可陈,新业务还是雾里看花的更迭点上,给人一种青黄不接的感觉。

智能手机品牌商和供应商,未来怎么应对和发展,已成了今明两年A股乃至全球市场电子板块的重大主题。

苹果十年来的“最惨一季”

自从乔帮主推出划时代的iPhone4开始,苹果股价从24美元最高涨到232美元,成就了一支8年10倍大牛股,而且考虑到苹果巨大的流通盘,这个涨幅的含金量实在惊人。

在此可以举一个数据让大家感受一下:以2017年年底的数据为例,仅苹果一家公司的2017年的收入是申万电子板块219家公司收入的1.9倍,利润是接近7倍。

尽管苹果的财报时间和会计准则跟国内有所区别,但这也反映了巨大的差距。这也难怪推崇价值投资的巴菲特老爷子要在2017年加仓苹果了。

不过小伙伴们也不用过于悲观,国内很多电子行业的巨头仍未上市,比如华为、OPPO和VIVO,小米集团2018年7月份才登陆港股,富士康2018年6月份才登陆A股。

图3:苹果一家公司与中国整个电子产业链的2017年数据对比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公司资料

苹果虽然收割了智能手机时代的绝大部分红利,但跟着苹果“吃肉喝汤”的供应商也赚得盆满钵满,A股也诞生了立讯精密、大族激光、德赛电池、歌尔声学、欧菲科技、信维通信、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一批苹果产业链大牛股。

国内一大波A股研究员也正是凭借这一刮了十年的东风,成长为明星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

而从2018年10月份开始,苹果股价见顶急跌,截至目前从最高点已下跌40%。苹果成长历史以来,从来不乏看空之声,但这次,好像动真格了。

图4:苹果股价近期遭遇最差季度表现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Wind

就苹果股价急跌过程,复盘如下:

2018年9月13日,寒冬前最后的温暖

2018年9月13日,苹果发布三款新机iPhone XS、iPhone XS Max及iPhone XR,市场普遍觉得创新不及预期,同时定价过高。

不过尽管如此,囊括了三款机型多数代工订单的鸿海富士康2018年10月11日公布的9月营收达5849亿元新台币,单月同比增长30%,创下9月同期营收新高及单月次高纪录。这个数据也成为了苹果股价顶点最后的支撑。

我们简单总结下历史,iPhone从最开始的定义智能手机,到引领手机行业的创新,到和安卓阵营各有千秋,到创新滞后于其他品牌的旗舰机,这个巨人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吃力。而2017年为纪念苹果智能手机十周年推出的iPhone X感觉耗尽了苹果所有的精力。

图5:苹果纪念智能手机“十周年”推出的iPhone X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

9月22日,媒体报道苹果新机在中国销售遇冷

9月21日是苹果正式开通了两款新品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线上和线下的购买渠道,第二天《国际金融报》记者就通过走访了上海四家苹果零售店,发现部分零售店开售遇冷,有预约用户表示从排队到拿到新机只花了约两分钟。

这也为后来苹果CEO库克表示大中华区销售压力增大埋下了伏笔。

2018年11月2日,苹果业绩指引不及预期

苹果在北京时间11月2日凌晨发布财报,3Q18iPhone单季度销量4688.9万部,同比增长低仅0.5%,低于市场预期。更不及市场预期的是,苹果给的4Q18业绩指引为收入890~930亿美元;毛利率38%~38.5%。

且在这个财报季的电话会议上,苹果公司CFO卢卡·梅斯特里(Luca Maestri)宣布不再公布iPhone销量,这给市场释放了一个“不自信”的信号。

根据报道,11月份苹果手机销量腰斩,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为483万台,同比大降21%,仅排在第五。

2018年11月5日,代工厂富士康被爆砍单

11月5日外媒《日经新闻》报道,苹果已经知会富士康等代工厂商,要求其暂停增加iPhone XR生产线的计划。报道称富士康最初准备了近60条生产线来生产iPhone XR,但近期仅启用约45条生产线,这表明这款相对廉价的iPhone手机的市场需求令人失望。

