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困鹿山古茶园的保护与开发

美女品茶

一、困鹿山古茶园的基本情况

宁洱种茶、饮茶历史悠久,古茶树文化底蕴深厚,茶资源极为丰富。地处宁洱县和景谷县的困鹿山脉,山高峻岭,云遮雾罩,雨量充沛。古茶树木中有多年保存下来的参天古树,也是普洱市仅存的原始森林之一。海拔1410至2271米之间,隶属无量山余脉,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000米以上,是宁洱境内较高的山峰之一。困鹿山古茶树群落总面积10122亩,地跨宁洱镇、磨黑镇,古茶园分东、南、西、北四个部分组成,附近的宁洱镇、磨黑镇、黎明乡还有大片的人工栽培型、过渡型的古茶资源。困鹿山山脉与景谷、镇源两县的古茶树群落一脉相承,古茶树群落共计达3万多亩。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是目前发现的县境内最大的茶林群落体。因为拥有上千年上万亩古茶园而被人们称之为“茶之博物馆”,相传为清代皇家茶园。总面积为10122亩,其中宁洱镇宽宏村的困鹿山境内有1939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困鹿山的三号茶树,胸径2.53米,树高25米左右,是目前发现的株型较为完好的、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经台湾着名资深茶商黄传芳先生牵线搭桥,已被着名演员张国立出资1万元终身认养。这里的自然环境没有遭到破坏,唯一的人为痕迹就是几个用油漆写的数字:JC253CM。2004年11月、2005年12月、2006年4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组织多批专家相继对困鹿山茶树群落进行了三次重点科学考察,并作出了论证:“困鹿山栽培型茶树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其半栽培型(过渡型)茶树已超过1000年以上。”再一次证明困鹿山处于茶祖植物的起源中心范围之中。这是自1986年在困鹿山发现1939亩半栽培型(过渡型)茶树群落以来,已经淡出江湖近300年的困鹿山又重新进人人们的视野。据专家考证:困鹿皇家古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即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当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镇建立了贡茶茶厂,精选当年最好的春芽女儿茶,精制成团条砖和茶膏,仅贡朝廷,云南产的普洱茶在一夜之间就成了进贡朝廷茶产品中的新宠。“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醉,京师尤重之”,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宫廷美谈。

在困鹿,古茶树就种在人们的房前屋后,可谓人在茶中,茶在人中。古茶树下世代居住着13户人家,老社长薛金强告诉我们,仅这13户人家所居住的房舍周围地带,已经普查出372棵古茶树,据考证树龄已有400多年。古茶园的古茶树不同于多数古茶园的茶树,它没有人为的剪枝,因而树型很象一般的乔木,高大挺拔。古茶园的茶树高度一般都在2米以上,径干10—30厘米。村中实施了农户认养古茶树的保护方式,古茶园附近居住的村民,每个家庭都认养了几株古茶树,从4棵到20余棵不等,他们每天除了从事农事劳作,还把部分精力放在古茶采摘和简单打点上。村民们讲:“我们对自己认养的古茶树进行经常护理,这些古茶树可是宝贵的东西。”据了解,这些古老茶树产生的珍贵的古树茶叶,每年能产500—600公斤的干毛茶,在市面上颇受欢迎。困鹿古茶园有两大特点。一是与村寨共生,构成茶树在村中,村在茶园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二是栽培型古茶园、野生古茶林相连。在困鹿山古茶园旁边就是困鹿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这片野生古茶地跨普洱县宁洱镇,磨黑镇,海拔1410~2271米,总面积达10122亩。

二、古茶园当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破坏了自然的生态体系,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开垦成经济作物林地或旱地,特别是372棵古茶树附近的20多地里被人为地开垦种地,古茶树周围已无任何树木,变成了人类栽种各种农作物的旱地,这样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古茶树的生存条件,整个生态体系变得脆弱,茶树生长长势逐年衰退。

随着古茶树叶的价格上涨,当地有的农户对古树采摘过度,严重破坏了古茶树的自然状况,加速了茶树的衰败。

三、保护古茶园的措施

1.加强领导,加大宣传,提高对古茶树的保护认识。

2.制定恢复古茶山生态体系措施。

3.对现有372棵栽培型古茶树的生存环境进行生态系统改善。

4.强化宽宏村到困鹿山古茶园沿路两边2公里范围内进行人工植树及放养大树措施。

5.强化13户农户家环境改造,改善生活条件,减轻或消除人类生产活动对古茶园的破坏。

6.严禁采摘野生古茶树鲜叶,杜绝偷挖、偷砍野生古茶树。

四、发挥困鹿古茶园的品牌效应,合理利用开发古茶园

1.挖掘古茶园文化,少数民族茶文化,以古茶园民族文化为载体,带动全县茶产业的发展。

2.放养人工栽培型茶园,扩大可采摘型生态茶园面积。

3.恢复古茶手工制茶工艺,提升古茶经济价值,努力打造“困鹿古茶”品牌

4.开发生态茶园、古茶园旅游,走绿色经济的发展之路。

以上是 宁洱县困鹿山古茶园的保护与开发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586373.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