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系演替的原因分析
茶叶的栽培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人们一直在探索分析,从中得到更好的经验,也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困扰着茶叶种植者。
1)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每种生物对其周围环境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具有一定稳定性,但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可塑性,因此,可以在新的地区定居和繁殖。如茶尺蠖由于其1.-2代卵盛孵期和茶芽的展开期有着明显的同步现象,全年发生代数又多,因此该虫除了是浙江省历史上的重要害虫外,目前已向江苏、安徽、湖南等省蔓延,发生范围逐渐扩大,这和该虫对生态环境的强适应力有关。
2)栽培技术措施的变革。栽培措施的变革,使得病虫区系的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因而导致病虫区系发生变化。如茶园向半山区、山区发展,使得小绿叶蝉、茶白星病等种群得以发展。氮肥的大量使用,改变了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组成,使得茶叶蚧、螨类和茶树叶病的发生数量有所上升。 20世纪60年代留叶采摘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茶细蛾的产卵场所,使得该虫在 70年代中期起在全国范围大量发生。90年代名优茶的发展,要求采摘嫩度更高,这样使得产有大量假眼小绿叶蝉卵粒的嫩梢茎部仍留在树上,因而加重了叶蝉的发生程度。
3)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非选择性毒力作用,使得在农药使用时不仅杀死了害虫,同时也杀死了天敌昆虫,从而导致了某些害虫的猖獗发生。如我国茶园中于60年代中期出现的蚧类猖獗发生,即与50年代起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大量使用有关。同样,60年代初起有机磷农药的普遍使用,使得对有机磷农药敏感的蚧类种群数量有所下降,但由于它们对螨类天敌具强杀伤力,面对害螨杀伤力较弱,尤其是对螨卵的活性很低,结果又引起了60年代末期起在全国范围内茶叶害螨的猖獗发生。这是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2次明显的种群演替。
以上是 区系演替的原因分析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65740.html