且《证券日报》报道,有经销商透露,因价格过高,上市到现在,iPhone XS销量也大大幅低于预期。苹果已对富士康砍单,砍掉10%的iPhone XS、MAX订单,同时还减少10%的iPhone XR订单。

2018年12月,新品迅速降价促销

在开售的第两周后,中国的零售商就对新iPhone进行降价处理,创下了iPhone上市降价最快纪录。此后,苹果开展了超过预期的促销。

12月,苹果在其中国官网发出折价换购活动—凭旧手机最高可抵2100元,所有型号的iPhone都可参与此次“以旧换新”活动。

当时就有网友感叹,iPhone用得越久反而更值钱了,以往只值600元的iPhone6都能抵1200元左右,相较去年增长近50%。

2019年1月2日库克引爆市场的一封信

不同于巴菲特每年致股东的信都给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苹果CEO库克今年的这封致股东的信,可谓“平地一声雷”、“一石激起千层浪”。

首先,库克给的4Q18指引收入约为840亿美元,比3Q18时给的指引区间下限890还低6%,而且这同比4Q17是下降了5%的。

除了数字外,库克对于收入不及预期的解释,笔者认为更加应该引起重视:

1)17年的新机发货时间更晚,造成了4Q17的高基数;

2)美元升值导致影响收入增速2pct;

3)新兴市场宏观经济的下滑超出了公司的预期;

4)Apple watch 4、iPad Pro、AirPods和MacBook Air多个新品的推出导致供给端形成瓶颈。

这些解释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找客观理由,而只字未提主观原因,建议大家可以认真研读下这封信的原文。

(网页链接)

图6:库克的信中,都在找“客观理由”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1月9日,苹果被报道削减生产量

日经新闻再次报道,苹果将3款iPhone新机型生产量削减10%。

2019年1月11日,国内电商下调iPhone售价

国内三大电商平台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纷纷下调iPhone售价。比如苏宁易购出售的iPhone XR 128GB版本活动价6199元,相较于苹果官网6999元的价格,便宜1200元。

经过复盘,我们可以发现苹果这种优质的白马股票下跌,绝对不是一个两个负面消息就能促就的。近四个月来,持续的负面消息让投资者对苹果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怀疑,再叠加美股趋势性的下跌,造成了苹果十年来“最惨的一季”。

库克信中没说的事

承接上文所说,库克主要提的都是一些较为明显的客观因素,其实仍然有许多较为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中国智能手机高端机强势崛起

苹果在中国销售遭遇滑铁卢绝对不仅仅是“新兴市场经济下滑超预期”和“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回调”这两个理由可以搪塞过去的。

相信大家都有感受,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尤其是HOV和小米的高端机竞争力增强,渗透到了此前苹果独占的价格带。

虽然笔者在17年底就把此前的苹果手机换成了华为旗舰机,但是华为等国产品牌高端上量的速度,仍然超出笔者预期。现在国产品牌强势仍在延续,最近推出的mate20 pro和水滴屏设计,又是让大家看到了惊喜。连很多公司的年会抽奖,一等奖也默默换成了华为。

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在整个大中华地区,4Q17,华为、OPPO、VIVO和小米这四家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为71%,全球的市场份额为30%;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3Q18,华为、OPPO、VIVO和小米这四家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了77%,全球的市场份额为37%。

与此同时,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4Q17苹果出货量在大中华地区的市场份额为15%,全球市场份额为18%;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3Q18,苹果在大中华地区的市场份额已经下滑到了8%,全球市场份额为12%。

可见,中国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不仅是在国内的崛起,更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

苹果份额的丢失,加剧了市场对硬件+服务模式的担忧

份额的下降,不仅仅是来自智能手机收入的下滑,更会伤害到苹果的估值。

苹果靠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和IOS系统构造生态圈,靠卖服务赚钱(即Apple as a service),4Q18苹果的服务收入达到108亿美元,略超市场预期。但是随着新机销售快速的下降,这一投资逻辑正在经受挑战。

未来苹果的估值会不会向更低的纯硬件商估值靠拢,是观察苹果智能终端装备出货量之外,另一个关键问题。

图9:苹果出货量市场份额连续3个季度下滑

资料来源:Gartner

大变局之下,智能手机玩家路在何方?

大变局之下,苹果是否要从3C率先跨入4C?

首先,从股价上来说,不要轻易长期唱空苹果,但也不要迷信巨头。

买股票和研究公司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对公司产生感情,在好的时候神化一支股票,而忽略掉其他风险点;另外一个极端是喜欢“幸灾乐祸”,总是希望听到巨头的坠落,看到下一个雅虎。

这一点,最近一年多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腾讯控股(HK:00700),17年伴随股价的加速上涨感觉腾讯已经被捧成了一个神话,而其18年2-3季度业绩均不及预期(主要是市场预期太高了),加上游戏版号审批暂停,腾讯迅速跌落神坛,唱衰之声不绝于耳。

而最近随着游戏版号审批重启等利好,腾讯又默默地从11月份的低点上涨了30%。

而苹果作为全球最优秀的几家科技公司之一,战略空间和利润储备仍是其他公司望尘莫及的,比如当年被嘲笑的airpods,已经成了增速最快的新品之一。所以笔者并不赞同没有强力支撑的唱空。

对于智能手机业务,中短期内,在智能手机行业已经红海的背景下,靠创新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是最为关键的事,特别是2020年的5G手机,不能再让市场如此失望,定价策略也应该考虑调整。

长期来说,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放量成长还是得看新领域。比如折叠手机,以及已经炒了很久的苹果造车等。

苹果历史上已经证明了自己具备从个人电脑到移动智能终端的转变能力,未来苹果是否有可能通过智能汽车开启下一个十年呢?十分值得期待。特别是2018年8月份,前特斯拉高级副总裁道格的加入(此前还有3位前特斯拉骨干硬件工程师的加入)。

随着“电动汽车全球化”从呼声转化成共识,汽车的电子化比重已经越来越高,苹果在未来切入智能汽车,也是合理之举。但受限于苹果严格的保密控制,现在能够知道的信息还相对很少。

如果真的能够外延成功,苹果将成功从3C巨头转型成为4C巨头。即在传统3C的Computer、Communication和Consumerelectronics之外,再加一个Car。苹果能否转型成功,也成为这几年的重大看点之一。

图10:苹果有关智能汽车的布局

资料来源:新时代证券

大变局之下,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先要份额还是先要利润?

根据工信院数据,17和18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分别是-11.6%和-13.1%,而中国大陆的出货量却是分别增长4.0%和5.7%。增速剪刀差的出现反应了国产品牌的逆势成长,这跟消费者的微观体验和购机选择是一致的。

此外,主要国产手机品牌均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技术上也开始实现引领式创新;更为重要的价格带上探到4000元以上,代表着高低端智能手机崛起,特别是华为基本同期与苹果推出7nm制程的处理器(麒麟980),更是彰显了野心与实力。

2019年,市场普遍对智能手机行业前景抱谨慎态度,但笔者仍然对国产手机的崛起抱有信心。

中国有全球最完整、体量最大的手机供应链,也成长起了四大智能手机品牌:华为、OPPO、VIVO和小米(HOVM),目前行业内竞争相对良性,而且价格带的上移、海外市场的认可才刚刚开始,未来仍将继续发酵。

图11:国产手机海外渗透率举例

资料来源:CNPP品牌数据研究(亚洲)

在笔者看来,对于2019年国产品牌出货量市占率的提升,应该没有太多疑义。三星在国内已经式微,苹果还在阵痛调整,其他国产品牌早就被打趴下。

但是,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正在靠近,经过2018年智能手机整体价格带的上升(主要是因为核心零部件涨价),2019年手机存在的降价压力:

一是因为零部件的涨价压力缓解以及消费者换机周期的变长;

二是国内的HOVM的竞争格局仍不稳固,除了华为已经具备比较明显的核心技术优势,OVM仍需要在红海中提高市占率。

2019年1月10日,小米发布的红米Note7,后置4800万像素+500万像素的双摄像头、6.3英寸的水滴屏等较高配置(具体参数见下图)下,售价仅在千元左右,让电子发烧友们直呼性价比又做到了极致。

图11:2019年1月10日小米发布的红米Note7打响价格战的第一枪

资料来源:CNPP品牌数据研究(亚洲)

但这个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价格战发生的可能性。对标华为18年12月26日华为发布的荣耀 V20的低配版,参数和红米Note7差不多,售价却是3000元。

2019年,OVM之间,可能不会在国际巨头苹果、三星调整期收割产品利润。毕竟他们的国内市场份额、产品价格都是高度重叠的,谁都可能想脱颖而出。而随着渠道下沉的渗透走到尽头,他们线上线下的竞争将全面展开。

所以,要市场份额还是要营业利润,可能成为这些手机厂商2019年最大的选择题。

笔者认为,由于国内出货量市占率并没有拉开差距,2019年大概率这些企业会牺牲利润优先拓展市场份额,以及增加研发开支布局长期。考虑到国内手机品牌本身利润率较低,他们的日子,2019年可能也并不会太好过。

但行业进一步洗牌优化之后,2020年是否存在深蹲起跳的机会,值得期待。

大变局之下,国内手机产业链公司有哪些破局之道?

总结来说,智能手机产业链公司未来应该关注微创新、抓住5G风口,以及客户多元化。

手机的微创新仍然不断。由于消费者偏好仍在发生改变,手机的微创新仍然能够为收入体量相对较小的手机模组商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量。2019年比较值得期待的有屏下指纹、3D sensing、水滴屏、无线充电、背板材料等。

把握2020年5G元年,成为中短期关键。近期,被称为“新基建”的5G建设有加速趋势,国内三大运营商有可能在2019年中期就获得工信部发放的5G试运营牌照。

5G手机,将会带来近3年(2018-2020)的手机高峰,兴业证券预计5G会带动智能手机回到4%的正增长。

另外,国内四大家HOVM均计划在2019年就逐步发布5G手机。5G由于通信波段的变化,将带来手机内部结构和器件的重大改变。关于这块的研究网上已有很多,笔者就不再赘述。

总之,抓住5G的红利,将为模组商的未来长期发展积累更多的子弹。

另外更长期的一点,以往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程度较高的公司,更应该多元化自己的业务,以及协同国产品牌一起共同成长。近期逆势扩张,不停上修盈利预测的立讯精密(SZ:002475)就是受益于能够给苹果提供更多种类的零部件。

随着国内品牌的高端机单机出货量超过千万台级别,国内厂商已经进入可使用更精密、更贵的加工工艺,以及更好的材料和组件的阶段,国内的零部件公司应协同国产品牌进一步提高质量和价值量。同时,自身也能够通过绑定更多客户,弱化行业周期的影响。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作者 归吾。36氪经授权转载。

北京时间1月17日下午,台积电(NYSE:TSM)第四季度财报交流会如期召开。作为苹果(NASDAQ:AAPL)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未能扮演白衣骑士角色,反而成为压倒苹果产业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具体来说,台积电2018年四季度营收2897.7亿新台币(合计94亿美元),同比下降1.6%,略低于市场预期。

更为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台积电对2019年第一季度的指引也非常悲观。根据公司在交流会上的指引,通讯板块将会出现环比超过10%的下跌,最重要的原因是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影响公司收入。

虽然台积电并没有提到苹果,但考虑到华为高端机的亮眼出货表现;显然,苹果是台积电指引悲观的重要诱因。(注: 2018年第四季7nm制程出货占公司晶圆销售金额的23%。)

而随着苹果于本月更早时候下调一季度营收指引,预计接下来几个月台积电的单月营收增速将继续下跌。(注:来自苹果的收入占台积电的17%左右。)

图1:台积电2018年Q3、Q4业绩压力大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台积电公司资料

当然,台积电业绩增速下滑另外一个重大原因是半导体整个行业进入了下行周期。可以对比的是——2018年12月8日,三星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8.7%,为近两年来首次出现季度盈利下滑。

同样,这样的周期性也在苹果另一家主要供应商鸿海(富士康控股母公司)的月度数据中得到明显体现。2018年9月公布的月度数据,鸿海的营收还高达584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0%。但好景不长,11月增速跳水到仅5.6%。所以,富士康被爆苹果砍单和裁员,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2:鸿海单月增速跳水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鸿海公司资料

兔死狐悲,唇亡齿寒。2018年跌幅居首的A股电子行业,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的4月的年报季,很可能迎来的仍不是复苏迹象,而是又一阵春雷滚滚。

苹果及其产业链伙伴业绩和出货量的下滑,正式宣告智能手机进入十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时代。在新机乏善可陈,新业务还是雾里看花的更迭点上,给人一种青黄不接的感觉。

智能手机品牌商和供应商,未来怎么应对和发展,已成了今明两年A股乃至全球市场电子板块的重大主题。

苹果十年来的“最惨一季”

自从乔帮主推出划时代的iPhone4开始,苹果股价从24美元最高涨到232美元,成就了一支8年10倍大牛股,而且考虑到苹果巨大的流通盘,这个涨幅的含金量实在惊人。

在此可以举一个数据让大家感受一下:以2017年年底的数据为例,仅苹果一家公司的2017年的收入是申万电子板块219家公司收入的1.9倍,利润是接近7倍。

尽管苹果的财报时间和会计准则跟国内有所区别,但这也反映了巨大的差距。这也难怪推崇价值投资的巴菲特老爷子要在2017年加仓苹果了。

不过小伙伴们也不用过于悲观,国内很多电子行业的巨头仍未上市,比如华为、OPPO和VIVO,小米集团2018年7月份才登陆港股,富士康2018年6月份才登陆A股。

图3:苹果一家公司与中国整个电子产业链的2017年数据对比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公司资料

苹果虽然收割了智能手机时代的绝大部分红利,但跟着苹果“吃肉喝汤”的供应商也赚得盆满钵满,A股也诞生了立讯精密、大族激光、德赛电池、歌尔声学、欧菲科技、信维通信、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一批苹果产业链大牛股。

国内一大波A股研究员也正是凭借这一刮了十年的东风,成长为明星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

而从2018年10月份开始,苹果股价见顶急跌,截至目前从最高点已下跌40%。苹果成长历史以来,从来不乏看空之声,但这次,好像动真格了。

图4:苹果股价近期遭遇最差季度表现

点击可看大图,资料来源:Wind

就苹果股价急跌过程,复盘如下:

2018年9月13日,寒冬前最后的温暖

2018年9月13日,苹果发布三款新机iPhone XS、iPhone XS Max及iPhone XR,市场普遍觉得创新不及预期,同时定价过高。

不过尽管如此,囊括了三款机型多数代工订单的鸿海富士康2018年10月11日公布的9月营收达5849亿元新台币,单月同比增长30%,创下9月同期营收新高及单月次高纪录。这个数据也成为了苹果股价顶点最后的支撑。

我们简单总结下历史,iPhone从最开始的定义智能手机,到引领手机行业的创新,到和安卓阵营各有千秋,到创新滞后于其他品牌的旗舰机,这个巨人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吃力。而2017年为纪念苹果智能手机十周年推出的iPhone X感觉耗尽了苹果所有的精力。

图5:苹果纪念智能手机“十周年”推出的iPhone X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

9月22日,媒体报道苹果新机在中国销售遇冷

9月21日是苹果正式开通了两款新品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线上和线下的购买渠道,第二天《国际金融报》记者就通过走访了上海四家苹果零售店,发现部分零售店开售遇冷,有预约用户表示从排队到拿到新机只花了约两分钟。

这也为后来苹果CEO库克表示大中华区销售压力增大埋下了伏笔。

2018年11月2日,苹果业绩指引不及预期

苹果在北京时间11月2日凌晨发布财报,3Q18iPhone单季度销量4688.9万部,同比增长低仅0.5%,低于市场预期。更不及市场预期的是,苹果给的4Q18业绩指引为收入890~930亿美元;毛利率38%~38.5%。

且在这个财报季的电话会议上,苹果公司CFO卢卡·梅斯特里(Luca Maestri)宣布不再公布iPhone销量,这给市场释放了一个“不自信”的信号。

根据报道,11月份苹果手机销量腰斩,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为483万台,同比大降21%,仅排在第五。

2018年11月5日,代工厂富士康被爆砍单

11月5日外媒《日经新闻》报道,苹果已经知会富士康等代工厂商,要求其暂停增加iPhone XR生产线的计划。报道称富士康最初准备了近60条生产线来生产iPhone XR,但近期仅启用约45条生产线,这表明这款相对廉价的iPhone手机的市场需求令人失望。

且《证券日报》报道,有经销商透露,因价格过高,上市到现在,iPhone XS销量也大大幅低于预期。苹果已对富士康砍单,砍掉10%的iPhone XS、MAX订单,同时还减少10%的iPhone XR订单。

2018年12月,新品迅速降价促销

在开售的第两周后,中国的零售商就对新iPhone进行降价处理,创下了iPhone上市降价最快纪录。此后,苹果开展了超过预期的促销。

12月,苹果在其中国官网发出折价换购活动—凭旧手机最高可抵2100元,所有型号的iPhone都可参与此次“以旧换新”活动。

当时就有网友感叹,iPhone用得越久反而更值钱了,以往只值600元的iPhone6都能抵1200元左右,相较去年增长近50%。

2019年1月2日库克引爆市场的一封信

不同于巴菲特每年致股东的信都给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苹果CEO库克今年的这封致股东的信,可谓“平地一声雷”、“一石激起千层浪”。

首先,库克给的4Q18指引收入约为840亿美元,比3Q18时给的指引区间下限890还低6%,而且这同比4Q17是下降了5%的。

除了数字外,库克对于收入不及预期的解释,笔者认为更加应该引起重视:

1)17年的新机发货时间更晚,造成了4Q17的高基数;

2)美元升值导致影响收入增速2pct;

3)新兴市场宏观经济的下滑超出了公司的预期;

4)Apple watch 4、iPad Pro、AirPods和MacBook Air多个新品的推出导致供给端形成瓶颈。

这些解释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找客观理由,而只字未提主观原因,建议大家可以认真研读下这封信的原文。

(网页链接)

图6:库克的信中,都在找“客观理由”

资料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1月9日,苹果被报道削减生产量

日经新闻再次报道,苹果将3款iPhone新机型生产量削减10%。

2019年1月11日,国内电商下调iPhone售价

国内三大电商平台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纷纷下调iPhone售价。比如苏宁易购出售的iPhone XR 128GB版本活动价6199元,相较于苹果官网6999元的价格,便宜1200元。

经过复盘,我们可以发现苹果这种优质的白马股票下跌,绝对不是一个两个负面消息就能促就的。近四个月来,持续的负面消息让投资者对苹果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怀疑,再叠加美股趋势性的下跌,造成了苹果十年来“最惨的一季”。

库克信中没说的事

承接上文所说,库克主要提的都是一些较为明显的客观因素,其实仍然有许多较为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中国智能手机高端机强势崛起

苹果在中国销售遭遇滑铁卢绝对不仅仅是“新兴市场经济下滑超预期”和“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回调”这两个理由可以搪塞过去的。

相信大家都有感受,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尤其是HOV和小米的高端机竞争力增强,渗透到了此前苹果独占的价格带。

虽然笔者在17年底就把此前的苹果手机换成了华为旗舰机,但是华为等国产品牌高端上量的速度,仍然超出笔者预期。现在国产品牌强势仍在延续,最近推出的mate20 pro和水滴屏设计,又是让大家看到了惊喜。连很多公司的年会抽奖,一等奖也默默换成了华为。

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在整个大中华地区,4Q17,华为、OPPO、VIVO和小米这四家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为71%,全球的市场份额为30%;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3Q18,华为、OPPO、VIVO和小米这四家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了77%,全球的市场份额为37%。

与此同时,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4Q17苹果出货量在大中华地区的市场份额为15%,全球市场份额为18%;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3Q18,苹果在大中华地区的市场份额已经下滑到了8%,全球市场份额为12%。

可见,中国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不仅是在国内的崛起,更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

苹果份额的丢失,加剧了市场对硬件+服务模式的担忧

份额的下降,不仅仅是来自智能手机收入的下滑,更会伤害到苹果的估值。

苹果靠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和IOS系统构造生态圈,靠卖服务赚钱(即Apple as a service),4Q18苹果的服务收入达到108亿美元,略超市场预期。但是随着新机销售快速的下降,这一投资逻辑正在经受挑战。

未来苹果的估值会不会向更低的纯硬件商估值靠拢,是观察苹果智能终端装备出货量之外,另一个关键问题。

图9:苹果出货量市场份额连续3个季度下滑

资料来源:Gartner

大变局之下,智能手机玩家路在何方?

大变局之下,苹果是否要从3C率先跨入4C?

首先,从股价上来说,不要轻易长期唱空苹果,但也不要迷信巨头。

买股票和研究公司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对公司产生感情,在好的时候神化一支股票,而忽略掉其他风险点;另外一个极端是喜欢“幸灾乐祸”,总是希望听到巨头的坠落,看到下一个雅虎。

这一点,最近一年多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腾讯控股(HK:00700),17年伴随股价的加速上涨感觉腾讯已经被捧成了一个神话,而其18年2-3季度业绩均不及预期(主要是市场预期太高了),加上游戏版号审批暂停,腾讯迅速跌落神坛,唱衰之声不绝于耳。

而最近随着游戏版号审批重启等利好,腾讯又默默地从11月份的低点上涨了30%。

而苹果作为全球最优秀的几家科技公司之一,战略空间和利润储备仍是其他公司望尘莫及的,比如当年被嘲笑的airpods,已经成了增速最快的新品之一。所以笔者并不赞同没有强力支撑的唱空。

对于智能手机业务,中短期内,在智能手机行业已经红海的背景下,靠创新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是最为关键的事,特别是2020年的5G手机,不能再让市场如此失望,定价策略也应该考虑调整。

长期来说,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放量成长还是得看新领域。比如折叠手机,以及已经炒了很久的苹果造车等。

苹果历史上已经证明了自己具备从个人电脑到移动智能终端的转变能力,未来苹果是否有可能通过智能汽车开启下一个十年呢?十分值得期待。特别是2018年8月份,前特斯拉高级副总裁道格的加入(此前还有3位前特斯拉骨干硬件工程师的加入)。

随着“电动汽车全球化”从呼声转化成共识,汽车的电子化比重已经越来越高,苹果在未来切入智能汽车,也是合理之举。但受限于苹果严格的保密控制,现在能够知道的信息还相对很少。

如果真的能够外延成功,苹果将成功从3C巨头转型成为4C巨头。即在传统3C的Computer、Communication和Consumerelectronics之外,再加一个Car。苹果能否转型成功,也成为这几年的重大看点之一。

图10:苹果有关智能汽车的布局

资料来源:新时代证券

大变局之下,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先要份额还是先要利润?

根据工信院数据,17和18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分别是-11.6%和-13.1%,而中国大陆的出货量却是分别增长4.0%和5.7%。增速剪刀差的出现反应了国产品牌的逆势成长,这跟消费者的微观体验和购机选择是一致的。

此外,主要国产手机品牌均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技术上也开始实现引领式创新;更为重要的价格带上探到4000元以上,代表着高低端智能手机崛起,特别是华为基本同期与苹果推出7nm制程的处理器(麒麟980),更是彰显了野心与实力。

2019年,市场普遍对智能手机行业前景抱谨慎态度,但笔者仍然对国产手机的崛起抱有信心。

中国有全球最完整、体量最大的手机供应链,也成长起了四大智能手机品牌:华为、OPPO、VIVO和小米(HOVM),目前行业内竞争相对良性,而且价格带的上移、海外市场的认可才刚刚开始,未来仍将继续发酵。

图11:国产手机海外渗透率举例

资料来源:CNPP品牌数据研究(亚洲)

在笔者看来,对于2019年国产品牌出货量市占率的提升,应该没有太多疑义。三星在国内已经式微,苹果还在阵痛调整,其他国产品牌早就被打趴下。

但是,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正在靠近,经过2018年智能手机整体价格带的上升(主要是因为核心零部件涨价),2019年手机存在的降价压力:

一是因为零部件的涨价压力缓解以及消费者换机周期的变长;

二是国内的HOVM的竞争格局仍不稳固,除了华为已经具备比较明显的核心技术优势,OVM仍需要在红海中提高市占率。

2019年1月10日,小米发布的红米Note7,后置4800万像素+500万像素的双摄像头、6.3英寸的水滴屏等较高配置(具体参数见下图)下,售价仅在千元左右,让电子发烧友们直呼性价比又做到了极致。

图11:2019年1月10日小米发布的红米Note7打响价格战的第一枪

资料来源:CNPP品牌数据研究(亚洲)

但这个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价格战发生的可能性。对标华为18年12月26日华为发布的荣耀 V20的低配版,参数和红米Note7差不多,售价却是3000元。

2019年,OVM之间,可能不会在国际巨头苹果、三星调整期收割产品利润。毕竟他们的国内市场份额、产品价格都是高度重叠的,谁都可能想脱颖而出。而随着渠道下沉的渗透走到尽头,他们线上线下的竞争将全面展开。

所以,要市场份额还是要营业利润,可能成为这些手机厂商2019年最大的选择题。

笔者认为,由于国内出货量市占率并没有拉开差距,2019年大概率这些企业会牺牲利润优先拓展市场份额,以及增加研发开支布局长期。考虑到国内手机品牌本身利润率较低,他们的日子,2019年可能也并不会太好过。

但行业进一步洗牌优化之后,2020年是否存在深蹲起跳的机会,值得期待。

大变局之下,国内手机产业链公司有哪些破局之道?

总结来说,智能手机产业链公司未来应该关注微创新、抓住5G风口,以及客户多元化。

手机的微创新仍然不断。由于消费者偏好仍在发生改变,手机的微创新仍然能够为收入体量相对较小的手机模组商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量。2019年比较值得期待的有屏下指纹、3D sensing、水滴屏、无线充电、背板材料等。

把握2020年5G元年,成为中短期关键。近期,被称为“新基建”的5G建设有加速趋势,国内三大运营商有可能在2019年中期就获得工信部发放的5G试运营牌照。

5G手机,将会带来近3年(2018-2020)的手机高峰,兴业证券预计5G会带动智能手机回到4%的正增长。

另外,国内四大家HOVM均计划在2019年就逐步发布5G手机。5G由于通信波段的变化,将带来手机内部结构和器件的重大改变。关于这块的研究网上已有很多,笔者就不再赘述。

总之,抓住5G的红利,将为模组商的未来长期发展积累更多的子弹。

另外更长期的一点,以往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程度较高的公司,更应该多元化自己的业务,以及协同国产品牌一起共同成长。近期逆势扩张,不停上修盈利预测的立讯精密(SZ:002475)就是受益于能够给苹果提供更多种类的零部件。

随着国内品牌的高端机单机出货量超过千万台级别,国内厂商已经进入可使用更精密、更贵的加工工艺,以及更好的材料和组件的阶段,国内的零部件公司应协同国产品牌进一步提高质量和价值量。同时,自身也能够通过绑定更多客户,弱化行业周期的影响。

以上是 手机行情,智能手机价格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dzbk/65478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